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用穴位自我保健术
5922800000029

第29章 阳溪穴:防治五官病

“找准穴位”腕关节外侧,拇指上翘,在两筋(拇长、短伸肌腱)之凹陷处。

“手法应用”对本穴适宜采用按与点的手法。按时间隔不要太长,有麻痛的感觉就可;点时亦要注意节奏和谐,不可忽快忽慢。

“保健功效”对头痛、耳聋、齿痛、鼻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神志不清、手腕痛、拇指内屈等病症有防治作用。

1.治疗风热头痛时,可选配穴头维、合谷、通天、风池。

2.对耳聋、耳鸣者,辅以后溪、前谷、腕骨、阳谷等穴来治疗,效果较佳。

3.按摩阳溪、下廉、手三里、曲池,对牙疼有较好的疗效。

4.治疗鼻衄时,配以尺泽、少商、列缺等穴的按摩,有满意的疗效。

5.对喉咙肿痛的患者,施以治疗时,可选取前谷、后溪、商阳、少泽、三间、二间为配穴。

6.对神志不清、思维紊乱的患者,配以行间、内关、是道等穴的按摩,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7.对本穴的按摩,可对手腕痛起到缓解、治疗的作用。

“注意事项”

1.在对本穴按摩时,手要自然放松,不要紧张弯曲,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2.对儿童按摩时间不要太久,用力不要太大,适度即可。

3.每次2~3分钟,每天施以治疗的次数一般为2~3次即可。

何谓七情五志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致变化。五志为喜、怒、思、忧、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七情五志与脏腑关系紧密。当情志超出了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就会使气机紊乱,脏腑气血失和,导致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