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孝经全鉴(典藏诵读版)
59046600000002

第2章 开宗明义章第一——挈领全书,揭示孝道总宗旨

【原文】

仲尼居[1],曾子侍[2]。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3],以顺[4]天下,民用[5]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6]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7]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8]父母,孝之终[9]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10]。”

【注释】

[1]仲尼:孔子的字。居:闲居。

[2]侍:陪伴,侍奉。

[3]先王:古代圣王。至德:最高的德行。要道:最重要的道理。

[4]顺:顺服,依循。

[5]用:因此。

[6]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开座位是为表示尊重。

[7]教:教化。所由生:由此而产生。

[8]显:显耀。

[9]终:最后,归宿。

[10]聿(yù):发声助词,无实义。修:学习,发扬。厥:其,指文王。

【译文】

孔子在家里闲居,他的学生曾参在旁边侍坐。

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切要的道理,他们用这种德行和道理教化民众,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民众和睦相处,无论是尊卑贵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这个道理是什么吗?”

曾子立刻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如何能知道呢?”

孔子说:“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去坐下,让我来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儿继承来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实行孝道最终的目的。所谓孝,开始于侍奉双亲,推广于侍奉君王,最终目的是立身行道。《诗经·大雅·文王》中说过:‘怎么能不追念你的先祖呢?要努力发扬先祖的美德啊!’”

【简析】

本章是全书的纲领,其内容就是揭示孝道的宗旨:以孝为政,则上下无怨;以孝立身,则显亲扬名。同时,也表明了五种孝道的义理,从而定下了历代的孝治法则,成为万世的政教规范。

孔子把孝道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充当公仆,替长官办事,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有无缺欠与遗憾,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

据此,我们可以汲取孔子的智慧,为现代社会、家庭的道德教化提供一些借鉴。作者揭示了“孝道”是道德教化的根本问题——“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历史的经验是“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现代社会提倡孝道,小则可以和谐一个家庭,中则由家庭而延伸至和谐一个小区或村庄,大则再衍变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孝道”在现代,乃至将来,依然不失为社会的“至德要道”。

【解读】

儒家论“孝”

提到儒家,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孔子和《论语》,但儒家在历史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历代文人武将们秉承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积极入世、治国经邦的行动中。儒家能够成为中国思想的主流,原因固然很多,但它能够普遍被人们所接受、传承,最主要的还在于它对人情入世的认可、对生死鬼神等的现实态度等。

中国人喜欢将“家”和“国”并提。中国人看重家庭生活,依靠伦理组织社会,消除了个人与团体的对立。伦理就是从自身出发,然后推己及人,从自己推广到与他人的一层层关系。第一层是自己,其次是父母子女,然后是兄弟姐妹,再后是宗族邻里,最后才是国家天下。这些关系由近及远,由亲及疏,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这个次序的反映。

伦理即是人情,其在行为规范上的表现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也就是“礼”。孟子云:“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

可见伦理的根本便是孝悌,即孝顺与敬爱。只有懂得并且做到了孝悌,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大家耳熟能详的《弟子规》,作为后世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开篇即说明:“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便是将孝悌放在首位,践行好了孝悌之后,再讲究“信”、“爱”、“仁”,有了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学文”。这种顺序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成长的指南,可以说儒门学子的第一课,就是孝悌。

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经》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见,作为“人之本”的孝悌,便是先把自己化成一团和气,然后把家庭化成一团和气,最终把社会、国家、世界化成一团和气,整个世界便在这一团和气中共生共存。从孝悌出发,再一层层地推开去,纵向则贯穿人的一生。不管一个人能够走多远,他所建的功业有多大,归根结底都可以依循这条线索走回来。孔子认为武王、周公能够继承先人之志,继续他们未完成的事业,这正是孝的最高境界。

然而,儒家的生活原本极其活泼有趣,但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化,却形成了一个僵死的形式——礼教。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很多自残、自毁以养父母的故事,礼教中那种“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对孝子烈女的各种要求,已经与孔子时期提出的“人之本的初衷”相去甚远了。这些是如今之人需要予以摒弃的。

孝道文化的积极作用

谁也不能否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对古代个人、世俗家庭与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促进修身养性

在儒家看来,孝道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个人的道德素养才能得以进一步完善。失去孝道,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最起码的德行。即使在今天,倡导孝道,对个人道德修养的促进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关系

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使得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从而促进家庭关系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安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动荡。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关系。在今天,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忠诚敬业报国

古代儒家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官长,无限忠诚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中不乏对国君的愚忠,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4.维持社会稳定

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其目的便是安定社会,稳定秩序。孝道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一些礼仪的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统一社会思想,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支持,为中华民族的聚合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唐玄宗重孝注《孝经》

