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模特启示录
5889200000028

第28章 超越超越(1)

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这些执世界时装牛耳的国家,一般来说没有“时装表演队”的概念,但有很多模特公司。她们除了做模特之外,还得投入另一份工作,她们中有很多是大学生,经过专业模特学校的系统训练。像美国产生“名模”的兰滋模特学校也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短期培训。

中国的时装模特文化素质与她们美丽外表之间的差距,令中国模特界汗颜。而“美国小姐”、“环球小姐”,甚至“香港小姐”的评选,都很重视模特自身的文化素养,几乎入选者无一例外地都是正牌大学生。没有文化修养、品质低劣、气质粗俗的姑娘,就是给你机会,也很难跻身于世界时装模特大舞台。

智慧、知识与美貌丽质并存,终于引起了我们模特界有识之士的重视。他们或许在探索着一条中国式的模特业发展之路的途中,已经摸索到了超越世界时装模特舞台的最佳捷径。

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时装大潮,就必须培养出我们的大学生时装模特。尽快提高时装模特们的文化素质,是中国模特界的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具有优美的仪表、绝美的身材和艺术音乐、舞蹈天份及坚实的文化美学修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模特,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和表达时装设计师的意图。

同时,中国时装模特业要结束那种无序状态、混乱局面,同世界接轨,就必须要创办自己的模特代理公司、经纪公司,要有自己的职业化的模特经纪人。

1.高等学府里的大学生模特

1989年9月,美丽的“丝绸之乡”苏州,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丝绸旅游节。在众多的模特队中,有一支学院派时装队格外引人注目。她们以高雅的气质、丰富的内涵赢得中外来宾的赞叹。

她们便是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时装表演专业班的学生——全国第一批大学生时装模特。

苏州丝绸工学院坐落在苏州相门外大运河畔,是纺织部下属的大专院校。东吴丝绸,自古称“衣被天下”。在这里开设表演班是最合适的。当今世界时装大潮流要求高质量的服饰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模特来展示。

一条清清的小河横穿四季如春的校园,而来到这里的女孩子们,却如一石投水,在整个社会惊起阵阵微澜。

早在1985年,该学院就曾从苏州职工和待业青年中挑过一批人才,培养起一支业余时装表演队。然而,由于素质不高,这支队伍很快解散。学院意识到,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时装表演队伍,就必须培养一批大学生时装表演专业人才。这一想法得到了国家教委和中国纺织工业部的批准。

1989年夏季,中国第一个服装设计兼时装模特表演专业,在苏州丝绸工学院公开面向全社会招生。报考者除经过全国统考外,还要在素描、音乐、舞蹈等专业考试之后,进行严格的身高体形、容貌、肤色、气质的挑选。第一批来自广东、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吉林、江苏等地的14名女孩,成为众人羡慕的姣姣者。成为中国第一批大学生模特儿。

时装表演班的学生,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在当时中国百十来支模特队中,真正科班出身的模特是不多的。

这些大学生模特们,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她们要在三年时间里啃完30多门课程:音乐舞蹈、形体训练、美容化妆、素描基础、服装画技法、服饰图案、缝纫裁剪、服装材料、广告摄影以及语文、外语、美学、编导理论等。作为中国第一批时装模特大学生,决不能光吃“青春饭”,因而学校强调学生们除了掌握表演外,还要懂得时装的设计制作和时装表演、编导等技能,以延长模特的青春,为模特毕业及“挂靴”后寻找出路,并在社会上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时装模特的学习生活,每一步都走得不轻松。表演班的14名学生身高都在1.70米以上。平时她们都不穿高跟鞋,但到步伐训练课时,就得硬着头皮穿上高跟鞋一遍遍来回练,脚被磨破了,仍然得坚持下去。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成功的果实。近年来,这些女孩们以高素质的表演在北京、南京、等地舞台、电视台引起轰动。

来自广州的学员汪燕,入学前已有六年的美术基础。1990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蒙丽沙同力杯服装设计大奖赛”中,她设计制作的“中国之风”系列时装,以浓郁的民族色彩而荣获优秀作品奖。1993年1月她参加河北省“新女性风采大赛”,又以出色的表演,获得一等奖。

学员们说,她们最大的愿望是到时装表演队中去当编导。从武汉市一所幼儿园来的学生李晓昀说:“虽然在校读书三年,上台表演很少,似乎浪费了青春,但学到了这么多东西,还是值得的。”

学院时装表演队主力员李晓昀1990年在香港港铨集团与纺织学院联合举办的秋冬服装表演设计大奖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难得的是,在这支时装表演队里,大家都有强烈的事业心。经费不足,就自己花钱买制作服装的面料。采风用的胶卷和资料,从不计较报酬待遇。

姑娘们说得好:“我们是中国第一批大学生时装模特儿,要树立良好形象。”

