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而为赢,人生不言败:强者的黄金法则(套装6册)
59230300000016

第16章 感受他的临在

基督亲近子民的方式:

“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

——《诗篇》25:14

信徒们究竟是如何准确感受到主在他们生命中同在的呢?许多经文都提到与基督的联合,包括《以弗所书》3:19,保罗祷告说信徒可以“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所以他们可以“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诗篇》中有各种各样形容与主亲密的话语。《诗篇》140:13里面说到正直人必住在主面前。《诗篇》91:1应许我们可以与主奇妙地亲密:“住在至高者隐密处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在悔改的时候,大卫祈祷说:“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诗篇》51:11)《诗篇》25:14用了令人惊讶的表述“耶和华与……亲密”来描述与主的联合。希伯来文“亲密”指的是紧紧交织或者说是“一段会话”,指的是一个排他性的群体秘密地聚在一起,所以这里讲述了基督徒和主的亲密。

问题出来了,怎么能够感觉到这样的亲密呢?一些人,尤其是新信徒非常渴望了解这个问题,这使他们很容易接受灵恩运动的神秘主义和感官性的观点,受到“敬虔派[1]”和“高尚生活[2]”派的教师想象出来的经历冲击。那么,到底什么是主的隐秘同在和亲密关系呢?是感觉吗?这是我们需要问的问题。如果是感觉的话,那是怎样的感觉呢?触摸?也许是丁丁声?或者其他的奇怪感觉?

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不是感觉。我们必须立即澄清,因为任何人若是爱主并经历过主干预自己的人生、思想主,就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感恩和喜悦。当信徒们思想关于信心的事情时,会有深深的感觉,但是他们与主真实的联合却不是靠感觉得知的。

很多迫切的基督徒都以为应该能够感觉到什么,所以一再宣称我们的灵修会频繁带来确据和喜乐的强烈感受,然而这却是对我们明白了神的良善之后的自然反应,却并不是感觉到他的临在。我们不能够有任何确切的感觉,理由很简单,我们是凭着信心知道在我们人生中,神与我们同在,本章就要寻求这一事实如何为我们带来祝福。

有些人以为当一些属灵的想法冒出脑海时,他们就感觉到神的存在了。他们以为涌上心头的那些想像出来的带领、异象和知识的话语就是主存在的证据了。这些都是错误的,有时甚至会是一种骄傲的属灵方面的优越感。这并不是神存在的表征。我们知道神临在是凭着信心。

这是否意味着在我整个基督徒生命中,我会错解自己的属灵立场?如果我所有关于神临在的认知都是出于藉着信心对他的认识,我是否最后会发现自己错了?不,因为尽管我并不能够通过感觉来觉察到他,信心却会使我对神完全地确定,我的信心也因为他在我生命中所行的奇事而更加坚定。我们决不能说:“如果我没有得到感觉、听到声响,或者得到某些东西让我能够确定无疑、超自然地感受到他就在身旁,我怎么能够相信呢?”我们不需要这些东西,因为对于相信主、信赖主、心中谨记主的同在的人,一生中会有潮水般的证据涌出来。

要靠信心来确定并享受与基督的亲近,我们当怎么看?下面的几项事实会给出答案。

主是在什么层面与我们亲近的呢?首先,亲近这个概念告诉我们,我们是在他的视线中的。他随时都在看着我们,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观点。他亲近我们,即他在非常近的距离看着我们,并且是非常愉快的,因为他爱他的子民。凭着信心我们也知道他是常常都在看着我们的。我们不能够感觉到他的存在或者肉眼看见他,但是我们知道他在看着,因为经文如此说。我们的境况,他通通都知道。无论什么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他都知道。他允许事情发生,并且当我们呼求他时,他就帮助我们。每天都默想这些,就是凭着信心知道他的临在,并且我们会得到极大的安慰和坚固。

这个认识也会增加我们对圣洁的热心,因为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他如此近距离看着我们的话,我们就会为自己的罪而烦恼,因为他什么都能看见。克制基督徒的不敬虔之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都要认识到,主就站在旁边,看着我们做的每件事情,不仅仅是带慈祥的眼神,并且也会皱着眉头责备。想像出来的属灵声音和信息从来不能使人在品性和行为上长进,但是通过信心明白了基督就在身旁就会产生非常强大的约束和塑造功效。

