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希望他们的学生每天都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表扬自己!的确,赞扬令人干劲十足,而负面的自我评价则会让人陷入消极的状态中,一点一滴地侵蚀人们的自信心。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的人,都应该牢牢记住苏格拉底的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力量来自于永恒的自信心
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
——拿破仑·希尔
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
谁也不会想到,令人瞩目的德摩斯梯尼原先患有口吃病,幼年结巴,语音微弱,做演说时常被人喝倒彩。但是他始终对自己抱有坚定的信心。为了克服疾病,每天清晨口含小石子,呼喊练习,最终成为口若悬河、辩驳纵横的演说家。
世界上有很多取得辉煌成就的人,虽身处逆境,但充满自信,自强不息,奋斗向上,最终获得成功。他们成功的力量来自于永恒的自信心。
哈佛大学始终坚持为学子们树立坚定不移的自信,让他们相信:自信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人只有自信,才能拥有坚韧的意志,以及战胜挫折的信心。信心可以开启人的精神潜能,从而使人获得无穷的力量,以此用来获得成功和重塑命运。
克里斯托·莱伊恩,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也许他的名字很陌生,但他的设计却震惊了许多人。
当年,克里斯托·莱伊恩幸运地被邀请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他提出的设计方案别出心裁——用一根柱子支撑整个大厅天顶。市政府选用了这个构思巧妙的方案,并在一年的时间内顺利完工。
但在一年后,工程进行验收时,市政府请来的权威人士对他的一根支柱设计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了,要求他再多加几根柱子。
小故事大道理
年轻的设计师自信地向那些权威人士解释、说明,并通过计算和列举相关实例证明,一根柱子足以保证大厅的稳固,但自以为是的权威人士只认定自己的观点。双方僵持不下,迫于政府的压力,为避免被送上法庭,克里斯托·莱伊恩不得已,在大厅周围增加了四根柱子,只是这四根柱子根本没接触到天花板,其间相隔了令人毫无察觉的两毫米。这样才通过了验收。
在后来300年的时间里,官员们一批批地来,一批批地走,政府大厅完好无损,而当年的争执和年轻的设计师克里斯托·莱伊恩早已被遗忘。
转眼间,到了20世纪后期,市政府修缮大厅的天顶时,蓦然发现了这个秘密。四根神奇但略显多余的柱子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和游客前来参观,一并带给人们震撼的还有刻在柱子上的一行字:自信和真理只需要一根支柱。
在仅存的资料中留有克里斯托·莱伊恩的这样一段话:“我很相信,至少100年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口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的一点坚持。”这种坚持,这份自信,足以让300年后的人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足以震撼所有人。
在这个故事中,你是为克里斯托·莱伊恩的高超建筑技艺赞叹呢,还是为他对自信的坚持喝彩?
这根支撑整个天花板的自信的柱子,正是我们男孩应具备的力量。
哈佛男孩教养手札
哈佛大学的知名教授常对学生这样说,自信就是一个人的胆量,有了这样的胆量,定能所向披靡。他们非常相信自信的力量,确实,成功源于自信,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精力充沛,豪情万丈。
然而遗憾的是,孩子的自信常常是被父母打击掉的。当我们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而不由自主地拿他们与同龄人相比较时,他们的感觉就会非常糟糕。例如,他们听到“你为什么不像哥哥一样”“卡尔做得比你优秀多了”时,并不会激发起他们发奋图强的决心,反而是给了他们一种消极的暗示——没有人相信你,我们对你很失望。这容易让孩子产生失败感和嫉妒心,不仅会泯灭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成长。
我们都知道,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会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父母的攀比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造成孩子无视自己所具有的令人骄傲的长处,从而丧失自信心。所以,与其用这种“刺激”的方式来驱动孩子进步,不如换成接纳和鼓励。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大部分的孩子以及成人,更能从接纳和鼓励中获得力量。
这不难理解。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如果你学会赏识,用赞赏、相信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就会给他们信心和力量。
孩子做任何事之前,家长可以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孩子成功以后,你可以说:“你果然做到了,真了不起!”孩子从你的鼓励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他会更乐于去努力让自己成长。
“孩子是喜欢成功的!”“孩子是喜欢被称赞的!”哈佛著名教育家史蒂芬先生在讲到孩子心理特点时曾反复这样说。你的赞扬与鼓励定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任何时候都可以,比如玩游戏、做运动、日常活动……
比如男孩子喜欢的溜冰运动,在他初次接触时,也许自己穿上鞋子都难。这时只要说一句“相信你,你一定能行”,孩子感受到你的信任,会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心中的畏惧,试着迈出第一步。
第二次,尽管还很不稳定,但能独立走几步。这时候你不能着急,要明白,孩子只需和自己比较。你要肯定他:“和昨天相比有进步!”这时,他心中会想:“我一定行的!”那么,自信的种子已在孩子心中扎根,我们就期待他更大的进步吧。
到了下一次,他会溜得更好,你在这时一定要给予更大的鼓励:“真了不起!”你会发现,当他听到这句话时,眼神是闪烁的,下巴是高昂的……
接下来,你一定会发现一个渐渐自信起来的孩子。
这样的鼓励是有梯度的,能让孩子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开始建立自信心,并逐渐增强,继而会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这样有梯度的鼓励同样适用于孩子的学习、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任何方面。
不甘平庸,必须像王者一样自信
不为平庸而生。
——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 塞涅卡
哈佛学子都牢记这样一段话:一个优秀的人才,他的自信力,恒久不衰。倘若本来是一块金子,拥有自信,会永远优秀;如果缺乏持久的自信,就会甘心成为一粒沙子。有些人原本是优秀的,只不过,缺乏自信心,就会将他一步步地从优秀的高位上拉下来,直至跌落到平庸的位置上。
自甘平庸,是人生的悲剧,也是人生的灾难。只是更多的时候,由于自己的自卑,导演了这场灾难和悲剧。不甘平庸,就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坚信自己是最棒的。这是深入每个哈佛毕业生内心的永恒真理。
小故事大道理
吉米·哈里波斯是美国著名的赛车手。
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车手。