1992年7月,第一批大学生模特走出校园之际,北京时装艺术团等许多单位就慕名而来要人。她们把表演当作一次锻炼的机会,1990年9月底,她们曾在厦门国际购物节上作了专场表演,接着又赴湖北演出。

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模特,正一步步迈上世界时装大舞台……

如今,这样的学校已经不是唯一的了。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和上海等地的一些高等院校她相继也开办了时装表演和时装设计专业。

1990年2月17日,在晚报中缝狭长却又纷繁琐碎的广告信息中,有一则启事,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中国纺织大学工艺美术系(含服装设计、装饰品设计、装潢设计)专业(本科班),在北京、上海、河北、黑龙江等18个地区组织招生报名。尔后择优取27名,其中时装设计及表演拟招7名女生。他们尝试通过四年本科在模特表演、形体训练、音乐舞蹈修养、美容化妆、时装设计一连串熏陶中,铸造出集设计与表演于一身的人才。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报考这些院校的男模特很少,很难有挑选余地。远不如女模特“千里挑一”那般从容。

19岁的马鞍山姑娘赵萍就是那一年带着她的模特梦,来到中国模特业的起源地——上海的。不过她不是来报考时装模特的,而是作为中国纺织大学录取的第一批时装表演专业模特学员。4年后,她以一篇关于《模特业现状和管理》的出色论文,成为该专业首位学士学位的获得者。

来到上海后,她开阔了视野,并树立了自己的理想。面对模特业的各种不良现象,她开始了自己的思考:诸如专业队没饭吃,而“野模”却满天飞,名模收入不能与名同高,服装企业找不到和自己产品相符的形象模特。如不改变现有模特机制,就很难改变这种无序的局面。迅速培养新一代有学识、有头脑、有敬业精神的模特,就成了模特人的当务之急。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脑海里产生了:建立一个模特免费培训中心,建立一个模特系统档案,最终成立一个模特经纪公司。

1995年,走出校门一年后的赵萍,已经是上海文化经纪公司模特经纪分公司的经理了。而这家模特经纪公司还是上海的第一家。不久前,她已和美国一个著名的服装品牌的香港代理商签订了一份演出合同。大学生赵萍在她的模特事业里越干越有劲头。

模特艺术是一项很崇高的艺术,当我们看到她们这些年轻、娇嫩的女孩在寒风中,穿着摇曳的时装,摆着潇洒的姿态,为我们创造美的形象时,我们同样相信,她们不是锈花枕头,她们有着美好而充实的心灵。如果模特仅仅靠时装来装饰点缀,那么,她们的风采会像轻烟一样,随风飘散,而后必然留下大片心灵的沙漠和空白。

石家庄一位身高1.75米的佳丽,有过当时装模特、摄影模特儿和广告模特儿的经历,她对笔者说:“考这个专业,我是想在我的内在素质和文化修养上再提高自己。”

一个在圈内很有影响的“名模”说:“我不想只呆在圈子里,没别的,就想多学点东西。”

而一位现役军官,曾参加过“北京小姐”的竞选,闯入“北京十佳小姐”决赛圈后,竟也说:“要是能进模特学校回一下炉该多好!”事实上,她刚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还不到三年。

很明白,当中国大地上,出现一条能帮助模特们向上攀登的藤柳时,无一例外,没有人敢满足已有的成就,都愿抓住它,寻找到有创造性奇迹的归巢。

在一个太阳很红,但寒气袭人的冬日,我来到河北大学一间小屋。A小姐的小屋很温馨。她刚刚接到深圳模特中心的聘书,打点好行装后,她准备南下。但为了7月份报考苏州丝绸工学院,她还是放弃了南下和留在河北大学就读的机会。她说:“显然,我很适合这件事。等我在河北大学一毕业,我就南下,谋求发展。”

尽管我们的模特有自己的特色,个个美若天仙,丽质可人,但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模特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人家的模特,有的甚至是博士、硕士学历,而我们在90年代初,总体上能平均个大专、中专学历就不错了。那些大腕模特中,有几个是大学毕业的“才子”呢?当然,不是说模特必须是才子,是才子就能当模特。

由于历史的原因,老一代名模大多没有上过大学。至少,在她们成名之前,却都不是大学生。当然,名模中有的在日后虽然也拿到过文凭。尽管她们当中不乏有人曾争得了这个“国际冠军”、那个“超级模特”,尽管学识与模特表演是两回事,但从整个模特队伍来看,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却不能不令我们感到一丝遗憾!

模特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而大学生模特就更“特殊”了。

现代中国,有权力要求我们的“名模”们更加完美无缺。

现代中国,我们呼唤着职业模特的出现。

满足于“人家初中生、高中生参加选美照样拿了冠军”,不啻是一种粗俗的农民式的心态。是一种有害无益的心态。

我们模特的文化低,能怪她们吗?

