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犹太人的家教智慧
6045900000031

第31章 赏识孩子,激发孩子的潜能(1)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欣赏、赞赏,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过程,蕴含了世界上最快乐、最有效的教育奥秘,那就是所有父母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的孩子行,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只问播种、不问收获,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正是这种爱让每个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都处在一种快乐、幸福的天才状态。本章内容就是围绕赏识教育展开的,就是要父母将这种爱延续到孩子成长的一生,普及到成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孩子自己的事情,鼓励他们自己去完成

每个孩子都是神圣的,犹太家长除了教育孩子认识自己外,还教育他们学会展示自己,在现实的生活中,当家长们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表现杰出的时候,有不少父母常会埋怨自己家孩子表现不好一无是处。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有潜在才能的。父母要能够想方设法的发挥出孩子的潜能,给其日后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父母应当尽力去做的事。让孩子学会表现和展示自己,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很早以来犹太人在展示自己的强项这一方面就做的就是很好。

一个安息日的午后,罗马皇帝去拜访一位要好的拉比朋友。皇帝事先并没有与拉比打招呼,但皇帝去了后在拉比家里渡过的还是很愉快。就在吃晚饭的时候,餐桌的边上还有人在唱着圣歌,或者谈些塔木德上面的事。皇帝非常的高兴,临走时,表示下个星期二还要来访问。下个星期二到了,等到皇帝还没来时,人们就事先已经作好了准备。将最好的食物和器具都摆了出来,安息日时休息的仆人们这时候也也出来侍候这位皇帝,上次因厨师休息只好吃凉菜,这次不同,有很多现作的热菜肴和新鲜的点心。尽管如此,皇帝还是觉得上个安息日吃的东西好吃有味道,于是,就问拉比:“上次菜里用了什么香料?”拉比回答说:“尊敬的罗马皇帝,您没有办法拿到那种香料。”皇帝很急的样子自负地说:“不可能,不管什么香料我都可以得到手。”拉比说:“皇帝只有‘犹太安息日’这种调味料,不管罗马皇帝您怎样地使劲也弄不到手。”

有一次,有位拉比来到罗马,正好看到街上新贴出了一张布告,上面写着:“王妃最近遗失了一副价值连城的首饰。如有人在30日内找到首饰并且送还,将给予重赏;只30日后被发现持有此物者,将处以刑法。”后来,这位拉比于无意中发现了这副首饰。不过,他没有立即送还王妃,而是一直等到第31日,才来到王宫,当面送还。王妃喜悦过后,问他:“30天前贴出布告时,你有没有在这里?”拉比说:“我在这城里。”王妃脸色一变:“过了30天才送来,你知道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吗?”拉比坦然地回答道:“我知道。”王妃觉奇怪:“那你为什么要保管到第30天呢?如果昨天或者更早送来的话,你可以得到重赏,难道你不想要得到重赏吗?不想要自己的生命了?”拉比凛然正色说道:“如果有人在30天内送还您的话,王妃会认为这个人是畏惧您的还是对您有敬意?我想告诉您的是,我到今天送来决不是畏惧您,我所畏惧的是神。”工妃听后,连忙改容,说道:“那么,我应该对具有这种伟大的神的你,表示深深的敬意。”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在很多时候会在孩子不经意间,向孩子们展示自己多么的有能力、有魄力、有气力。例如:说出一些这样的话:“你怎么回事把房间搞得这么乱”,“你怎么把衣服给穿反了”等类似的话,都会向孩子们心理上暗示,显示孩子们是多么的无能,是多么的缺乏经验。父母这么做就会使孩子们慢慢地失去了做事和生活的信心,失去了自己再去积极努力和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和追求的兴趣,同时,他们也会忘记通过各种磨炼才能够成就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成功和有用的人!

教育父母:

一般只要看到孩子显示出要自己为自己做事情的时候,就鼓励让他们自己去完成。而且还要多多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事实上,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很多,要比家长想象到的要多的多。他们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帮助、监督、鼓励和训练,所以父母要必须向他们提供这些帮助和服务。家长是没有权力为他们做所有的事情,也没权力制止他们做事情的热心。在孩子的幼年阶段,面对着大千世界,他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但是,在他们长大以后,仍然是需要勇气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因此,要教育他们学会展示和表现自己,这样的话,才能让他们更适应这个社会,使他们更好的融入到这个世界。要适当地来培养、鼓励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将事情做好,将来才能成为有用之材,才能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

