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管理你的老板
6030700000014

第14章 有理也要好好说 (2)

这种情况下,你的机会来了,如果做得好,老板会很欣赏,如果做得差强人意,也会得到老板心理上的原谅,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把事情承担下来呢?

老板看中的员工,一定具有这样的气场:不怕挑战,至少有着把事情做好的强烈愿望。这是一次宝贵的机会,有这种状态的员工可以带动一个团队。

尤其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在老板还没有全方位了解你的优势之前,这就显得非常重要,新人与老人比起来,几乎没有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你愿意努力,敢于承担的气势。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为自己营造一种能够做成事的气场,不是要你去把话说满、说死,这样会让老板不放心,而是要具备做事情时坚定的心态、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学习精神。

你的那些不自信的话、心里的纠缠和患得患失,还是去跟生活上的朋友、家人去表达吧。职场中,在老板面前,硬着头皮去做,总比没有机会做要好得多。

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情况,有的人性格内向,但同样也会具有气场,这要看这个人本身的素质,有句话说得好“尊严来自于实力。”

个人能力很重要,背景也很重要,什么能力没有的人,如果有后台,自然会有一种神定气闲的气场,但大部分人都是没有关系的,这时候,是否有合作能力就能为气场加分。一个人能力卓越但拒绝和别人沟通,或者说沟通能力很差,从来不知道合作和团队建设,就算再厉害,也没有那种震慑人心的气场,有的只是人们对他的排斥与冷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种气质的人都可以让自己有强大的气场,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利弊,知道哪里不足,才可以弥补。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提升自信与能力至关重要。狮子都有自己的狮群,即使再瘦弱,毕竟也是狮子。想要做狮子的人至少要知道如何亲近狮群,而不是整天和别的动物混在一起。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常常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给同事和上司留下“很情绪化”的印象,能力自然会受到些质疑。

开始不以为然,到后来我懂得了,情绪管理也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如果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期望别人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气场呢?

我开始有意地管理和克制自己,客户来投诉或反复问同一个问题,我也总是以微笑相迎,并立即协同同事及时作出回应。终于我发现了,以前太在乎自尊,想得太多了,没有哪个客户是为了践踏一个人的自尊来投诉的。工作对于我,重要的不是客户的对错,而是处理问题的有效性。足够有效即意味着足够专业,“专业”永远是衡量职场价值的基本标准。

后来,我有意识地将这个“工作心得”总结了一下发给领导,领导看了之后非常欣赏,把我的职位向上调整了。

这成为我事业的转折点,有人说我有手腕,但不要忘记前提,毕竟我的工作能力已经获得认可,纯粹地耍手腕今时今日能混下去也是奇迹。

所谓心计,并不是一条职业发展的捷径,只是锦上添花的手段而已。没有这面锦,花也是没地方插的。而这面锦,有时候甚至就是你所表现出来的冷静气质!

老板不可能对公司的每一部分业务都像技术人员一样专业。

还有人觉得老板太外行,因而对老板产生了轻视。

实际上,谁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哪有天生的内行?即使一个人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相对其他领域,也是外行。内行未必能成为好老板。外行老板未必事事外行。

“外行”利用“内行”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老板的电脑知识一般是不如手下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员工的;在体育运动委员会里,那里的主任论跑步比不过田径运动员,论踢球比不过足球运动员,甚至连烹调也比不过食堂的厨师;在一个国家里,总统能够驾驭国际政治,但外语水平肯定比不过外交部的职员们;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能征善战的将军要执行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的命令……

公司中,外行领导并非一无所长,总有你力所不及之处,虽然你未曾发现,但要承认这个事实。比如,外行领导因为不懂技术的细节,有时就更容易站在客户的角度考察技术的方向,抓住技术的本质特征进行思考,从而正确地作出方向性决策。

当遇到你眼中的外行老板的时候,一定要从自己开始调整,因为带着情绪去工作或者观察事物,很容易只看到消极的一面。我们是否应该好好了解和分析一下,老板是否具有某种大家所不具备的才能?作为企业的主人,他可以不是技术上的优秀人员,而只要具备很强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就能够引领公司前进。

当你是某方面的“内行”,你所要做的是扮演一个工作伙伴的角色,取长补短,提供一些好的建议。能够帮到老板的时候,应该多注意沟通。格局决定结局、心胸决定成败,你帮助老板了解和完成了一些工作,他对你更了解,你的提升和将被给予的其他机会就会比其他人高。

例如,如果你做营销工作,老板是技术出身,他可能就会对营销有所隔膜,这时候的老板不可能全部放弃指挥权,把营销工作全部交由你拍板,而且,中途还有可能出现乱指挥的情况。

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聪明的员工会让老板放心,一方面把本职工作做好,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到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了,尤其不能在公司内部抱怨和批评老板不懂营销等,还可以选择书面形式与老板沟通,因为老板对营销不精通,所以如果你经常选择口头的形式进行营销专业层面的沟通,会让他有时很难堪。

有的老板当时不明白但是他也不愿意让下属看出,所以口头沟通就往往难以达到你的目的,所以你的思路、建议等最好以书面形式给他,然后加上口头解释,让他有一个消化的过程,等他有点明白了,那么他会主动找你沟通的,这样一方面你维护了他的尊严和面子,而且他也能逐步从你那里学习和悟到一点东西,他对你的看法和放心程度就会逐步提高。

只要你能够端正心态,抓住这个时机,你就能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物。

我是做销售的,我老板不是,也没有任何销售经验。

在公司里,我很渴望得到他的重用,同时,因为他的外行,所以很多有益的建议我也担心他不听。

我当时为了帮助老板,绞尽脑汁想了一个好方法,把事情做得不留痕迹。

我既要说我想说的话,同时又要顾及领导的面子,于是,我就从自身出发。

我给老板的邮件中,首先总结了过去在销售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检讨自己所犯的过失,然后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并向老板提交了一份书面报告,把解决问题的几种方式、路径及其利弊得失等都详细列出,还分析了当前的市场形势,并列举了竞争对手的成功案例,然后去虚心地请教老板。

果然,老板对我这封邮件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他开始信任我,也不再对销售部门的工作指手画脚,不久,销售部门的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利了。

其实,与外行领导充分沟通的目的也就是让领导认识到“相信我,没错的”。恰到好处的建议、坦白的沟通和真诚的工作态度,是赢得领导信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