其次,“亲近”这个概念也教导我们,基督很近,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跟他讲话。他的同在是一种触摸或者感觉吗?不,而是明白他倾听我们所发出的每一个祷告,包括每一个想法,并且能够立即回应我们。我们不是向一位千万公里外的神祷告,而是向一位站在我们身边、知道我们情由的神祷告。我们也不是同空气讲话。我们看不见他,而且不能想象他的样貌,但是认识到他就在身旁,会帮助我们祷告,也帮助我们带着正确的心来祷告,就记得不要自私而是要为其他人代祷。他就在我身边——所以我也要正确地来祈求。

第三,神亲近我们,这也提醒着我们,他确保我们的安全,他会保护我们。作为神的儿女我们怎会失落呢?我怎么可能被灾难般地永久清除呢?我还会犯罪并羞辱神的名,这是令人羞耻的事实,但是他就在旁边,绝不会任我致命地失落。他也许会严厉地责罚我,然而他一定会把我带回来。这不是说要鼓励犯罪,因为神的管教责罚会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想到他如此亲近,他知道我们每一次过犯和偏离,并且会指引我们改变、复原,将会令人多么有安全感啊。

第四,我们也许可以从他会时时为他的子民代祷这个教义上感受到他的亲近。(《罗马书》8:34,《希伯来书》7:25)想到他每时每刻都把我们放在自己的心上、都看顾我们,为要替我们向天父祈求,这样的想法都几乎令人难以置信。耶稣基督只是偶尔或者周期性地为我们代祷吗?不,是持续的。他显出所受的伤,并在永恒中托起他的子民,通过自己完美的献祭和代赎之死的永恒强健之力为我们代求。无时无刻,他都知道那些他所代赎之人。

第五,基督不断训练自己的子民,由此我们知道他在身旁。他们是那些在“基督里成圣”,神使他们圣洁的人(《哥林多前书》1:2,30)。尽管他是通过圣灵工作,可是他也亲密参与其中。一个运动员只有在教练在场时才能够训练,因为教练要观察他的每个举动,察觉哪里做得不对,并规划出实现他目标的新方法。教练必须盯着每个动作,分析,纠正并鼓励运动员。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督如何亲近自己的子民并训练他们。

他设计这些境况来坚固我们,使我们去信靠,祈祷且忍耐。他看着每个人,说:“我的这个孩子需要更多耐心,或者同情心,或者悟性,或者胆量。”他好像一位在天上的私人教练一样看着我们,培养我们所得之恩,训练我们为他的荣耀作见证、侍奉。就像运动员一样,即使一个人蒙恩得救,但是如果他不愿意委身、不愿意配合发展的话,也不会从这种训练中得到任何益处。我要再次说明,主的亲近和临在并不是一种感觉,而是说,信徒明白“亲近”意味着他为我们做了什么。

第六,主跟我们紧密同在也可以从每次圣灵的提醒中可以见证到:或是激动我们的良心,或者提醒我们经文或善工或我们忽视的重要事工等。这并不是说基督是以启示的方式同我们讲话。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再也没有启示了,因为神所有的权威真理都包括在他的圣言之中了。圣灵是提醒我们已经启示过的事情。

主常常都会作用于我们的头脑,使我们想起一些本已忘记的事情,但是他不会传达给我们有权威性的真理,除非提醒我们想起那些已经学过的话语。然而,当我们仰望他的时候,他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我们。他能够并且也会在我们的处境下来干预帮助我们。他“亲近”我们的这个概念也是因他以良善如此而行得以坚固。

第七,主“亲近”的这个概念包括他使我们知罪的工作,这在上文和第二章里都提到过。

当我们开始屈从试探时,警报就会响起来,良心会发声,我们就知道不能这么做。基督的亲近使得良心保持活泼并有活性。当然,如果我们对良心的不安不予以配合,而是依然我行我素,他可能就会不再警醒我们,而任由我们投身罪中,遭受痛苦、损失、管教,悲伤懊悔。但是如果我们仰望他来帮助我们过敬虔的生活,他就会如此亲近,以至于当我们开始要走偏时,他就会警告我们。在成圣过程中,基督与子民亲密地互相交流,证实了“亲近”这个概念。

第八,当我们读到经文或者思想他的工作时,会更加证实主与我们的亲近。基督通过圣灵,触动我们的心,并带来光明和生命。他提升我们的悟性,我们开始更好地明白一些事情,如被晨光照亮,心就奇怪地温暖起来。常常是在我们度过一天后,神会把一些经文放入我们心中,因为他总愿帮助我们更深刻理解属灵的事情。显然,我们作为读《圣经》的人,每天必须深入阅读经文,热爱神的话语,所以基督就会触动我们的心灵并使我们明白其含义。当他使神的道进入我们的生命时,我们知道他亲近我们。

