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原姓秦,名越人,又号卢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中黄帝时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2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著名医学家,他倡导和推崇脉学,反对巫医骗人害命,从而使我国的医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脉学原理至今还在我国中医界使用。这位誉满天下的医学巨人就是扁鹊。
据《史记》载,扁鹊是齐国勃海郡(今河北省任丘县北)人。传说,扁鹊从一位世外高人处得到了许多秘方,师成之后他怀着一颗菩萨心肠四方行医。他擅长各科,以诊脉最为有名。他时常根据各地人民的需要而行医,在邯郸做“带下医”,在洛阳做“耳目痹医”,在咸阳做“小儿医”。精湛的医术和诚朴的医道使他名闻天下。然而他的医术却让秦国太医李醢妒火中烧,他派人刺杀了神医扁鹊。
然而扁鹊于何地被杀,身葬哪里,司马迁在他的浩翰巨著中并没有记载,使之成了千古之谜。目前,社会上流传的有关扁鹊墓地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汤阴说
汤阴即今河南省汤阴县。在县城东南8公里的地方有一土岗名伏道岗。相传扁鹊“一旦经历荡邑东南社,庸医恶其胜己,伏于道侧,谋而杀之,故社名伏道。遂葬尸积家于兹,家前立祠” (明嘉靖十四年《赞扁鹊仙艾词有引碑》)。今祠、墓尚在,并有元、明、清各代碑刻十余通。其中以金朝进士、元彰德府学教授张都于至大元年(1308年)撰写的《扁鹊墓祠堂记》碑居早,且内容详尽。
历城说
历城即今山东省历城县。据1926年《续修历城县志》载:“扁鹊墓在鹊山西山下”。《锦老秋屋笔记》则又说:“鹊山西山下有扁鹊墓,相传乃秦名缓,字越人。受术于长桑君,成千古名医。尝寓于卢地,故称卢医,又曰扁鹊。今长清乃古卢地,去鹊山不足百里,尽许葬于山下。惟是汉以后,黄河由千乘达海,支津注济,洋溢西流成湖,鹊山在湖中央,所谓鹊山湖是也。或有墓在,亦必经淹没塌陷无存,山西遍无名荒家,漫曰扁鹊墓,其为后人附会无疑。”
解虞说
解虞今属山西省永济县。该县清华镇有扁鹊墓,墓前尚有石羊一对及宋大观、明万历年间的碑刻。周有围墙,保存还完整,县志也有同样的记载。
除此之外,还有临渔说(传扁鹊被害于陕西省临渔县东北30里,葬于该县纸李乡南陈村)、任丘说等等。
我们知道,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在春秋战国之际,分别属秦、韩、齐、魏、赵,按《史记》《战国策》之记载,均是扁鹊行医周游列国所到过的地方。以上诸说中,也许有以“衣冠冢”而附会,也许有的纯属伪托。但是,在未得到充分的考古证实之前,似不应一概摒弃。
延伸阅读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
有一次,扁鹊来到了蔡国,桓公知道他声望很大,便宴请扁鹊。扁鹊见到桓公以后说:“您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桓公不相信,还很不高兴。5天后,扁鹊再去见他,说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悦了。又过了5天,扁鹊又见到桓公时说:“病已到肠胃,不治会更重。”桓公十分生气,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5天又过去了,这次,扁鹊一见到桓公,就赶快避开了,桓公十分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肌肤之间时,可用药治愈;在血脉,可用针刺、
石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在肠胃里时,借助酒的力量也能达到;可病到了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现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无能为力了。”果然,5天后,桓公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鹊,而他已经走了。不久,桓公就这样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