《石台孝经》碑位于西安碑林整个建筑的中心。它拥有一个独立的壮观的碑亭,成为西安碑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足以显示其国宝级石碑的地位和分量。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孝经》一直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而唐玄宗,曾经历过一个多次政变的时代,从神龙元年(705年)至开元元年(713年),前后不过八年半时间,政变七次,皇帝换了四次。反思前朝的风风雨雨,李隆基格外重视《孝经》就不难理解了。他重估“以孝治天下”的理念与价值,不仅召开类似今天的高层学术研讨会,研讨《孝经》的有关问题,还两次亲自为《孝经》作注,并亲自隶书,立《石台孝经》碑于太学之上,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唐玄宗非常重视《孝经》,并亲自为之作注,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以孝治家。皇家的内部秩序要整顿好,也确实不容易。唐玄宗自己就亲身经历过许多事,比如和其父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冲突,和儿子在皇位的继承问题上的矛盾,太平公主的作乱,和太子以及诸子的关系处理,等等。唐玄宗希望通过提倡孝道,把皇家的内部秩序整顿好。

唐玄宗一方面宣扬《孝经》,一方面自己也身体力行。史书记载说:“上素友爱,近世帝王莫能及之。”比如初即位的时候,唐玄宗特地做了长枕头、大被子,与兄弟宋王、申王、岐王、薛王、豳(bīn)王同寝。宫殿中还设立“五幄”,与诸王同处其中,称为“五王帐”。这件事成为一个教育皇家后代的著名典故,明代焦竑编辑的教育皇家后代的《养正图解》中就选择了唐玄宗的这一则故事。

第二,以孝治国。《孝经》中的一个重要智慧就是“孝治”,将“移孝为忠”、“以顺移忠”作为治国的重要方法。唐玄宗很重视这一点,因此召开了类似今天的高层学术研讨会,讨论《孝经》的有关问题,还亲自为之作注,并撰写《孝经》全文立于学宫。

下面录取唐玄宗的《孝经注·序》,与大家共飨: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德之本欤?”

“《经》曰:‘昔者明王之以孝理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朕尝三复斯言,景行先哲,虽无德教加于百姓,庶几广爱刑于四海。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况泯绝于秦,得之者皆煨烬之末;滥觞于汉,传之者皆糟粕之余。故鲁史《春秋》,学开五传;《国风》、《雅》、《颂》,分为四诗。去圣逾远,源流益别。”

“近观《孝经》旧注,踳驳尤甚。至于迹相祖述,殆且百家。业擅专门,犹将十室。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至当归一,精义无二,安得不翦其繁芜,而撮其枢要也。”

“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翻、刘邵,抑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分注错经,理亦条贯。写之琬琰,庶有补于将来。”

“且夫子谈经,志取垂训。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数句;一句之内,意有兼明;具载则文繁,略之又义阙。今存于疏,用广发挥。”

【典例】

秦族躬行孝道

秦族,西魏时期上郡洛川人(今陕西洛川县)。秦族的祖父秦白曾为颍州刺史,父亲秦雚曾任鄜城郡守,俩人都是很有名望的具有卓绝品性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孝顺父母,忠于职守,都曾因为恪守孝道而受到治下百姓的尊敬和拥戴。同时,他们也没有忘记教育自己的子女遵守孝行。

秦族在父亲的教诲和影响下,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孝敬父母。父亲在做郡守的时候,秦族才七八岁。平时秦族由仆人看护侍候,读书写字有先生陪伴,很少见到父亲、母亲。而且父亲公事繁杂,偶尔回家也顾不上看看他们兄弟几个,父子之间并不十分亲密。可秦族常在先生面前叨念父亲和母亲,先生为情所动,替秦族转达了对父母的问候。母亲听了以后十分高兴,常把他叫到身边,嘱告他要好好读书,将来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秦族十一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故。秦族同他的几个弟弟哀悼至极,常因想念父亲而痛哭。他们常到父亲的坟上拜祭,发誓一定尽心竭力奉养母亲,籍以告慰父亲的亡灵。过路的行人无不为他们的孝行所感动,称赞他们的孝心。

秦族十五岁的时候,母亲也病倒了。因为父亲为官清正,家里积蓄极少,这时早已用光了。为了养活全家,秦族让弟弟们上午读书、写字,下午随他一起干活养家。寒暑易节之时,秦族总是最后一个换上衣服,并且是最旧最破的。因为饭少菜也少,他生怕母亲吃不饱,吃饭的时候,总是让母亲先吃,然后他们兄弟几个才吃。尽管这样,秦族的母亲身体还是越来越弱,加上忧愁和病痛的煎熬,病情加重,终于撇下了尚未成年的儿子,撒手人寰。为了表达对母亲的追思,秦族保留了母亲的居室,每到祭日就进去表示思念之情。

