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学习问答
60712400000028

第28章 国家对于电影创作有哪些要求?

一是电影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我国文艺创作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党和政府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个基本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都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都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新时期包括电影创作在内的文艺创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作为独立一章进行了系统阐述,他指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电影是一种重要的文艺形式,电影创作一定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相关从业人员在电影创作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严格遵循这一原则,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电影创作过程中,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与人民始终心手相连。

二是电影创作应当坚持“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的领导文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方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把“双百方针”作为文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发扬民主、促进团结的文艺政策的集中反映,是新时期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然要求,电影创作作为一种文艺创作应当坚持这一方针。

三是电影应当遵循“三贴近”和“三性”统一的创作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是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途径,反映了新时期党对文艺工作和文艺作品的要求。电影是一种源自生活实践、服务人民群众的艺术形式。创作人员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求知于实践,植根于生活,在人民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反映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接地气、人民喜闻乐见的电影作品。同时,电影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就要求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电影创作人员要坚持用优秀影片感染人、教育人、引导人,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不能为了单纯地追求票房而把电影完全商业化,这是对电影创作的一个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实现文化改革发展目标所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把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三性”统一)的优秀文艺作品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确保每年推出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品力作”“着力强化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电影在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凝聚力量、促进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