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5890300000006

第6章 古希腊思想家对生死的思考(2)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著名学者。他写了大量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形而上学》、《论灵魂》、《物理学》、《工具论》、《政治学》、《诗学》、《尼各马可伦理学》等。这里就亚里士多德与我们研究的主题,即与人类生死观有关的思想作一分析和评价。

亚里士多德在认识论上是唯物主义者。他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有”本身或实体。他所说的实体是指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是第一性的。在认识上,人们只有认识了个别才能认识一般。他承认实体的客观独立性和运动变化。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对实体说的进一步发展。他认为事物的变化有四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是质料因。一个事物首先必须有一定的质料,例如铜像是铜这种质料制的,银碗是银这种质料制的,没有铜和银就造不出这些东西。二是形式因。只有质料还不能造成东西,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要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没有区别,万物就混沌一团,这种区别的形式,就是形式因。三是动力因。就是事物的生灭变化,得有一个促使变化的力量,促使变化的最初源泉,这就是动力因。四是目的因。事物的生成变化,都有一个目的,例如散步就是为了健康,造碗就是为了吃饭,这就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用他的“四因说”批判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说”,指出“理念说”脱离客观事物,假定超感觉的理念的存在,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亚里士多德是从分析人类伦理问题来表达他的人生观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是一切活动的目的。人们的研究活动和实际技艺活动,人的“每种行为和事业”,都在追求善,“善曾经很正当地被宣布为一切事物的目的。”医生的目的就是人的健康,造船的目的就是船只,战略的目的就是胜利,理财的目的就是财富。

满足人们生存目的的活动和产品就是善。那么什么是至善呢?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善好像属于最有权威的技艺和真正主导的技艺。”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们追求的至善的目标。政治学借鉴其他一切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法定了人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政治学研究和确定的国家目的,乃是“更伟大更完全”的目的,为一个民族或许多城邦而实现这一目的,是“更好、更神圣的”。

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人道德上的美德。美德是和恶行对立的。他认为人的灵魂里有三种东西:激情、官能、性格状况。美德属于人的性格状况。他认为任何一种东西的美好德行都能使这种东西处在良好状态,又使这种东西的事做得好。眼睛的美好德性,既表现为眼睛的视力好,还表现为能看到好的东西,发挥视力的作用。马的好德性,既表现为马本身的素质好,又要善于奔驰。这就是说物的本质与行为两者都美好,才构成美德。

那么美德的本质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他认为在连续不可分割的事物里面,都要多取、少取和取相等的量。取得太多了、太少了,都是极端化,而只有取其“居间者”,才是合适的,才符合美德。这就是所谓中庸之道就是美德。人应取中庸之道的人生态度,他结论道:“所以过度和不足乃是恶行的特性,而中庸则是美德的特性。”在中国古代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庸为美,中国的古代经典《中庸》这样讲:“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生焉。”这同亚里士多德几乎持同样的观点,而且都产生于2000年前。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理论也给他的政治观带来了巨大影响,他认为奴隶社会的等级制是“自然合理”的。社会上有些人生来适应于劳动,有些适应于政治,有些人是自由人,有些人是奴隶,这都是天然合理的。但是他认为在任何国家中,都有三种成分:十分富有的阶级,十分贫穷的阶级,居于中间的阶级。他指出十分富有的阶级建立的政权是贵族政治,十分贫困的阶级建立的政权是民主政治,这两种政治都不好,因为这两个阶级都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根本想不到公众的利益。他认为最好的社会是中等阶级组成的公民社会。中间阶层或中等阶级,不像富人那样专横暴戾,也不像穷人那样无赖狡诈,又由于人数多,可以成为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仲裁者。亚里士多德这样评价中产阶级组成的中庸政体:“毋庸置疑,合乎中庸的政体是最优秀的政体,唯有这样一种政体才可以排除党争。凡是中产阶层庞大的地方,公民之间就很少有党派之争。”

但是,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观,不是绝对的形而上学的中庸观,不是万事万物都取中庸为好。例如,美德“它为一种合理原则所规定”,人的有些激情和行为本身就是恶行,不能认为取了中庸就是美德。例如,怨毒、无耻、妒忌这类情绪本身具有“坏的性质”;盗窃、谋杀这些行为本身是坏的,不可能根据取其多与少来使其成为美德。

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美德的养成。他认为美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的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其产生与发展大体上归功于教育”。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但是习惯也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需要“被训练”。人们的美德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达于完善”。人需要教师,需要教育,在学习和实践中才能看出人的好与坏,“正是由于弹琴,才产生出好的和坏的弹琴者”,“由于建筑工作做得很好或很坏,人们成了好的或坏的建筑者。”人们的公正与不义、勇敢与卑怯,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实际的行为中养成的。

亚里士多德在分析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时,得出了灵魂不死的论断。他认为感觉接受的是个别具体事物的形式,理性接受的是脱离具体实体的纯粹形式,而这种纯粹形式,不存在于事物之中,而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感觉需要的感觉器官,它不能离开人的肉体而存在;理性由于它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可以离开人的肉体而存在。人的肉体是可以死亡的,理性灵魂则可以不死并永恒存在。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的幸福追求,他认为幸福就是“符合美德的活动”。他认为研究哲学智慧的理性活动是最有美德的活动。理性是神圣的,符合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和最愉快的,“因为理性比其他任何的东西更加是人。”由此他认为沉于理性思考之中的哲学家是最幸福的人。他认为一般人是“有生有死的”,而人应当追求使“自己不朽”,这种不朽的东西就是理性。