鼓励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他们

犹太人认为:孩子是发展中的孩子,凡事发生后要多往好处想,有一些父母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而对孩子感到失望,有的父母甚至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对自己也变得没有信心。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消极,久而久之,就会思维僵化、反应迟钝。事实上,人类实在无所谓天才。一个天才儿童的智力水平与平常儿童的智力水平,在多数情况下差不太多。爱迪生曾说天才是努力加上尝试。作为家长应该常常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孩子到了某种年龄,才能做这类事情。但是,往往孩子在那个时刻已经是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很多父母却人为地推迟了他学会本领的时间。而且最关键的是父母的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失去信心,怀疑上自己的能力,减弱他们的进取心,这种作用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消极的影响。

苏东坡很喜欢讥笑佛印。一天,他对佛印说:“佛印,你看你一身黄袈裟,越看越难看,像一泡屎!”说完以后自己在那哈哈大笑。佛印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乐呵呵地回答说道:“施主,我看你倒像是越看越像一尊佛呀!”苏东坡乐坏了,以为斗嘴赢了,回家后告诉妹妹。苏小妹听了,肚子都笑痛了:“哥呀,你上当了,人家佛印心中有佛,所以满目是佛,看什么都是佛。而你呢,是心中有屎,满目是屎,看什么都是屎!”

一位秘书长在美伊战争即将爆发的前夜,去伊拉克进行谈判,在很短的时间内缓解了冲突。当时人们就问他: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战争即将要来临,乌云密布,而你却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他说:是上中学的时候,一位老师的一堂课使他的思维方式改变了。当时老师拿出了一张白纸,纸的中间有个黑点。就问你们都看见了什么?全班同学都齐声喊道:是个黑点!老师说,一张这么大的白纸你们都没有看见吗?黑暗真有吸引力。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然后,老师又拿出了一张黑纸,中间有个白点。老师问:同学们这回又看见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一个白点!老师欣慰地说: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现在许多父母看孩子不顺眼,就是白见黑,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短处和不足上,让孩子在“我是坏孩子”的感觉中沉沦;如果父母能把注意力集中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上,就是黑见白,孩子就会在“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提高!父母若能在教孩子学说话和走路时,能够理解差异性、允许失败,就是心中有佛。随着孩子渐渐的长大,优点一天比一天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明白孩子是发展中的孩子,凡事多往好处想想,养成阳光积极向上的思维习惯!孩子在试着做事情时,难免要犯错误,这时做家长的要有意识地避免用任何言语或行为向孩子表明他是个失败者。不能在孩子脑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在父母的印象里必须清楚的知道,孩子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是说明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很认真地传授,而丝毫不该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敢于失败,同时并不降低孩子自己的信心。孩子和成人一样要有勇气去犯错误、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的珍贵。对于父母来说,自己就不能失去信心。

教育父母:

孩子喜欢听音乐,说不定长大后,会像莫扎特那样成为一个音乐家;他喜欢画画,说不定长大后,会像梵高那样成为一个画家;他喜欢小动物,说不定长大后,会像达尔文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生物学家;他爱搞些小发明,说不定长大后,会像爱迪生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孩子,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当会找出一个平庸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长处,对于孩子喜欢某件事应当设法帮助他每一个父母都要培养孩子努力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人父母者,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对孩子的希望和信心,尤其是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因此,要鼓励孩子,不要讽刺孩子使他们受到打击;同时,也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们,以免产生骄傲的情绪。我们所做的一切教育工作都要顾及到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

适当的说谎有助于激发创造力的思维

犹太人认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说谎的经历,或是不知如何坦诚面对压力的时候。但往往事情却愈来愈复杂,因为说一个谎言可能还要再用另一谎言来掩饰,于是,愈说了许多谎,事情不但更难以解决,还让自己更加的烦恼。谎言就世上所有的事物一样,也不是绝对的。我们的传统教育教,教育孩子说:谎话像一条呕心的、丑陋的虫,宁愿受罚也不要接近这只虫,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谎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和自己做的错事的时候,你就应该立刻清楚地告诉他你不允许他这样说谎。父母立场鲜明对孩子来说非常的重要。

