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6030800000014

第14章 公司是一个讲究规则的地方 (2)

在职场上,你可以不去攻击别人,但要懂得保护自己。当有同事恶意攻击你时,你的最佳防卫方式就是学会迟钝。因为聋哑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也说不出。同事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

同事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皇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如果你还装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

用接直球的方式生存,至少能保证自己不会轻易失去别人的信任。

快下班了,董丽丽的工作做完了,她看看离下班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便跑到单位办公室找些期刊看。这时,她看到一本爱看的杂志,就问道:“这本杂志借我一阅可不可以?”负责杂事的人毫不犹豫地说:“嗯。”

于是董丽丽拿着杂志回到办公室,认真进行了一番阅读。

突然,有人冲了进来,问:“谁看见那本书没有?”大家都本能地抬头,原来是办公室的张主任,大家集体摇头。也没人去问什么书,反正不是他们拿的。大约还有十分钟就要下班了,董丽丽合上书,就在这时,她突然看见,这本杂志的扉页上赫然写着领导的大名!

电光一闪间,董丽丽什么都明白了。刚才办公室主任寻找的,莫不是这本杂志?

摆在董丽丽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把杂志销毁,从此人不知鬼不觉,所有人只会怀疑收发室漏拿了,责任由他们承担;二是主动供出是她“误”拿了杂志,害得大领导四下寻找,害得主任们四处奔走。

“一根筋”的董丽丽还是选择直接给领导。在大领导的办公室里,董丽丽连声道对不起,从此以后,董丽丽很少再四处找东西来看了,直接改掉了提前在心理上“下班”的坏习惯。

如果这件事情换作一个有心计的人来处理,可能觉得承认错误太不值了,为了一本杂志在领导面前丢脸。

但是难道董丽丽拿了杂志这事,真的人不知鬼不觉?当然不是。至少打字员知道她拿了一本杂志,虽然不一定知道是哪本,但核对一下,很容易就能水落石出。真到了那时,董丽丽的处境才叫难堪。那就不是误拿,而是人品问题了。所以说董丽丽最后的决定是正确的。

提防心腹成为心腹之患

容易被人轻视的事情,往往容易制造最大的问题。

最信任的人在关键时刻也可能成为最大的麻烦。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片森林一直被狮王统治,老虎想夺取王位,暗中找到狐狸帮忙,并许以高官厚禄。狐狸自认为才华盖世,却不被狮王重用,郁郁不得志。听了老虎的许诺,狐狸大喜,当即答应出谋划策。

狐狸果然足智多谋,首先设计毒杀了狮王,然后谎称狮王重病暴毙。紧接着,狐狸又在森林里大造舆论,老虎德高望重,理应接替王位。此事做得天衣无缝,没有谁看出这是个阴谋,老虎顺利地坐上了王位。

狐狸献计有功,受到虎王重用。从此,狐狸每天跟随虎王左右,大摇大摆,好不威风。今非昔比,动物们见了狐狸无不刮目相看,毕恭毕敬,大家都知道,狐狸现在是虎王的心腹,谁都惹不起。狐狸踌躇满志,自鸣得意。

没过多久,森林里突发离奇大火。向来胆小怕事的兔子,忽然向虎王当面举报,说亲眼看见狐狸故意纵火,想烧死虎王,趁机篡位。狐狸在旁边听了,心中冷笑,虎王跟我什么关系,岂会听信谗言?可是,聪明的狐狸这次失算了。虎王突然脸色大变,竟不分青红皂白,立即将狐狸处死。显然,可怜的狐狸比窦娥还冤。

狐狸死后,心有不甘,见到上帝大声喊冤。上帝冷冷地说:“纵火是虎王的阴谋,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狐狸大惑不解地问:“可是,我是虎王最信任的心腹,为何非要除掉我,没有理由啊?”上帝告诉他:“从好的方面想,你是他的心腹;但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参与了别人的阴谋,你也是他的心腹之患。”

你一定要谨慎地对待工作,必要的环节必须亲自做到位。

你可以相信你的同事,但是工作上的事却丝毫含糊不得。

林可云和夏鸥是非常要好的同事,她们在一家服装公司作面料采购主管。常常一起上下班,一起逛街购物、外出旅游,就连加薪晋升都步调一致。林可云是谈判高手,夏鸥是面料识别的专家,林可云和夏鸥在工作上的合作绝对是珠联璧合、天衣无缝。这种默契度让周围的同事羡慕。

可是有一次,发生了一件大事:林可云和夏鸥一起出差去见两家不同的面料供应商,两人顺利地拿下第一家供货商,工作得非常愉快。接下去要见的第二家供应商是公司准备开发特色产品而寻找的新客户,领导千叮咛万嘱咐要她们把好质量关。林可云在这方面依赖夏鸥的能力。