他在军队服役的时候,有过开卡车的经历,这对他熟练驾驶技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为了实现自己的赛车梦,退役之后他选择去一家农场里开车。工作之余,他仍然坚持参加业余赛车队的技能训练。只要遇到车赛,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参加。因为得不到好的名次,所以,他在赛车上的收入几乎等于零,这也使得他欠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债务。但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有一年,他参加了威斯康星州的赛车比赛。当赛程进行到一半多的时候,他的赛车位列第三,他有很大的希望在这次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正当他暗自欣喜时,他前面的两辆赛车发生了相撞事故。危急时刻,他迅速地转动赛车的方向盘,试图避开他们。但终究因为车速太快,未能成功。结果,他撞到车道旁的墙壁上,赛车在燃烧中停了下来。当他被救出来时,手已经被烧伤,鼻子也不见了。体表受伤面积达40%。医生给他做了7个小时的手术,才将他从死神的手中救出来。
经历这次事故,尽管保住了命,可他的手萎缩得像鸡爪一样。医生告诉他:“以后,你再也不能开车了。”
听到这个消息,不甘平庸的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绝望。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当赛车手的梦想。于是,他接受了一系列植皮手术,为了恢复手指的灵活性,每天他不停地练习,用手指的残余部分去抓木条,尽管疼得浑身大汗淋漓,而他仍然坚持。他始终坚信自己的能力。在最后一次手术之后,他回到了农场,用开推土机的办法,让自己的手掌重新磨出了老茧,并继续练习赛车。
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仅仅是在9个月之后,他又重返赛场!他首先参加了一场公益性的赛车比赛。但没有获胜,因为他的车在中途意外地熄了火。不过,在随后的一次全程200英里的汽车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又过了两个月,仍是在上次发生事故的那个赛场上,他满怀信心地驾车驶入赛场。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他最终赢得了250英里比赛的冠军。
吉米第一次以冠军的姿态,面对热情而疯狂的观众时,他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一群记者纷纷将他围住,并向他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你在遭受那次沉重的打击之后,是什么力量使你重新振作起来的呢?”
此时,吉米手中拿着一张此次比赛的招贴图片,上面是一辆赛车迎着朝阳飞驰。他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着用黑色的水笔,在图片的背后,写上一句凝重的话:把失败写在背面,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心理学大师卡耐基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箴言就是:“我想赢,我一定能赢;结果我又赢了。”吉米·哈里波斯的敢想敢做、不甘平庸、永不放弃,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哈佛男孩教养手札
林肯总统对于自信有一个非常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曾说,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人的事业也是一样,一个人的成就不可能超越自己的信念。可以说,能够步入哈佛殿堂的成功者都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正是这种不甘平庸,才成就了哈佛的伟大,成就了哈佛学生的人生辉煌。
在哈佛的人生课堂上,导师这样教导学生:人生是不能被设定的,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人生可能。有人说,不要像一般人一样生活,否则你只能成为一般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想成为不一般的人,那么你就不能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为600个智力、学历和生活环境都相差不多的青年人。调查者让600名青年各自填写一份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问卷,然后从问卷的统计结果中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暂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
那么这些青少年时期的志向,对每个人未来的人生又会产生怎样的改变呢?调查者在20年后对这600名对象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那3%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0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0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而10%有清晰而短期目标的人,20年后大多处于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达成,人生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都能安稳地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处于社会最底层,生活不如意,并常常深陷抱怨的情绪之中。
这个调查给世人的启示是,如果你不甘平庸,那么你最好为自己制订一下清晰而且长期坚持的目标,并为此而奋斗。当然,当你为这一长期而远大的目标奋斗时,你必然是抱着使命必达的王者般的自信坚持到底。
对于男孩来说,最可贵的是拥有一颗不甘平庸、不断进取的心。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男孩摆脱平庸,就必须要帮助他拥有王者般的自信:敢想敢做。
男孩有自己的想法,并为之付诸行动,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这说明男孩有个性,是一个人格健全、能独立行走的男子汉。有些想法或许在父母看来是幼稚的,不可思议的,但如果你给孩子空间和时间,也许他们真的能够为你创造一个奇迹。如果家庭教育过于限制孩子的个性成长,要求孩子按父母的意志行事,不允许他坚持自己的理想,那么孩子的种种天性就会在这种教育中被磨灭。
只有敢想还很不够,目标只停留在口头上,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实现的,一个自信心很强的人,必定是一个敢于行动的人。他决不会对生活持等待、观望的消极态度,从而丧失各种机遇。他会在行动中、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当然这里说的敢想敢干,都不是盲目的,更不是主观主义的空想、蛮干。而要从小培养他们学会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和为了实现目标具体的做法,从小做一个不甘平庸的自我。
小测试
你的自信心有多大?
请在A、B、C中选出适合自己的答案,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同学误会你做了坏事,你会怎样做?
A.忍气吞声,或放声大哭。B.透露一点心声。C.清楚地向对方解释。
2.你是否觉得经常被人利用?
A.经常是。B.有时是。C.不是。
3.同学对你有不合理的要求,如经常抢你的零食吃,你会拒绝吗?
A.很难。B.有时能够。C.能够。
4.在校园里,同学当众取笑你,你会有什么反应?
A.若无其事。B.做出反击,与他对骂。
C.直接向他说,你不喜欢他的所作所为。
5.在校园里,同学恐吓、威逼你做违反校规的事,你会有什么行动?
