星巴克的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曾写过一本书,名为《将心注入》,在书中,舒尔茨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如果你倾心投入于自己的工作,或者任何值得为之努力的事业,你就有可能实现在他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生活因此会变得很有意义。”
舒尔茨的理念给我们的借鉴意义在于,一个人的工作是否顺利,是否能够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一个关键因素是,他有没有将心注入工作中去,有没有对每一项工作都付出一百分的努力。
开汽车的时候,窗户打开,即便是60公里/时的速度,我们也会觉得车速很快了;而把窗户关起来,车子开到120公里/时时,我们可能也没感觉到有多快。其实,对待工作也如同开车,如果你的耳边总在听外面的声音,什么事都要去关注一下,那么你的心情必然浮躁,而只有将全副身心都集中到工作上去,以100%的精力去对待手头的工作,那样,你的工作才会像车速120公里/时的速度飞速前进。
要想真正做到将心注入工作中去,以一百分的努力去对待工作,还要将工作看做是自己的一项事业,而不是一份苦差事。比尔·盖茨曾说:“如果只把工作当做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但如果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当一个人视自己的工作如自己的生命一般神圣,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某一项工作中去,对每项工作都能付出一百分的努力,那么可以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1986年,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被吴天明点将出任《老井》一片的男主角。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张艺谋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就到农村去了。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剃光了头,穿上大腰裤,露出了光脊背,吃住在太行山一个偏僻、贫穷的山村。每天都与老乡一起上山干活,一起下沟担水;为了使皮肤粗糙、黝黑,他每天中午都光着膀子在烈日下暴晒;为了使双手变得粗糙,每次摄制组开会,他不坐板凳,而是学着农民的样子蹲在地上,用沙土搓揉手背;为了电影中的两个短镜头,他打猪食槽子连打了两个月;为了影片中不足1分钟的背石镜头,张艺谋实实在在地背了两个月的石板,一天3块,每块150斤。
在拍摄过程中,张艺谋为了达到逼真的视觉效果,真跌真打,主动找罪受。在拍“舍身护井”时,他真跳,摔得浑身酸疼,在拍“村落械斗”时,他真打,打得鼻青脸肿。更有甚者,在拍旺泉和巧英在井下那场戏时,为了找到垂死前那种奄奄一息的感觉,他硬是三天半滴水未沾、粒米未进,连滚带爬拍完了全部镜头。
对与张艺谋的投入及百分之百的努力,导演吴天明这样评价说:“如果我们的专业演员都能下艺谋这样的苦功,我国银幕上虚假的表演不是可以大大减少吗?如果我们的电影创作者都能像艺谋那样全身心地扑到事业上,中国电影还愁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吗?”
那些与张艺谋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工作狂。一旦他在做一件事,一旦他在思考一件事,他可以不吃不睡连轴转,能够将全副身心投入工作中去,而且又总是乐此不疲。
在拍摄电影时,张艺谋对工作的投入精神让许多人都佩服不已。白天拍了一天戏,晚上还要开会讨论剧本,而第二天早晨在分镜头时,人们又会发现许多他自己新创作出的场景和对话。算起来,他每天至多睡四五个小时。而有了剪辑机以后,他每天在开完会后还要剪片,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这样一来,他的睡觉时间每天实际上也就两三个小时了。
张艺谋最大的爱好就是侃艺术、侃剧本。在这一过程中,电影的基本创作思路和情节安排常常就敲定下来了。为了一个问题,他可以投入到一夜不睡,与人侃个没完。最常见的情形是,与他对侃的人都支撑不住而昏然入睡,而他仍旧精神饱满。这里,体力固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若没有热爱艺术这一精神支柱,没有谁能长期坚持下去,并创造出这样辉煌的艺术成果。
张艺谋说:“我不想做稳稳当当高悬天际的恒星,而宁可像一颗流星那样,虽然转瞬即逝却全部闪出它灼目的光芒。”
从张艺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对待工作的强烈的认真精神与投入精神。在他心理,工作意味着一种事业,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凝结着心血和梦想的艺术品。试想,如果我们也能对一项工作投入如此之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我们的工作会一事无成吗? 1%的工作也需要做出100%的精心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既是一条军事原则,同时也是一条工作准则。对于准备工作,当你忽视它的时候,失败来了;当你重视它的时候,成功来了。可以说工作中每一次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
