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月光下的呼唤
6022700000002

第2章 :野人的传说

中国曾有过3次对“野人”考察。第一次是1959年,在西藏登山活动中,科学家对当地传说中的“雪人”进行过考察。第二次是1962年,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密林中,一支小型考察队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对当地传说中的“野人”进行过考察。第三次就是在神农架。由中国科学院和湖北省及有关单位组织,对称之为“野人”的奇异动物进行的科学考察。

神农架3000多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较好地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区内有6座高于三千米的山峰,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号称“华中第一峰”,最低处海拔398米。区内山大林密,崖高谷峡,沟壑纵横,悬崖绝壁抬头可见,神秘的洞穴遍布山间,是一座自然王国绿色大迷宫。迷宫里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珍贵的草药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文王一笔枝既美丽又神奇。更有天麻、党参、当归等中草药2千多种。相传上古时代神农氏(炎帝)曾在此遍尝百草,为民除病。由于千峰陡峭,珍贵药草生长在高峰绝壁之上,神农氏就伐木搭架而上,采得药草,救活百姓,神农架因此而得名。

神农架的珍禽异兽更是令人着迷,除举世闻名的“野人”之谜外,还有神奇的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和白熊。

在神农架这座大迷宫里,有许多地方人是不可以到达的,有的地方即使人到达了也会迷路走不出来。由于这特有的迷宫式的原始森林和它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神农架“野人”的传说自古在民间流传就很广泛。

神农架大部分地区古属房县所辖,而《房县志》对神农架野人就有很详细地记载:房山高险幽远,石洞如房,多毛人,长丈余,遍体生毛,时出啮人、鸡、犬、拒之必遭攫搏,以枪炮击之不能伤。

民间还传说野人抓住人的胳膊后会大笑而晕死,所以神农架人进山采药、砍柴时手臂上会套着竹筒,倘若被野人抓住,等野人笑得晕死后,抽出手,逃之夭夭。

1976年5月13日,神农架的五位领导干部同乘一辆北京吉普车星夜从十堰往回赶。当车行驶到海拔2000米的神农架燕子垭时,已是下午六点钟左右。在一段下坡路上,司机用空档中速滑行。当时车里静极了,只有车轮滚动时发出的“沙沙”声。转过一个急弯,司机黄先生发现前面20米处有3个人,低头迎面走来,汽车仍在前进,突然3个并排行走的人中,有一稍胖的抬起头来,盯了汽车一眼,正在聚精会神开车的黄先生大吃一惊,这不是人!是“野人”!黄师傅大叫起来。

听说有“野人”,车上所有的人立即屏住呼吸,注意力高度集中,汽车无声的向“野人”冲过去。

刹车、停住。车已滑到与“野人”相距约5米的地方。车内人全看清了,奇怪的动物身高两米左右,全身****,毛泛青红,脸呈麻黄色,背呈枣红,四肢粗大,前短后长,面部上宽下窄,嘴部略显突出。

这时靠公路中心的一个矮壮“野人”迅速地用前肢朝左右两边的同伴一拐,3个“野人”朝这个白色的有一对亮“眼睛”的庞大家伙望了望,迅速冲下公路,进入坡下的森林里。当奇异动物转身走开时,大家还看到它们没有长尾巴。

待人们下车追赶时,3个“野人”已拨开树枝、藤蔓,大步向前冲去。只听见“噼噼!啪啪!”清脆踩断树枝的声响。

从发现“野人”到它冲向森林,前后仅三、四分钟。由于突然相遇,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致不知所措,携带的照相机都没派上用场。

这次“野人”出现的地点,为燕子垭西约5公里,即209国道1548桩号西约200米处,这里海拔1980-1900米。在这方圆10公里范围内,曾多次有人看到过红毛“野人”的活动。

正是这次发现,揭开了神农架奇异动物科学考察的序幕。5位亲眼目睹了奇异动物的干部立即向中国科学院汇报了这次奇遇经过,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学等多学科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同年7月组织了一支由古脊椎动物学专家、野生动物专家和古人类研究学者组成的考察队,这支队伍共27人,由年轻的野生动物学专家阳带队。

自从7月初进山以来,队员们在神农架的崇山峻岭中风餐露宿考察已经整整三个月了。他们以桥上为基地,分3个组,以神农架北部的麻湾、椿树垭,神农架东南部的武山、长坊、马鹿场,神农架主峰周围的原始森林、无人大山区和鄂川边境的大九湖周围为重点考察区域。考察线路5000公里,考察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虽然还没有获得有关“野人”存在的直接证据,但初步考察结论是很振奋人心的,在鄂西北神农架,很可能生存着一种大型的、能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它可能比世界上已知的四种现代类人猿要进步。

一旦“野人”之谜解开,将对研究人类的起源及进化史将有石破天惊的作用,而且对推动古生物学、古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也具有同等的效应。有专家撰文说:“神农架‘野人’可能是粗壮型南方古猿。”又说:“这个谜一旦揭开,将意味着是整个人类学和生物学的一场革命……地处喜玛拉雅山以北的华中南地区,就是人类早期祖先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