A.因怕事而依从。B.以恐吓的语言回敬。
C.表明不答应的原因和自己的立场。
计分方法:A得3分,B得2分,C得1分。
分析:5~8分——A型;9~11分——B型;12~15分——C型
A型——自信、自爱的人,有能力面对外来的欺凌。
B型——自信不足的人,要多加练习,便更有能力面对外来的欺凌。
C型——自信极低的人,需不断练习,才能突破心理障碍,不怕欺凌。
给自己一个定位,找准人生的起点
认识到自己能够做什么很重要,但认识到自己不能做什么更重要。
——哈佛大学第22任校长 洛厄尔
哈佛大学向来崇尚自由精神,她让每一个学子都尽可能地认识到自身的全部优缺点,因此,在哈佛大学,专业之间的院系调整是非常常见的事。哈佛大学鼓励学子认清自己,为自己找准定位。因为不论是自恃过高还是妄自菲薄,都会让一个人的努力事倍功半,更糟糕的是,他将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越跑越远。
在哈佛,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一个人选好了起点,就等于找准了成功的方向;一件事选对了起点,就等于开创了美好结局的一半;一个目标定好了起点,就等于缩短了与成功的距离。”
给自己一个定位,找准人生的起点,这是实现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道程序。
只有客观地看待自己,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反之,若是脱离基本事实,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为自己确立一个不合实际的定位,那么就只能重复错误的选择,到头来自食苦果。
哈佛男孩教养手札
哈佛的一位毕业生曾这样说,不同的起点蕴含着不同的力量,也预示着不同的结局。但选择起点的关键之处在于要学会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以此为根据来确定自己的定位。
小故事大道理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只调皮、天真的小山羊,它想吃园内的白菜,一天清晨,它来到栅栏外,可因为缝隙太小而无法进入。正在苦恼的时候,它不经意间瞅见了自己的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它的影子显得很长、很长……
“原来我竟有如此高大,何必要吃这白菜呢?我可以去吃树上的果子。”
小山羊奔向远方的一片果园,尚未到达目的地却日已近午,阳光照在头顶上,它的影子缩成了很小的一团。
“唉,我这么矮小,看来是没法吃到果子了,不如回去吃白菜吧。”但片刻之后,它又转悲为喜。“我现在这么苗条,钻进栅栏肯定不成问题!”
等到小山羊回到栅栏外时,日已偏西,它的影子再度被拉长。
“我为什么要回来?我不比长颈鹿矮,吃树上的果子毫不费力!”于是,它再度朝果园跑去。
就这样,小山羊不停地徘徊、往返于果园与栅栏之间,直至天黑仍然饿着肚子……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认为,人应该正确评价自己。能够做出正确判断是一种幸运,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有误,做了不可做、不该做之事,就会使社会秩序发生混乱。所以,人类对于社会的第一要务是判定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要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这是很重要的。松下幸之助常常自问:“我到底有多大力量?”“我的情况究竟如何?”他认为,虽然完全认清自己比较困难,但心里抱着“认清自己”的心态,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
我们可以教孩子仿效松下幸之助的方法问问自己:“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我想做些什么?”在孩子与自我心灵的对话中初步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浅显的定位。
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需要家长也能客观地认识孩子。故事中的小山羊受太阳光下影子的影响,一度迷失了自己。由此反思,我们很多家长不也常受外界的种种影响,而找不到孩子成长的方向吗?我们常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和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去弥补我们自己的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总是自私地希望孩子去实现我们自己的想法。而我们似乎很少问孩子:“你的兴趣是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现在最想做什么?”
帮助孩子找准人生的起点和方向,需要家长放下那些“自私”的“寄托”,给孩子发现和认识自我的空间。
找准人生的起点,还需要看清孩子的长处和优势。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曾经在文学之路和艺术生涯中一无所成,然而他对化学研究情有独钟,在着力于化学研究之后,他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奥托·瓦拉赫的成功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找准孩子的长处和优势,才能避免走弯路并充分挖掘潜力,这是能够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前提。
帮助孩子定位自我,既要让孩子充满自信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还要避免孩子过度自信导致的自负。自负会使孩子的心胸变狭窄,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不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准人生的起点,才有可能迈向成功。
成才锦囊
摆正自己的位置
我们仰视的时候,容易低估自己,但我们选择俯视的时候,往往又会高看自己,每个人都应有对自己清楚的定位,并摆正自己的位置。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在这之前请先确定好自己的坐标,然后再选择人生的道路。不妨尝试下面的做法,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内心加上一台天平。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根本不想在这件无聊的事情上花费心思!”我们既不要伤害人家,也不应为别人的批评所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是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不追求极端。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坚持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身处顺境必须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身处逆境能够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虚而入。所以应笑看人生的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相信自己,你比想象中更优秀
如果有坚定的自信的话,任何人都能比平常的表现更好。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罗伯特·贝特尔
哈佛人认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每个人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潜在能量,等待着我们自身去挖掘。一旦我们能够发现并发掘出这种力量,每个人都将变得更优秀。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斯研究人的潜能开发时得出一个结论:普通人只开发了自身蕴藏能力的十分之一,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的能力不过是在沉睡,我们只利用了身心资源中的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直接说是荒废。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加优秀,谁也不知道我们自己究竟有多伟大。这是因为,一个人的价值有时候是显性的,然而更多的时候是隐性的,只有我们相信自己,不断突破自己,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人,从来不是被别人打败的,真正的敌人往往是自己。
相信自己是成功的第一个秘诀。自信比金钱、权势、地位更重要,它是人生最可靠的资本!哈佛大学的学子们都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并用实际行动积极地证明:优秀来源于对自己的无限相信。
小故事大道理
欧洲文学史上,小仲马和他的父亲大仲马同样有名。但小仲马的成功完全取决于他的自信。
小仲马的文学之路并不顺利。有一天,大仲马在得知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之后,就告诉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附上一封短信,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小仲马断然拒绝了父亲的建议,他说:“不,我相信自己,也不想坐在你的肩头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在一封又一封冷酷而无情的退稿信面前,小仲马没有沮丧,仍然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资深编辑曾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便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截然不同,带着这种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家。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儿子小仲马。
“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
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比想象中的更优秀!”
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茶花女》出版后,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小仲马一时声名鹊起。
哈佛男孩教养手札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天才,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有待挖掘的宝藏,父母的帮助和激励将决定了宝藏的开发程度。因为,詹姆斯通过研究还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发挥可以至80%~90%。可见,在发掘自己潜能的路上,父母的激励对孩子的作用有多么重大。而家庭教育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发现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激励孩子,要常对孩子说能带给他正能量的话,比如“你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别怕,你肯定能行!”“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你一定是个人生的强者!”“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成绩一定会赶上去的。”类似这样的话,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很好地激励孩子,从而使他相信自己。例如,在孩子参加讲故事比赛之后,告诉孩子“今天你勇敢地表现了自己,你是好样的!”
