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
5800900000031

第31章 底蕴丰厚,彰显才气 (2)

子瞻性本疏狂,豪侠恣性,长于辩论,精于文辞,兼才学出凡,不免崖岸自高,不肯流俗。父教汝以“谦抑、审慎”,守此戒,后肆意所长,放落任侠,百事可为。凭汝才学,尽疏本愿,一展平生志愿,尽抒毕生豪情。汝当自信,以汝才学,纵欧阳参政亦必自愧弗如。当自加磨砺,勤自修明,于文理一道,再加参详。撄其锋,磨其锐,沥之坚,淬之质,去脱诗文生疏滞涩之处,犹宝剑锻打,百炼成钢。扬汝所长,日后自必扬文宇内,四海蜚声。谨遵父嘱,则文垂千古,名流后世,诚可期也。

子由性实坚韧,质朴审慎,老成持重,勤勤恳恳。虽略显木讷凝滞,人多嘲讽,然父实知汝乃金玉之质也。汝虽才不若汝兄,然勤勉自持之材实远过之。当思秉汝一贯刻苦辛勤之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以勤诚为锉刀,去汝之泥淖污垢,显浑金璞玉之质,张超凡脱俗之里。父教汝以“钻研、守拙”,遵此嘱,发扬汝坚韧勤恳之长,日后身登台阁,位列宰执,功于社稷,列于庙堂,比及汝兄,实各有千秋也!

汝等日后各有家业,父有言于此:当以各子女本质为基石,扬其长,宏其气,培其精擅之道,避其败馁之科。我苏门寒素,祖非有剖符丹书之功,裂土享邑之爵。吾孙侪无由借力以为臂助。当教子以弘扬意气,各扬所长,博采众精,以谋求生存,续前展之道。

人之天资,本自有别,各个不同。以发展精擅为立身之基,方可图超迈,志自强。汝兄弟得悟此理,则父心安矣。雀无鹰之迅猛而灵巧胜之,犬无虎之霸横而犀利胜之。百物各有天赋之长,故各有生计;众生皆具本生之技,故各有前程。未可强期也。切切!

诸事遂顺

须勤书札以慰父心

父洵笔

嘉祐六年冬

【创意点评】

本文借900多年前苏洵之手,给二子写信,文字深沉老道,如“撄其锋,磨其锐,沥之坚,淬之质,去脱诗文生疏滞涩之处,犹宝剑锻打,百炼成钢”。文辞考究,以假乱真,仿佛真是苏洵再世。作者将历史翻新,以古喻今,创意十足。

3.化用名词

季节

某考生

曾经,想要做一个豪放不羁的文人,行走在羽扇纶巾之间,落花中独立,看微雨中的飞燕,绿柳如烟中墨笔生香,只求在宋代那华美的锦缎上留下自己韵短而味长的一笔;曾经,也想学易安凄柔忧婉,随手斟杯青酒,便能盛满离人的眼泪,书页间曼曲轻歌,便能道尽万古痴情。

然而,属于宋词的季节,那百花热情绽放的春季,如今早已静静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如同秋季般萧瑟与荒芜的现代社会,所有美好的事物早已如落叶般静静飘落。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字时代的到来,那个精致玲珑的季节,早已浓缩成淡淡的疏影,在墨香古卷中沉淀下去。骢骏驰骋,快不过手中的鼠标轻点;绿蜡红烛,亮不过高楼的灯红酒绿。身前身后,全是忙忙碌碌的上班一族;睁眼闭眼,都是琳琅满目的红绿指数。生活节奏正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增长,现代人正在把自己变成流水线上的罐头,没有个性,毫无情感,有的只是机械地、快速地朝着尽头移动。在那本该丝弦弄音、霓裳轻舞的七夕之夜,还会有谁去看那纤云暗渡?素笺成灰,相思成灾,在爱恨情仇随意抛洒的今日,还会有哪家女子“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季节,回望钢筋水泥的丛林,如秋季般阴森。人们的心灵被禁锢,在追名逐利中迷失自我,却叹息良辰美景虚设,世路难行。可是,又有谁肯把浮名换作浅斟低唱?又有谁坦荡,一蓑烟雨任平生?太多的是非恩怨剪不断,理还乱,我们日日彷徨不知所终,哪里还能用无与伦比的文字,写出千回百转却明澈依旧的心境?

现代人的空虚、寡陋,就似落叶后的枯树枝,单调乏味。记得张潮《幽梦影》中有言:“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现代人却早已习惯于“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店,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而那造就山水仙气、世外清音的佳句,那种意在笔先、神余言外的韵律,也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尘,于暮霭沉沉中遁于无形;那兰舟催发的桨声,也早已在千里烟波的楚江里,一篙独去。

回眸之间,万千繁华已落尽,只剩一个单调的秋季。

【创意点评】

本文语言表达技巧十分娴熟,其中多处化用古诗名句,使文章极具诗味,而无半点雕痕,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功底。全文紧扣“季节”展开,写了古代“属于宋词的季节”,更主要的是写了现代社会这一“单调的秋季”,写出了“季节”的时令特征以及如“秋季”般的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发人深省。

4.关照文化

人与路

某考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站在喧嚣的历史舞台,叩问际会的风云,聆听先代哲人的足音。同是华夏文坛上的巨人,陶潜、屈子、李白却走出了不同的人生之路。究竟后人应沿着何人的路前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所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来吗?

我放弃了归隐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得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屈子之路虽壮,却承受不了沧桑重荷。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

一叶轻舟,“唯见长江天际流”。

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陶潜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志趣的表现;屈子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个性的张扬;而李白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乐观的写照!

我将沿着李白的路往前走,无论路上有多少荆棘,我坚信,只要一直在走,脚下总会有一片康庄大道!

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路,我将沿着李白的路走下去……

【创意点评】

文章如果渗入一些对历史或文化的关照,会显得底蕴丰富。本篇即是如此。屈原、陶潜、李白都是华夏文化名人,但他们人生遭际各异:屈原走的是死节之路,陶潜走的是归隐之路,李白走的是达观之路。而我们该沿着何人的路前行?那就在于自己的“选择”了。本文通过对屈原、陶潜、李白所代表的三条路的褒贬,明确了自己对人生之路的阐释。

5.连缀诗词

怀想天空

某考生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总有那么一群美丽的精灵,以它们动听的声调、变幻的格律,引领着我在那片天空中飞行。

这些精灵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宋词。

已记不清是怎样认识宋词的了,只知道自己已深深地迷恋于宋词那飞扬的文采,深切的情感;只知道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之外,可以在这片天空自由地飞行,自由地呼吸。

我爱读李煜——那个孤独悲伤的词人。国破家亡的痛苦让他的词如淬火升华,再不是那唱尽繁华绮梦的靡靡之音,而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唱遍愁情,吟遍悲伤,当不知多少帝王的楼阁都在历史的风雨中消散时,唯有他,赢得了永恒。读李煜,我读懂了那一份悲伤,那一份孤独,让我的生命中有了一份不会经历却体验过的情感。

我爱读辛弃疾。每每走近他的词,都会感到剑气逼人。如同一把龙吟剑在匣中长啸。我读到他的豪情:“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我读到他的壮志未酬:“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我读到他的痛苦:“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啊,纵使栏杆拍遍又怎样?你本是一位旌旗拥万夫的将军,却只能在梦中挑灯看剑,回到吹角连营,岂不悲?辛弃疾,那一份壮志难酬让我悲伤,那一份痛苦让我难过。也许,灵魂正是这样开始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