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南大剿匪
58798700000006

第6章 解放军开始围歼行动

在我人民解放军多路围剿之下,敌人在鄂西做最后的挣扎,试图继续负隅顽抗。

1949年秋的一天晚饭后,宋希濂在绥署院内草坪上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参会的有十四兵团司令官钟彬、绥署参谋长顾葆裕、副参谋长罗开甲、一一八军军长陈希平和副军长方墩、第四补给分区司令罗文山等,恩施警备司令部副司令陈康黎也参加了。

在这次会议上,宋希濂说他对宜昌、沙市的失守早已料到,所以早早做好了逃离的准备,因此,部队转移损失不大。

甚至说他放弃宜昌的目的,是为了集结兵力依险设营,诱敌深入。

接着,宋希濂他要大家谈谈对时局的看法。

陈希平分析了他的看法:

鄂西山地毗连川湘,西接云贵,地势险要,是一个很好的反攻根据地,绥署应即召集各军、师参谋人员和各团团附等组织一个参谋旅行演习,实地熟悉鄂西山川形势,针对解放军将西进的路线,依据地形部署兵力。这些人员演习完毕后,即赋予实地训练部队的任务,这样才能长期应战。绥署兵力分散在这广阔的山地,只能作重点的防御,建始方面对巴东、野三关这一线应配置有力兵团扼守其间;来凤方面是湘西入川的孔道,咽喉之地,不可不预为防范。

钟彬很同意陈的说法,并认为各兵团初退入山地,须给以养精蓄锐和整训的时机。

顾葆裕也在会议上做了分析:

与共军作战必须在政治、经济上与军事密切配合,恩施警备司令部要搞好地方治安和民众组训,经济上除了设法开拓财源外,还应尽量筹积物资,做到自足自给,以便长期打算。

最后,宋希濂让罗开甲依据座谈情况拟订实施方案。

会后,宋希濂于8月9日飞往重庆。

当晚,宋希濂拜见了西南军政长官张群,又在10日拜访了钱大钧与杨森,然后和胡宗南通了电话,约定11日在汉中见面,商讨和解放军对抗的策略。

11日15时,宋希濂飞抵汉中,胡宗南亲到机场迎接。

11日晚,从20时开始直到次日2时多,两人就当前局势和应对之策进行密谋。

和胡宗南商量了之后,宋希濂又回到了山城恩施。经常去干校对受训学生讲话,向他们灌输反共思想。

1949年10月中旬,宋希濂集团留在湘西的张绍勋一二二军和谢师在桑植、大庸一带被解放军全部剿灭,而且张绍勋被俘。

紧接着,湘西龙山瞿伯阶来电称,解放军在歼灭一二二军后,随即沿龙山进袭来凤,瞿伯阶无力抗击,已转入深山打游击去了。

这都是宋希濂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

如果解放军攻占了来凤,那么他们逃往四川的退路就会被全部切断,虽然在鄂西恩施只有一一八军,但宋希濂也只好把一一八军抽调过来一部分,马上到来凤去支援瞿伯阶。

宋希濂送走一一八军没有几天,某天夜里,他又接了二十兵团陈克非的电报:

电文称:

解放军江汉军区李人林部由巴东绕道麻沙坪奇袭野三关后,迂回到兵团驻地高店子右后方的花草坪,有进窥建始和恩施之样。沿公路线龙潭坪、大茅田的一二四军顾葆裕部也被解放军阻截,情况不明。

宋希濂接到陈克非的电报后,心里十分忧虑,他一个人在房间里来回走着,唉声叹气。

“怎么办……怎么办……”

宋希濂不知所措。

他马上让副参谋长罗开甲赶快与陈克非通电话,了解那边的具体情况,然而电话一直都没有接通。

宋希濂一夜未眠,变得更加惶恐不安。

野三关失守的消息传到恩施后,全城一片恐慌。

一天晚上,警备司令部参谋长魏尚武来到司令部说,解放军部队马上就要到了,省府和绥总准备向利川方向撤退,军用物资和眷属必须在当晚撤离。

前线的情况越来越让宋希濂担心:建始、巴东的电话一直没人接,国民党一二四军顾葆裕部从龙潭坪、大茅田撤走后,两天没有与绥署取得联系。

宋希濂焦急万分……

宋希濂准备让顾葆裕的军队开到恩施接防,这样,绥署才好撤离湖北转移黔江,并要陈康黎将城防交顾葆裕接替,在未离开之前继续维持恩施治安。

正在宋希濂要离开恩施的头一天,国防部新派到边区绥署任参谋长的陈以忠,由重庆飞来湖北恩施。

陈以忠向宋希濂转达了蒋介石的命令,要宋希濂守住湖北恩施,万一不行也要在黔、彭一带依险设防,不能再退。

陈以忠与宋希濂见面后,看到绥署已作好撤退准备,便感叹道:“早知是这样,我大不该来了。”

而在这个时候,解放军四野的各路大军已经开始了围剿行动。

宋希濂的部队已似无笼缰的马,完全失去了控制,士兵们放羊似的直往下垮。乌江渡口乱哄哄一片汽车抢着渡,军品物资抢着运,人也争着过,木船、汽艇根本无法开动,而且每船所规定的运载人数、物品大大超载,完全失去了控制。

至11月8日,将宋希濂集团之第十四兵团4个师围歼于恩施以南、咸丰东北地区。尔后,乘胜前进,解放了川南广大地区。

此役,计歼国民党军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