除了语言的激励,家长还可以适度给予孩子物质奖励。但在奖励的时候,一定要跟孩子说明奖励的原因。奖励的原因应针对具体的行为和事情,而不是针对人。
让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优秀的,这需要父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与引导。有时候,适当地为他制造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他独立做一件容易完成的家务活,游戏时适度地降低规则……这样让孩子获得一点一滴的成功体验,一点一点地积累兴趣、信心,假以时日孩子就有了前进的动力,这样才会更相信自己。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男孩交流的时候,要有意地告诉他,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点挫折都没有。让孩子学会正视和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因为要达到某一种成功只有战胜这个挫折才可以达到,让孩子树立起这种观念,即使孩子在碰到一些问题时,他也能够客观、平静地对待,而不会去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他对自己的能力存在严重怀疑和不信任,那么他终其一生也无法成就辉煌的事业。
战胜恐惧,发现自己的潜能
真正的勇气并不是摆脱恐惧或免于失败,而是即使恐惧也仍然前行。
——哈佛教授 沙哈尔
哈佛大学教授凯洛金曾说,恐惧的产生大多来源于不自信,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其实,只要自信一点,就能激发自己的潜能,让结果发展得更好。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做过一份关于儿童心理恐惧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正常情况下,90%以上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40%左右的儿童至少对一种事物感到恐惧害怕,43%的儿童则有7种以上让他们感到恐惧的。
让孩子感到恐惧的有:打雷、鞭炮声、影子、黑、动物、上学、考试、被批评、独自在家、独自睡觉、坏人、走丢、警察、说话、陌生人……
有些恐惧可能会帮助孩子更好地保护自己、约束自己。但过度的恐惧会导致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敢尝试,甚至于忧郁。因此,让孩子战胜恐惧,才有利于其更好地成长。
亨特有位智慧的父亲,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让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正视恐惧、克服恐惧,从而走出困境。
小故事大道理
莫顿·亨特是一位美国作家。早年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他勇敢、自信,各方面表现均很出色,这缘于小时候父亲在悬崖上给他上的一课。
小时候的一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亨特和几个小朋友厌倦了玩子弹的游戏,于是他们决定玩些新花样。
这时,小伙伴内德提议道:“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这个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赞同:“我们现在就去爬吧!”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而亨特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他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亨特出生以后,8年来一直有病,而且他一直牢记着母亲叫他不要冒险的训诫。
“别做胆小鬼,来呀!”亨特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叫喊着。就这样,亨特和一帮小伙伴来到一处空地。
空地的另一边是座悬崖耸立。那是一座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崩土、凸出来的岩石和蓬乱的灌木。大约20米高,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有2/3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亨特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当亨特爬到半山腰时,觉得自己不敢再动弹,而这时其他的孩子已爬上了崖顶,并丢下他一个人,全跑回家去了。
亨特伏在悬崖上不知所措,往下望感到头晕目眩;往上看更陡更险,他就僵在那里直到暮色苍茫。
后来,小伙伴杰利带来了他的父亲。父亲用手电筒照着他并安慰说:“下来吧,亨特!”
但当时亨特已完全被恐惧淹没了。他在悬崖上哭泣,不敢挪动半步。
父亲鼓励他:“你不要想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自己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先把你的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再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左脚,左脚,放在手电筒照射的地方……”
“别慌,慢慢地,右脚下来!”
……
在父亲一步步的引导下,亨特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地有了信心,终于爬下悬崖。
这件事使他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不仅是从悬崖上爬下来,更重要的是战胜了恐惧,战胜了自己。
哈佛男孩教养手札
事实上,人的恐惧主要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哈佛大学的心理课上有一个经典的实验:
首先,心理教授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
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谁还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三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木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只走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往前移动半步。
很显然,哈佛的这个实验告诉人们:环境是一样的,能否顺利通过那座桥,取决于是否能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有时候,成功就像通过那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因恐惧而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恐惧足以摧毁一个人的能力、才能和潜力。
要让男孩从小具备战胜恐惧的勇气,就得让他直面恐惧源。反复地接受恐惧的刺激,强迫他逐渐适应这种刺激,才能逐渐消除他的恐惧心理。
对于孩子害怕的事物或事情,不能逃避,要让孩子面对它、走近它。比如,初学游泳的人,对水都有一定的恐惧。要想克服对水的恐惧,只站在水池边往下看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与水亲密接触,去适应它。在这个过程中,恐惧感会慢慢消失,反复练习之后,对水的恐惧就不复存在了。
当然,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如果孩子对“蛇”等有杀伤性的动物感到恐惧时,是不能强迫他去面对恐惧,强行“接触”有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更严重的心理阴影。不如,先引领孩子去认识它、了解它,当孩子对这类事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会发现那些令他感到恐惧的动物也都是生命体,这样,孩子的知识面扩大了,能正确看待了,恐惧感也会随之减弱。
小贴士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7个方法
一、了解恐惧根源。
二、给予情感上的安慰,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陪伴他。
三、多搂抱和爱抚,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动向,以行动支持孩子,鼓励孩子。
四、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沟通恐惧的事物的真相。
五、慎选电视节目,尤其睡前不要看恐怖的节目,听恐怖的故事。
六、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心中的恐惧,让美好事物充实孩子心灵。
七、保持孩子活动的区域光线充足。
所有哈佛学子的成功都告诉我们:战胜恐惧的过程其实是战胜自我的过程。让男孩战胜恐惧,一切尽在家长的正确引导。只有帮他战胜了恐惧,他才会充分相信自己,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战胜自卑,你并不比别人差
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哈佛学子 海伦·凯勒
无法相信自己,甚至产生怀疑和自我贬低的情绪,那么这就是一个自卑的人。自卑者往往被一种消极沮丧的情绪笼罩,一方面自怨自艾,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他人;另一方面又拥有极强的自尊心,担心他人看不起自己,高度敏感、神经脆弱。
而自信是一种内在力量,它犹如人身体内的一个“发动机”,对自己充满信心时,你便从这个“发动机”上获得巨大的能量,相反,当你自卑而沮丧,不相信自己,甚至怀疑和苛责自己时,这个“发动机”便无法启动,人也就会变得无助。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人人都有自卑心理,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完美的。然而,深陷自卑泥潭,则会陷入因自卑焦虑而无法专注于某件事情,最终失败,继而更加自卑的恶性循环。而战胜自卑的人,则在人生路上走得从容而快乐,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自信的成功者。
自卑是心底最大的毒瘤。
小故事大道理
