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到钱吗
58569500000003

第3章 铁律2 创业之前,必须具备相关的经验与知识

创业不仅需要创业者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和灵活的商业头脑,更重要的是具备商业经营的相关的经验与知识。经验与知识,既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锦囊,更是能够帮助创业者少走弯路、更快地取得成功的有力支撑。

在创业的过程中,经验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好帮手。只要具有某一方面的经验,那么在应付这一方面的问题时就能得心应手。特别是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非要有丰富的经验不可。所以,很多时候,经验成了我们创业过程中所依靠的拐杖。

经验与知识最便捷的获取途径无疑是自己从事的本行了。将一个行业做到极致远比每个行业都涉足一点更容易取得成功。很多百年老店能够延续至今,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是专注于本行不断努力的结果。创业更是要专注于本行,不能三心二意。在本行业站稳脚跟,深挖本行业的发展潜力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

从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在一所学校任教3年后,阚洪哲于1998年辞职步入商海,2012年他已经创建了自己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身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14岁的时候卖过橡皮,挣了4毛8分钱;在上大学之前,曾经卖过吹风机、石英钟;上大学期间,他开过奶茶馆、台球厅,卖过香烟、书架,办过培训班。1995年毕业时,他已经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万元。

“创业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他在给在校大学生讲如何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时,提到4个要素,这条列在首位。“在毕业的10年间,我面试了几百名大学生,经常听到他们在讲自己的专业没有用、没有发展。对此我都极度惋惜。”阚洪哲认为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在校学生中有所抬头,这主要在于现在的就业压力和社会整体形势造成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没有真正看清和树立人生目标。

“没有系统专业知识的人根本不能发现也不能理解专业知识背后的商业机会。”他深有体会地说,“我是学地理的,还教过两年的《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因为在大学期间非常轻视对本专业的学习,认为地理专业无用,这种思想直接导致我个人在创业后对与我的专业有关的商业机会视而不见。”

“学问中蕴藏着无限商机。”阚洪哲对在校大学生说,“创业之前,我建议同学们首先要把自己的专业学好。至少,那是一种机会或者是一个思考的起点。”

在准备创业前,我们不妨先审视自己有什么专长。有很多人原本有稳定的工作,但是想要通过创业获取更大的成功。在选择经营什么样的生意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既然已经辞掉了原本的工作,就要彻底同这个行业脱离,如果创业也选择跟本行业相关的,岂不是走了回头路了吗?这个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

本行业的经验就如同基石,在打好地基的基础上盖房屋显然比重新开凿地基要快得多。如果你曾经学过服装设计,懂得色彩搭配,经营服饰店一定比开家餐厅驾轻就熟得多。顾客可能会称赞你“很懂得搭配”,“总能在他家找到漂亮的衣服”。而如果改为经营餐厅,很可能会被顾客埋怨“菜品不好,服务也不周到,老板一定是个门外汉”。

创业最大的资本就是专业知识,顾客不仅仅是购买商品,更是要享受专业的服务。在生意场上,如果一个创业者能对自己的商品十分熟悉,对于商品的原料、产地、制作工艺了如指掌,能说出它跟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独有的特点与优点,懂得如何使用、如何维修,必然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在顾客心中树立起专业的印象。相反,对于客户的质疑回答不上来,不知道自己的商品与别人的商品有什么不同,必定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哪有人愿意从一个比自己还不专业的人手中购买产品呢!

实际上,很多人创业失败的原因在于盲目,没有充分进行创业前的准备。创业者应该时刻注意学习和积累行业经验与知识。

1.创业者可以从自己的老板身上学习经验

那些在某一个领域取得成就的人,在创业这条道路上先行一步,并且已经取得了成功,他的身上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而自己的老板,是最容易接触到的“创业先行者”,所以借鉴老板的经验是方便有效的方法。

2.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积累专业知识

专业化的书籍和专业网站都可以丰富创业知识。创业者应该主动去寻找跟行业相关的书籍和网站,随时更新专业知识。

3.从创业实践中汲取经验

只有空洞的知识没有真正的实践也是积累不了经验的。积累创业知识的最好途径就是创业实践。创业实践包括兼职打工、进入相关行业求职、试办公司等方式。创业经验最有效的获取途径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

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经验与知识就是拥有财富,必须具备充足的行业经验,创业才会得心应手。因此创业者一定要随时补充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尤其是经济管理知识的积累,如经济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管理学知识和金融学知识等。渊博的学识是创业者必备的基本条件。

1.经济学知识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联系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比如,冬天卖棉袄,夏天卖冰激凌,商品的质量在冬夏两季并没有产生差异性,仅仅是因为人们需求的多与少,就决定了商品的销量,更决定了商品的价格。针对需求来供给,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促进企业的发展。

高效的企业运作,是对未来资源的调动,当然也涉及了供给和需求。在什么条件下能有多少资源,投入这么多的资源究竟能有多少回报,这是创业活动的重点。学习经济学知识,首先要重视观念,而观念的建立可以由观察日常生活、搭配学习若干经济学方面的书籍来获得。

2.统计学知识

创业者要学会借助所搜集的资料验证自己的判断,这就需要能良好地掌握统计学知识。统计学基本上提供了分析和提出观念的依据。

除了学术上的研究外,创业者还应该学习统计学的基础应用课程,它有助于对现有资料的提炼和总结。要多看统计方面的相关参考书。

3.市场营销知识

丰富的市场营销知识是经营活动展开的基础,创业者储备了丰富的市场营销知识,才能快速扩展市场。随着制度的不断规范、经济的不断成熟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专业化的经济行为开始出现,简单的投机行为将无法再钻市场的空子,知识和文化已经成为赚钱的一个重要条件,理性成熟的市场更加注重富有市场营销知识的人才。

4.管理学知识

丰富的管理学知识是公司创建者必备的知识要素。因为管理学研究的核心就是通过管理来降低组织运营成本,从而达到提高组织运营效率的目的。管理学的发展使得现代组织的管理,尤其是生产性组织的管理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的管理行为从过去自发的经验逐渐上升到一种自觉的意识。到了现代,管理学已经成为创业人员必修的课程之一。

从中国企业的创业史来看,经验管理仍然是中国创业者管理企业的主流,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经验、经历和能力。中国创业者迫切需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变革。企业的稳定经营最终还是要靠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所使用的管理方式是不同的。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管理创新极其关键,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否形成并成功实施,决定了企业能否发展起来。虽然在商界流传有许多经典管理法则,但是具体创业过程中,却需要拥有一套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理论。如果不能在理论上进行更新,就不会创造出新的赢利模式,就不会采用新颖的管控制度,企业从出世的那一天就会沦落为毫不起眼的大众群体中的一员,难以在竞争惨烈的市场中获得发展空间。

5.金融学知识

金融学知识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经济学知识,它主要针对如何提高资金运作的效率问题进行研究。在一个企业中,金融学的知识主要表现为企业如何对可利用的生产资源进行运作与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当然,要真正走好创业这条路,绝不是仅仅局限于这些知识的。创业者在准备创业之时,就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创业之路才会走得更顺利、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