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孝经全鉴(典藏诵读版)
59046600000003

第3章 天子章第二——天子之孝,以身作则范万民

【原文】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1]于人;敬亲者,不敢慢[2]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3]。盖天子之孝也。《甫刑》[4]云:‘一人有庆[5],兆民赖[6]之。’”

【注释】

[1]恶(wù):厌恶,憎恨。

[2]慢:轻慢,怠慢。

[3]刑于四海:作为天下的典型、百姓的典范。刑:通“型”,法则,模范。四海:即天下。

[4]《甫刑》:《尚书·吕刑篇》的别名。

[5]一人有庆:天子一人有善行。一人:指天子。庆:善事。此处专指爱敬父母的孝行。

[6]兆民:万民,指天下百姓。兆:十亿。一说万亿。赖:仰赖。

【译文】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轻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之心尽心尽力地侍奉父母,并将这种德行教化推行到百姓的身上,作为天下百姓的典范,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尚书·甫刑》中说:‘天子一人有了孝敬父母这种善行,天下万民都会仰赖他。’”

【简析】

本章讲述天子应当尽的孝道。天子虽然地位尊贵,但也是父母所生,如果能够以身作则,爱敬父母,那么人民一定会受其感化,竞相尽孝。天子为天下之主,受命于天,治理天下臣民,要博爱广敬,感化百姓。

孔子认为,孝道的最高层次的便是天子之孝,为五孝之首。孔子认为:一是天子应该行孝道,并由这种孝道推广出去,教化开来,形成一种博爱与广敬;二是由自己的博爱与广敬,教化感化他人,而变化为普遍的社会的博爱与广敬;三是着重揭示高层的孝行对下层的影响是巨大的,效果是不可低估的。

虽然今天人们早已经没有了古代那一套陈腐的天子、诸侯、卿大夫等级的分别了,但是孔子的智慧依然能启示我们:社会上层的道德倡导与修养对下层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地方是这样,一个单位也是这样。因此,道德倡导与修养,不仅有一个从我做起的问题,还有一个从高层做起、从上层做起的问题。

【解读】

《诗经》和《尚书》中“孝”的观念

众所周知,《诗经》和《尚书》都是经过孔子删定的儒家经典,其中包含着许多关于“孝”的较为原始的观念和内容。先秦史料中较早有关孝的记载是《尚书》,表明在尧舜和夏商时代就有了孝的含义。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作为一部诗歌形式的文学作品,其中“孝”字的出现大约有十八次之多,表现了西周时期和东周早期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于孝道的极度重视。《诗经》和《尚书》中关于“孝”的观念,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尊敬父母

《诗经·小雅·小弁》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说,父母栽种桑树和梓树,对它们应该恭恭敬敬。没有一个人不尊仰父亲,没有一个人不依恋母亲。对父母要尊敬和依恋,永远都不要忘记他们。

《诗经·齐风·南山》中说:“艺蔴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中借用种蔴必有田垄的道理,来比喻儿子娶妻必须首先告诉父母,体现了对父母的尊重。

2.报答父母

《诗经·小雅·蓼莪》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思是说,父母在十分劳累和病困中生育了我。他们不但生育我,抚养我,还疼爱我,照顾我,庇护我。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德应该予以报答。但是,由于生活困难,因而没有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是我不报,而是皇天不让我报。这首诗抒发未能奉养父母、孝敬父母而使父母离开人世之后的悲痛不已的心情。

3.奉养父母

《诗经·唐风·鸨羽》中说:“王事靡盬(gǔ),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这首诗控诉了自己由于君王的索求太多,安排的事情没完没了,以至于自己没有时间去种稷、黍、稻、粱来奉养父母,使父母没吃没喝,忍饥挨饿。

《尚书·酒诰》中说:“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意思是说,在农闲的时候,要用牛车载着商品,去远处的地方进行贸易,以此赚钱用来孝敬赡养父母,让父母高兴。

4.孝顺父母应该成为效法的榜样

《诗经·大雅》中说:“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永言孝思,昭哉嗣服”,“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意思是说,孝顺先人的思想是全体臣民的榜样;还应该管理好自己职务以内的事情;孝子的孝顺之心真诚而不枯竭,这样全家永远能得到福佑。

5.不孝父母是最大的罪过

《尚书·康诰》中说:“王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最大的罪恶,也就是无孝心不友爱。如果儿子不能成就父业,大伤他父亲的心;如果父亲不慈爱自己的儿子,反而厌恶他;如果为弟不尊敬兄长,为兄的不友爱弟弟,那就应该用文王制定的法律来惩办这样的人,不可赦免他们。这里是在提倡一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常之道。

