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寸河山一寸血2
6027000000043

第43章 我们都得不怕死才行 (2)

看到自己一手带出来的部队死伤如此惨重,郝梦龄也心痛不已,但他认为这没有什么,因为为国牺牲乃应当之事。

鉴于原有的基层指挥系统已经紊乱,他不得不对刘家骐师进行缩编,团并为营,营并为连。

整编完毕,郝梦龄却没有走。

他对官兵们说,出发前,我就写好了遗嘱,不打败日军绝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阵地,绝不先退。

如果我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但是你们要是退,不管是谁,哪怕后退一步,我立刻毙掉他。

言毕,郝梦龄大声问部下:现在我都不怕死,你们能怕吗?

本来已有所委顿的士气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下面响起雷鸣般的呼声:不怕!

郝梦龄大为高兴,感慨之余留下一句名言: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

仗越来越难打,由于前线部队不敷使用,南怀化西北山梁丢失,日军则借助这道山梁,不断向两翼延伸。

郝梦龄令旗挥动,将李仙洲遣出。

李仙洲,著名的山东三李之一,毕业于黄埔第1期。

早在黄埔读书时,李仙洲就以性格耿直著称。当时黄埔学生中分为两派,李仙洲和杜聿明、关麟征是一派,陈赓等共产党员又是另一派,陈赓素来爱开玩笑,经常变着法地耍弄跟他不是一个派别的人。

关麟征有关猛之称,性格非常火爆,但他被陈赓捉弄后也毫无办法,只能自认倒霉。陈赓屡屡得逞,于是越玩越上瘾,接着又让杜聿明踩上“陷阱”,挨了校长的点名批评。

别人都不敢惹陈赓,只有李仙洲打抱不平,上前进行指责,双方一言不合,便扭在了一块儿。

李仙洲是山东大汉,个子魁梧,又比陈赓大十岁,自然占着优势,结果把对方一顿好打,伤好以后陈赓的眼角处破了相,从此便戴上了眼镜。

在抗战中,李仙洲的表现十分卖力,还缘于他在江西庐山军官训练团的一段特殊经历。

他平时有洗冷水浴的习惯,有一天找了个僻静的地方,穿了短裤拎一大桶水正洗得起劲,一扭头,忽然看到蒋氏夫妇走来。

想躲已经来不及了,李仙洲只好假装没看见。偏偏蒋介石看到他了,并且在背后站住了脚。军人最重风纪,蒋介石尤其看重这个,所以李仙洲心里七上八下,闭着眼睛准备挨训。

可是蒋介石并没有训他,而是对他说,山上不比山下,山上气温太低,这样用冷水洗浴是要得病的。

赶快穿上衣服,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前面一句听着还很温馨,后面一句却着实把李仙洲给吓坏了。本来以为训一下就能过关,没想到事情还不是如此简单,没准还得背个处分呢。

李仙洲当下就像犯了错的学生一样,穿好衣服后,战战兢兢地走进了“蒋校长”的办公室。

让他没想到的是,蒋介石的语气很温和:我要批评你,不是批评你洗澡,而是批评你有难事不跟我讲。

原来蒋介石对李仙洲素来欣赏,认为他既不抽也不赌,连跳舞都不会,实属难能可贵。

至于那件难事,则是蒋介石偶然中听到的,说是李仙洲的父亲要治病,妹妹要出国留学,可李仙洲又没钱,正在到处找人挪借。

蒋介石为李仙洲准备了两张支票,一张帮他老爸治病,一张送他妹妹出国。

李仙洲感激涕零,从此每一次打仗都舍生忘死,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郝梦龄让李仙洲把丢失的山梁给夺回来,但是进攻一路受阻,部队伤亡很大。

李仙洲在后面督战,从望远镜里看到部下一个个倒下去,急了。

干脆,我也上去吧。

当兵的正在战壕里瞄准,冷不丁发现自己旁边多了个熟面孔,一看,竟然是师长!

长官,这里危险,你赶快离开吧。

李仙洲却做若无其事状,反过来问他们:你们到这里是干什么来的?

当然是打鬼子。

李仙洲乐了,你们打鬼子都不怕危险,难道我这当长官的还比你们更孬?

