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管哪种动物,胃没有磨碎食物的坚齿,也没有提供高温的条件。胃内温度不会超过43摄氏度,这样的温度并不能“蒸煮”食物。食物在胃里起变化,全是消化液的功劳。胃酸是胃里最重要的消化液,食物的消化主要就靠胃酸。
有些人吃东西“嘴急”,食物放到嘴里没等嚼碎就叽哩咕噜地咽下去了。这样对身体是很不好的。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口腔内的咀嚼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牙齿把食物粉碎,唾液把食物转化成一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酶。如果吃东西狼吞虎咽,粗糙的食物直接进入胃肠,就会增加胃肠的负担,使胃肠容易磨损,日子长了,就容易得胃肠疾病。所以,我们吃东西一定要学会细嚼慢咽。
吃完饭后,也不宜做剧烈运动。食物进入口腔,经过咀嚼磨碎,在唾液的作用下淀粉得到初步消化再进入胃。在胃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以后,食物再进入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养分最重要的地方。接着,在小肠腺分泌的小肠液以及来自胰脏的胰液和肝脏的胆汁的作用下,食物得到完全的消化吸收而成为营养物质,由血液送到身体各处,供给组织细胞的需要。
而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器官的运动与消化器官的血液供给有密切关系。血液供给多,消化液分泌也多,消化器官的运动就活跃,消化和吸收也就好;反之,就不利于消化和吸收。
营养储所——小肠
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个部分组成。十二指肠紧接着胃的幽门,像英文字母C。空肠的吸收力很强,食物大部分都在此处被吸收。回肠是小肠的下段,紧接空肠,下端连接大肠。整个小肠的各部分构造基本相同,分为4层。最外层是小肠的表层,称为浆膜,它连接着组织层;紧接着是肌肉组织层,含有外纵肌纤维和内环肌纤维;再里面一层是小肠内膜层,较疏松,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最里面一层是绒毛层,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小肠最重要的功能是吸收功能。小肠能够吸收食物中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或直接进入血液,或经淋巴循环后进入血液,提供人体活动的基本需要。此外,小肠还具有消化功能,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将胃传送来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同时,小肠还具有保护作用,它分泌的小肠液能保护肠黏膜免受机械性损伤和胃酸的侵蚀,抵抗进入肠腔的有害抗原。
消化好助手——胰腺
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有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它就是胰腺。胰腺的形状像一条头大尾长的鱼,它位于上腹部,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与肝胆、胃、十二指肠和脾脏相邻。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可以说,它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之所以说胰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是一个兼有内、外分泌功能的腺体,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
胰腺“隐居”在腹膜后,知名度远不如其近邻胃、十二指肠、肝、胆,但胰腺分泌的胰液中的好几种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主角”的作用,特别是对脂肪的消化。食物一进入十二指肠,就刺激十二指肠壁分泌出特别的激素,从血液中流到胰腺。胰腺一接到信号,就马上开始释放出胰液,正好满足消化食物的需要。这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参与消化吸收物质之外,还负责调节全身生理机能。如果这些细胞病变,所分泌的物质过剩或不足,都会出现病症。
免疫系统——生命的卫士
人体的免疫系统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组成。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指免疫防御、免疫清除和免疫稳定。
免疫防御监视、防御和消除外来的病毒、细菌。免疫清除指将新陈代谢之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留下的病菌死伤尸体等清除出体外。免疫稳定反映修补受损器官和组织,从而使它们恢复正常功能以稳定体内环境,使之达到平衡统一。
发烧与免疫的特殊关系
人的体温是由大脑中的下丘脑控制的。天气寒冷时,大脑会发出信号,让身体储存热量。当天气炎热时,大脑又会“通知”身体放出热量。在下丘脑的“指挥”下,人体的正常温度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人生病时体温超过这个温度就是发烧。
人得了病,体内有病毒或细菌活动,在它们的刺激下,人体免疫系统就会释放出一种叫做热原的物质,这些物质对下丘脑中的温度控制细胞产生影响,使下丘脑作出了错误的反应,于是身体就感觉冷,接着向周身发出升高温度的指令。于是,皮肤血管收缩、汗腺紧闭、多余的热量散不出来,人自然就会发烧了。