拿到样品后,林可云觉得这家公司所出的面料质地一般,并不能满足公司开发特色产品的定位,但是夏鸥却觉得这家公司的面料性价比最高,最终林可云听取了夏鸥的建议,签下了合约。

可结果,第二家供应商的面料果真出现了问题,新出的产品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缩水、变形、起球,销售商纷纷退货,这导致公司损失不小。

令林可云没想到的是,在老板追究责任时,夏鸥忙不迭地撇清责任,说她只和第一家公司签订了合约,在签订第二家公司时自己只是给出参考意见,这次事故和她无关。

林可云非常无奈,毕竟她自己没有和夏鸥做好清晰的分工,也没办法解释,在出问题的第二家供应商那里是林可云签的字,所以林可云只好自认倒霉。

公司最后的处理方案是夏鸥由于业绩出众从采购主管提升为采购经理,林可云则因为个人失误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将扣除年终奖金并丢失升职机会。

职场中的朋友看似亲密无间,但是这种友谊在利益面前却显得格外脆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我们和死党共同执行一项任务时,更应该责任到人,先小人后君子。

如果你是领导的心腹,就要学会听懂暗语,否则极有可能成为领导的“心腹之患”。

听懂“暗语”、看懂“暗语”,这是职场人士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严理成刚跳槽至一家饮料公司担任市场部副经理,自入职之日起,就努力工作,希望能得到领导的认可。

领导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平时也喜欢与员工们打成一片,他对严理成的努力与成绩很是认可,多次在公司中公开表达对严理成的赞赏,这让严理成很有知恩图报之心。

有一次外出开会,领导只带着一个人过去,就是严理成。开会的时候,有客户向严理成的领导提出希望公司追加市场推广费用,加大电视广告宣传的投放,这样才能协助渠道商推进市场销售。

领导听完此话静默了几秒钟,貌似为难地说:“你的意见我赞同。加大市场投放是好事,但我们内部可能要再探讨探讨。”接着,领导转头问严理成的意见。

严理成是做市场推广工作的,当然清楚市场推广对销售的促进作用,他非常赞同经销商的意见,当时就将加大广告投放的好处介绍了一番。

严理成说完之后,下面不少经销商听完就附和起来,非常激动地说今年市场不好做,如果公司不加大广告投放,他们就没办法完成销售任务。在经销商的压力之下,公司领导不得不当众许诺第一季度追加广告投放费用。

经销商会议后,领导黑着脸走出会议室,将严理成训斥了半个多小时,说严理成没有听懂他的意思,反而逆他的意。

这时严理成才明白,刚才在大会上,领导刚才所谓的“赞同”是虚话,他的真实意思却是反对。他是希望严理成听懂他的“暗语”,替他出面回绝经销商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

可是,严理成作为领导最信任的人,把这件事情搞砸了。

职场里到处充满如密码传译一样的“暗语”,当领导在某种公开场合不好向下属直接阐述意见,会使用意思模糊甚至意思相反的暗语;有时同事之间的交流,碍于面子或同事关系的考量,同样会使用让其他人摸不着头脑的暗语。对于每个职场人士特别是职场新人来说,听不懂“暗语”危害甚大:轻则让你误事,重则可能触及老板或领导的雷区,令他觉得你不是可以信赖的人。

职场暗语也是企业潜规则之一,属于公司文化底层的一部分,它们不会被诉诸文字,也不会被公开告知。这是一套在特定企业制度、企业文化、领导者意志影响下,无意识中形成的一套似是而非的语言系统。如何识别这些暗语、如何读懂同事所表达的弦外之意,这对任何一个职场人士都是有实际意义的。

怎么识别职场“暗语”呢?

首先,要了解别人的表达方式。职场暗语作为一种非正规式的表达方式,不是所有人都习惯通过它去传达信息,所以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就有很大的表达差异。要识别别人所说的话是正话还是反话,是暗语还是明语,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说话者一贯以来的表述方式与表述习惯,从中去捕捉其语言表达中是否存在暗语。

其次,要理解说话者的语境与立场。语言表述的真正意义除了看内容之外,与表述者所处的语境同样密切相关。同样一句话,其实质的意义可能由于说话者所处语境不同而有天壤之别。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员工做了错事,领导批评他可能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领导可能非常直接地处理,那就是板着脸批评员工;还有可能就是在公司大会上或当着其他员工的面,表面语言温和,其实暗含批评。

毫无疑问,前者的表达直接,属于明语表达,后者的方式则是暗语。领导者为顾全受批评者的面子,将尖锐的批评包装在鼓励之词中,目的是希望受批评者听出其言外之意,并予以改正。

所以在职场中,哪一些语言表述属于暗语或者存在双重意义,识别者一定要考虑到言说者叙说时所处的语境,以及言说者当下所处的立场,这些都是正确鉴别信息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