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四十取舍之道
6093200000011

第11章 音乐让你的世界更美好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音乐陶冶人的情操。而女人与音乐的关系,好像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音乐是女人的至亲密友,没有音乐的生活单调乏味,给人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有了音乐,阴天会变成晴天;有了音乐,忧郁会变为开心;有了音乐,贫穷会变得富有。女人40岁,生活已经教会你什么叫做文雅,音乐的世界也不再是激情澎湃,但是,午后的一杯香茶伴上轻松的音乐小品,也似冬日暖阳般的沁人心脾。

如果没有音乐,就好像生命少了色彩一样,干枯而空洞。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意识到音乐的力量,对于女人来说更是对自己的品位的一种陶冶。有品位的女人,一般都能享受更多、更充实的音乐生活。尤其对于品位女人来说,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音乐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她们在聆听优美的音乐的过程中,会让那清新纯美的、富含灵气的音符,轻滑过满是尘埃的心头,使自己进入一个浑然忘我的自然境界。那么,女人如何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呢?

相当一部分女人或因所受教育或对音乐认识的局限,总是认为音乐很难懂,总是希望通过努力地揣摩来感受音乐最核心的思想。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我们欣赏音乐是要用身心感受的。而身心的状态随个人的感官物质、年龄、性别、教育(特别是与音乐相关者)、音乐的感悟力、过去欣赏音乐的经历或经验以及听音乐当时的心情和注意力等各有不同。可以说,同样一首音乐,由于以上素质的不同,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若是将环境因素一并列入,那么差异就会更多。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因为经历了更多事情,以前听起来没有感触的曲子,突然有一天让你为之动情;而年少时曾经喜欢的曲子,因为被翻录得变味,让你感到气恼等等。前面说的这些,都是要告诉你,对于音乐的欣赏不要心存恐惧,用随意轻松的方式试着聆听一些好的音乐作品,我们谁都可以在这些美妙的乐章中有所收获。

那么,女人如何来欣赏音乐呢?即使再简单的事情也有完成它的方法,下面就介绍一些有关音乐素养培养的简单方法,帮助你快速塑造成一个有音乐素养的有品位的女人。

说到底,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虽然它不具有任何具体的形式,但是自古以来,中外的教育家都承认了它在人格成长及社会教化上具有的潜移默化的功能,甚至在美国都发展出一套用音乐来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按照美国现代作曲家亚伦·椅普兰的说法,人们欣赏音乐由其欣赏层次的深浅,可以分为音乐的感觉面、情感面以及理论面等三个层次。

所谓音乐的感觉面,指的是欣赏者由音乐的声音本身所得到的一种纯粹的乐趣,更明白地说,欣赏者本身所受到的感动是来自于音乐所产生的“音响”。这种由音乐对听觉所产生的直接冲击,对于一位欣赏音乐的初学者而言是有效的。这也就是我们有时说这音乐“好听”,这音乐“好美”的一个层面。

至于音乐的情感面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不论是绝对音乐或标题音乐,它们都必须带有一种表达情感的力量,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但这种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却常是捉摸不定的,因为它可能因人而异甚至于同一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情之下所聆听的亦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要想找出确切的字眼来描述音乐所代表的感情是相当困难的,即或个人认为十分满意的,别人也未必就同意你的形容或方法。

音乐欣赏的第三个层次是音乐的理论面。除了前述的两方面,悦耳的声音以及表现的情感外,音乐家在写作乐曲时所安排音符的理论,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横方向的串连构成了旋律与节奏,纵方向的重叠构成了音程与和声,乐句与乐句的组合构成了曲式与乐章。除了这些音乐基本的要素之外,为了进一步了解作曲家的思想以及创作乐曲的背景,更深入地对于音乐家生平进行了解,也是必要的。

音乐欣赏固然可分为三个层次,事实上当我们欣赏音乐时,并无法执著于对其中的某一层次而不涉及其他。亦即这三个层次经常是伴随着我们对于音乐的了解的多少而相互地调整比重。有时只停留在表现的声响效果,有时则悠游于音乐的声响带给我们情绪上的反应,有时则可以理智地深入了解音乐的要素与结构。

音乐欣赏的学习,事实上是把重点摆在音乐的理论上。因为第一种纯音乐的刺激,以及第二种捉摸不透的情绪感,都是无需经过内心思维的表现层次;而如果我们想要加深对于音乐的理解力,对于音乐理论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理想的音乐欣赏者应该是既能够沉浸于音响的美之中,也是能悠游于音乐的结构之处。一方面情绪性地去欣赏它,一方面理智性地去分析它、判断它。透过这样双重的欣赏层次,我们才能真正踏入音乐的奥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