五百年前,当伟大的航海计划在哥伦布心中萌动时,他没有贸然去行动,而是在将航海计划付诸实施之前进行了长期而又充分的准备。他用了五年的时间成为水手,又用五年的时间成为学者,最后用了五年的时间四处演说,争取支持……后来他的船队终于起程了,结果只用了短短八个月的时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哥伦布的经历告诉我们:伟大事业的成功来自于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工作中,我们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同样需要这样去做,哪怕只是1%的工作,我们也要做好100%的准备。如果你抱着多些准备不留后患的想法去做事情,那么,你就能顺利而完美地达成自己的任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可以说直接扭转了整个战局,但这次庞大战役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战役的组织者在战前进行了事无巨细的详尽准备,并在登陆前进行了多次实战演练,演习登陆的方向、地点、时间以及一切登陆需要准备的事情。等到最后真正登陆的时候,已经胜券在握,最终登陆的时间与计划的时间居然只相差几秒钟。这就是充分准备的力量。
工作中的机会对每个人,从理论上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它更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的人,工作就会做得越出色。
巴特与贝克同在销售部做销售助理,这两个年轻人看来都激情高涨,工作也都很积极卖力,但成绩却有天壤之别。
有一次,巴特预约的一个客户按时来到公司,找到正在忙碌中的巴特。此时的巴特正低头埋在一大堆客户资料中,焦头烂额地分类。看到已经到来的客户,才想起这次预约。
巴特满怀歉意地请客户来到洽谈室,这才发现应该复印的文件和资料以及产品的说明书都没有准备好,不禁乱了方寸,连声道歉,匆忙跑去复印。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发现客户已经十分不耐烦了。
当巴特满怀歉意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性能时,又发现在慌乱中,把产品说明书复印错了。这次客户没有再等待,直接转身离去了。
巴特的懊悔可想而知,但经理没有过多地批评他,只是告诉他,明天贝克也有一个签单业务,让他去看看贝克是怎样做的。
第二天,贝克按照预约的时间,笑容可掬地站在洽谈室门前等待客户的到来。客户没有迟到,但还是对贝克的等待多少有些意外。可以看得出来,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客户心里很满意。巴特不禁想起昨天自己的表现,脸不由得红了起来。
只见贝克不慌不忙地打开文件夹,里面的产品资料、使用说明、文本合同一应俱全。贝克有条不紊地一项一项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情况,并把近期公司举行的优惠活动详细地告诉了客户,并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议。
最后,贝克对客户说:“听说贵公司最近又要在南方开设一个分公司,我想,贵公司一定在短期内还要引进我们公司的设备。如果您愿意,可以在这次订货中一起购置所需设备。这样,不仅可以因数量多而有更多的优惠,而且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装运费用,你看怎么样?”客户显然动心了,马上给总公司的负责人打了电话,当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将最初要订100万美元的货物增加到了200万美元。
巴特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顺利。不久,贝克因为一直把每项工作都做得相当圆满,便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并得到了公司的嘉奖。
现实中,类似巴特那样的员工并不少见,他们常常因为工作没有做好准备,而错失大好机会。
要想抓住工作中的机会,就要提前做好工作准备,哪怕是1%的细微工作也要做出100%的精心准备,这样才能够得到机会的垂青,进而才能有一展身手的机会。
勇于创新,富有创意,创新能带来辉煌的业绩。
人类从来都不缺乏创新与创意:中国的青铜器、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汉莫拉比法典、玛雅的空中花园。然而这些文明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并未改变人类个体的命运,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享受到那些创意的成果。今天,创新更是成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创意是员工展示自己的一大法宝,而且他们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你有心,都可以充分体验到创新与创意的魅力。
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照亮你的工作,创新可以创造财富,创新可以成就你的未来。
我们说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但在工作中,有时即使付出了努力也未必会有回报。因为工作是一件需要付出创新与创意的事情,需要去创新、去用巧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实中有很多员工之所以工作平淡无起色,在于他们缺乏相应的创新能力,而工作中一旦缺少了创新元素,他们就会习惯循规蹈矩,习惯在旧有的工作方式下一条路走到黑,一旦出现新问题,他们就会变得束手无策,因此也就难有大作为。
而勇于创新的员工则善于也能够从工作的困境中开发出新的思路,寻找到新方法,从而创造出更大的成就。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那些没有新招数的企业只能被慢慢淘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的企业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那些具备创新意识的员工显然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最宝贵财富。
2003年年初,在手机市场上,诺基亚可以说是风光无限,而摩托罗拉却是表现平平。身为摩托罗拉资深工程师的罗杰·杰利科也是感觉前景黯淡。他曾为摩托罗拉设计了无数款畅销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