《养正图解》中的孝道

《养正图解》是明清皇帝的教子经典,其中也突出了孝的教育。

《养正图解》的作者焦竑(1541-1620年),字弱侯,号漪园、澹园,明代日照(今山东日照县)人,一作江宁(今南京江宁县)人。著名学者、状元,万历十七年(1589年)举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曾主修《国史》,撰《经籍志》。

焦竑在翰林任职期间,又担任了皇长子的侍讲官。他认为孔孟之道博大精深,内容又多艰深,灌输给儿童很难奏效;而教育孩子要通俗易懂,并且要形象直观,因此他选用了历史上可供借鉴、取法、劝诫的故事六十则编成教本,又邀请明代宫廷的名画家丁云鹏(1547-1628年)配上精美插图,成为图与文并茂、理念与智慧共具、真谛和体味皆佳的启蒙经典。

《养正图解》的第一篇是《寝门视膳》,故事的原文如下: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如何?”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未有原?”立曰:“诺。”然后退。

文王,就是周文王,姓姬名昌,是王季的儿子,商朝末年周族的领袖。在他还在做世子时,对自己的父亲服侍得非常周到尽心,每天都要三次去给父亲请安。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穿衣梳洗,整装完毕之后,就早早地来到父亲卧室门前恭候。首先要询问服侍父亲的小臣:“我父亲今天是否安好?心情怎么样?”服侍的小臣如果回答:“很好。”那么文王就会非常高兴。到了中午还要同样去请安,晚上也是如此,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如果听到父亲的身体不舒服,或者是心情不好,就会非常地担忧,难过得路都走不好,无时无刻不以父亲的健康和快乐忧心。什么时候看到父亲能吃饭了、心情好了,行动才能恢复正常。在父亲吃饭的时候,上菜之时必然先要看饭菜的冷热是否符合季节天气;父亲吃完饭之后,必然要问侍从父亲吃饭的情况,一切都问完办好之后,在确定父亲没有任何不适和不快的情况下,自己才会离开。

作为一国之君,文王的这片至诚的孝心和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爱自然成为百姓效仿的楷模,他的治理也得到了百姓的一致认可,自己更成为受万世瞻仰的圣君。

开篇即明主旨,全篇的主题就是一个“孝”字,通过文王的孝行,表明文王是个孝子,劝勉皇子重孝行孝。这说明编者体现了《孝经》“百行孝为先”的理念,这也正是焦竑《养正图解》的深意所在。面对皇长子,首先要教诲其立德行孝,以孝为本。在这方面,焦竑选择了文王这个榜样,而文王在做太子时候的做法就是一个切近的例证。可见,《养正图解》第一篇是与《孝经》的“开宗明义章第一”相呼应的。

此书到了清代,光绪皇帝为了不至于湮没无存,还特地将内府旧存的写本发出,敕令武英殿刊刻,以广流传。

虞舜孝行感天帝

舜,是颛顼的六世孙。虞舜二十岁以孝闻名天下。三十岁为尧所知并娶其两女。五十岁代尧行天子之政,在位三十九年。虞舜所处的时代,是历代政治家最为向往的社会。其时华夏族疆域扩大,政治清明,百姓安康。

对于有缺点的父母该不该爱,舜用他的行动为世人树立了一个榜样。舜的父亲叫瞽叟,就是“瞎老头”的意思。因为他不识贤愚,便得了这样一个诨号。舜生下不久,他的母亲就死了。幼小的舜从未得到过父亲的疼爱。后来,瞽叟又娶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妻子,生下一个叫象的儿子和一个女儿,舜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他虽得不到一点家庭的温暖,但是性格却非常忠厚善良。遭到父亲的毒打,总是默默地流泪,实在忍受不了时,就独自跑到荒野里大哭一场。尽管这样,舜仍然仁爱地对待他的父亲、后母和弟妹。经过无数个痛苦的日子,舜终于长大成人,他孝敬父母、友爱弟妹的贤名已传遍华夏各部。

