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6033000000035

第35章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2)

怎么才能让人看不到呢?很简单,将那件已经沾上油漆的外套脱下来,拿在手上。有时候,面对某些伤害,我们就得这么保护自己。如果你这么做了,你会发现让自己轻松其实是一件挺容易的事情。很多人过得不轻松是因为他们背负着太多难以洗去的油漆却不肯脱掉外套。这件外套上面不一定都是尴尬和挫折,上面更多的是人们对生活不安分的奢求。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一种简单安逸的生活,可是每个人正在做的事却与之背道而驰。很多时候我们不轻松是因为我们不敢轻松,我们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太复杂了,而轻松需要的是简单。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舒适,在过“简单生活”这一点上人人平等。这个时代,不是人人都必须像梭罗一样带上一把斧子走进森林,才能获得恬静安逸的感觉。关键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发展生命的热情、真实和意义。

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赔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干嘛这样,它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22UP成长宣言

简朴、单纯的生活有利于清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樊篱。为了认清它,我们必须从清除嘈杂声和琐事开始,认清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哪些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必须丢弃的。当你把该丢掉的东西统统丢掉时,你就能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种轻松的生活了。

用笑脸迎接批评

诚然,每个人都有十分强烈的自尊心,总希望自己表现得比别人好,因此当别人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感觉很难堪,面子上过意不去。自我保护的本能会使我们下意识地采取一切防御性措施来保护自己,往往恶语相向,以至于失掉了自己应有的风度。这是平常人的心态,而心胸开阔的人都拥有一种超乎常人的积极心态。

有一次,齐景公大宴群臣。酒足饭饱之后,他们便开始射箭比武。齐景公射出一支箭,没有射中靶子,但是,大臣们却还在那里大声地喝彩:“好箭法!好箭法!”齐景公听后,感觉非常不痛快,他沉下脸来,将手中的弓箭重重地摔到地上,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大臣弦章刚好从外面回来。齐景公十分悲伤地跟他说道:“弦章啊,大臣们全都不敢当面指出我的过失。刚才我明明没有射中,他们却仍然夸我射得好。现在我特别想念晏子,只有他敢于当面批评我。”

弦章听了,心中的感触也很深,回答道:“大臣们之所以不敢当面批评您,是因为他们不敢给您提意见,恐怕冒犯了您的威严;您好好想一下,自从晏子去世以后,您是不是不再喜欢听到别人的批评了,而是只喜欢听奉承的话呢?如果听到他们批评您的话,您是不是会生气呢?”

这番话说到齐景公的心坎里了,他确实不再喜欢听别人批评他,只是因为他十分敬重晏子,所以才会勉强地聆听他的批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别人对你提出批评建议的时候,首先要想到也许自己真的有这方面的不足。面对批评,我们应该虚心接受。人们往往需要通过他人的批评了解自己的缺点,从而督促自己改正。如果别人诚心诚意地向我们提出批评,而我们盲目地加以反驳的话,不但会挫伤对方对你的热情,并且还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隔阂。反之,如果我们能够用笑脸迎接批评,就会体现出自己豁达的风度。

1988年3月25日至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出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投票后,习惯性地点燃了一支香烟。很快有一张纸条传到了******手里。纸条上写着:请******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小平同志一看就笑了,连连点头,很快把烟掐灭了。后来,******在接见外宾时,又重提此事,很是豁达,他说:“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违反了一个规定。我习惯地拿出一支香烟,一位代表给我递了一张条子,提出了批评,我马上接受,没办法。”

抽烟是******多年的习惯,但在主席台上吸烟,不符合人民大会堂的规定。小平同志出于无意间违反了规定,被人指了出来,他欣然接受批评,立即改正了,并且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在大会堂吸过烟。

当然了,有时候别人对我们的批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对此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论提的正确与否,我们还是应该感谢他。这种有礼貌的行为通常会被别人认为是胸襟开阔、虚怀若谷,从而可以赢得对方的信任。

当然,有些人在提出批评的时候没有一点责任心,甚至是恶意的人身攻击。面对这种批评时,我们务必要保持冷静,因为对方就是想让你感到紧张,疲于应付,以此来扰乱你的思维。只有保持冷静,才不会中了对方的圈套。另外,我们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标准,否则将难以判别出他人的批评究竟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一个人面对批评的态度,最能反映出他的心态是否积极。例如在三国时期,蜀魏两军对垒,诸葛亮与魏国的大臣王朗展开了一番舌战。面对王朗的疾言厉语和劝降,诸葛亮仅仅是哈哈一笑。而对于诸葛亮的有力反击,王朗不但张口结舌,并且被气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的心态有着天壤之别,诸葛亮谈笑风生,自然技高一筹。

安东尼奥·波尔基亚说:“心胸豁达,足能涵万物;心胸狭隘,无能容一沙。”面对批评,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才能从容不迫,应对自如。尤其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社会实践尚且不足,犯下错误是难免的,倘若有人肯站出来批评你,一定不要反感或记恨,而应笑脸相迎,感谢对方督促你进步。

