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
6042900000035

第35章 、修身养德其俭逼下(2)

为了转弱为强,为了重建新的两路夹攻中原的钳形攻势,也为了实现兴复汉室,重返旧都的理想,诸葛亮从建兴六年(228年)起一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逝世,进行了五次北伐曹魏的战争。以弱攻强,以征对守,粮运不继,用人失误,悲观情绪一度蔓延,敌方主帅棋逢对手……总之,诸葛亮面临种种不利和挫折,但诸葛亮没有退缩,而是北伐出兵不已。若不是天年不永,诸葛亮肯定会仍将北伐继续进行下去。有人认为,诸葛亮《后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的说法调子低沉,情绪悲观。其实不然,这正表现了他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道德情操。这种道德情操,前继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后启王安石殚吾力而不能致死,可以无悔矣的情怀。诸葛亮表现的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锲而不舍,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道德情操,一直被后世之人所赞颂。今人王文德有一首《沁园春?过襄阳怀武侯》写得好:

汉祚艰难,四起群雄,虎视帝京。看董曹乱国,王纲不振,民于水火,地陷天倾。喜有隆中,卧龙待出,济世胸怀百兵。匡先主,更连呈抗魏,众志成城。

南征北伐劳形,上两表宏文荡激情。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无畏,千古豪英。六出祁山,呕心沥血,禳斗营中殒巨星。千秋后,吊武侯不朽,万载流馨。

这是后人对诸葛亮匡世济民人生价值取向的肯定,对诸葛亮聪明睿智的钦敬,对诸葛亮知难而进、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情操的景仰。

2.大德者建大功,大功者现大德

对于政治家而言,功德确系一体。有崇高品德的人方能建立造福百姓的真正大功;在建立的为百姓造福的真正大功中,方能显现出来一位政治家的崇高品德。在这种功德一统中,正体现出杰出政治家的智慧。诸葛亮正是如此。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各国人才辈出,疆土开拓,政治修明,经济发展。如果同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经济破坏,民不聊生相比,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促成三国形成是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后者乃是孙刘联合抗曹的结果,其关键人物便是诸葛亮和鲁肃。此后,才有曹、孙、刘的三分荆州,刘备的西进,蜀汉的建立,三国鼎立才得以形成。显然,诸葛亮的历史功绩,首先表现在他在三国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人们常将功德二字联用,大德者建大功,大功者现大德。诸葛亮的大功,体现了他政治家高瞻远瞩、以天下为己任的品德。

诸葛亮一生中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对蜀汉的治理。在这里,我们不再重复那些具体的事例,只想引几段后人的评价。

西晋时著名的史学家陈寿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又说:及备(指刘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不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对一位政治家的治国成效,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在我国封建社会一千余年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陈寿以治史严谨著称,又为蜀人蜀吏,而后又在晋朝为官,其处境不容许也无必要拔高诸葛亮,因而他对其治国才干和实效的评论,应最具有权威性。评论中说诸葛亮治蜀,讲究实效,廉洁奉公,勤政爱民,赏罚严明,立信于民,这不正是诸葛亮的优秀品德吗?

当代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评论诸葛亮治国时说:他在主观上的努力,确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凡是封建统治阶级可能作到的较好措施,他几乎都做,因此,他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都是最有条理的一国。通过这段评论,我们看到了一位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呕心沥血、勤政为国的形象,这不也反映出诸葛亮的优秀品德吗?

诸葛亮在军事上也是有功可述的。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众南征,几个月内,便将南中之乱平定。诸葛亮的南征,是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战争中杀戮最少的一次。在南征中,他坚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对少数民族进行心理征服,使得少数民族渠帅大为感动。孟获在诸葛亮的心战加兵战的攻势下,向诸葛亮表示:南人不复反矣。击溃南中的叛乱武装要用军事力量,但让南中之人永不复反,让南中之人心服口服,世代怀念,恐怕就要归于仁德的力量了。他提卒10万远进魏境,与著名军事家魏国司马懿所统20万大军对抗。在对抗中,蜀汉军一直处于主动进攻地位,魏军却处于被动防守地位。在两军长期对抗中,使魏统帅畏蜀如虎.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却保持头脑冷静,他对祝贺他取胜的人说: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在诸葛亮看来,用兵的目的,是使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百姓脱离于豺狼之口,不再使人死于战乱。这正体现了诸葛亮的仁爱之心。在北伐曹魏的战争中,诸葛亮慎而又慎,拒绝任何悬危计划,决不拿士兵的生命冒险,不用蜀汉的军事力量作赌注。在他的生命最后时刻,还安排了周密的撤军行动,保存了国家的有生力量,这不也体现了他公忠体国的品质吗?

