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石油公司在1983年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1970年,名列《财富》杂志“500家大企业”排行榜的公司,有1/3已经销声匿迹。在这一变化中,大部分公司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忽视了知识管理,不注重加强员工的培训,以致阻碍了企业的成长,跟不上时代的急促发展步伐,乃至不得不与知更鸟同命运,在环境变幻中失去了美味奶油,而逐步走向灭亡。可见,对企业来说,学习比财富更重要。谁注重学习,谁便能拥有财富。
日本八佰伴集团破产那年,集团总裁和田一夫已68岁。无论古今中外,像他如此的年龄还能够在事业遭受到灭顶一样的惨败后,仍不懈追求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有些人往往以所谓看透人生的消极态度来打发余生,乃至不乏消极等死的。可这位失去了巨额资产的和田,却使自己在精神上富起来。刚破产后的一段时间,他足不出户、闭门思过、总结人生。半年里,他曾阅读过多部伟人传记作品。其中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的经历使他深受鼓舞。他觉得他和邓小平一生很相似,所以他要向邓小平学习。就这样,和田一夫先生不甘失败,勇于挑战命运,勇于学习,在接近古稀之年又重新创业,重塑人生。
和田一夫让人感到可贵的地方,就是他能够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经得起重挫,经得起惨败,同时还能够经得起滚爬摔打,他追求进取,追求成功,他勇于学习新事物,不满足现状,不懈地追求着人生的美丽境界。试想,如果和田一夫在当初失败时一蹶不振,而且也没有后来对知识的追求,只是停留于现状,那么他是绝对不会有第二次成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不满足现状,对知识的探索于经商者是多么至关重要。
温州商人是国内最富有的商人之一。那么他们为什么富有,这就是因为温州人不安于现状,不甘于贫困,不墨守成规。为了追求财富,追求更富裕的生活,他们不辞艰辛,善于学习,敢于冒险,勇于进取,无论到那里都能扎根、生存、发展。
王峰出生于温州的一个贫困家庭,由于家里很贫困,他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不安于现状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走出去。1978年,经亲戚介绍,王峰借着某地区扬水工程建设的机会来到宁夏,到县里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他当时干的是最基层的苦力活:挖土方,修水渠。21岁那年,他如愿参军入伍。艰苦的军旅生涯磨练和造就了他,使他的性格变得刚毅、果断、顽强,遇事不服输。后来边打工,边学习,他准备做一番大事业。由于他的努力,他被转业到民政福利建筑装饰公司,开始了他的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接手后的民政福利建筑装饰公司在当时还属国营企业,他本可以天天什么也不管,也能“吃饭”,但他还是不安于现状,再说装饰公司体制差,还资金匮乏,总不能让公司毁在自己的手里。怎么办?面对几百号职工充满希冀的眼神,王峰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于是他凭着诚信与胆略,想方设法,向银行贷款42万元,第二年又贷了100万元。王峰开始拓展市场,他四处寻求门路,找工程。1998年,王峰终于接了第一批活——人寿保险公司大楼装修工程。王峰把这批活儿看成是提高公司知名度、开拓市场前景的最佳契机,他顶着酷暑烈日,每天前往工地检查、指导,细抠质量,把好每一道关口,工程结束后,客户非常满意,但公司却赔了好几万元。对此,王峰回忆道:“虽然工程亏了,但我们的工程却赢得了全区保险业的认可!”