医学家认为,身体发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坏事,它可以加速白血球的活动,增加了与传染病作斗争的蛋白质的产生,有助于排斥外来物。发烧产生的热量还能杀死侵入体内的病毒和细菌,因为,有些病毒在38摄氏度以上便不能再繁殖了。
事实证明,所有哺乳动物在患病达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发烧,即便是冷血动物在被传染后——例如鱼和蜥蝎——也要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用来升高自己的体温。
现在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免疫细胞的功能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同时高体温也使血液中病原体生长所必需的微量铁离子浓度降低,进而抑制病原体发育。这些才是抗病的主力,药物只是外援。并且医学专家发现,癌细胞要比正常细胞更怕高温。体温提高5~10摄氏度就可以杀死隐藏在人体内的癌细胞。
但是,发烧往往能产生相当高的热量,对人体本身危害很大,它可以损害心脏,引发心肌炎,使血压降低,引起脑损伤以及肺炎。因此,针对38摄氏度以上的高烧,医生要采取措施,使之降下来,避免达到危险的程度。必要情况下还是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毕竟没人希望自己的免疫系统因为一些不足以构成威胁的病原体,而将自己的其他生理系统“烧”得支离破碎。
天生就有的抗病能力
我们都听说过人或者牛得结核病,以及人会得狂犬病。不过,人和动物不同,因而生的病就常常会不同。比如就没有人类得鸡瘟或牛瘟,因为我们天生就有抵抗这些病菌的能力。
刚刚出世的婴儿那么娇嫩。可奇怪的是,他们并不生白喉、麻疹等许多厉害的传染病。要是这时候得了这些病,那小生命便会受到很大的威胁。原来,婴儿会从母亲身上自然而然地得到抵抗这些疾病的能力,并能保持大约5~6个月的时间。
人一天天地长大了,随着外界各种有害刺激物的增多,我们的免疫本领也在逐渐增强。事实上,“免疫”的本意就是“安全”或“免除”,即避免传染的意思。这种功能是极重要的。医学家告诉我们,现代城市里有99%的人感染过结核病菌,但真正得结核病的只占感染者的1~2%或更少。被猩红热、白喉或小儿麻痹症的病菌侵袭的人也很多,可是绝大多数人也没得病,因为病菌的刺激,反射性地调动了身体的防御功能,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极少数人会得病,这与体质衰弱,免疫功能低下有关。预防接种可以帮助体质较弱的人免受这些疾病的伤害。
为了保卫自己,我们“天生”就有的抗病本能。出汗是为了散热;发抖是为了保暖;打喷嚏是为了“驱逐”鼻腔里的致病物;眼泪、耳屎……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有益功能。即使是呕吐、腹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身的一种保护措施。这是由于身体不让有毒、有害物质留在体内继续作恶的保卫反应。
人体,一直在用种种奇妙的方法让自己健康地走到生命的终端。
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人类的吞噬细胞有大、小两种。小吞噬细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是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两者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当病原体穿透皮肤或粘膜到达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逸出,聚集到病原体所在部位。多数情况下,病原体被吞噬杀灭。若未被杀死,则经淋巴管到附近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进一步把它们消灭。
正常人体的血液、组织液、分泌液等体液中含有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病原体的物质。主要有补体、溶菌酶、防御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组蛋白、正常调理素等。这些物质直接杀伤病原体的作用不如吞噬细胞强大,往往只是配合其他抗菌因素发挥作用。
长久以来,人们因为盲肠和扁桃体没有明显的功能而选择割除它们,但是最近的研究显示盲肠和扁桃体内有大量的淋巴结,这些结构能够协助免疫系统运作。总之,人体的免疫系统像一支精密的军队,24小时昼夜不停地保护着我们的健康。它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任何一秒内,免疫系统都能协调调派不计其数、不同职能的免疫“部队”从事复杂的任务。
它不仅时刻保护我们免受外来入侵物的危害,同时也能预防体内细胞突变引发癌症的威胁。如果没有免疫系统的保护,即使是一粒灰尘都足以让人致命。
微循环——物质中转站
人体的微循环
人体的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需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有毛细血管,迂回曲折,相互交错成网。
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其壁特别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这层细胞的间隙可允许一些物质通过。毛细血管的腔特别细小,管径只有千分之九毫米左右。最细的毛细血管整个管壁仅由一个上皮细胞围成。毛细管腔内的血液流动也特别缓慢。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泛。例如一个体重为70千克的人,如果将其全身肌肉中的毛细血管连接在一起的话,其长度足够绕地球一圈。
微循环血液速度调节,主要依局部组织代谢产物的浓度及激素水平等进行。例如,当组织处在安静状态时,代谢速度较慢,代谢产物较少,局部的毛细血管网大部分关闭,血液减少。经一定时间后,由于局部血流的减少,又使局部代谢产物蓄积,毛细血管网广泛开放,加快血液速度,以运走蓄积的代谢物。