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乔伊是个黑人,出身贫穷。很长一段的时间里,他为此深深自卑,几度陷入绝望的境地。
回忆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乔伊总是一脸愁容:“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谋生。我父亲是一名水手,他每年多次往返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之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出身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出息的,也许一生都像父亲工作的船只一样,漂泊不定。”
但后来的经历改变了他……
10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去参观凡·高的故居。在那张著名的吱嘎作响的小木床和那双龟裂的皮鞋面前,乔伊好奇地问父亲:“凡·高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画家吗?他难道不是百万富翁?”父亲回答他说:“凡·高的确是著名的画家,同时,他是和我们一样的穷人,而且是一个连妻子都娶不上的穷人。”
紧接着,父亲带着乔伊去了丹麦,在童话大师安徒生狭小简陋的故居里,乔伊又困惑地问父亲:“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可是,这里的房子却这样破旧。”父亲答道:“安徒生是砖瓦匠的儿子,他生前就住在这栋残破的阁楼里。皇宫只在他的童话里才会出现。”
从此,乔伊的人生观完全改变。他不再自卑,不再以为只有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才会出人头地。他说:“我庆幸有位好父亲,是他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而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又告诉我,人能否成功,与贫富毫无关系,于是我走出了自卑的阴影。”后来,乔伊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并获得了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
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出身和贫富并没有太大关系,成功不是天才和伟人的专利,只要我们能够战胜自卑,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就可以和伟人一样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哈佛男孩教养手札
自我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总是希望改变当前所处的境况。如果我们一直带着这种自卑感去生活,自卑就会变成我们精神生活中长久的枷锁。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自卑感就会演变成“自卑情结”。
我们往往会看到自卑的孩子令人揪心的一面:不敢大声说话,不苟言笑,常常独自一个人在某个小角落里默默注视着他人,其实他们心里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然而,自卑的心理却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如果发现孩子有自卑倾向,首先要让他敢于面对、正视这个问题。清楚地告诉他:每个人都存在自卑,不仅仅是你一个人有自卑感,那些看上去自信又开朗的人也有令他们自卑的一面,然而,是让自卑捆住手脚,还是战胜自卑不断完善自我,这完全取决于自己要怎样做。
在这个问题上,父母无私的爱对男孩来说是战胜自卑的强大力量。当他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感到沮丧时,看到父母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不佳表现而减少一分对自己的爱,看到即使有缺点也依然得到父母无差别的爱。这种爱的力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男孩对自己的看法,父母就像一面魔法镜,让男孩子看到一个“即使如此也依然可以被爱”的自己,让他对缺点和不足并无心理负担,便可以克服内心的自卑。
除此之外,父母可以在言行举止等细节中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影响和引导。哈佛心理学家这样说:“人的姿势与人的内心体验可以相互促进。”一个人有信心、有力量便昂首挺胸,没有信心、没有力量就无精打采,垂头丧气。学会自然的昂首挺胸,就会逐步树立信心,提高信心。
让男孩儿始终保持昂首挺胸的姿势。观察周围的人、成功的人、得意的人,获得胜利的人总是昂首挺胸,意气风发。昂首挺胸是富有力量的表现,是自信的表现。而那些遇到挫折而气馁的人,垂头是失败的表现,是没有力量的表现,是丧失信心的表现。另外,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透露出情感,传递出微妙的信息。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胆怯、恐惧;躲避别人的眼神,则折射出阴暗、不坦荡的心态。正视别人等于告诉对方:“我是诚实的,光明正大的;我非常尊重非常尊重你,喜欢你。”因此,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
闲暇之余,也可以引导孩子多想想自己得意和成功的事。例如,作业完成得很好,跑步取得了冠军……
父母还要和孩子一起笑。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内心体验是一致的。笑是快乐的表现。笑能使人产生信心和力量;笑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笑能使人忘记忧愁,摆脱烦恼。学会笑,学会微笑,学会在受挫折时笑得出来,以此来提高自信心。当孩子逐渐养成经常微笑的习惯,他就会觉得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自信的男孩总是让“发动机”运转着,源源不断地获得能量,不会消极沮丧,只会勇往直前,即使碰到问题,也能够视其为人生的挑战,当作一次锻炼自己提升自我的转机,从而闯过一道道关口,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成才锦囊
摆脱自卑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所谓的出身和别人对自己的评论中而不能自拔。个人的贫富美丑,别人的语气、眼神、手势等都可能打击我们的自信心,消灭我们往前迈进的勇气。对此很多人都选择缩在一角,惊恐地望着它们,哀叹自己的无能与不幸,眼睛只看得到那些困难与挫折,没有信心去铸就自己辉煌的人生。
其实,这个世界上能绑住你自己的,只有你的心。自卑感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但我们不应该被自卑囚禁,不应被自卑吓倒。安徒生和梵·高都出身贫寒,但他们都没有以贫穷作为阻碍实现梦想的理由,所以,他们最终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面对自身的缺陷时,在身处困境时,请不要陷入自卑的沼泽当中,不能因他人的消极评价而否定自己。我们常常会扩大自己精神痛苦的程度,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事事不顺心,而事实上,我们远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差劲儿。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只有摆脱自卑情绪,从内心接受自己、欣赏自己,无所畏惧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坦然地展示真实的自己,才能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
自我暗示,你可以做得更好
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自我肯定,是对某种事物的有力、积极的叙述,这是一种使我们正在想象的事物坚定和持久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技巧,一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期望的技巧。
——哈佛大学教授 罗森·塔尔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的。这些工人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非常低。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工人们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
拿破仑要翻越阿尔卑斯山时,英国人和奥地利人都嘲笑他是疯子,但拿破仑做到了,因为他相信自己。
投资大王巴菲特有两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不许失败,二是记住第一条。他用“不许失败”来暗示自己,把自己逼到“必须成功”的“绝路”上。
暗示具有巨大的力量,尤其是积极向上的暗示,会播种积极的种子,进而在心中形成“我能行”的意念,使自己离成功近一些。给予自己恰当的心理暗示,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会充满力量。
暗示是一种力量,当向上的信念指引你一生的行动时,你所向往的所有高度都能抵达。
小故事大道理
在美国,有无数的移民。有人说那里是移民的天堂,但天堂里也有数不清的失意者,已经30岁的亨利就是其中一个。
他靠失业救济金生活,整天无所事事地躺在公园的长椅上,无奈地看着树叶飘零云朵飞走,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一天,朋友切尼带来的一个消息改变了他的命运。那天,儿时的朋友切尼急匆匆地找到他,说从杂志上看到了一个让他吃惊的消息。原来那本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说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了美国,并且这个私生子又生了好几个儿子,他们描述其中的一个特征跟你相似,个子矮小,讲一口带法国口音的英语。
听到这样的话,亨利半信半疑,问:“真的是这样吗?”但他还是愿意把这一切当作真的。他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零钱,用汉堡加一杯可乐招待了切尼。
于是亨利念叨着——我是拿破仑的孙子!
