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听话是水平说话是艺术
6097000000029

第29章 避免误听误信

人际交往中,误听误信不但会让很多人犯严重的错误,还会让一些人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有一位女士,因为感冒去医院输液。刚输液没多长时间,她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她看见瓶子里已经没有药水了,但是护士也没有把针头拔下来。这位女士顿时紧张起来,并且呼吸困难,出现窒息现象。等到护士为她拔掉针头以后,情况才稍微缓和了一些。但是,自从发生这件事情以后,这位女士就经常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家人十分担心,就带她到医院进行检查。

检查的结果却是心脏非常健康,没有异常的情况。但是,她的这种状况始终没有缓解。家人又带她来到了精神科,经过了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确定这位女士患上了“惊恐障碍”症。医生问:“你为什么而惊恐呢?”

这个女士说:“我觉得我自己随时会死去。”

医生说:“你的身体很健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这个女士说:“一段时间以前,我去医院输液,瓶子里的液体已经输完了,但是护士没有及时把针头拔掉。我看见一个气泡被输进我的身体内,我曾听人说过,如果气泡在输液的时候被输进人体内,人是会死的。”

医生听完以后,才知道这个女士惊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这只是一种可能发生的状况,医生给这位女士讲解了半天,终于把她的疑虑打消了。

由此可见,在没有经过考察,对事情认识很模糊的情况下,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一旦误听误信,不仅会闹笑话,甚至会让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

有一位父亲,听说自己的儿子偷了别人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儿子痛打了一顿。儿子辩解说:“我没有偷过别人的东西。”

父亲生气地说:“人家都看见你偷了,他跟我们这么多年邻居,还认不出你来吗?你真是给我丢脸啊,去偷东西,还被邻居看见了。你让我以后怎么做人啊!”

但是儿子肯定地说:“他根本就是看错了,我没有偷别人的东西啊。”

父亲不依不饶,又把儿子痛打了一顿,非要让儿子把偷来的东西还给人家不可。儿子并没有偷东西,所以也没有东西还给人家。

父亲就警告儿子说,如果不将偷来的东西还给主人的话,他就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儿子听到父亲这样说很害怕,但是他并不知道谁的东西被偷了,于是他就对父亲说:“爸爸,你带着我去道歉吧,顺便把东西还给人家。”

父亲看见儿子肯承认错误很高兴,于是就带着儿子来到了失窃的那户人家。

主人看见这对父子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他们有什么事情。父亲难为情地把儿子偷东西的事情跟这个主人说了。主人惊讶地看着这个父亲说:“你的儿子并没有偷过我的东西啊。”

父亲一听这话,顿时惊呆了。

主人说:“前几天我家是丢了一点东西,但是偷东西的并不是你儿子,是另外一个孩子。他几天前已经把东西还回来了。”

父亲看看这个说话的人,又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原来,那个说他儿子偷东西的邻居根本就没有看清楚,他只是看见一个外貌和这个孩子相似的人,就信口胡说,结果这个父亲误听误信,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如果没有看见事情的真相,对没有根据的事情就信以为真,做出的判断当然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