但是,狠心的父母待他依然如故,舜只好离家出走,来到他早就向往的东方。舜先是在历山开荒种地,没过多久,历山的农民受他的感化,都争着让起田界来。舜又到雷泽去打鱼,过了不长时间,雷泽的渔夫也都争着让起渔场来。后来舜又去寿丘制造各种家具器物,人们听说后纷纷迁来居住,仅一年时间,这地方就成为村庄,再过一年就成了一个较大的集镇,又过一年竟成为很大的城市。舜的名声由此更加显扬。天子尧很赏识舜的为人与能力,决定让舜继承帝位,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九个儿子伴随舜。结果在舜的感召下,尧的两个女儿都不敢以帝女自骄,而是像一般人家那样与邻里和睦相处。尧的九个儿子也都十分尊敬舜,性格也日益笃厚恭谨。尧非常高兴,于是赐给舜一把琴和一套细葛布衣,为他修建了几间谷仓,并且给了他一群牛羊。

虽然舜做了天子的贵婿,但他并没有忘记他的父母,于是带着两个妻子去见家人。瞽叟一家人见舜携妻载物归来,非但没有收敛恶心,反而处心积虑地想把他害死,好霸占他的财产和妻子。一天,象喊舜去修缮谷仓,舜回家告诉了妻子,两个妻子每人送他一个竹笠遮阳。当舜爬上谷仓后,象和瞽叟就从下边搬走梯子放起火来。舜将竹笠举起,从谷仓上跳下来,竹笠像鸟翼一样,增加了浮力,从高处落下后居然没有一点损伤。瞽叟和象一计未成,又想出另一阴谋。这一天,瞽叟又叫舜去淘井。舜又回家告诉了妻子,两个妻子每人送他一柄锋利的铲子。舜下井后迅速在井壁用两把铲子凿了一个洞穴,刚刚凿完,瞽叟和象就搬来土石,往井里填土。填了一阵,听听井里没有动静,以为舜已死去,非常高兴,于是立即跑回家去分赃。象抢功说:“主意是我出的,两个嫂嫂和琴分给我,牛羊财物就给了爹妈吧!”说完就飞快地跑到舜家,拿着琴在那里摆弄,想得到两个嫂嫂的欢心。没想到,舜已用两把利铲把井凿通赶回家来。象见了大吃一惊,非常生气,过了好一阵才说:“我正在想念你呢!”舜丝毫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很平静地回答说:“如果这样,你一定很懂得兄弟情义了。”瞽叟和象还不死心,他们又借赔礼之名请舜饮酒,想把他灌醉后杀死。不想此事被舜的同父异母妹妹闻知,她同情哥哥的遭遇,连忙把这事告诉了嫂嫂。当象来请舜时,两个妻子分别送给舜一包解酒的东西,然后舜就去赴宴了。宴会上,陪酒的人都醉得不省人事,而舜却毫无醉意,这场阴谋又失败了。这些事情过后,舜待父母弟妹更加孝悌友爱。最终,瞽叟和象深受感动,回心转意,一家人从此和和睦睦地过起日子来。舜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感化父兄,被人传为佳话。太史公司马迁赞誉舜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帝始。”

至于为什么一家人都想要舜死,虽已无从查询,但也可猜想得到,一定是继母偏爱自己的亲生儿子象,容不下舜。亲疏有别乃人之常情,后母虐待继子容易让人理解,至于兄弟间因为家产的继承而反目成仇也有动机可言。但就连亲生的父亲都要将他置之死地,则是很令人费解的。不过父亲与继母愈恶,却更反衬出舜愈孝。

话说舜在一家人的如此这般之后,却毫不嫉恨,仍对父母恭顺,不失孝道,对弟弟始终慈爱。传说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当舜在历山耕种时,有大象替他耕地,有鸟儿代他锄草。

如果我们抛开传说里虚构的一面,来看这个故事里的“孝”,对现在的人们来说,不无现实意义。舜对家人的祸心的不嫉恨,体现的是一种宽恕的精神,一种隐忍的精神,具有了“忍人之所不能忍”的气度,最终取得了“成人之所不能成”的成就。这对于一个要掌管天下的帝王来说,就是一个很必要的条件。既然尧要禅让给一个能把天下管理好的人,舜的行为当然说明了他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而作为一国之君,舜的孝行更能够感染百姓,为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风气。

郯子与郯国

郯子(生卒年月不详),己姓,子爵,春秋时期郯国国君。据说,郯国的由来和郯子有着紧密的关系。

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所称道。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