6.伊壁鸠鲁的唯物生死观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270)是希腊晚期最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父亲是雅典的一名乡村教师,由于家境贫寒,带着全家来到萨摩斯岛。伊壁鸠鲁自幼就研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他30岁时在小亚细亚各城市教授哲学,36岁时,在雅典创办了被称为“花园”学校的教书园地。他参加反对马其顿的斗争,宣传奴隶主民主政治,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是原子唯物论。他指出宇宙是由许多物体和空虚构成。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由最微小的不能再分的物质粒子——原子所组成,这些物质粒子是万物的始因。神和灵魂也不例外,它们是由最精细的原子所构成。

他认为原子是永远运动的,因而原子构成的物体也是不停运动的。他指出宇宙是无限的,是没有边界的,因为物体的数量是无限的,空虚的范围也是无限的,因而宇宙必然无限。他认为存在着无限数目的世界:

还有,存在着无限数目的世界,它们有的像我们的世界,有的不像我们的世界。因为原子数目无限,这是已经证明了的,它们被带到远远的地方。因为本性可以产生或制造出世界来的那些原子,并没有在一个世界或在有限数目的世界上面被用光,也没有在所有想像的世界或这些不同的世界上面被用光,所以不会有妨碍无限数目的世界的障碍存在。

伊壁鸠鲁的人生观是幸福主义。他认为幸福和快乐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他提出了强者无烦恼的观点。他说:“凡是幸福者和不灭者,自身既无烦恼,也不使任何他物烦恼;因此也不受愤怒和偏爱之情拘束,因为这些情感只存在于弱者中。”快乐的极限就是排除一切能致人痛苦的事物。他的幸福主义不是庸俗的享乐主义。他说:“当我们说快乐是一个主要的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我们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他把身体的宁静看成人的最高幸福,因此特别强调个人的独立自由。他反对贵族奴隶主强加于人民头上的暴政。他不承认贵族的统治是由神意安排的,认为社会秩序是保证人们自由、幸福,防范彼此伤害而相互约定的结果。

伊壁鸠鲁对死亡持无所畏惧的乐观态度。他说:“所以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因为对于生者说,死是不存在的,而死者本身根本就不存在了。”他把生与死截然分割开来,认为二者是无关系的。他形而上学地认为死亡过程好像是突然来临的,生命中不包含死的因素。他反对一些人把死看成灾难而逃避死亡,同时,也反对一些人为摆脱灾难而盼望死亡。他关于生死观的最终结论是:“贤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既不把生存看成坏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灾难。”

7.对古希腊哲人的生死观评价

希腊哲学家对人类生死的认识,反映了两千多年前人类知识和智慧发展的水平,是后人探讨人生问题的重要精神遗产。

希腊哲学家都是一些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进行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人。囿于当时的科学基础和实验手段的落后,他们难以用科学的方法深入研究宇宙万物的奥秘,但他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如,泰利士发现了小熊星,在圆里画出了直角三角形;毕泰戈拉发现了单弦原理和许多数学法则;特别是赫拉克利特发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用辩证法分析世界万物,看到了世界永恒运动的本质。

在生死观上,希腊哲学家大部分是英雄主义者。他们主张人们珍惜生命,在有生之年追求美德,追求至善,追求和谐。有的学者还赞扬战争和战争中的英雄,大部分人注重人生的勤奋和节俭。希腊哲学家有不少人从命运出发,看出了人生既有生又有死。有的认为死是灵魂的轮回,由一个生物体进入到另一个生物体;有的认为生死是隔绝的,生时不知死,死同生没有关系。由此出发,希腊哲学家一般对死持乐观态度,并非把死看成痛苦的事,人能愉快的生,也能愉快地死。

希腊哲学家个个都谈到灵魂。泰利士认为万物有灵,把磁石的引力解释为灵魂的存在;赫拉克利特则认为灵魂是不断转化的,在生生死死之间永恒地变换位置;柏拉图则主张灵魂不死,人的知识是灵魂对以前无数经验的回忆;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灵魂分为激情、官能、性格状况,观点接近于灵魂与肉体相结合的唯物主义;伊壁鸠鲁认为世界万物由原子构成,神与灵魂也是物质的,是精细的原子构成的。

希腊哲学家的灵魂说,虽然没有达到科学的高度,但为人们探讨意识、物质和生死的本质提供了重要参考。希腊哲学家关于灵魂的观点和说教,同愚昧迷信宣传者的观点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是在探求真理,即令说错了,也不是迷惑大众。灵魂问题,至今人们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还应当沿着希腊哲学家的路线继续探讨下去。

希腊哲学家,看到了天地万物以必然的规律在运动,于是他们就思考运动的本源问题,由此一些哲学家就有了神的观念。有的把神看成万物运动的原因;有的把神和人看成了平行的事物,不过神在天上,人在地上;还有一些人对神持否定观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火、水或“无限”之类的东西。我们认为,对希腊哲学家的有神和无神观点,都应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吸收其有理的部分,排除其无理的部分。

我们学习和研究希腊哲学家的生死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吸收他们辩证思考问题的方法论,要从运动发展和矛盾的观点去对待人生,对待生死,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要为公众利益奋斗牺牲,要把生命的不朽建立在为人类干一桩事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