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种类众生的共同特征,按佛典说法,可总结为两点:一、皆依食住;二、皆有生死。
佛经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皆依食住,谓必须靠食物的滋养以维持其生存。《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说一切众生进食的方式有四种:
一段食(分段食),亦译“抟食”,是从口鼻二门一点点或一段段(一顿顿)地摄入食物,所食之物在感官上起香(气味)、味(味道)、触(触觉)“三尘”(三种感觉),如人和多数动物的进食方式。另外,从冷热、涂香、洗浴、抚摸、按摩等,到嗅觉和触觉的满足,也有滋养身心的作用,也被归于段食一类。段食,唯是欲界凡夫众生的进食方式,所食之物分粗细两种,粗者如人畜所食,有渣滓粪尿排泄,细者如婴孩食乳、“中有”食香(气味)等。
二触食,亦译“更乐食”,指内心与外境接触,生起悦意的感知,能使众生感到快乐,获得心灵上的补充与满足,这种补充满足也有滋养身心的作用,故名之为食。如人观赏风景、艺术品,阅读喜欢的书报,游戏娱乐等,皆属触食。
三思食,亦译“意思食”、“念食”,不须口鼻摄入食物,也不须接触外境,只在自己内心起分别、思虑,即“心想事成”,获得满足,色 界众生唯以这种方式进食。人的理性思维、道德反省、艺术构思、宗教修养等精神生活,也有益养身心的作用,应属思食。
四识食,识指心识最根本的功能,大乘唯识学谓之“阿陀那识”(执受识),当指被末那识执为内自我的阿赖耶识,其功能产生生的意志,储存和处理各种心识“种子”,是维系众生生存的根本因素,故亦名为食。《起世经》卷七谓“皆用识持,以为其食”,故名识食。《长阿含经》卷二十《世记经》说地狱众生及无色 界天唯用识食。
《大毗婆沙论》卷一三〇说,欲界众生具有四食而以段食为主,色 界众生具有三食(除段食)而以触食为主,鬼道众生具有四食而以思食为主,湿生众生具有四食而以触食为主。《成唯识论》卷四说;四种食能持有情身命,令不断坏,故名食。四食的“食”,是广义的,包括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深层心识活动。从现代人体科学的概念,佛家四食说大概可作这样的解释:众生的生命是多层次的开放系统,是摄取物质、心理、精神等各层次的良性信息,以维持自身稳定延续的过程。四食,表示四个生命层次:生物层次、感性层次、心理层次、精神层次。
众生生命的另一重要特征,是生死,这是“众生”的含义所在。《大乘义章》卷七谓“多生相续,名曰众生”。《般若灯论》解释说: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众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死死生循环往复,因此叫做众生。生死,在大乘教义中分为两种;一分段生死(阶段性的生死),是三界六道的一切凡夫生死之方式,《成唯识论》卷八解释: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意谓三界凡夫由宿业所成熟的生命形态,寿命有定数,如人的天年为120—180岁,狗的寿命为20岁等,命尽必死,然后再生为一新的个体,分大的阶段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为已超出三界分段生死,但尚未证得佛果的阿罗汉、辟支佛(缘觉)、菩萨的生死方式,“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成唯识论》卷八,寿数没有定限,只是身心有微细的生灭,或有如神通变化一样的形相转变,故亦名生死,或称“不思议变易死”。实际上,受分段生死的凡夫,其身心亦恒常处于微细的生灭变异中,也可名变异生死。或分生死为粗细两种,《大乘止观述记》说:须知此身生老病死,为粗生死;心念生住异灭,为细生死。凡夫刹那刹那在生死中。实则不仅心念,即身体,也在刹那刹那生灭变易,新陈代谢。即便分析到最小的时间单位、极短的刹那之间,身心皆不得暂住不变,这叫做“刹那无常”,亦即“刹那生死”。
在佛教看来,生死,即是无常,无常即是苦,因为无常变易是客观的、外在的,不受众生意志之主宰,与众生本性中常乐(永恒幸福)的趋求相矛盾,此可谓众生存在的根本矛盾。佛法,即以解决这根本矛盾(“了生死”)为中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