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卫国大作战
58798300000019

第19章 全面扼制美军攻势

李奇微发起的“撕裂者行动”,使得“联合国军”在3周时间内就全线抵达“三八线”,但他想的是继续往前进攻,他把新一轮的进攻称为“狂暴作战”,目标是进抵“堪萨斯线”。

李奇微将新的作战计划定名为“狂暴作战”。“狂暴”,英文为RUGGED,可以理解成“崎岖不平”的意思。不知美军是指越往北朝鲜半岛地势越不平,还是指美军的前途犹如崎岖山路般的艰险。

但真实的情况是,困扰李奇微的问题是,几乎在每一条进攻的线路上,美军都会受到志愿军的异常顽强的阻击,局部战斗进行得艰苦而残酷,但是,这也只是志愿军小型的阻击部队。

被命名为“堪萨斯线”的目标线是:从临津江口开始,经过板门店,斜穿“三八线”,从涟川北一直到华川水库。这基本上是一条在“三八线”北侧20公里左右、与“三八线”基本平行的战场线。

李奇微所称的“堪萨斯”线全长184公里,西侧依托汉江和临津江的共同入海口,有22公里的水障;中部依托宽达16公里的华川水库。这样,整条战线上就有38公里长的水障。

在这条战线上,“联合国军”进可朝“铁三角”继续推进,退可依托水障从容后撤,能够做到进退有据。

在“怀俄明”线上,“联合国军”可以俯视“铁三角”地区,进可严重威胁“铁三角”,若想撤退则只需后撤约15公里就能退到“堪萨斯”线上。

在“狂暴作战”中,“联合国军”一线各军的作战任务则为:

美一军和美九军:美一军西翼留守临津江南岸,向北岸不断派出侦察队探明敌情;美一军东翼和美九军向永平北侧至华川水库之线推进;美九军最西翼的美二十四师,划至美一军战斗序列;

美十军和南朝鲜一、三军:进至华川水库至东海岸杆城南侧之线。

在上述各部到达“堪萨斯”线后,美骑兵一师向汉城东南侧集结,美二师向洪川集结,南朝鲜军一个师向江陵以西集结,会同已于3月29日开始向大邱集结的美一八七空降团作为预备队使用。

一旦中朝军队发动春季攻势,则这些预备队就会被派往战线上的告急处。

李奇微认为,由于中朝军队的春季攻势很可能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发动,在“狂暴作战”中,“联合国军”要一边和中朝军队保持接触以给中朝军队造成压迫和扰乱,一边极其谨慎地推进。

因此,“狂暴作战”中,“联合国军”部队要谨慎地准备才能发起进攻。

李奇微遂下令各部在4月2日至4月5日之间于谨慎准备完毕后开始向“堪萨斯”线推进。

4月1日,美第八集团军向前线各部补充了1.5万多名朝鲜民工,用于搬运战地物资之用。这样,“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北上的“狂暴作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4月3日,麦克阿瑟又一次飞抵朝鲜,在东海岸的南朝鲜第一军作战区域内降落,与李奇微会面。李奇微向麦克阿瑟通报了“狂暴作战”和“无畏作战”的计划,麦克阿瑟表示同意。

随后,麦克阿瑟飞回日本,此时的麦克阿瑟并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以“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身份视察战场。

“狂暴作战”开始不久,随着志愿军的撤退,美陆战一师接近了华川水库。

但是,根据南朝鲜第六师的情报,华川水库不但有志愿军坚守,而且志愿军已经把水库的闸门全部打开了,北汉江江水猛涨,南朝鲜军不少士兵和装备被大水冲走。

打开华川水库闸门,用大水来减缓美军北进的速度,是我军第三十九军—一五师三四四团干的。他们于9日凌晨4时在师作战科副科长沈穆带领下,来到大坝,让看守水库的朝鲜工人把10个泄水闸门全部提了起来。洪水不但冲走了美军的一个炮兵阵地,把公路也冲垮了。

美军陆战一师七团对“水库”这个词特别敏感,他们对不久前在长津水库遭到的厄运至今心有余悸。但是,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回忆中,他们居然想学习一下志愿军的战术,对华川水库来了一个突然的袭击。

李奇微亲自审查和批准了陆战一师的作战计划。

袭击部队以七团为主,特别又配备了一个特种兵连。

这次行动,美军一改乘坐汽车白天行军的惯例,携带着个人补给品和弹药,开始利用黑夜步行前进。

美陆战一师的袭击部队想突然占领水库,然后把水闸关上。

袭击部队到达水库边,在他们乘坐橡皮舟渡水库的时候,被志愿军士兵发现了,立即遭到射击。七团留在北岸的两个连也同时遭到志愿军的猛烈反击,美军部队陷入危机之中。

没有大炮的支援,山高雾大,飞机也支援不了,美军士兵不知道该怎么打仗了。

陆战一师一营奉命强渡水库,但是他们找了一整天都没找到他们认为合适的渡口,断崖上全是志愿军坚固的阵地。

正当李奇微的“狂暴作战”计划在逐步实施的时候,他突然接到命令,由他取代麦克阿瑟的职务,就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一职。对于李奇微来讲,这无疑又是一件大好事。

