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
季节已经2岁了,妈妈发现他对事物过于苛求。比如,季节要吃苹果,父母认为他不可能吃完一整只,就擅做主张把苹果切成两半,季节大哭着拒绝接受。给季节买来冰棍,妈妈没有征求季节的意见咬了一口,季节就会哭闹,一定要妈妈把吃进去的冰棍吐出来,或者干脆把咬过的冰棍扔掉。今天,表弟乾乾来了,妈妈让季节把玩具分给乾乾玩,好吃的东西也要分给弟弟,就连妈妈的怀抱,也被弟弟占用了。季节很伤心,哭着对妈妈说:“弟弟为什么要来我家?”
“常见的回答”
“弟弟想来就来了,你管那么多干吗?”
“专家分析”
这一现象就是孩子的秩序感。在每个孩子心里,都具有强烈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之一,是孩子对于事物作出准确分辨与判断的基础,也是孩子建立道德意识的基础。孩子会坚持每样东西必须归“主人”所有,他人不得动用。不仅不愿分享自己的物品,家里其他人的物品也不能随意交换使用。每个举动,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或者是自己的设计来完成。如果父母忽略了他们的要求,或者没有准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导致事件过程的偏差,他们就会固执地要求“重来一遍!”
理解并尊重孩子秩序感敏感期的特殊要求,尽量满足孩子对事物固定秩序与完美无缺的追求。在这个时期,不要强求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保护孩子的物权意识。给孩子安排规律的生活。规律的生活给孩子安全感,有助于他们遵守规则。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会因此变得“小气”、“浪费”、“任性”。这只是孩子发展的必经阶段,家长需要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个阶段,更加健康地成长。
“消极的回答”
“你哭的话,我就要弟弟不要你了。”
“这个傻孩子,弟弟来了也要哭啊!”
“合理的回答”
“弟弟来只是玩玩,之后还会回到自己的家。你是哥哥,多陪弟弟玩,等弟弟回去了,你想跟他玩也不行了。”
“举一反三”
换位思考型-“宝贝儿,弟弟来玩一会儿就会回去。你的玩具是不是可以让弟弟玩一会儿?等我们去弟弟家做客时,弟弟也会把玩具给我们玩的。”
快乐承诺型-“宝贝儿,弟弟只是过来玩,就像我们以前去弟弟家做客一样。你的玩具什么的,也不会给弟弟拿走。没什么可担心的,宝贝儿!”
温情传递型-抱着孩子说:“宝贝儿,弟弟过来是陪你玩呢!你跟弟弟好好玩,等会儿弟弟就要回去了,你想跟他玩还要走好远的路呢?”
“温馨提示”
孩子之所以会有秩序感,是对环境有一种控制的欲望,这种小小欲望的根源在于对未知的事物有恐惧感,一旦秩序有所变动,孩子就会产生焦虑和恐惧。重复秩序实际上是巩固他们的安全感。当孩子因为某样“秩序”被破坏而哭闹时,要平静地陪伴他、倾听他并予同情,尔后协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要求“重新来一遍”,不妨花费几分钟时间按照他的设计重新来一遍,否则你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平息他的不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