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促进青少年的100个珍惜生命故事
58859100000007

第7章 为伟大的母爱塑一尊铜像

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沾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如在现场参与救援的志愿者、妇产科医生龚晋所推测:“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这位母亲或许意识到自己可能生存渺茫,但她一定具有一个无比坚定的信念,就是一定要让孩子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而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无比强大的信念支撑下,她才拼尽全力,将自己仅剩的些许生存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自己的至亲骨肉,让自己的生命通过女儿得到了延续与再生。

其实,除了这位母亲之外,这些天来,母爱、父爱震惊世人的场景还有许多。有父母早已双亡,但却护卫着身下的孩子;有粉身碎骨的父亲顶起巨梁,为自己的孩子支撑起狭小的生存空间;有父亲经过三天三夜徒手刨挖让孩子重见阳光……这些父母以自己的表现乃至生命为代价,再一次证实了母爱与父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这一只要人类存在就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种伟大的母爱、父爱,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不仅仅表现在具有血缘关系的父母与儿女之间。有不少人民教师为了救助自己的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千上万的救灾人员为救助埋在废墟下的孩子拼尽全力,有的甚至英勇牺牲。这些人民教师、救灾人员,他们何尝不是将埋在废墟里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何尝不是因为抱有这样一种心态才迸发出伟大的力量,他们何尝不是埋在废墟里等待救援的孩子的父亲、母亲们!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何尝不是犹如父爱、母爱那般无私与博大的爱!这种爱足以穿透特大灾难带给人们的一切阴霾!

震撼于此次灾难中显现出来的伟大的父爱与母爱,笔者希冀能在救灾行动全面结束之后,以废墟下死去的母亲依然在为女儿喂奶的场景为原型,浇铸一尊与实体等大的铜像,摆放在已经重建家园的灾区。这不仅是为了记住这场灾害带给中国人民的巨大苦难,更是为了纪念灾难中作出巨大牺牲的父亲、母亲们,以及迸发出犹如父亲与母亲一般博大的爱的人民教师与救援人员,以让后人永远缅怀将生的希望让给孩子与他人的伟大的人格与崇高品德,并让这样一种献身精神成为中国人民战胜任何艰难险阻永不衰竭的精神力量之源!

(魏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