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代军事家谋略故事(上)
5834500000034

第34章 称霸关中,裂土封王

项羽既定河北,率诸侯兵趋关中。项羽恐秦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命楚军夜间击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于新安(河南渑池东)城南。项羽军进到函谷关时,刘邦已亡秦并派兵守关,项羽大怒,破关而入。十二月进至戏(陕西临潼东),有兵四十万,号称百万,屯新丰鸿门(陕西临潼东北)。

这时刘邦兵十万,屯霸上,范增认为刘邦“志不在小”,说项羽“急击勿失”,项羽的叔父项伯受张良之托对项羽说:刘邦破关中有功,击之不义,“不如因善遇之。”项羽认为有理。刘邦自知兵力悬殊,不敢与项羽相抗,次日到鸿门向项羽谢罪。项羽宽恕了刘邦。

数日后,项羽引兵西进,“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秦民大失望。”

项羽杀秦王子婴后,“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二月,项羽“分天下王诸将,自立为西楚霸王,辖梁、楚九郡,建都彭城;巴蜀道险,立刘邦为汉王,辖巴、蜀、汉中;立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立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至黄河;立董翳为翟王,辖上郡;此三王均秦降将,立此三王的目的,是堵塞刘邦东归之路;此外,还封了一些诸侯,共计十八诸侯王。

对建都地点,韩生曾建议:“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而项羽却欲东归故地,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项羽不但不听韩生的建议,还因韩生讽刺他是“沐猴而冠”,竟烹了韩生。

对项羽的分封,诸侯王多不平,认为项羽“尽王故王于丑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逐其故主”。不仅刘邦因项羽破坏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而愤恨不已,改封丑地的故王,不得封王的田荣、陈余等也都愤愤不平。项羽立章邯、司马欣、董翳为三秦王。正如韩信所说:“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惟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项羽裂土封王是政治上的重大错误,春秋战国时代,诸将并立,称霸称雄,战乱不止,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经济的交流,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天下,废诸侯、置郡县,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项羽掌握了支配天下的大权后,不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不继承秦代有进步意义的改革措施,使天下仍回复到诸侯并立,大国称霸的格局,实在是倒行逆施,树敌招乱,使已经形成的强大力量自行瓦解。

建都,是个重大战略问题,关中土地肥沃,生产发达,地形险固,可以“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此亦(扼)天下之亢(咽喉)而拊(击)其背也。”可惜项羽缺乏战略眼光,竟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为了富贵还乡而建都彭城。彭城经济条件远不如关中、巴蜀,而且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后来田荣反于齐,刘邦还定三秦,很快陷入两面作战,彭越几次袭扰彭城,使项羽不得不在荥阳、彭城间疲于奔命,与彭城无险可守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建都彭城是项羽在战略上的重大失策。

至于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是不是一个重大错误,像范增说:“竖子不足以谋!夺将军天下者,必沛公也。”笔者以为项羽不杀刘邦,并非后来失败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所过残灭”,裂土封王和缺乏战略眼光。范增过分夸大个人作用的观点是不够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