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识破谎言:跟FBI学瞬间破解身体语言
5934600000027

第27章 敞开胸怀

人类的身体躯干因其脆弱、易受攻击等特性,往往对距离非常敏感,它总是会提出逃避的需求,向大脑请求保护。因此,在确认喜好方面,它可以被认定为最真实情感的指向标。在谈话、交际的过程之中,如果有人出现了身体躯干的远离动作,则可以肯定当前所发生的事已经引起他的不适或反感。

胸怀的否定动作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一样,躯干部分居住着太多重要的身体器官,有时连同位于躯干上方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及位于躯干下方的生殖器,均可以纳入躯干所要保护的范围之内。而这些部分都是人体中最为脆弱的部位,因此更增加了躯干的敏感性。当人所处的环境令人愉悦,所面对的人让他喜欢时,躯干就会出现毫无保留的展示。而当危险的气息传来,或者所交谈的话题让人感到不悦时,躯干就会出现明显的否定动作。

身体躯干的否定动作主要以胸前为最大的展示区,有时会是上身的微微转动,有时则是拒绝转向自己不喜欢的方向。

在一个商务酒会中,小李正在和自己的一位同事聊天,忽然看到另一个部门的总监端着酒杯走了过来。他朝着小李的方向微笑着,显得非常和善。小李和同事也笑着向他点头,可是等到那个人走开,小李却忽然问同事:“你和他不会有什么矛盾吧?”

同事很诧异地问:“你为什么要这么问?”

小李说:“没什么,我只是觉得你好像不太喜欢他。”

同事见状,只好点点头,说:“我们之间有些小摩擦,我确实不太喜欢他。但你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我刚才表现得非常不礼貌吗?”

小李笑着说:“不,你刚才的微笑很诚恳。只是在他走过来的时候,你微微朝我这边转了一下身,好让自己不正面对着他。所以我猜你可能不喜欢这个人。”

同事一听,才恍然大悟,大赞小李心细如发,这都能被他看出来。

身体躯干通过转移胸部朝向而进行的否定行为并不限于距离。有时,当两个争论的人离得非常远时,他们的胸部朝向也会微微转变,身体也会出现倾斜,以让自己更远离对方。这说明造成他们真正不适的并不是彼此之间的身体距离,而是心理上的厌恶感。

敞开胸怀的欢迎

与表达自己厌恶情绪的胸怀否定动作原理相同,在表达自己正面情绪时,人们非常乐于展示自己的胸前和身躯位置。通过对胸怀的展示,大脑传递着一种不设防的快乐,因愉悦、安全感、舒适感等正面因素而产生的欢迎态度,在这一动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个年轻的母亲下班回家,当她经过一条小径,不得不和一些陌生人相对而行并擦身而过的时候,她会不经意地将身躯转向与对方相反的方向,或者将自己的双手抱在胸前,或是拿自己的包挡在身体躯干前。但是,当她走进家门,看到自己的小孩时,她会不要怀疑我对你的好,只因我可以随时给你一个拥抱。

挪开身前挡在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所有物品,还会张开双臂完全地展示出自己,将孩子拥入怀中。

将自己的胸怀完全展示出来,让人们显得非常热情。在喜欢拥抱的一些国家中,有些人只是礼节性地伸出双手来拥抱对方,而有些人则会将双臂完全打开,让自己的身体全部展示出来。后者相对于前者便显得更为热情,精神状态也更为亢奋。

转移胸部朝向以及倾斜身体所传递的是负面情绪,而敞开怀抱则明显伴随着正面信息的传递。敞开怀抱,代表对自己喜欢的人完全信任,因此将自己最脆弱的部分展示给对方。而转身则代表要用背部来面对那些不喜欢的人,这同时也是一种防备与抗拒心理的体现。

以躯干动作对人群分类

中国有句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当一群人混在一起时,又如何去区分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一个拥挤的会议室里,开会的人坐满了大厅,大家为了一个问题争论不休,虽然表面上依然保持着一片和谐的气氛,但其实已经剑拔弩张。此时,对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群进行分类,并不需要从头听他们阐述一遍自己的意见,而只需要看他们的身体躯干动作,就可以达到目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持有相同观点的人会产生亲密感,他们会选择坐在一起,以形成统一的阵营。如果是不能坐在一起的人,他们的躯干会出现明显的倾向对方或靠近对方的动作。而那些持有相反意见的人会努力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要和对方接近,并且尽量倾向与之相反的方向,以此来告诉对方:我不赞同你!当然,这种表达很多时候都是下意识的,也因此而显得更加真实。

虽然躯干动作可以很明显地告诉观察者动作施动者此刻的情绪状态,但对它的观察依然要秉承情境判断的原则。在同一个会议室里,如果有一个新人做出躯干后倾或者转向的动作,并不能说明他对会议发言者持有反对意见,也许仅仅是因为他感到非常紧张以至于身体僵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