很久以前,有个孩子他生性活泼,头脑也很聪明,一天,放羊的时候,突然对着耕种的村民大声的喊道:“狼来了,救命啊!”事实上,狼根本没有来,孩子因为放羊的生活太单调了,就像戏弄弄那边正在耕种的村民,村民们听到孩子的喊声后连忙拿上镰刀、锄头等来捉狼,结果跑来一看,不见狼,问孩子狼呢,孩子说狼没来,发现孩子在撒谎。村民们并没有很生气。因为村民们平日的生活也非常单调,孩子的叫声喊叫让人们发现自己还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生活又增加了几分安全感。放羊的孩子发现自己能够调动全村的人,心中颇为得意。过了几天,他忍不住又故伎重演,又对着村子大声喊道:“救命啊!狼来了!”善良的村民们赶忙又跑来看,发现这孩子又在撒谎。过了几天,狼群真来了。伸着长长的舌头围着孩子和羊群转来转去。他看着狼群,脑子里飞快地想:“村民们肯定已经不相信我了。再喊狼来了,没有人会来救我的。”于是他对着村子大声喊道:“哇,来了一群美女啊!她们要欺负我,不过你们不来救我也行……”听到孩子的喊声之后,村民们的反应非常奇怪。只见村里所有的男子都立刻向村头跑去,村里所有的女子在男人后面紧追不舍。就这样,村民倾巢出动吓跑了狼群。这个机灵的孩子后来被选为村长。他想出了一个又一个听上去稀奇古怪的主意。村民们就像上了套的马,跟在村长故意放置的胡萝卜后面紧追不舍。后来,这个村子终于成为当地最富裕的村子。

现在我们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谎言越大到最后是不攻自破。通过这个哲理故事,大家以后都不要说谎了。孩子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所以他们常常会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当你带孩子从公园回家的时候,有时候,孩子给你说在公园里看见了独角兽。他并不是在有意欺骗你。只是他们的智力还在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这时候的孩子还分不清楚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他也同样不能把他的梦和真实生活区分开。当然,也有的孩子撒一些小谎是害怕父母的责备和惩罚。他们会指责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朋友,告诉父母是他们做出了这些错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淘气会使爸爸妈妈不高兴的,所以撒了个谎。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永远不说谎,只是有时候我们愿意为了一个更重要的理念或一个我们更在意的人,克制说谎的坏念头。孩子若是理解了这些,说不说谎,我觉得都不必太追究了。

教育父母:

在日常生活当中,孩子说适当的谎言是正常的,因为孩子的天性使然,有时候说谎也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如果你对孩子的小小谎言过于在意的话,将会或多或少地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与其揭穿孩子的谎言,还不如把它看作是孩子学习语言表达和锻炼创造能力的一个机会。做父母的肯定不要压制孩子的幻想,因为孩子有了幻想,才会有创造力!因此,应该做的就是确保自己孩子在幻想的基础上,不伤害到父母和他人。比如说,父母可以让孩子相信有圣诞老人,但是必须让孩子知道人是不会飞,即便插上翅膀也不能飞。如果孩子的话总是不着边际,那么父母最好给孩子讲一讲《狼来了》的故事,让孩子懂得为什么说话诚实很重要。

目标不能过高,要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不要易变难,要难变易,对孩子的潜力来说,没有难易之分,感兴趣的难变易;不感兴趣的,容易的也变得难了。有的孩子为什么总是害怕学习?有的父母违背了教育的规律,从小就让孩子觉得学习很难!父母目标要求又高,孩子经常被考试击败,尝不到甜头,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于是易变难。孩子现在学英语口语很难,但为什么孩子当初学说话不难呢?因为父母从来没有觉得学说话难,孩子在容易的心态中,学会了不好说的口语,这是难变易。父母要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态,把学习当游戏,和孩子边玩边学习。引导孩子自己去找答案,如果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孩子会感觉爸爸妈妈比自己聪明,反而把孩子自学的能力破坏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依赖心理。

莉莉小时候打算盘从1加到00,是全班1最慢的。回来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打算盘了。”于是,爸爸就对莉莉的高目标变化为低目标底要求:把要实现的高目标,分解为多个低要求的小项目。爸爸把从1加到100的每10位的答案写在墙上,莉莉每打对10位,全家人都为她鼓掌欢呼,10层全搭完,自信心找到了。莉莉打完10次,全家人了围着她欢呼10次,自卑,恐惧一扫而空。本来害怕打算盘的莉莉,第二天就对爸爸说,爸爸我就喜欢在你面前打算盘。因为爸爸对莉莉的要求降低了,每次都是从成功走向成功,她在爸爸那里找到了安全感。不到1个月,莉莉打算盘在全班排了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