乡里邻人敬服秦族,上书荐举,皇帝于是下令表彰他的孝行。

王僧儒抄书养母

王僧儒(465-522年),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年幼时,因为家里十分贫穷,无钱供他念书,他只好在家自学。在王僧儒三岁那年的一天,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见他勤奋好学,尊长敬老,就主动问他说:“你想不想学《孝经》啊?如果想学,我可以教给你。”王僧儒睁大双眼好奇地发问道:“《孝经》是讲什么的书啊?”那个有学问的人向他解释说:“《孝经》是专门讲孝敬长辈的书,是教人讲礼貌、懂道德、尊老敬长的。”王僧儒高兴地点点头,说:“那从现在开始,您就教我吧!”从此,王僧儒每天都用功学习《孝经》。他早起晚睡,虚心求教,百学不厌。王僧儒十分聪明,记忆力又很强,《孝经》中很多章节他都能流利地背诵下来。

一天,王僧儒正在门口背书,邻居中的一位老者见他背得十分认真,便问道:“你背的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意思啊?”王僧儒其实也不太清楚书中讲的是什么意思,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位老者告诉他说:“光能背下来不算真正学会,要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又能按理解了的道理自觉地去做,才称得上是真正学会了。”王僧儒很受启发,便向老人鞠躬致谢,说:“我一定按您的指点去做。”从此,他边学边问,边背边想,逐渐地理解了《孝经》的大意,知道怎样才算是孝敬长辈。

一天,父亲的友人送来了一筐李子,看见了王僧儒,就放下筐,把他叫到跟前说:“这李子是刚从树上摘下的,新鲜极了,你先拿几个去尝尝。”说着就抓了一把,递给他,谁知王僧儒说什么也不肯要。客人想是不是嫌少了?就又抓了一把。没等递过来,王僧儒就解释道:“我不要不是嫌少。《孝经》里说过,要孝敬长辈,好吃的东西应让父母先尝。”友人对王僧儒倍加赞扬。

王僧儒勤学苦练,六岁时便学会了写文章,七岁时一天能读几万字的经书,十几岁时已能写书著文,其文辞华丽,情感奔放。他还擅长书法,写得一手远近闻名的好字。因此,地方上很多人都请他去抄书、写字。他用挣来的钱给多病的母亲买药、买补品,买米、买菜贴补家用。

孝顺不是口号,也不是形式,而是一种实际的行动,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内容。

赵一德忠孝两全

赵一德,宋末元初龙兴新建(今江西南昌建昌)人。至元十二年(1275年),赵一德被蒙古人俘获并送到了燕京,成了郑留守家里的奴仆。他在郑留守家里一待就是好多年,中间经历了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和武宗海山三个皇帝。等到武宗即位做皇帝的时候,赵一德才突然想到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竟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四个年头了,掩埋心中多年的思乡之情,突然涌上心来。赵一德就向主人郑阿思兰请求回家省亲,说道:“我自从离开父母,来到你家门下,已有三十多年了。故乡万里遥远,一直没有机会回家探望父母。虽日夜思念,一直没敢和您说。现在父母已经老了,一旦去世,我就永为天地间的罪人了。”主人郑阿思兰母子二人听了赵一德的话后,非常感动,就给了他一年的假期,让他在一年之内返回北京。

赵一德从北京出发,向南到南昌。等到赵一德到了在南昌附近的建昌家里时,得知父亲和兄长都已经去世,家里只有八十岁的老母亲还在世。于是,赵一德就为父亲和兄长挑选了一个风水较好的地方,将他们重新安葬。赵一德在家里待了些时日,本想多留些日子侍候母亲,但因为担心超过了一年的期限,只好急匆匆地如期返回了北京。郑阿思兰母子见赵一德按时回来了,又听说了他家里的情况后,深受感动,就废除了赵一德的奴隶身份,叫他回原籍侍候自己的母亲。

赵一德非常高兴。但就在他正准备回老家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当时的尚书省内有人告发郑阿思兰和他的兄长等共十七个人企图谋反。当时朝延内外虽然都觉得郑阿思兰是冤枉的,就是没有人敢于出来替他们申冤。郑阿思兰家里的财产全被没收,仆人也都各自逃走了,只有赵一德等少数人留了下来,替主人申冤。经过赵一德的努力,朝廷终于为郑阿思兰一家平反昭雪。等到郑家平反之后,太夫人对赵一德非常感激,对赵一德说:“当我们家遭难时,就连亲戚都不敢出头,只有你冒死为我家申冤。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疾风知劲草,这些我在你身上都见到了。我之家业既丧而复存,都是靠你的努力,要我怎么报答你呢?”郑家准备送给赵一德一些田产和房屋,作为对他的报答,但是赵一德婉言谢绝了。等到这一切都结束之后,赵一德就悄悄地回原籍去侍候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了。等到又一个新皇帝仁宗即位,即皇庆元年(1312年)的时候,朝廷特下诏书,旌表赵一德的孝道与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