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样的意识一直在亨利心里,渐渐地,这挥之不去的意念终于使他确信,这是一个事实。
亨利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以前因为个子矮小而自卑气馁,而现在他却因此而自豪:我爷爷就是靠这样的形象指挥千军万马。以前总觉得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标准,像一个令人讨厌的乡巴佬,现在却以自己带一点法国口音而倍感骄傲。在下决心开创一番事业的时候,因为是白手起家,他遇到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他经常对自己说,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是找不到“难”字的。就这样,凭着自己是拿破仑孙子的信念,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并且在他贫穷时常闲逛的那个公园对面,盖了一幢30层的办公大楼。
后来,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他请人去调查自己的身世,结论是他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但亨利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他说:“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相信时,它就是真的。”
哈佛男孩教养手札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具有主动意识自信的人,会长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进行积极暗示的人,会把每一个难题看成是机会和希望,他会离成功较近。”
由于男孩们正处在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强,由于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而控制自我的水平较低。而且自我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点。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要更多地给予他积极的心理暗示,他会自信。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当孩子遇到挑战或挫折时,家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孩子,而不要用消极的话去刺激孩子本来就敏感的自尊心,比如“我就知道会这样的”“没关系,你换个别的事情做”,甚至说“你还能干些什么”“我说过你干不了”,这些负面评价会给孩子非常消极的暗示——原来我在父母心中就是这样没用的,不值得信任的,不被看好的。得到这种心理暗示的孩子是不可能建立强大的自信心的。
而孩子在之后的生活中,每当面对问题和挑战时,那些消极的评价就会在耳边响起——“你不行的”“你干不了的”,结果孩子就真的没有自信和勇气面对问题,迎接挑战。
同样的道理,我们采用相反的做法,给孩子积极正面的暗示,这样可以帮孩子建立自信心。在孩子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能够坚定地告诉他:“我就知道你肯定有兴趣试一试。”“我相信你能干得不错。”这时孩子也会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
孩子学会了积极的自我暗示,就会调动全身心的各种潜能,朝着既定方向前进。在奋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会进行自我暗示:“我很棒,我是最好的,我有比其他人优秀的地方,我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我能行”“我能做好”。
这样的自我暗示必将为孩子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心态也会随之平稳,也就更容易成功。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坚强和勇敢,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对于男孩的成长来说,自我暗示是另一种必要的阳光,它自身孕育希望的种子,最终将引领他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引导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做得更好。
哈佛MBA的最后一堂课
——把自己“卖”出去
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哈佛大学校友 威尔逊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一直以来,人们好像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但试想一下,金子如果被埋在土里就永远不会为人所知,何谈发光?好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只要自己努力做事了,即使再默默无闻,也会被别人看见,也能得到自己应该有的回报。
既然是金子,为什么不把自己摆在最显眼的地方,非得等别人来发现呢?人生有许多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如果你有能力,就要让别人看见。
现在埋头苦干、等待伯乐挖掘的年代早已过去,只有向别人展示你的存在,展示你的不凡,成功的机会才会大大增加。
人生有许多机会是靠自己去争取的,如果你有能力,就要让别人看见。
小故事大道理
乔·吉拉德头上拥有众多光环: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演讲大师……
乔·吉拉德成功的要点是,做任何事,不是在推销商品,而是在推销自己。他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他所保持的世界汽车销售纪录:连续12年平均每天销售6辆车,至今无人能破。
乔·吉拉德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演讲大师,曾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精英传授他的宝贵经验,来自世界各地数以百万的人们被他的演讲所感动,被他的事迹所激励。
其实在35岁以前,乔·吉拉德是个失败者,他患有相当严重的口吃,换过40个工作,一事无成,甚至曾经当过小偷,开过赌场。然而,谁能想象得到,像这样一个谁都不看好,而且背了一身债务几乎走投无路的人,竟然在短短3年内爬上世界第一,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他的成功经验很简单,就是在销售产品之前,努力学习先把“自己”卖出去。
乔·吉拉德有一个习惯:碰到一个人,他马上会把名片递过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商店。他认为生意的机会遍布于每一个细节。“给你个选择:你可以留着这张名片,也可以扔掉它。如果留下,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卖什么的,细节全部掌握。”
乔·吉拉德发放名片的做法也与众不同:他到处递送名片,在餐馆就餐付账时,他要把名片夹在账单中;在运动场上,他把名片大把大把地抛向空中,甚至不放过看体育比赛的机会来宣传自己。他的绝妙做法在于,在人们欢呼的时候把名片如雪片般撒出去,名片如雪花般飘散在运动场的每一个角落。你可能对这种做法感到不解,但乔·吉拉德认为,这种做法帮他做成了一笔笔生意。
乔·吉拉德始终认为,成功的要点是:不是推销产品,而是推销自己。
哈佛男孩教养手札
含蓄和谦逊在东方文化的价值观中一直是一种美德,然而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这种美德似乎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谦逊有礼能够与人舒服相处,对他人有冲击力,有利于人际交往和处世。然而,一些人生机遇如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在特定的时间内需要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时,就需要学会把自己推销出去。
有这样一个故事恰恰体现了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有一个人,想买个橱柜,于是找到一位名气很大的中国木匠,问:“听说你的手艺很好?”中国木匠非常谦虚,客气道:“哪里,哪里,和别人相比差多了,实在拿不出手。”那人一听愣了,便转身去找了个美国木匠。美国木匠不停地夸耀自己手艺好,于是那人最终向美国木匠买了橱柜。数天后,当他再次经过中国木匠的小店,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橱柜比美国木匠的要好得多!他非常不解,为什么中国木匠要说自己手艺不好?
