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5953800000064

第64章 《道德经》,道教基本经典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老子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教(道教前身),奉老子为教祖,并作《老子想尔注》从宗教角度与观点解释老子五千文,尊称为太上老君,自此,老子五千文成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汉初的治国方略,在经济上可以缓解人民的压力,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过一定作用。历史上《道德经》注者如云,甚至有几位皇帝都为其作注。

唐贞观年间(647年),译《道德经》为梵文,传入东天竺;唐开元年间(735年),唐玄宗亲注《老子》。也有日本使者请《老子经》及老子“天尊像”归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内容大体从“天人合一”的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道理的“自然之道”,以之为宗极,进而由这个自然之“道”推演修身治政等人文之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道之自然。我们今天“道理”二字即由此而来,当然现在的意义延伸得比较广泛了。

道之理分无、有二面。认为“道”有“常无”和“常有”两种表现形式,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贯穿于万物,表现为万物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这是万物的根本规律。这就是《易经》中阴阳概念的发挥应用,这也是为什么道长、道士总跟阴阳太极图总有关系的本质原因所在。

“道”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追求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以柔胜刚。

道教的“知道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等内容,大体上都是“老氏体系”。书中“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鉴、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是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也是道教“长生仙学”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则发挥为道教“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道德经》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