22UP成长宣言

邹韬奋说:“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讲到这一点,我还要对千方百计诬陷者表示无限的谢意。”二十几岁,还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探索人生伊始,难免会犯错,而又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倒是那些清醒的旁观者,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更好地完善自己。因此,年轻人要用笑脸迎接批评,面对别人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把挫折当做成功的起点

维吾尔族有一句谚语:“坏事的道路顺溜溜,成事的道路弯曲曲。”年轻人成功道路上的弯弯曲曲,就是不断出现的挫折,如果你不能够正确认识挫折,那成功的路就会漫长而遥远,用尽一生也追逐不到。

对于挫折,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哈萨克族有一句谚语说:“从跌跤中学会走路。”就是说一个小孩需要不断地跌跤,在跌跤中才能学会走路。在成功的路上,二十几岁的男人就是不会走路的小孩,需要在不断的挫折中取得成功。菲里浦斯说:“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是成功的起点。

面对生意的失利、工作的失误、家庭的不幸、爱情的苦闷、友情的折磨和疾病的缠绕,有的人会处处埋怨,痛苦不堪;有的人会一笑了之,置之不理;但有的人却会感谢挫折,因为他知道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挫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挫折能够造就他的成功,挫折是成功的起点。

虽然挫折是无处不在的,并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但同时挫折也会带给我们宝贵的财富。一位美国作家曾说:“水果不仅需要阳光,也需要凉夜。寒冷的雨水能使其成熟。人的性格陶冶不仅需要欢乐,也需要考验和困难。”是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男人,不要怕跌倒,这样你才能在挫折中快速成长,进而不断完善自我。

没有了挫折的生活将会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平淡的生活不会给人激励,平淡的生活会淹没人的才华和进取之心。只有挫折能够激发我们对成功的渴望。所以不要指望我们的人生路上一马平川,不要期望我们前进的道路会一帆风顺。你应该做好走羊肠小道的心理准备,甚至在必要时我们还要自己给自己多设置一些障碍,这样对我们的成长才会更有利。

纵观古今中外一切杰出人物,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走向成功的。他们都曾经有过失败和不幸,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奋起与逆境抗争,坚信自己会成为生活的强者,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都是在失败和挫折中成功的典范。

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要知道,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试验了1600次,这意味着,为了发明电灯,爱迪生失败了1599次,可正是这么多的挫折和失败,爱迪生才从中找到了成功的道路。因此,他每失败一次,就靠近了成功一步。是不断的试验失败让他发明了电灯。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已被狗咬过一次了,但他第二次却偏偏又被狗咬了,这似乎很令人费解。静下心来想一想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在于人们所采取的态度不同。同样避免被狗咬,有人看见狗就大呼小叫、拔腿逃跑,结果适得其反,尚不知如果作出如此愚蠢的举动,狗就会更加嚣张,被狗咬就理所当然了;而有人看见狗来了,就轻轻弯了弯腰,装出从地上拾砖头的样子,狗马上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了。即使从来没有被狗咬过的人,照样可以用第二种办法来对付狗。聪明的人是不会跌倒在同样的挫折里。

艾青在《礁石》中写道:“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无止地打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石在海边的遭遇就像人生,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挫折只不过是强者成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它是你从失败走向成功的一块跳板。有时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遭受的挫折很大,但是跟双腿残废、双目失明后仍坚持以写作进行斗争的保尔比一比;跟身患绝症却依然乐观面对生活的抗癌英雄们比一比;跟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里仍义无反顾、赴汤蹈火的革命志士比一比。我们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应该勇敢地、微笑地迎接它。如果你鼓起勇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战胜挫折,那么你就会发现,挫折的乌云被驱散后,头顶上将会是一片美丽的天空。

22UP成长宣言

22岁以前,我们被父母长辈呵护着,几乎不曾遭遇困境;22岁以后,为成功而征战的旅途开始起步,接下去,必定要面对艰难险阻。为此,每个人都要做好心理准备,正确地看待挫折。其实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对挫折的畏惧之心。

学会把苦难转化为财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苦难就没有成功。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凡在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都是经过困难和挫折磨炼出来的。22岁以后的男人要勇敢地面对苦难的考验。

在一次聚会上,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向他的朋友丘吉尔说起他的过去。他回忆道:“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我抚育成人。姐姐结婚后,我被姐夫撵到了舅舅家。舅妈很刻薄,在我读书的时候,她规定我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我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的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听完之后,丘吉尔惊讶地问道:“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起过这些?”

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

艾顿总结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到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难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时,你就把苦难说出来,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忍吗?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

听完艾顿的一席话,丘吉尔很受启发,他重新修订了自己“热爱苦难”的信条。后来,丘吉尔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可是有的人却在和苦难的斗争中败下阵来,使得苦难成为自己屈辱的经历。不过,苦难可以把人吓倒,使人唉声叹气,退缩不前,同时也可以使人经受磨炼,收获经验,增强意志。成功的人大都是战胜苦难和挫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