中国木匠和美国木匠截然不同的表现,折射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然而真正发生冲突的并非是这两种价值观本身,而是人对机遇的应对。东方的文化里也有毛遂自荐,也鼓励挺身而出,当仁不让,因此,当我们的孩子在某种文化背景下成长时,最需要的是对价值观的全面准确的理解。
机遇一闪即逝,它来时考验的是孩子的应变能力和自信沉着的品格。因此,教会孩子把自己“卖”出去,恰恰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和品格。
不可否认,除了文化,孩子是否能够在机会面前勇于争取,积极表现,还与其自身的性格有关。性格内向、自闭的孩子表现出的是懦弱,他们不善于表现自己,往往与机遇擦肩而过。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孩子接触面,让孩子经常面对陌生的人与环境,逐渐减轻不安心理。比如遇到邻居可以攀谈,为孩子创造与同龄朋友一起玩耍,建立友谊的条件;或者可以在购物时请孩子帮忙付钱;再或者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远足,让孩子在前进的脚步和掠过的风景中找到成就感和自信心等等。随着见识的增长,孩子面对别人的目光时,便会多几分坦然。这样,他会逐渐敢于表现自己,丰富的见识也会增添他把自己“卖出去”的底气。
家长要做个有心人,找出孩子的特长并由此帮他树立信心。通过唱歌、跳舞、数数、背诵古诗、讲故事、画画、模仿等形式发掘和培养孩子的能力,创造机会让他在家人面前展示,之后加以肯定、热情鼓励,树立信心。
有了家长的肯定,如果再加上其他人的认可,孩子的自信心会得到强化。那么接下来,带孩子走出小家,鼓励他迎着其他人的目光勇敢地展现自己。这个过程可能较长,孩子的表现也会有反复,家长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先从孩子较为熟悉的环境入手,亲友聚会是个不错的选择,面对熟识的人孩子会比较放松。但家长一定要选好“天时地利人和”的合适时机。
比如在亲人的生日宴上,轻声对孩子说:“今天是姑姑的生日,如果能为姑姑唱首歌,她一定特别高兴。”要注意的是,您的声音一定要小,不一定当众大声宣布,要给孩子留有余地,众人的目光或是笑声都有可能加重孩子的排斥心理。如果孩子拒绝,家长不要再施加压力,给孩子个台阶下:“是不是今天没有准备好呀?那下次准备好时再唱吧。”同时,为了减轻孩子的负面情绪,还可以给他一个微笑或拥抱,或找出别的理由对孩子进行肯定:“今天来的小朋友中,你是最懂礼貌的!”
在此过程中,最忌讳的是家长缺乏耐心。也许你是“恨铁不成钢”,但千万不能说出伤害孩子自信、有损孩子自尊的话。孩子是在与自己做斗争,只要他能通过自我表现获得赞美,体会被肯定的喜悦,自信心便会随之增强;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反过来促使孩子勇于表现自己。这个过程也许比较漫长,但只要他能勇敢地展示自己,就是在把握机会,在积极进步。总有一天,他的改变会令你刮目相看!
成才锦囊
提升自信的5个细节
一个人的自信体现在方方面面,有的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就能影响一件事情的成败。这里教大家几个妙招,会对提升你的自信力和精气神儿起到帮助。
1.挺胸站直身体。这是保持自信的重要方法,会让你精神饱满。平时可对着镜子,强迫自己双肩后拉、挺起胸膛。
2.打扮整洁清爽。整洁的衣着、干净的面容、清爽的发型等,都能让你看上去自信又干练,为你的成功助一臂之力。
3.保持微笑。自信者通常能笑对一切,战胜烦恼。因此,常把微笑挂在嘴边,无论对提升自信度,还是拉近人际距离,都大有帮助。
4.双手放到口袋外。感觉不舒服或不自信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将手插入口袋。因此,与人说话时一定要把手放在身体两侧。
5.手脚别乱动。手足无措是精神紧张的最明显标志,自然也说明心中忐忑、不自信。因此,与人交流时,一定要尽量保持相对固定的姿态,特别是不能手脚晃来晃去,因为它们会出卖你心中的不安。
告诉自己:只要去做,没什么不可能
相信自己,便会攻无不克。
——哈佛学子、成功学导师 爱默生
无数人士在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时,往往会给人们这样的忠告:这个事情上不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它存在,那一定是没有找到对的方法。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距也大都在于此,成功者坚持寻找正确的办法,始终抱有“只要去做,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信念,在成功做到前决不放弃,因而最终找到“可能”,到达成功彼岸。而失败者则是在错误的方法失败后,便放弃寻求可能,也就放弃了坚持和努力,最终只能碌碌无为。
“不可能”对于一些人而言,往往是一颗绊脚石,但是对于坚守信念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大好的机遇。当他人因为“不可能”而放弃时,恰恰是自己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是创造丰功伟绩的过程。
其实,在很多时候,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的事通常都是可能的,只是不能让“不可能”的观念束缚自己的手脚,阻碍自己去做的勇气。当你遇到“不可能”的事情时,你首先应该想一想使“不可能”达成“可能”的方法。有时,只要你向前迈进一步,或坚持一下,或多思考一些,“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而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对“不可能”多了一分不肯低头的韧劲和执着。
小故事大道理
世界杰出推销员的诞生地——美国布鲁金学会,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销售员实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
有一道题难倒了无数的学员: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这是在克林顿当政期间的题目。8年间,无数的学员为此绞尽脑汁,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该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布什总统。
布鲁金斯学会许诺,谁能做到,就把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金靴子赠予他。“最伟大推销员”的头衔及金靴子的诱惑很大,只是许多学员对此毫无信心,一致认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再说,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们自己去购买,把斧子推销给总统是不可能的事。
在众多学员望而生畏的状况下,有一个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却做到了。这个推销员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里面长着许多树。
也许有很多人都了解这一情况,但只有乔治去做了。
乔治·赫伯特信心百倍地给小布什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有一次,有幸参观了您的农场,发现种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子,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小斧子显然太轻,因此你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子,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
后来,乔治收到了布什总统购买斧子的15美元汇款,并获得了布鲁金学会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
哈佛男孩教养手札
布鲁金斯学会有这么一句格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所以,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为自己设立上限,面对任何事要有去尝试的勇气,不要过多的思考结局如何。如果去做,有两种可能,成功或失败;但不做,只有失败。很多时候的失败是自己过早地为自己设立了一个“高度”。一个著名的跳蚤实验可以很清晰地说明这一点:实验人员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但在杯子上加个玻璃盖后,结果截然不同。实验者再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在一次次被撞之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取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3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冲破的。聪明的跳蚤降低了自己的跳跃高度。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容易这样,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以后,我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这时,我们没有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经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这种“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这样做等于给自己设立了一个限度,无法逾越,显然,不去逾越便无法成功。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就不要轻易为自己的人生设限。拿破仑说:“‘不可能’,是傻瓜才会用的词。”这里的“傻瓜”是一种不明智的人,如果我们总将注意力集中在“不可能”和“怎么可能”的怀疑上,那么我们就已经对自己的智力潜能进行了压制,我们就无法展现最优秀的自我,却在失败的结果面前认同“我只能这样了”,这是多么愚蠢而悲哀的事。
