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平凡的岁月之云淡风轻
60506400000135

第135章 农业生产放卫星

其实,并不是魏大军害怕了,也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他突然醒悟了,而是因为魏大军得到县里通知,这几天,县里的领导要下来视察夏收和夏种的情况。

1958年6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5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2105斤”的报道,并称之为“放出第一颗亩产卫星”。《人民日报》之所以选择了“卫星”这个词,是因为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卫星”这个名词成为整个社会的荣耀,是“高精尖”的象征,也变成了时代的“热词”。

魏大军听说附近别的公社今年小麦亩产2000多斤,他抓破头也想不明白别人用的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他所负责的公社的生产队今年小麦的收成也就亩产几百斤。魏大军想不通,于是决定去人家那里考察考察。虽然和人家相识,可人家一开始不愿意说实情,魏大军只好请人家吃一顿饭,等几杯白酒下去,对方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什么亩产两千斤,都是假的,亩产四五百斤就不错了。”几杯白酒喝了之后,对面的人明显健谈了许多,刚才钢打铁铸、牢不可破的嘴巴,现在变得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起来。“假的?!”魏大军很是吃惊,“难道就不怕被查、被举报?”“李副县长下来的时候,我们把公社里好些人家的粮食集中在了一起,有两万多斤,统统放到了打谷场上,我们告诉他这些粮食是某个生产队十亩地的产量。”这个人红着脸又喝了一杯,饶有兴致继续地说着,“我可是偷偷告诉你的,你可不能到外面乱说,这李副县长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听到小麦亩产2000多斤这些,他心里自然开心得很,他有业绩了自然脸上有光,他恨不得大家多给他放点卫星,哪有功夫管这些真假,再说了,全国都在放卫星,谁还真的在乎真假。”魏大军听到这些实话和秘密如梦方醒、如醍醐灌顶。

回来之后,他迅速找人商量这件事。“公社的粮仓里也就一万多斤、两万斤不到的粮食,太少了怕是不太好看。”魏大军和众人说。“要不让各个生产队从每家每户那里征集点粮食?”有人向魏大军建议。魏大军摇了摇头,并没有同意,本来每户人家就没有多少粮食,要是没有什么好的理由去征收,不知道又要惹出什么风波。几个人一直商议着,却没有什么好的想法,魏大军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实在没办法,要不就说这是四五亩地的产量得了。”如果实在没办法,也只能出此下策了,魏大军心想。“我倒是有个办法,不过有点冒险。”有人欲言又止。“你就别卖关子了,赶快说吧。”大伙一起催促着。“那我说了,既然领导只是来看一看,又不会实打实地做检查,我看我们多准备一些袋子,不行装些沙子,反正外面又看不出来。”

听到这想法,魏大军觉得这人真的是个人才,一拍桌子,站起来说:“这还真是个办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会你们就分头去准备去,这件事尽量不要走漏了风声,李副县长来的那天也都安排好了,不要出什么纰漏。”

接下来的几天,这伙人总是忙来忙去,要不是装土要不就是装沙,忙得不可开交。村民们都很好奇,有人就跑过去大厅,那些人要不是三缄其口,要不就和他们说,这雨季马上就要到了,装这些沙袋、土袋为了防止暴雨突袭,为抗洪防汛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