接下来,王峰的公司名声大噪,前来洽谈的客户络绎不绝,全区保险公司的办公楼的建筑装饰工程都放心地交给了他,民政福利建筑装饰公司终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王峰本人也多次被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授予“创业进取企业家”等殊荣。
但王峰并不满足,他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他还有更大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这才是做商人应该有的胸怀。
我们应该永葆进取心。如果我们实现了以前的目标,这时便应该给自己设立一个更高的新目标。我们什么时候没有了学习的进取心,便在什么时候停止了进步。学习需要经过漫长的时光,不断地汲取养分,在经验中成长,在学习中进取。
知识不同于其他财富,它永远属于你,并永远忠实于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的知识,借以充实、丰富自己的头脑。否则,我们将很难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学习永无止境
有人说,生活意味着一个永不结束的学习过程。
一个著名的成人心智发展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不愿接受心智刺激的中年人,在年岁渐长时身心衰退得比较快;相反,一直学习的人,在智力上几乎没有衰退现象,而体力上的退化程度也相对要少很多。
当我们停止学习,就会像木乃伊一样,把自己禁锢在旧有熟悉的观念和思维中,逐渐枯萎,最后成了化石。
一家著名企业在北京大学招聘员工,提出的要求是英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要出众,许多人对此表示不解。
招聘人员解释说:“英语和计算机能力出众,意味着你具备学习能力,只要你具备了学习能力,我们就可能培训你专业技能。”
现在许多大企业在招聘新人与过去的提问大不一样,他们不再问:“你会什么?”“你学过什么?”而是问:“你能否学会我们让你掌握的东西?”
这就是一个变革的信号:学习比知识更重要!
然而,目前仍有许多人偏执地认为,学习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入社会,因而没有必要再学习,除非为了取得文凭。殊不知,这种想法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人类从生命的开始至生命的终结都在进行着知识的学习。从幼年的学吃饭,学走路,到学校学习系统知识,进入社会学习生存技能,学异性交往,学建立家庭,学抚养孩子,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不断进行再学习,直到进入老年,退出社会,还要学习养生保健,直至生命终结。
在当今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学习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现在是一个知识急剧爆炸的时代,仅20世纪60年代的10年间,人类的发明创造已超过过去2000年的总和,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大大缩短;加上新兴学科大批涌现,知识的陈旧率大大加快。面对这一切,我们唯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起码不至于做行业的落伍者。
华立集团董事长汪立成曾说过:企业家不一定要成为专家,但是应该成为“杂家”,而成为“杂家”,需靠企业家坚持不懈地学习。在我们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内涵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习已没有时间的分隔,学习已没有人员的界定,学习已没有场所的拘囿,学习已没有内容的限制。学习变成了终生的事情,随时随地均可学习。
在这一方面,犹太人为人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犹太人热爱学习、好读书、看报,全国500万人口,平均5人有一份《耶路撒冷邮报》,每4500人就有一个藏书量达万册的图书馆,人均占有图书馆和出版社占全球首位。他们有个老传统,书橱一定要放在床的上首,一方面表示对书的尊敬,另一方面也方便阅读。联合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色列14岁以上的国民平均每月读一本书。犹太人历来崇尚学者,教师和学者具有很高的声望。正因为犹太人如此热爱学习,因此他们不论在以色列或世界其他地方都能获得非凡的成就。尤其在经济方面,犹太人获得财富的能力堪称世界第一。
永无止境地学习会让人不断进步。台塑集团老板王永庆一再强调:过去不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未来!活到老,学到老!彼得·圣吉在《第五修炼》中也强调个人要终身学习,企业、组织要组成学习型组织。
“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虽然人人都懂,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现在,我们很少会听到商人以书为话题,一提起书这一话题一般都是“唉呀,太忙了,哪有时间去学习啊”,以此逃避。仔细想一下,又有谁不忙呢?虽然忙,但应该与吃饭、睡觉一样,每天都确保读书时间。读书是智慧的营养来源,与身体一样,如果每天不向大脑与心灵补充营养,那么肯定会因营养失调而倒下。所谓的倒下是指脑细胞死亡,大脑丧失其功能,感性也随之衰退而变得迟钝,这样一来,大脑和心力将不堪维持,企业每况愈下,自然也就难以逃脱被社会淘汰的厄运。这样的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好处在哪里。
其实,学习有很多好处,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知识,可以大幅度地缩短一个人摸索的时间,更快地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