师长与大家并肩作战,立刻使军心大振,全师山呼海啸般向山梁冲去。到最后,连伙夫都上来帮助运子弹,送伤兵。

山梁终被恢复,日军阵地上,仅剩一官一卒。

当兵的要跑,被官打死了,这当官的自己也剖腹自杀,一个山头上,苍蝇死光光,世界清净了。

李仙洲收复山梁,喜滋滋地带着军长郝梦龄来视察敌情。

半山腰上正聊着,怎么胸口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蚊子?蜜蜂?小石子?

李师长心情好得很,看都没看,仍旧往山顶爬。倒是郝梦龄发现后,大声问道:你受伤了?

李仙洲还是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没事没事,就是碰了一下而已。

郝梦龄的脸色却变了:还说没事,背后都出血了。

一颗子弹从前面穿进,自背后透出。

快点包扎吧。

不提醒还好,一提醒,这李仙洲好像梦游时突然被人叫醒一样,咕咚就倒了下去。

正待往担架上抬时,他又醒了,还喘了口气,说句话让周围众人皆哭笑不得——咦,我不是死了吗?

往山下送时,大家起了分歧,军医是专家观点,认为受伤时血没流出来,得放放淤血。

怎么放呢,抬他下山时,头得朝下。

可是担架兵不同意,不行,山坡太陡了,师长会吃不消的,这样做,我们也不忍心。

军医拗不过这些当兵的,最后还是头朝上抬下了山。

俗话说得好,没心没肺,福大命大。送到后方一诊断才知道,李仙洲是一脚踏进鬼门关,再差一步就拔不出来了。

子弹从他的左胸部进去,从背后出来,属于典型的对穿过,这种情况下的存活率微乎其微。

可这“微”偏偏就让李仙洲给碰上了。

子弹穿过身体的时候,正好他在呼气,子弹从肺叶中间一穿而过,并未伤及肺脏,否则绝难逃一死。

李仙洲并非没心没肺,躺在医院的时候,他还想着士兵对自己的好。

蒋介石给他写来亲笔慰问信,又赠送五万元养伤费,后面这笔钱他分文未动,都买了药品送给自己的部队。

李仙洲刚刚受重伤抬下去,南怀化东北制高点1200高地就再次被日军突破,板垣不断投入兵力,企图以这一高地为突破口向全线扩展。

坐镇大本营的卫立煌对此看得清清楚楚。

板垣要对我进行包抄,彻底打断他包抄之念的,只有运用反包抄。

此时在中央区域的两边,一左一右已经建立了守备兵团。卫立煌的用兵方略是,先依靠郝梦龄在中央夺回南怀化,将板垣压制在云中河盆地,然后用守备兵团包围板垣并最终予以击溃。

显然,最大的关键是夺回南怀化。

郝梦龄得令后,接连组织两次肉搏反攻,但均未能收复1200高地。

需要劲旅相助的时候,郑廷珍独立旅来了。

郑廷珍是河南人,此前他专门在车站上拜别了老母。

趴在地上,咚咚地磕头,因为他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遥望家园,郑廷珍拔剑誓言:不打败日本,我们一个也不回来,外战光荣,哪怕是把队伍拼光拼净也值得。

一语竟然成谶。

在郝梦龄的督阵下,郑廷珍旅开始再次发起反攻,但连续四次都未能克复。

郑廷珍见状,亲赴前沿指挥,不幸头部中弹,成为忻口战场上第一个殉国的旅级将官。

郝梦龄指令团长接替,结果这个代旅长又再次阵亡。

意识到情况严重,郝梦龄重新为郑廷珍旅指定代旅长,同时筹划新的大反攻。

为了确保反攻成功,郝梦龄决定亲自到前线督战,师长刘家骐自愿随同前往。

参谋处长反对他们亲往,因为此时前线情况已不同以往。

整个战场都打到了白热化程度,一团很快就会变成一营,甚至一连,每天退下火线的官兵高达数千人之多。

军、师长此时前去,实在太危险了。

郝梦龄说一定要去,这是任务,也是本分。

到得前沿团部,才发现果然不能不来。

原定拂晓前发起反攻,但时间到了,郑廷珍旅那边却还未见动静。

郝梦龄心急如焚,感到必须再去郑廷珍旅进行督促。

团部一名指挥官立即上来劝阻:去不得!