综观诸葛亮的言、行、功业,处处体现着他的优秀品德。这些优秀品德,深入研究起来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充满了凛然正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南宋文天祥把这种浩然之气说成是浩然正气。他在《正气歌》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说浩然,沛乎塞苍冥。

正对邪而言,正气者,不可侵犯之气也。

诸葛亮的思想品德中,就有这样凛然不可侵犯的东西。

他的政治思想不可侵犯。诸葛亮把兴复汉室,统一全国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一生始终为这个理想而奋斗。夷陵战败,刘备新亡,蜀汉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时候,曹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等人,纷纷写信给诸葛亮,陈说天命人事,劝他举国归藩曹魏。这实际上就是要他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对此,诸葛亮作《正议》一文作答:

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永戒。魏不审鉴,今次之矣;免身为幸,戒在子孙。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承伪指而进书,有若崇(即陈崇)、竦(即张竦)称莽(即王莽)之功,亦将逼于无祸苟免者邪!昔世祖之创迹旧基,奋羸卒数千,摧莽强旅四十余万于昆阳之郊。夫据道讨淫,不在众寡。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于阳平,势究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获,旋还未至,感毒而死。子桓淫逸,继之以篡。纵使二三子多逞苏(即苏秦)、张(即张仪)诡靡之说,奉进NFDA3兜滔天之辞,欲以诬毁唐帝,讽解禹、稷,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又《军诫》说: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昔轩辕氏整卒数万,制四方,定海内,况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可得干拟者哉!

这是一篇援古证今、凝炼深沉、义正辞严、凛然不可犯的正气歌。

他的忠贞不渝不可侵犯。诸葛亮受刘备遗托辅政,祭由刘禅,政由葛氏.事无巨细,皆亮专之.能够有这样的权力和地位,对一般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这个吸引力就是再向前迈一步,即位称尊,创立个人的家天下。远的不说,就说禅代汉帝的曹氏、禅代曹氏的司马氏都是如此。然而这种吸引力在诸葛亮面前却像磁石遇到玻璃,没有丝毫作用。他一如既往,克尽臣礼,戮力国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此期间,李严曾劝他加九锡,向至尊之位靠拢,诸葛亮却义正词严地回答: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这个回答,充分地表现了邪恶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对此,古人评论说:至于职为臣,行为如君,其名近嫌也;位为君,事臣如父,其形近猜也;不然昔周公赋《鸱鴞》之诗,成王启金滕之诰,此虽大小有异,托付不殊,竟能上不生疑心,下不兴流言,苟非诚信结于人,格于神,移于物,则莫能至是。这种不追求个人地位,一心为国的凛然正气,至今看来仍感人至深。

他的做人原则不可侵犯。范文澜先生说:诸葛亮的行为在封建时代,道德标准是很高的。诸葛亮对己要求标准很高,但对别人则主张用人所长,容许别人存在某些不足。如法正心地不宽,李严善营私产,何不持节俭,魏延高傲自大,杨仪心性狷狭。诸葛亮在同其相处或任用他们时,虽不加以苛求,但从修身角度上,对这些人的毛病却防范极严。诸葛亮在与他们长期交往中,只有对其批评帮助的记载,绝无沾染半点恶习。诸葛亮的立身原则是凛然不可犯的。

第二,诸葛亮的品德表现为一种宏仁大义。这种宏仁大义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仁之大。裴松之在评论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而不北上中原发展时说:以诸葛亮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若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能沉翳哉!委质魏氏,展其器能,诚非陈长文、司马仲达所能颉颃,而况于余哉!