正当李奇微趾高气昂地向“三七线”以北挺进时,彭德怀已经开始构思第五次战役了。

彭德怀在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

我们必须在4月20日左右举行战役反击,消灭敌人几个师,粉碎敌人的计划,把主动权夺回来。

实施反击的主要方向是西线汶山至春川一线,该线敌人有南朝鲜第一师、英第二十九旅、美第三、第二十五、第二十四师、土耳其旅和南朝鲜第六师。由于敌人连续的北进作战,其纵深小,援兵主要依靠横向运动,所以我军在战役指导上,实施战役分割与战术分割相结合,战役迂回包围和战术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方针。在兵力布置上,拟从金化、加平一线的山区劈开一个战役缺口,将东西两线的敌人分割开,同时以三兵团由正面突击,以九兵团和十九兵团从东西两翼实施战役迂回。

北朝鲜人民军分别向当面敌人发起攻击配合作战。

彭德怀要求大家立即抓紧时间进行政治动员和战术教育,组织第一批参战部队的干部向新参战的部队介绍作战经验,并向新参战部队派出顾问,立即开展战役侦察和战术侦察。

同时,对后勤工作的要求是:加强囤集粮弹物资,保证参加这次战役的每个战士能自带5天的干粮,后勤分部同时准备可供部队5天的干粮随部队前进。

要克服王八线一带150公里无粮区的困难,不允许战士挨饿的情况发生,如果一两天断粮,再好的作战计划也没有用。卫生部门做好4至5万伤员的收容治疗准备。工兵部队立即开始修筑熙川经德岘里、宁远、孟山到阳德的公路,准备一旦对方从侧后登陆,志愿军的西线交通被切断时作为主要运输线。

10日,彭德怀将第五次战役的具体设想和部署电告毛泽东。

在中国北京中南海丰泽园内的书房里,毛泽东和周恩来仔细审查了这个战役预案。

毛泽东对周思来说:“美军想在元山这个蜂腰部位做文章,占领这一线,进可攻,退可守,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有利,我就不信这个邪!我看彭德怀他们的分析很有道理!”

彭德怀在电报中有这样的表述:

现在,我第二番参战部队正在开上前线,而敌军经过两个多月的进攻已很疲劳,伤亡未补充,部队不甚充实,且后备部队尚未来到。抓紧这个时机向立足未稳之敌大举出击,打一个大的战役,以加速朝鲜问题尽快解决……不然,我军动作慢了,坐失良机,等敌援军上来了,加之海上两栖登陆,势必逼迫我军两面作战,让我处于不利境地。此役原拟于5月上旬开始,但为了推迟敌人的登陆,避免同时两面作战,因此提前于4月22日开始。

这次战役是极为重要的,是一场大恶战。即使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也要消灭对方5个师……

“看来,彭大将军的野心确实不小!”毛泽东赞赏地说。

周恩来提醒说:

这样,战役准备时间会很仓促,三兵团的兵团领导班子3月16日才组建,全兵团按照预定速度,4月中旬才能到达朝鲜前线。再说,这次的战役无论是从投放的兵力、战线的阔度,还是预想的效果,比起前4个战役来都大得多。我们前几次战役的情况证明,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一个整师、甚至一个团,都难以达到歼灭的任务,而这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就预定歼灭敌人5个师,其中有美军的3个师,恐怕客观上难以做到……

但是,毛泽东批准了彭德怀的作战预案。

13日,毛泽东回电同意彭德怀的部署,并且特别强调了警惕美军登陆作战的问题,指出把第四十二军部署到元山方向,以专门确保元山的安全。

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发起的时间最后确定为:1951年4月22日。

4月21日,“联合国军”进抵开城、高浪浦里、三川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一线。

这里已经是志愿军的最后防线了,所以“联合国军”虽然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再也不能前进一步了,随着第二轮战役地展开,第四次战役终于结束了。

这次战役,志愿军是在尚未得到休整和补充的情况下仓促转入防御作战的,各种困难大大超过了前三次战役。

但是,志愿军全体指战员充分发扬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抗击了美军的猛烈进攻。

志愿军以积极的坚守防御、反突击和运动防御作战,歼灭了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大批有生力量,并有计划地向北转移。

整个战役从志愿军全部转入防御作战的1月27日起,至4月21日止,激战85天,共毙、伤、俘“联合国军”7.8万余人,使其平均每天前进不到1.5公里,总共只前进了100余公里。

中朝军队保全实力并撤至三八线以北,所进行的机动防御以空间换取了时间,为进行下一次反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为掩护战略预备队十九兵团和三兵团的开进集结,为实施下一个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