从这里前往郑廷珍旅,必须经过一段被日军火力封锁的小路,这条路有20多米长,日军在高地死角处架设轻机枪进行扫射,此前,已有包括传令兵在内的20多人牺牲在这条路上,堪称“死亡通道”。

听得此言,周围的部下幕僚也都众口一词,希望郝梦龄不要亲犯其险。

这个说,最好是不去,实在要去,也需晚上通过,如此危险性会小一些。

那个道,写个命令,派人送过去岂不一样。

郝梦龄反复斟酌,还是认为有亲临的必要。

今天的大反攻十分重要,谁能坚持到最后五分钟,谁才能得到胜利,郑廷珍旅新丧正、代两位旅长,不亲自督促岂能让人放心得下。

随同的参谋处长见郝梦龄执意要走,请其先在团部休息一会儿再说。

郝梦龄摇了摇头:我们不是来休息的,快走!

参谋处长情急之下,便顺口扯了个谎,说参谋长有电话过来,让郝梦龄去洞里接电话。

郝梦龄摆了摆手,你们接,我去。

大家面面相觑,只得继续随军长前行。

打了这么多年仗,郝梦龄不是不知道前面的危险,但是此时他整个头脑里全是大反攻,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遍阅史书,这一刻,他也许会想起许多人,许多事。

古来勇将,郝梦龄独推二人,一为汉将马援,一为魏将庞德。

马援都五六十岁了,白胡子一大把,完全是退休养老的年纪,可他说不行,边境还不安宁,我得去摆平,而且我就算死,也得死在疆场,用马皮包一包送回来,怎么能躺床上等待儿女服侍呢,那该多憋屈。

相比之下,庞德年轻,可也是个不信邪的主。当年曾抬着棺材板去与武圣关云长交战,一箭就射中了对方前额,使得蜀军对其十分忌惮。

马援“裹尸而还”,庞德“抬棺决战”,都是朝着胜利,同时也是奔着死亡而去的。

死,每个人都要面对,尤其是军人,所谓“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再说战役已到如此残酷程度,全军唯一能凭恃的无非就是勇气二字,如果你要士兵无贪生之念,作为将领,自己就得有必死之心才行。

高地上窥视的日军终于发现了他们,开始用机枪猛射,但起先有惊无险,众人穿过“死亡通道”,眼看就要上坡了。

这时随行的参谋处长更加感到不安,他最后一次拉着军长小声说:还是进洞听一下电话吧。

郝梦龄能够听得出部下的弦外之音,回了一句:我们都得不怕死才行!

继续往上爬。

翻过这座山坡,就能看到郑廷珍旅的阵地了,反攻能否成功,皆在此一举。

子弹跟踪而至,大家赶紧趴下隐蔽。

等枪声稍息,郝梦龄第一个站起,他太心急了,恨不得马上到阵地上去发号施令。

弹雨骤至,死亡突袭,这位中将军长忽然腰部连中两弹,摔倒在地。

身后的刘家骐急忙上前救助,喉胸部也中了三颗子弹,但他倒下之后还能勉强坐起。

卫士和部下幕僚们趴在地上,射过弹雨之后,才把两人拖过来,抬往团部。

抬到团部后一看,郝梦龄已经咽了气。

此时,他的部下刘家骐气息微弱,也已不能说话。

团部处于前沿,无法有效救治,于是再往军部抬,未到军部,刘家骐就半途气绝。

至此,不到两天时间,军长、师长、旅长、代旅长相继战死,全军上下无不痛哭失声,作为前敌总指挥的卫立煌闻报亦大为震撼。

郝梦龄生前曾经说过,如果要使我们这个民族能永存世上,就一定要付出代价,虽然我自己不一定能亲眼看到民族复兴的一天,但可以先为之而牺牲。

他终于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裹尸而还”、“抬棺决战”后,将继同学韩光第之后,与刘家骐等人一起进入民族英雄的忠烈祠。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他们倒下的那一刻早已化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