第九,基督与我们的亲近可以从他参与我们的侍奉中得以见证。如果我们与一位未信之人交谈,我们能成就什么?我们不能使对方顽固的心意回转,也不能使石心融化。但是当我们说的时候,因为基督就在临近,他常常在人心里做工。我们不需要等待他来,因为他就在旁边,他能使我们的话语有效,能使用我们的见证。如果我们试图帮助或者安慰一些信徒同伴们的话,我们怎能确信自己的话语会是祝福?基督就在附近,他使这些话语作用于悟性和心灵,使之于它们有效。基督借着圣灵所做之工,是他与自己子民时时同在的有力确据。

很可惜一些信徒误解了“亲近”这个词语的真正意思,将其当作是确实的感觉和声音。他们不满足于凭信心拥有基督,而是渴望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触摸或者听到什么声音。

我记得四十年前一位女士问:“你是否感受到主的临在?”她曾说,自己有一次在民政局参加不信主之人的婚礼,坚持认为这个没有神的仪式上,却最强烈感受到了神的触摸和临在。当基督徒这么说的时候是多么令人难过,因为他们错得离谱。我们明白主同在,不是通过这种转瞬即逝的触摸或者感觉,而是通过记住主同在这事实的方方面面。于是,无论我们是世上最冷静的人,还是最容易激动的人,都会因为认识到我们的主与我们同在而大得坚固和振奋。

我们怎能确信主会施行为我所列举的所有事呢?答案在诗篇里面:“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诗篇》25:14)这个应许是有前提条件的。尽管我们从来不会在基督的视线以外,就此而言,他与我们亲近,但是他不会总是好像就在我们身旁那样与我们相交。他不会总是拦阻我们的麻烦、拦住我们不陷入罪中、介入我们的生活、回应我们的祷告、训练我们、提醒我们、使我们确信自己的罪、给我们确据、光照圣言或者甚至是使用我们。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我们必须敬畏并且顺服他。我们必须尊敬并且尊重他。诗人也说:“凡等候你的必不羞愧,惟有那无故行奸诈的必要羞愧。”很显然,如果我们想要享受“亲近”这一概念包含的那些事,就要严肃地来对待圣洁这个问题。

另外一个前提条件是:“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教导我,因为你是救我的神,我终日等候你。”(《诗篇》25:5)我们也必须严肃地对待神的带领。决不能随心所欲地就度过一生,而是要牢牢记住我们需要在所有重大决定上都要寻求神的带领。

一天天凭着信心看见基督就在身旁,这给我们巨大的鼓舞。我们清晨起床后去上班,跟自己说:“基督就在身旁,他充满爱意地在看着我;他随时都会涉入我的生活;他知道我身上所要发生的一切事情;他随时准备要回应我的祷告;他距离我如此之近,可以随时做任何必要之事;他会训练我,使我坚强能胜过试炼;他看得见一切,所以我愿取悦他、荣耀他、爱戴他。”

信徒真的可以获得“振奋的属灵经历”吗?是的,但这发生在上文所说的那些时候,也许是在我们读《圣经》、祷告或默想的时候,圣灵让我们的悟性大大加增,大大领会基督的良善和慈爱,所以我们的幸福、感恩和惊叹也会提升。

神的临在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认识,是一种信仰或者确信,使得我们可以明白并且珍惜“亲近”的这一概念的含义。这是基督徒生活中最奥妙有收获的信仰之一。谨记并且珍惜基督对他子民做的这些“事工”胜过千万个奇怪的感觉。当然我们应当每天都祷告求主使我们看见基督的奇妙作为,并且刻在自己的心版上。于是,藉着信心我们就知道他与我们亲近了。

注释:

[1]敬虔派兴起于17世纪的德国,重实践轻教义,而且有神秘主义倾向。并且,该派认为成圣也是凭信心,与称义一样。——译注

[2]高尚生活神学(Higher-Life Theology)与敬虔派一样,主张成圣跟称义一样完全是恩典之工。而且该派起初重视主观经历,轻视客观教导,聚会往往只讲个人见证,不仔细查考《圣经》。凯锡克培灵会即该派举办,因此也称“凯锡克主义”。——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