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低调才好
60064500000030

第30章 流亡

“流浪逃亡,逃亡流浪。多少的流浪,多少的逃亡;多少的辛酸,多少的泪水。逃亡到哪里?流浪到何方?”这是五十年前经常听到一些人口边的感叹。现在世界情况不一样了,大家都是移民、创业,创业、移民,真是今昔不可相比。

我们读《春秋》、《左传》,所谓“书剑恩仇”,多少文人武士都在各个国家流浪、逃亡。晋文公逃亡了十九年,才能登基为国君;唐宣宗躲藏在寺庙多年,后来才能当上皇帝。就连佛教里的惠能大师,也是逃亡了十七年,才敢出来承认自己是六祖惠能。可见世间上多少有成就的人,他们都是历经艰辛岁月,尝过无数苦难,才有出头的一天。

兹将流亡的情况,略说如下:

一、流亡的原因:得知仇家要来追杀,不得已,只有浪迹天涯,逃亡到外地;受到政治迫害,也只好辞别爹娘,夜行昼伏,奔走他乡,免得牵连家人亲戚。有的人因为时运不济,欠债累累,无力偿还,只有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有的人婚姻不遂,逃婚他处,以免不顺心的情爱压迫身心。有的人在故乡落魄潦倒,无以维生,只得远走他乡,寻找机缘,另谋生计;有的人从小就逃学,长大后逃婚、逃债、逃兵、逃难,就这样在逃亡中过了一生。

二、流亡的心情:有过逃亡经验的人,都能体会逃亡的心情。今日住在这里,不知明天住在何方;吃了这一餐,不知道下一餐在何处。虽然不愿为了一餐饭食向人乞讨,屈辱人格,但也没有办法有尊严地自食其力,真是如陶渊明说:“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早上起床,饥肠辘辘,就希望鸟儿赶快归巢,只要晚上一到,睡了觉就能忘记饥饿。但是真正到了晚上,饿得睡不着觉,又盼望司晨的公鸡赶快啼叫,只要天亮就可以起床。在逃亡的时候,最容易体会人情的冷暖,遇到多少好心人援助,也会遭到多少人的白眼歧视。整天只有饥饿、恐怖,好像没有明天的人生,那种生活,岂是人过的日子。所以只有逃亡的人,才会知道居住家中的安逸,唯有逃亡的人,才懂得珍惜有家人的幸福。逃亡的人,就像无根的浮萍,不知漂往何方!

三、流亡的遭遇:唐三藏前往印度取经,不只途经八百里流沙是一大考验,尤其为了逃避国家禁止出关的法令,一路充满艰难危险,当他到达函谷关的时候,简直就是在死亡边缘游走。历代以来,一些投考的学子,或是投亲不遇的人,落魄江湖,衣食艰难,为人作奴,苟延性命于一时。有的人因为饥馑荒年,出走他乡,不幸被山贼掳上山寨,要挟人伙,有的则是不明不白,死于暗路。也有一些人,受到政治迫害,流亡异国,虽然侥幸没有受到牢狱之灾,但也是“八千里路云和月”,有家归不得。

四、流亡的目的:逃亡者都各有原因,也各有目的,有的人只想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平淡生活;有的人希望逃离压迫,追求自由的新希望。有的人希望在外地奋斗,将来衣锦还乡;有的人干脆落地生根,一生做个永远的异乡人。也有的人隐姓埋名,从此与往事告别;有的人则忍辱负重,希望还有再起的一天。

总之,生长在乱世的人们,他们只能逃亡流浪,他们的人权在哪里?他们的尊严谁来保障?他们的人权谁来尊重?只能无语问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