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给你一个公司,你能管好吗?
58569400000008

第8章 下属是在“钓鱼”,还是“捞鱼”

“钓鱼”与“捞鱼”

无论是卖汽车、卖房子还是卖其他东西,天底下搞业务的人都各有自己的一套业务理论与业务风格。但是,无论这些理论与风格如何千奇百怪,基本上都逃不脱两个派系——“钓鱼派”与“捞鱼派”。

那些凭经验、凭感觉、凭嗅觉成交的销售人员,可以称之为“钓鱼派”;而那些凭细心、凭勤奋、凭韧劲儿成交的销售人员,则可称之为“捞鱼派”。

钓鱼使用的工具是鱼钩,它需要的是技巧,发的是巧力;捞鱼使用的工具是渔网,它需要的是勤奋与耐心,发的是蛮力。“钓鱼派”与“捞鱼派”各有千秋——钓鱼派以老业务人员居多,他们嗅觉灵敏,注重技巧,业务成交速度很快。但是,这一派的人因为小聪明太多,很容易放弃来之不易的客户信息,漏掉大量宝贵的销售机会;反之,捞鱼派以新人居多,他们因为技术还不熟练,知识还不丰富,反应还不灵敏,所以存在着成交慢的缺点。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会投机取巧,而是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地工作,所以他们总是对所有的客户信息一视同仁,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销售机会。

“钓鱼派”的以巧取胜虽然赏心悦目,但“捞鱼派”的稳扎稳打显得更加靠谱。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捞鱼派”的业绩远比“钓鱼派”稳定,他们可以始终如一地确保自己的业绩在公司中处于中上游的位置,令管理者放心。而“钓鱼派”则不然,他们的业绩总是起伏不定,时而跃上巅峰,时而跌落谷底,令管理者又爱又恨。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钓鱼派”用的是渔竿,所以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技术与感觉钓,等着鱼上钩。然而,无论钓鱼的人经验与技术有多好,感觉有多准确,只要手里攥的是渔竿,就意味着选择了小概率事件。就算运气好撞上了一个大鱼群,由于手里握的是渔竿而不是渔网,钓鱼人也只能钓上来一条鱼,然后眼巴巴地看着鱼群从眼皮底下逃走,只有干瞪眼的分。所以“钓鱼派”的人总是饥一顿饱一顿。

与此相反,“捞鱼派”使用的工具是渔网,就算他们完全不知道哪里有鱼,只要不停地下网,总会有所收获。就算费尽力气拖上来的渔网里充斥着大量的砖头和石块,也总会捞上来几条小鱼,运气好了,也许还会有一些小螃蟹、小虾米之类的额外收获。所以“捞鱼派”虽说永远当不了第一,但也永远不会饿死。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捞鱼派”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构成了一个业务部门的脊梁。不仅如此,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种左手握着渔竿、右手拿着渔网,结合了“钓鱼”与“捞鱼”两派所有优点的“综合派”。这一派别的销售人员可以被称为超级销售人员。每一家公司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综合派高手,他们不但业绩突出而且十分稳定,往往他们只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达成一个业务部门三分之一乃至于过半的业绩量。而这种“综合派”的高手,大多来自“捞鱼派”,原因很简单,天道酬勤。

哪一派应该着重培养,哪一派应该经常提点教育,管理者心里应该有数了。

勤奋永远不会错

缺少勤奋的精神,哪怕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有了勤奋的精神,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踏千山暮雪,渺万里层云。美好的明天是勤奋的今天绽放的美丽花朵,只要勤奋,终究会姹紫嫣红;只要勤奋,在荒芜中也能开垦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亚历山大曾经说过:“虽有卓越的才能,而无一心不断的勤勉、百折不挠的忍耐,亦不能立身于世。”成功的人士总是忙碌的,他们轻视怠惰,总是不断寻找新的挑战与更理想的做事方法。他们知道“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努力攀登,才能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在一次大型演讲会上,台下数千人静静等待着原一平的到来,想听他的成功秘诀,等了10分钟之后,原一平终于来了。他走向讲台,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半个小时后,有人等不住了,陆陆续续离开会场。1个小时后,原一平仍然一句话也不说,这时,会场上大部分人都走了,最后只留下十几个人了。这时,原一平说话了,他说:“你们是一群忍耐力最好的人,我要向你们分享我成功的秘诀,但又不能在这里,要去我住的宾馆。”于是十几个人都跟着原一平去了,到了宾馆以后,他脱掉外套,脱掉鞋子,坐在床上,把袜子脱了,然后他把脚板亮给那十几个人看,人们看到原一平双脚布满了老茧,3层老茧。原一平说:“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我的成功是我勤奋跑出来的。”

成功的人,未必都很完美,也未必都很快乐,但他们的特质是常人所没有的,那就是勤奋。

勤奋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品德比金钱更重要,当你具备了美德的同时,你就拥有了财富。

杰克如今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五六年前,他是作为一名送水工被建筑公司招聘来的。在送水工作中,他并不像其他送水工那样,刚把水桶搬进来就一面抱怨工资太少,一面躲起来吸烟,而是每次都给每位建筑工人的水壶倒满水,并利用工人们休息的时间,请求他们讲解有关建筑的各项知识。没几天,这个勤奋好学、不满足于现状的送水工引起了建筑队长的注意。两周后,他被提拔为计时员。

做上计时员的杰克依然精益求精地工作,他总是早上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走。由于他勤奋好学,对包括打地基、垒砖、刷泥浆等在内的所有建筑工作都非常熟悉,当建筑队长不在时,一些工人总爱问他。

一次,建筑队长看到杰克把旧的红色法兰绒撕开套在日光灯上以解决施工时没有足够的红灯照明的难题后,便决定让这位年轻人做自己的助理。就这样,杰克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抓住了一次次机会,只用了五六年时间,便晋升到了这家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的位置。

虽然杰克成了公司的副总经理,但他依然坚持自己勤奋工作的一贯作风。他常常在工作中鼓励大家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还常常自拟计划,自画草图,向大家提出各种好的建议。只要给他时间,他就可以把客户所希望的事做到最好。

“天才来自于勤奋!”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认可这一说法。

人们羡慕那些杰出人士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但是他们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种天赋,而是在长期辛勤的工作中逐渐积累和学习到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了解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只有投入才有产出,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宇宙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