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前朝旧事:晚清风云人物
5815300000037

第37章 李用清葬妻

最先知道李用清的名字,是在高阳的小说中,说他回乡丁母忧,三年期满后,居然从原籍背着一个小铺盖卷儿,不雇一车一骑,徒步三千多里进京,令天下读书人震惊。但《清史稿》上说的是,同治十二年他父亲在京里去世,李用清亲扶灵柩返葬,徒步三千余里,未雇一车一骑。不知道是高阳记错了,还是本来说的就不是一回事。他的老家山西平定州乐平乡杜庄,今属昔阳县,地处太行山西麓,沟壑纵横,山势险峻。今天,北京至昔阳的全程高速401公里,不过半天的车程,但在旧时,却要翻山越岭,迂回曲折,走上好几个月。

在清人笔记中,李用清多称李菊圃,菊圃是他的号。古人三十以后以字行,也有的人是以号行。古人的名与字,不是一回事,《颜氏家训》上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也就是说,“名”是代表一个人的存在,而“字”则代表一个人的品行,是一种社会符号。三十在古人,是一个重要的年龄节点,所以孔子才说“三十而立”。三十以后,以字行于世,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一种自信。

李用清是阎敬铭看中的人,阎在户部尚书任上时,引他为腹心。户部职掌国家税赋,每天过手的银子,动辄数百万两,因此户部的官员,才格外要求品行端庄,廉洁自律。阎敬铭是晚清名臣,因为廉洁奉公,连慈禧太后都要礼让他几分。李用清也是翁同和看中的人,翁的清廉也是有目共睹的。光绪三年,李用清以记名御史的身份奔赴山西襄助赈务,著有《山西办赈牍》四卷。发生于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史称“丁戊奇荒”,又称“光绪大祲”,波及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河北五省及苏北、皖北、陇东、川北等地区,持续四年之久,死亡人数逾千万。山西在受灾诸省中,灾情尤为严重,朝廷一面派钦差大臣到各地稽查赈务,一面派大批官员襄助赈济,而在钦差大臣阎敬铭会同山西巡抚曾国荃共同奏报的“恳请调员襄助山西赈务”折中,第一个提到的就是李用清。李用清到任后,没有像其他襄办官员一样坐镇指挥,而是骑着一头毛驴,带着一个仆从,遍及山西二十多个州县,先后到过运城、闻喜、曲沃、翼城、浮山、岳阳(今安泽)、沁源、屯留、凤台(今晋城)、长子、陵川、壶关、高平、长治、潞安、阳城、沁县等地。山西沟壑纵横,道路崎岖,途中常有脚夫伤亡,车马倒毙。加上灾情持续四年之久,夏有烈日炎炎,冬则雨雪载途,令赈灾变得异常艰难。灾后,他“自出廉俸购粟万石,以备荒歉”之用,同时严禁种植罂粟,教百姓改种五谷。他还在各地修渠凿井,以减少旱灾影响,由他个人捐“廉俸”修筑的三元县龙渠,灌溉良田数千亩,在当地传为美谈。

然而李用清对自己,却非常苛刻,人送绰号“天下俭”。李慈铭就曾在日记中,以十分轻慢的口气,讥讽他“文字拙陋,一无才能,惟耐苦,恶衣食,捷足善走,盖生长僻县,世为农氓,本不知有人世甘美享受也。”所以“捷足善走”,指的就是他不雇一车一骑,从山西平定州徒步进京。这个李慈铭,有时候很是惹人烦。其实相比于穷京官的李慈铭,当了多年地方官的李用清,更有条件享受“人世甘美”。他历任过的广东惠州知府、广东布政使、贵州布政使并署理贵州巡抚、陕西布政使等职,都是肥缺,布政使相当于今天分管财政的常务副省长,署理巡抚相当于今天的代省长,而李用清基本上是一介不取。他在贵州巡抚任上时,他的夫人在旁边的小屋里生孩子,因为没有雇请接生婆,失血过多而亡。他和夫人的感情很深,很伤心。下面的人为了安慰他,就买了一口比较好的棺材,李用清嫌太浪费了,让他们换成一口薄棺。不幸的是,夫人还未及下葬,孩子又夭折了,仆人要去置办一口小匣子,李用清连忙制止,遂让人打开夫人棺木,把孩子放进去一同安葬。

这已经有些不尽人情了,因此被一些人骂为“假道学”。但想想那些“太太死了压断街”,借丧葬大发其财的贪官们,李用清之俭之廉,实在是令人心生畏惧!他生于道光九年(1829)十月初三,卒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月初二,享年七十岁。光绪二十四年,岁在戊戌,是一个动荡的年份,他死时不知是不是闭上了眼睛。

《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八·李用清》:

光绪三年,记名御史。会山西奇荒,巡抚曾国荃、钦差大臣阎敬铭奏调用清襄赈务,骑一驴周历全境,无间寒暑,一仆荷装从。凡灾情轻重、食粮转输要道,悉纪之册。深穷病源,以为晋省罂粟花田弥望无际,必改花田而种五谷,然后生聚有期,元气可复,上书国荃详论之。国荃疑晋新荒,禁烟效缓,且全国未禁,徙敛怨,说竟不行。赈竣,却保奖。还京,传补御史,引见有日矣。

徐珂《清稗类钞》:

光绪初年,有“天下俭一国俭”之谣。“天下俭”者,为李用清,其自山西原籍起复入京时,徒步三千余里,未雇一车骑。及抚云南,则日坐堂皇理事,夫人即居其旁之小室。将产时,不雇接生媪,既产,遂毙。其仆怜之,为市棺,稍昂,以为费,令易薄者。已而子亦死,仆又为市小棺,叱曰:“安用是!”乃启夫人棺纳之。

《清代之竹头木屑》:

天下俭者,为李公用清。相传其自原籍复入京时,徒步三千余里,未雇一车骑,都下闻者,咸大惊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