据古书记载,郯子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没有兄弟姐妹,家里就他一个孩子。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十分溺爱。可是,郯子的父母却不是这样的。他们从小对郯子的穿衣吃饭、坐卧玩耍、读书写字、待人接物等,都进行了很严格的管教,时时刻刻都注意培养孩子美好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后来,郯子的父母年纪大了,都患了眼疾,经诊治,要经常喝野鹿乳才能治好。但野鹿乳十分难得,因为要治愈失明已久的眼睛,必须取野鹿的鲜乳服用才能达到效果,而且还不能让母鹿受到惊吓,否则鹿乳的药用价值就会降低不少。可是,野鹿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地出来饮水觅食,鹿群中都有好几只年轻力壮的公鹿负责警戒保卫,只要听到了一点异常的动静,整群野鹿顷刻间就会跑得无影无踪。在这种情况下,要接近鹿群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至于想挤取鹿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郯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鹿皮披在身上,到深山里去,混进鹿群中,伺机挤取鹿乳,然后供奉双亲。有一天,他又上山挤取鹿乳,不巧遇到猎人捕猎,猎人把身披鹿皮的他当作野鹿了。正当猎人要猎杀他的危险时刻,郯子急忙掀起鹿皮露出头来,告诉猎人自己是为了挤取鹿乳给双亲治病才身披鹿皮的。猎人听后十分感动,不仅把鹿乳送给了他,还护送他出山。

从此,郯子的贤名不胫而走。有很多人纷纷慕名而来,拜郯子为师。有的人为了求学方便,干脆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孔子也曾经来此住过一段,接受郯子的教诲。后来人越聚越多,郯子的家乡由乡村变成了城镇,又由城镇变成了邦国,被人称作郯国。当地的人们都一致推举郯子做了郯国的第一任国君,郯子也成为了诸侯之一。

郯子的名声和地位来源于他的孝行,而他的孝行也必将影响到国家的治理,自然而然成为一种良性循环。郯子治郯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百姓心悦诚服,使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继续保持下来,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汉文帝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公元前157年),是汉高祖的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西汉第五位皇帝,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即帝位。

文帝是个孝子,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夜不闭目、衣不解带地精心照料;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其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口增加,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其后,景帝继位仍然推崇文帝的治国理念,使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被后世史学家誉之为“文景之治”。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帝王有两个,其一为舜,其二为汉文帝刘恒。除去刘恒帝王的身份,他也是一个孝子的典范。古人说得很清楚:“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你吃饱穿暖,所以你要照顾父母之温饱;你在父母怀抱中有三年时间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赖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在范围上是无限的,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在时间上也是无限的,所以,面对这广大而无限的“慈”,为人子者照顾父母,是理所应当的。

对待自己的母亲,汉文帝做到了“目不交睫,衣不解带”,而且一个皇帝能够在母亲生病时“亲尝汤药”,这种至孝的行为自然能够成为万民表率,在无形中起到教化的作用,这正应了孔老夫子所说的“一人有庆,兆民赖之”那句话。

康熙真心孝祖母

康熙(1654-1722年),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局面。

年幼时的康熙生活是十分不幸的。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宫中一名不受恩宠的庶妃,因地位卑微连带玄烨也不大受父皇待见。他八岁丧父,十岁时疼爱他的母亲又死了。康熙后来回忆到,那年母亲生病的时候,他日夜守候在床边,滴水不进。母亲去世时,他日夜啼哭,不思饮食。直到晚年,康熙回忆起这一幕幕还不无悲伤地说,他在父母的膝下没有得到一天的欢娱,“此朕六十年来抱憾之处”。

但玄烨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位宽仁博大的祖母孝庄皇太后,祖母十分关心他的成长。这位富有政治头脑、品性贤良的祖母,对玄烨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他成为一代明君打下了坚实基础。

人的感情是双向的。孝庄为孙儿呕心沥血,玄烨对祖母的回报,则充分体现在他三十多年“期尽孝养,朝夕事奉”的行动中。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朝臣们,曾经做过如下评述:“我皇上至德纯孝,奉事太皇太后三十余年,极四海九洲之养,尽一日三朝之礼,无一时不尽敬,无一事不竭诚。居则视膳于寝门,出则亲扶于雕辇。万机稍暇,则修温清之仪;千里时巡,恒驰络绎之使。此皇上事太皇太后于平日,诚自古帝王之未有也。”这些话虽是颂扬之语,但却基本属实。

满族人一向注重礼节,尊老爱幼。晚辈每日向长辈请安,是清代一般八旗官宦人家的寻常礼,清宫内更是极为重视。不过对玄烨来讲,向祖母请安并非例行公事,而是发自其内心的愿望。他曾无数次“亲诣慈宁(孝庄居住慈宁宫)问起居”,“承欢祗领徽音训”,“晨昏敬睹慈颜豫”。每次他都是急切前往,欢快而归。