微循环的功能
微循环的基本功能就是供给细胞血、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对人体有害的乳酸、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保持良好的体内环境和生命活动。此外,微循环还起着“第二心脏”的作用,因为机体仅靠心脏的收缩力是不可能将心脏内的血液送到组织细胞的,必须有微血管进行调节,才能将血液灌注到细胞内。
微循环的组成随器官而异。典型的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七个部分组成。
微循环的途径
微循环的血液可通过三条途径由微动脉流向微静脉。
第一条路径是迂回通路。血流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前毛细血管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流至微静脉。由于真毛细血管交织成网,迂回曲折,穿行于细胞之间,血流缓慢,加之真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又高。因此,此条通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又称为营养通路。真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安静时,骨骼肌中真毛细血管网大约只有20%处于开放状态;运动时,真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提高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为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第二条是直捷通路。血流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至微静脉。这条通路较直,流速较快,加之通血毛细血管管壁较厚,又承受较大的血流压力,故经常处于开放状态。
第三条是动、静脉短路。血流经动脉通过动静脉吻合支直接回到微静脉。动静脉吻合支的管壁厚,有完整的平滑肌层。多分布在皮肤、手掌、足底和耳廓,其口径变化与体温调节有关。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吻合支开放,上述组织的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发热量;当环境温度降低,吻合支关闭,有利于保存体内的热量。
影响微循环血流量的因素
影响微循环血流量的因素有很多,下边主要讲述一下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微动脉,微动脉是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在微循环中,起到“总闸门”的作用,其口径决定了微循环的血流量。
其次是微静脉,微静脉属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在微循环中,起“后闸门”的作用,其口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静脉回心血量。
微循环有很大的潜在容量。如果某些原因引起全身微循环真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循环血量将大量的滞留在微循环内,导致静脉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即可下降。
因此,微循环血流量直接与整体的循环血量密切相关。它除了要保证局部器官组织的血流量,实现物质交换,还要顾及到全身的循环血量,使局部血流量与循环血量相统一。
泌尿系统——垃圾排放站
泌尿系统
人产生的废液除了少量以汗的形式排出体外,大部分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泄掉。泌尿系统是调节血液中水分和化学物质的系统,位于人的下腹部,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泌尿道等器官。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释放出废物,并由血液带走。这种废物具有潜在的毒性,泌尿系统将这种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从血液中过滤出来,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认识我们的膀胱
尿液经过肾脏的过滤后就由输尿管进入了膀胱。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成人的膀胱容量为300~500毫升,新生儿的膀胱容量约为50毫升。膀胱壁柔软而有弹性,当里面装满尿液的时候,膀胱壁就会扩张,而人在小便的时候,膀胱壁就会收缩,将尿液排出体外。
憋尿的害处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如正在上课,冬天怕冷,夜里不肯从暖和的被窝里出来,或故意憋尿锻炼自己的“耐性”,使积累在膀胱里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产生憋尿现象。
一般来说,膀胱可积压200~500毫升的尿液,尿液产生的压力刺激,使人产生排尿感,这时我们就会去厕所小便。如果不及时排尿,尿在膀胱里越积越多,尿液就会不由自主地排出来。经常憋尿,会损伤膀胱壁内的感觉神经功能,膀胱内的压力增加,也会对肾脏产生反作用力,势必损伤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功能,使水和代谢物在体内堆积起来而造成尿中毒,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症,如遗尿、尿路感染,甚至引起肾脏病。所以,我们千万别憋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