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五年,由于韩信占领了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彭越又在梁地不断骚扰,使楚军供应困难,形势对项羽越来越不利。而汉军方面,萧何不断从关中运送兵员和粮草,支援前线,刘邦兵足粮足,在荥阳以西稳住了阵脚。
这年十月,刘邦见围歼项羽的时机已到,便率兵出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同时传令各路诸侯率军西向,在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会师。不久,刘邦见韩信、彭越、英布等几路兵马先后到达,心中大喜。当下命韩信为总统领,指挥各路大军;又命萧何、陈平、夏侯婴运输粮草,供应前方。成皋、荥阳一路相连几百里,全部是汉军,鼓声、马声、呐喊声,震天动地。
项羽正带领所部人马回奔彭城。当兵至垓下时,登高西望,见踊跃追来的汉兵差不多与蚂蚁相似,不禁仰天长叹道:“我悔不杀刘邦,竟受他欺骗,与他修和!如今他负约发兵追来,真是岂有此理!”一腔怒火不可遏止,立即命十万将士就地扎营,布兵列阵,与汉军决战。
再说韩信受命汉军总统领之后,将三十万人马分成十队,布置了十面埋伏阵,四环接应,日夜操练,声势浩大。总攻开始,韩信请汉王刘邦守住大营,他自率三万人马上前挑战。士兵按韩信命令,冲着楚营高喊:人心皆背楚,天下已归刘。
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项羽一听,气得七窍生烟,大骂一声:“这个钻裤裆的叫花子!想必活得不耐烦了,待我先杀了他再说!”怒马突出,不顾一切冲杀过去。部下将士,也一齐奋勇向前。两军相接,交战几个回合,韩信且战且走,引项羽入了包围圈。楚将虞子期怕中埋伏,打马追上项羽,进言道:“韩信多谋,汉军势众,主公不必急于追杀,待我江东援兵赶到,汉兵粮草空虚,再杀他也不迟。”项羽狠狠瞪了虞子期一眼,全不把汉军放在眼里,一直杀奔前去。
突然一声炮响,汉军伏兵两路杀出。两军鏖战一阵,项羽冲开汉军,仍要追杀韩信。又听一声号炮,又有两路伏兵杀出,截住项羽,再度厮杀,不多时,又被项羽冲破。项羽性起,有进无退。接连是炮声大响,汉军伏兵四起,十面埋伏,一齐杀出,将楚军围在核心。楚军将士,大多伤亡,项羽自知中计,渐渐疲敝,只得杀开一条血路,带领残部退回垓下大营。他传谕将士小心坚守,不可轻动,伺机再战。
且说所剩楚兵,不足两三万人,垓下被围,岂能动弹!一晃几日,粮草断绝,外无救兵,不禁陷入一筹莫展的苦境。时值深冬,寒风刺骨,楚军将士忍饥受冻,多有怨声。项羽苦思对付汉军的办法,可又无法可想。这天夜里,寒风凄凄,忽高忽低,像是怒号,又像是哭泣。随着风声,忽听周围楚歌四起,低沉凄怆,如诉如泣。楚军将士也被汉军的楚歌引动了思乡之情,纷纷逃散,一夜之间,项羽身边只剩了千把人。第二天早晨。项羽别姬突围,几经转战,只身来到乌江边(今安徽和县东北40里江岸的乌江浦),见前有滔滔江水,后有大队追兵,心灰意冷,拔剑自刎了。时年31岁。
项羽死后,汉军回师定陶,刘邦与张良、陈平二人密议多时,尔后突然闯入韩信大营,夺了韩信的兵符,并对韩信说:“将军屡建大功,寡人当始终不忘。今天下已定,应休兵息民,将军交还兵符就是了。楚地已平,义帝无子嗣,将军本淮阴人,熟悉楚国风俗,寡人改封将军为楚王。”韩信知刘邦仍记前嫌,心境十分悲凉。
公元前197年(汉十年)九月,陈豨起兵反汉,刘邦率兵亲去征讨,朝政交付吕后。韩信推说有病,没有随同前往。
转年正月,韩信的门客向吕后告发韩信勾结陈豨谋反,吕后听了,不动声色,即与萧何密定了杀韩信的计策。
次日,萧何依计命人去请韩信到相府私宴,韩信称病谢绝。萧何又亲到韩府,以问疾为由,直入内室。萧何告知韩信,陈豨叛军已平,约韩信进宫向吕后道贺。韩信跟着萧何来至长乐殿谒贺吕后。吕后一见韩信,便喝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也未等高祖回朝,便下令杀死了韩信。临刑前,韩信高声说:“我落入这女人的圈套,难道是天意吗?”说完,被杀于长乐宫钟室,并被夷灭了三族。
史学家司马迁在韩信死后大约70年以后,为给韩信立传,曾到韩信的故里淮阴去考察他的事迹。得知韩信还是一个普通人时,人穷志不穷,和一般人不一样。生活的贫困,世态的炎凉,并没有使他消沉。他苦练武功,揣摩学问,研究兵法战策。这正是他以后能够驰骋沙场,最终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的原因之一。
在辅佐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历史过程中,韩信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后人评论:“汉之所以得天下,大抵皆韩信之功也。”这话不无道理。对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天才,刘邦也心悦诚服,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