每当玄烨外出时,也总是事事处处想着祖母。一次,他驻跸南苑,遣使为祖母恭送鲜果:“日永离宫节候新,薰风早已献嘉珍。赤瑛盘内千鲜果,奉进瑶池第一人。”他在南巡途中捕得鲜鱼,立即“驰进两宫(太皇太后、皇太后),兼志思慕之情”。他行围时猎获野禽,也恭进祖母:“遣使呈鲜味,须令马迅飞。”

离京期间,每隔数日,玄烨必定奏书向祖母请安,告知自己的情况。归途中一想到即将见到久违的祖母,心情便格外愉悦。

康熙之孝顺祖母,不独自有帝皇以来从未有过,即使是平常百姓家也是非常罕见。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八月二十八日夜四更时分,孝庄文皇后突然得了中风病,右侧身体瘫痪,右手伸展不直,说话已经不能说清楚。此时康熙帝正在外地巡视,留在宫中照顾太皇太后的福全迅速将太皇太后得病、医治情况飞报皇上。康熙得知祖母患病后,心急如焚,昼夜兼程赶回宫中。从九月初二到九月十七十六天中,看望祖母达三十次之多。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孝庄文皇后再一次病倒,而且病情很重。玄烨昼夜守候在祖母的病榻旁,衣不解带,“隔幔静候,席地危坐。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为了给祖母治病,玄烨“遍检方书,亲调药饵”。每次祖母吃药前,他必先“亲尝汤药”。他传谕内阁:“非紧要事勿得奏闻。”一连熬了三十五个昼夜,身体变得非常消瘦。十二月初一日,玄烨决定为了祖母的康复祈祷上天,地点选在了离皇宫近三里的天坛。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玄烨不骑马,不乘轿,步行到天坛,跪在地上,面对上苍,虔诚地恭读自己亲自撰写的祝文:

“嗣天子臣玄烨敢昭告于皇天上帝曰:臣仰承天佑,奉事祖母太皇太后,高年荷庇,藉得安康。今者,疹患骤作,一旬以内,渐觉沉笃,旦夕可虑。臣夙夜靡宁,寝食捐废,虔治药饵,遍问方医,罔克奏效,五内忧灼,莫知所措。窃思天心仁爱,覆帱无方,矧臣眇躬,夙蒙慈养。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二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值兹危殆,方寸愦迷。用敢洁蠲(juān)择日,谨率群臣,呼吁皇穹,伏恳悯念笃诚,立垂昭鉴。俾沉疴迅起,遐龄长延。若大数或穷,愿减臣玄烨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为此匍伏坛下,仰祈洪佑,不胜恳祷之至。”

玄烨读罢祝文,泪水满面。这篇祝文发自肺腑,出于至诚,同时也把在场的臣子们感动得无不落泪。

可是,玄烨的赤诚并没有感动上苍,这次不同寻常的天坛之行,未能取得他期望的效果。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与世长辞。

孝庄逝世后一连十余日,玄烨昼夜号痛不止,水浆不入口,以致吐血昏迷。他违反清朝后丧皇帝例不割辫的祖制,不遵祖母遗旨,不听皇太后劝告,毅然割辫;又拒绝臣子关于“我朝向日所行,年内丧事不令腧年”的奏告,决定将孝庄梓宫安放在慈宁宫内,直到翌年正月十一日发引。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春佳节,玄烨坚持于慈宁宫为祖母守丧。他“每念教育深思,哀痛实难自禁”,恸哭不止如前。正月十一日,孝庄的梓宫被迁往朝阳门外殡宫,发引时,玄烨“割断轿绳”,坚持步行;途中每次更换抬梓宫的扛夫时,也“必跪于道左痛哭,以至奉安处,刻不停声”。玄烨执意为祖母持服守丧二十七个月,后经百官士民再三劝奏,才勉强同意依照祖母的遗嘱,“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玄烨亲自护送祖母的梓宫,前往遵化孝陵以南刚刚建成的暂安奉殿,恭视封掩。康熙谕令礼部并传谕诸王、大臣:“太皇太后祭物,俱照世祖皇帝往例。”表明祭祀孝庄的规格,等同于皇帝。

自孝庄死后,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他自己也离开人世,整整三十五年,康熙时刻没有忘怀祖母,始终没有从追念的痛苦中真正解脱出来。三十五年间,康熙玄烨前往遵化祭谒暂安奉殿、孝陵多达26次。思念之情,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