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给你一个公司,你能管好吗?
58569400000029

第29章 要盘活企业,先盘活人

给员工高工资可以降低成本

在很多老板看来,员工努力工作是为了自己,他们应该自觉地拼命工作。但是老板们有没有想过,就你给的那点儿微薄薪水,他们凭什么会去打拼?

史玉柱在《赢在中国》的点评中说:“当你给员工高薪时,你的企业成本是最低的!哪怕你只比第一、第二位的高出一点点,效果也会非常明显!在你给员工高薪时,表面上看仿佛增加了企业成本,实际不然。我这些年试过了各种方法,高薪、低薪,最后发现,高薪时是最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也是企业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在早期的珠海巨人集团时代,史玉柱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但是他后来渐渐明白,大多数员工的使命是打工挣钱,养家糊口。虽然军人有对国家和民族效忠的义务,但员工没有对老板效忠的义务。在20世纪90年代,当脑黄金战役第一阶段考核结束之后,史玉柱就非常慷慨地给江苏和浙江分公司的两位经理发了40万元的奖金,这相当于当时广东市场一个月的回款。史玉柱在会上对所有的人说:“能者多得,只要能为巨人做出贡献不拒绝索取,要在巨人内部培养一批富翁。”

此举过后,史玉柱的员工们都开始疯狂工作、疯狂加班。并且史玉柱还经常会在员工加班的时候动辄就发上几千元奖金,让人惊喜不已。对于重点技术人员,不受公司级别制度限制,只要技术能力强,就不怕付出高额报酬。后来史玉柱做了网游,依然将这套模式保留了下来,他说:“游戏团队的薪水我不管,由管理层定。工资是一事一议,开多少钱评估一下,值得就给,不受任何制度等级限制。在《征途》的开发过程中,史玉柱出手颇为大方,给整个研发团队开出了很高的工资。他的目的就是要让研发人员感觉到,征途网络给他们的报酬绝对是在整个行业居于前列的。”

项羽和刘邦的故事也能证明这一点。

项羽会为将士流泪,为受伤士兵吸脓吮血,却想不到,将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图的是什么?还不是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可是他该封的不封,该赏的不赏,只知道流鳄鱼眼泪送些汤汤水水,这算什么呢?相比起项羽,他的对手刘邦则聪明多了,反正他一无所有,所以一旦有了,也不会太心疼,出手大方也是自然的。因为他自己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底层,所以特别能容忍人,也最懂得世态炎凉和人间疾苦,知道人们追求什么、惧怕什么,要收买人心总是能够到位,也不愁没人拥戴、没人辅佐。

在马斯洛的需求论说明,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之后,人们才会考虑高层次的需求。在现在的社会,大家的压力都很大,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大家都无法喘息,所以大家都很现实,工资作为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保障条件,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是不可动摇的底线。工资低的公司,即使企业文化搞得再好,也难以留住人才。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绝对是万万不能的。

给你的员工们“松绑”吧

现在有很多企业的管理思想依旧非常古板陈旧,希望把员工变成一个个机器人,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严格规定。这种管理方法非常愚蠢,只适用于一些低端企业,根本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

比尔·盖茨有着一张长不大的娃娃脸,他喜欢舒舒服服地坐在电脑面前,一边吃比萨饼、喝可乐,一边彻夜不眠地编写电脑程序。他的大学教授评价他说:“他是我所教的学生当中最好的学生。我不能想象还有比他更聪明的人。搞软件,对他来说几乎是不费力的。”正因为比尔·盖茨是一个天才,所以他更明白:只有宽松的环境,才能让天才充分发挥能力。

在微软,着装规定是不存在的。比尔·盖茨认为,在一个不必打领带、不必西装革履的轻松环境里,员工的思维会更活跃,创造力会更强。如果一个企业因为一双鞋而把一个时尚但非常优秀的员工弄得死板而没有生气,这是不划算的。比如说一位男孩,他可能不喜欢用领带束缚脖子,但他喜欢创新和努力地工作,那么老板会选择哪一个?逼他用领带卡住脖子,卡住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是留住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放松他的脖子?对于一位爱美的女孩,是在束缚她的腿的同时束缚住她的工作热情和活力,还是放松她的脚,留住她的工作激情和魅力?

比尔·盖茨的选材标准是非常高的,他只要天才和聪明人。但是等他们进来之后,比尔·盖茨会让这些天才们尽可能地放松,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微软的整栋办公大楼里看不到一座钟表,只要是风和日丽,员工们均可自由自在地在外面散散心。微软公司除了为员工免费提供各种饮料之外,在公司内部,用于办公的高脚凳到处可见,其目的在于方便公司员工不拘形式地在任何地点进行办公。当然,微软的员工每人都有独立的办公室,员工们都有自己的自由空间,有的人把床搬到了办公室,把宠物也带来了,有一个人甚至在办公室里养了一条蟒蛇。因此,有人说微软的员工是邋遢和不拘小节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智慧的发挥,相反给员工一个开启创造力的空间。

微软员工的工作氛围是很轻松的,但它的效率却是国内所有企业望尘莫及的。很多企业家主张搞军事化管理,这并没有什么错。但问题是,这只适合于劳动密集型的低级化阶段。企业不是打仗,不是凭着满腔的亢奋拎个炸药包往前冲就能取得胜利的。企业的运营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匹夫之勇。特别是在经过金融危机洗礼之后,存活下来的大部分企业都将会有一个产业升级和调整的过程,逐渐从依靠压榨劳务型劳动者的低端产业链走向依靠知识型工人的中高端产业链。以前那些呆板的管理模式也必须要被淘汰。正是因为很多企业不将员工当人看,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的过劳死,累死累活却依然在温饱线上徘徊,与世界五百强企业还是天上与地下的差距。