人生不设限,扔掉那些“这不可能”“我办不到”的借口,坚持去寻找方法和突破,要记住,只要去做,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100%的成功就是100%的信念
信念是人性中最坚强的东西,缺少了它,人很难取得成功。
——哈佛格言
哈佛大学有一个全球著名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帮助学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哈佛大学,没有“专业”一说,只有主修方向,学生到第二学年的中期才需要告诉学校自己选择主修哪个领域。今天的哈佛大学本科学院,有超过40个主修方向、3900门不同的课程,哈佛大学鼓励学生去广泛涉猎,并一定要选择自己想去做的事。因为哈佛大学始终坚信,只有足够的热爱,才能做得最好。换句话说,只有100%的信念,才能成就100%的成功。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经说过,要成功,你必须要有强烈的成功的欲望,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个优秀的足球前锋有强烈的射门意识一样。
很多时候,信念的深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总是以积极的信念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战胜自己的缺陷,而失败者却恰恰相反。
生活里不能缺少信念,一个拥有信念的人总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长久!
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皮尔·保罗先生不是预言家,他无法预知任何孩子的未来。但他的话给了罗尔斯强有力的信念,那句话让他感觉到自己可以成为有用的人才,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才取得了成功。信念的最大价值就是支撑人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信念,是保证一生追求目标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小故事大道理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大部分家庭家境贫困,生活条件恶劣,那里出来的人在社会上也难以获得平等和尊严。那时,黑人与白人的等级划分渗透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种种原因导致孩子们思想混乱且没有目标,所以读书也就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更多的时候,他们在小区和学校的各个角落打闹、搞恶作剧……
在那儿成长的孩子,恶习较多,孩子从小就逃学、打架,更有甚者,偷窃甚至吸毒。
幼时的品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因此很少有人长大后能从事体面的职业。但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成为州长。在罗尔斯就职纽约州州长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上州长宝座的?罗尔斯谈到了他小学时期的校长——皮尔·保罗先生。接着他现场讲述了与皮尔·保罗先生之间的故事。
那是一个下午,当罗尔斯又想偷偷翻过学校的墙头逃学的时候,被刚调来的校长皮尔逮了个正着。本以为校长要恶狠狠地训斥他,但皮尔没有教训他,而是对他说:“让我来看看你的手。”罗尔斯有些诧异,但还是把手伸了出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会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皮尔郑重地说。
罗尔斯呆住了,校长的话让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曾经对他说过,他将来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从此,这句话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埋在了罗尔斯的心里。从那天起,“成为纽约州州长”这句话让罗尔斯彻底改变了模样。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走路时开始挺直腰杆,而且也没有再逃过课。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为纽约州的州长。
哈佛男孩教养手札
成功学家安东尼说过:“信念就像指南针和地图,指出我们要去的目标。100%的成功源于100%的信念。一个没有信念的人,就好像缺少马达和航舵的小汽艇,无法前进一步。”
爱迪生发明电灯家喻户晓。他的试验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1500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电灯灯丝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说:“爱迪生先生,你已经失败了1500多次了。”爱迪生回答说:“不,我没有失败,我的成功在于发现了15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就这样,爱迪生硬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发明了电灯。
信念是人的内心燃烧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它能够让我们在身处逆境时也能扬起前进的风帆,在遭遇不幸时,也能召唤起努力奋斗的勇气。它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是帮助我们走向人生成功的精神支柱。
一个有信念的男孩,是自信的,顽强的,有毅力的,他们不会一击即败,一蹶不振,也不会半途而废,不思进取。他们总是充满激情和干劲,最终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
要帮助孩子树立起支撑人生的成功信念,就要经常运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信任,会激发他们不断追求、勇于进取的坚定信念。
鼓励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一个赞赏的眼神,可以是拍拍肩、握握手,也可以是一个拥抱。不管哪一种,只要你将鼓励的信息,在言行举止的细节间传递给孩子,便给了他坚守信念的力量。每个男孩都有独特的创新思维,见人所不能见,想人所不能想。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们并没有任何优秀之处,可是就在这种平淡无奇的背后,或许潜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独特天赋。而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激发出他们的天赋,然后让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念,那么,奇迹就会发生。
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信念并非天生的基因,它需要后天的培养,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没有坚强的信念,墙头草,随风倒,我们要冷静地面对这个问题,因为信念并不是孩子天生具备的气魄,需要家长的后天教育和培养。如果家长能时刻告诫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那么,他们就可以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限,所有的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
此外,家长还要营造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自信:比如,父母平时可以多与孩子沟通、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要动不动就摆出家长的权威,在与孩子交谈时,多用“你怎么看呢”“你认为这样行吗”这样的语气。这些细节都会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坚定他的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的出身不能决定他的将来,一个人的天赋不能决定他的最终的成功,一个人的起点不能决定他一生的发展,只有坚定的信念才是成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