1989年1月,陈文韵随上海时装表演队参加香港时装节,面对来自美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同行时,差距是不言而喻的。不同的表演风格,已经证实了,这种差别来自于内在的气质和素质。一个出色的模特出场表演,即使她两次都穿同一件衣服,但两次表演的效果绝不会一样的。她在追逐这种“出色”。

那时,陈文韵还自己设计,让裁缝去做。结果,总不到位,她无法解释这是怎么回事?知识欠缺,必然导致力不从心。

1989年4月,北京和上海举办了“巴黎之夜”,6位中国模特儿和13位法国模特儿同台演出,陈文韵是其中之一。穿着皮尔·卡丹设计的不同凡响的礼服,款款走在中国大戏院“镜框台”和上海和平饭店的“T字台”上。但她仍在想:“终有一天,我能穿上自己设计的时装,走在这里,多好。”是的,如果有了这种必要的文化准备,她的愿望是能够实现的。

陈文韵终于上大学了。大学毕业后,她曾获得上海特级名模称号,1990年深圳全国时装模特大赛亚军。1992年获得“首届中华广告模特大奖赛”亚军。

无疑,渴望成功的灵魂,无所不在。

在郑州纺织工学院也有一支模特大学生队伍。1994年9月,由来自全国各地的15名学生组成的模特表演班,一入学就引起了全校的关注。这些最大的21岁,最小的只有16岁的学生,是在“过五关斩六将”闯过“黑色七月”的层层浓雾,成为模特大学生的。

模特班,准确的专业名称是“服装设计表演专业”。学院的培养方向是把她们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服装设计与表演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搞时装模特表演、编导策划、广告宣传,也可以搞服装设计、营销公关。就是说,学院为她们设计的“将来”之路,是丰富多彩的,无论穷达进退,都有用武之地。

而学生中,小有名气的人才大有人在。入校前就职于亚细亚大酒店外联主管的丹,曾获得过“开封小姐”桂冠、“中国广告模特大赛-郑州赛区”亚军、“河南小姐”第4名、“全国电视广告模特大赛”第5名等荣誉。

无疑,她们是新一代模特,但她们更是大学生。她们在校期间要完成音乐舞蹈、表演艺术理论、形体训练、服装色彩及图案、服装工艺与制作、中外服装发展史、时装表演编导、化妆发型及美容、美术与舞美、时装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学、美学、心理学、时装摄影、模特台步等几十门业课程的学习。整个教学计划注重提高她们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她们多方面能力,以新一代大学生模特所独树一帜的魅力,促进中国模特事业的发展。

当然,一切结论性的描述和概括,对模特班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合适的。他们是那样年轻而又充满活力,谁能料定她们将来的发展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们会沿着老一代模特所走过的路,达到更加辉煌的彼岸。

1999年国庆节前夕,北京服装学院举行了建校40周年的校庆活动。而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个服装类的高等学府,在校庆活动上,该院培养的第一支本科服装模特进行了时装表演。据悉,该院设立的服装表演专业,今后将成为为我国培养具有高等学历的服装模特专业人才。

大学生模特走向赛场,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进步和优势。而全国一些高等院校相继也开办了时装模特表演和服装设计专业,是一种创业。是要为国家输送一流人材,到世界市场竞争。

我们有过希望。我们有过企盼。

我们今天有了另一种追求。我们要拥有自己的集“设计师”、“名模”于一身的荣耀。已故的日本伯野先生认为:一旦中国走入世界时装界,她的影响将无所匹敌。

所有的结果归于未来,所有的希望定当实现。

2.友情客串与过一把瘾

不是每个模特都有上大学的机遇。

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跻身于模特的行列中。

我们常常只能在幻想中,丰富着现实中的一切。

让我们还是回到现实中吧!

1991年12月的北京,香山浸罩在一片寒气之中。从香山饭店传出阵阵节奏明快的音乐,为寂静的山林凭添了喜气。

当身着传统清宫服装和各式现代流行服装的模特们出现在舞台上时,有谁会想到这里正举行着中国华新时装节,而模特们却是一支完全由在校的大学生组成的“北京大学生时装模特队”。

在京城强手如云的模特表演队中,这支模特队却堪称素质最高。模特们从北京20多家高等学府而来。文科、理科、医科、体院、艺术院校专业五花八门,学历参差不齐。有的是刚入学的大一学生,也有即将毕业分配的大四生。她们从京城的各个角落汇集到时装表演天地中。

除了要有十足的勇气与天姿、容貌、身段外,更多的则是对美的追求和对时装的喜爱。中央民族学院哲学系学生杨小燕讲话:“要的就是这份人生感觉。”

不过,追求归追求,喜爱归喜爱。动真的,谁也犯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