在有些企业拼命给员工施压的时候,也有很多公司却已经在这种原始野蛮的管理中得到了教训,变得更加的聪明,倡导一种宽松的工作氛围,进行人性化管理。当有些公司的员工忙得连恋爱的时间都没有的时候,惠普却一直强调要让员工工作、生活两不误,他们不希望希望员工因为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家庭和爱好。在很多企业里,员工的薪水确实很高,但他们的工作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因为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的利益平等交换的原则。但是惠普却认为,他们所提倡的这种理念会使工作效率更高。比如有员工要在上班期间出去检查维修,如果不让他去的话,他坐在办公室里就会因为惦记这件事而没有任何工作效率,所以在惠普从来都是不记考勤、没有上、下班打卡制度。而且惠普的员工都有带薪休假,基本上他们想什么时候休假都可以,只要提前跟自己的上司打个招呼,把工作做完或者交接一下就可以了。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技术的背后是人。过去几十年社会的种种进步,源自于天才身上那些无法预测的创造力。”对于企业而言,人才特别是天才是非常重要的。让天才心无旁骛的发挥自己的才华,就意味着企业将有无尽的财富迅速流入。

微软的秘密就两个字

——人才

在当今社会,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不管是企业发展还是社会进步,天才们的那些天马行空的创造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天才能够创造的价值,是很多人拼命工作都无法企及的,比尔·盖茨深知这一点,这也是微软成功的秘诀。

2008年,比尔·盖茨想要收购雅虎,当媒体询问他“为什么雅虎值400亿美元”时,比尔·盖茨的回答令人惊讶:“我们看上的并非是该公司的产品、广告主或者市场占有率,而是雅虎的工程师。”他表示,这些人才是微软未来扳倒谷歌的关键。

比尔·盖茨把人才当成公司最重要的财产,他曾说:“如果把我们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比尔·盖茨认为,一个公司要发展迅速得力于聘用好的人才,特别是聪明的人才。比尔·盖茨“不雇佣笨蛋”,他只招募最优秀的人才。早在微软公司刚创立的初期,他就努力从熟悉的人中寻找聪明的人才,他亲切地称他们为“聪明的朋友”。到了后期,因为认识的人有限,他马上开始招聘陌生的聪明人。即使每年接到全球12万份多的求职申请,但比尔·盖茨仍不满足,他认为还有许多令人满意的人才没有注意到微软,因而会使微软漏掉一些最优秀的人。

所以,无论世界上哪个角落有他中意的人才,比尔·盖茨都会不惜任何代价将其请到微软公司,如微软公司最重要的领导和产品研发大师Jim Allchin就是一个例子。最初的时候,比尔·盖茨通过朋友多次联系他,请他加入微软,Jim Allchin都置之不理。后来虽然禁不住比尔·盖茨的再三邀请,Jim Allchin终于答应面谈,但是一见到比尔·盖茨就毫不客气地批评说:“微软的软件是世界上最烂的软件,实在不懂你们请我来做什么。”比尔·盖茨不但不介意,反而谦虚地对他说:“正是因为微软的软件存在各种缺陷,微软才需要你这样的人才。”Jim Allchin被比尔·盖茨的虚怀若谷所感动,终于答应到微软工作。

比尔·盖茨安排的很多“面试”,不是在考人家,而是在求人家。用微软研究院副院长杰克·巴利斯的话说,是在“推销式面试”。美国媒体经常提到另一个经典例子:加州“硅谷”的两位计算机奇才——吉姆·格雷和戈登·贝尔,在微软千方百计的说服下终于同意为微软工作,但他们不喜欢微软总部雷德蒙冬季的霏霏阴雨,比尔·盖茨就在阳光普照的“硅谷”为他们建立了一个研究院。因为微软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工程师均来自印度和中国,所以比尔·盖茨特地在印度和中国分别建立了微软研究分院。1998年,微软在北京海淀区设立了亚洲研究院,大量网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大学优秀学子。

管理学教授蓝多·依·佐斯在《微软模式》中说:“盖茨从来都是有意识地雇佣那些有天资的人并给予他们丰厚的回报,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成功模式。这是微软公司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然而人们都有意识地忽略了这一点。”新闻记者蓝道·史卓斯也说:“当我近距离检视微软的运作时,震撼我的不是这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而是该公司拟订决策时那种密集、务实的深思熟虑。据我观察,微软不像昔日的IBM那样,在墙上挂着训斥员工‘要思考’的牌子,而是‘思考’彻底地渗入微软的血脉,这是一家由聪明人组成、管理良好、从过程中不断学习的公司。”

几个真正出色的能人抵得上1000个普通的员工,就好比孙悟空一个人就能抵上千的虾兵蟹将。微软聚集了一大批顶尖级的聪明人,这使得他们在技术开发上一路领先、在经营上运作高超,终使比尔·盖茨成为了世界首富,微软成了全球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

比尔·盖茨预测,百年之后,在计算机网络走向衰落的时候,必将是生物工程兴起的年代。那时的微软,生物工程将是其主营业务。比尔·盖茨相信不管时代发生怎样的变迁,微软公司都能持续兴旺,因为“重要的天然资源是人类的智慧、技巧及领导能力”,微软只要坚持大力网罗一流人才的传统,就可以进军世界上任何一块领地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