苟不患功业不就,道之不行,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者,盖以权御已移,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孔子讲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从而达到使天下之民归心的目的。天下之民归心,即天下之民归仁。因为在儒家看来,只有大仁才是民心所归者。克复即克己复礼,这是被孔子直接称为是仁的事情。诸葛亮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追求的显然是儒家的大仁。他把兴复汉室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为此奋斗一生。我们不能把兴复汉室的主张简单理解为要恢复东汉的统治,要开历史的倒车。因为东汉,也有前期与末期的区别,有其兴盛与衰落的时期。对于亲小人,远贤臣的桓、灵之世,诸葛亮是叹息痛恨的。他所向往的,是光武中兴那样统一、强盛的汉朝。史载光武帝刘秀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其后的孝明帝,遵奉建武制度,无敢违者,在其当政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远近肃服,户口滋殖焉。孝章帝时,平徭简赋,而人赖其庆,又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

这三段记载,正是东汉光武中兴后社会统一、安定、强盛的写照。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定是人民的迫切愿望,强盛符合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诸葛亮所追求者,正反映了历史的进步,反映了他那博大的仁爱之心。第二层意思是仁之广。诸葛亮的仁爱是表现在多方面的。他治理蜀权,主张薄赋敛,无尽民财,使得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体现了对百姓的仁爱;他征伐南中时,以心战为上,坚持对少数民族实行安抚政策,体现了他对少数民族的仁爱;他对被迫投降曹魏的将领黄权的家属实行保护政策,不搞株连灭门,体现了他怜爱无辜;他对因犯错误被罢官流放的李严的儿子不搞歧视,依然任用,并勉励他为国立功尽力,体现了对晚辈的仁爱;他对魏延、杨仪二人之才不忍有所偏废,体现了对人才的呵护之爱;他对张裔与杨洪闹个人意气严加批评,又加训导,体现了对下属的仁爱。尚驰《诸葛武侯庙碑铭序》说:大勋未集,行师而殒,戎狄野祠,氓庶巷祭,遗爱所使,岂求而得之?这里深刻揭示了诸葛亮的仁爱精神与人们对他的怀念的因果关系。

第三,诸葛亮的美德具有一种循名责实的躬行特点。

东汉末期,社会黑暗,政治腐败,一些封建官僚和无行士人,既要过奢侈糜烂生活,又想捞取好的社会名声,在道德伦理上十分虚伪。他们饰伪以邀誉,钓奇以惊俗。不食君禄,而争奢沽之利,不受小官,而规卿相之位。当时流行一句谚语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策良将怯如鸡。这种虚伪的道德已经完全丧失了对人们行为规范的约束力。曹操反其道而行之,公然求举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这固然是出于曹操代汉的政治需要,但同时反映了虚伪的道德已不得人心。

诸葛亮提倡对蜀汉政权尽忠,自己虽受刘备遗托,集蜀汉大权于一身,但始终兢兢业业,将全部精力贡献于蜀汉的事业。他以自己的忠诚无私之举,使蜀汉上不生疑心,下不生流言,保持了最高统治集团的和睦与稳定。

他提倡为官要廉政爱民,自己则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始终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

他提倡为官要勤政,自己则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甚至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

他提倡讲信义,自己则赏罚必信,决不朝令夕改,决不因亲疏恩仇而改变赏罚标准。

他要求后主开张圣听,勿塞忠谏之路,自己则多次下教令,让部下指出批评自己的缺点。

正因为诸葛亮的美德具有循名责实、躬行实践的特点,所以,他的品德最令人信服,最具有感染力,最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

他的品德征服了蜀国的君臣百姓,也征服了敌国的上上下下。百姓心存诸葛,无论是古是今。就其当时而言,自身的品德的征服力作为定国安邦的助力(至少在客观上如此),不失为一种智慧;就其后迄今的深长历史而言,同样他的品格也为万世所敬仰,而他的品德中所内蕴的智慧,其外在的积极效用,也足资历代治国者汲取参照。

3.严俭治家,以俭致静

诸葛亮一生追求淡泊与宁静.然而,这是为了明志和致远.他的道德与智慧总是胶溶一体。他作为一位危世的杰出政治家,主客观都对他提出了此种要求。〖HT〗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主张的社会活动的四个层次。诸葛亮除了平天下因受当时历史形势、历史条件所制约以及因自己早殇没有实现外,其它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的修身,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这些优秀美德,使得诸葛亮的形象历千年而不毁,至今仍熠熠生辉。

他的治国,凡是封建统治阶级可能做到的较好措施,他几乎都做,因之……他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都是最有条理的一国。

此节专讲他的治家。

治家严格,是诸葛亮治家的一大特点。

在早年,诸葛亮同其弟均,一起流离,对其倍加爱护。入蜀后,亮身为丞相,绝不以权谋私,对其弟要求甚严,故官位不显。诸葛亮北伐,以将军向庞为中都督,掌宿卫禁军实权。

而诸葛均为长水校尉,名义上为禁卫军长官之一,但为闲职,故终身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