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低碳执行手册
5797300000015

第15章 把“低碳”意识贯穿到工作中 (3)

比如,为减少废、次品数量而发生的检验费及改进产品质量等有关的费用,虽然会使企业的近期成本有所增加,但因此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质量,促进了产品竞争力,收入增加幅度大于成本的增加,则有利于利润的增加。

又如,为充分论证决策的备选方案的可行性及先进合理性而发生的费用开支,既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获取最大的利益,也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再如,引进新设备增加了企业资本性支出与折旧费用,但由此可节省设备的维修费用,改善产品性能,最终可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说过:“要想造就一个成功的企业,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自上而下的确立其资金的使用方向。钱不是用来浪费的,而是用来花的,而花在什么地方能够确保其最有效的使用,则是每一名员工需要思考的问题。”

每一名员工都需要有树立正确的低碳意识,明确一个理念:“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能花。”

主动完成工作,拖延是一种资源浪费

有一位企业老总说:“现在基层员工的工作效率极低,这种隐形的浪费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原来只需要一个人承担的工作,现在需要雇佣更多的人来完成;应该按计划完成的任务因为工作的拖拉反复的拖延;应该正确完好的完成的工作出现诸多的瑕疵甚至错误,使得整个工作不得不返工。”

有些员工总是对以被动和拖延来应付工作,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行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也是实在的。对每一个渴望有所成就的人来说,拖延是最具破坏性的。它是一种最危险的恶习,它会浪费公司的时间,还会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做事不到位主要表现在遇事拖拉上,只是想草草的应付了事。

早在西班牙人探索新大陆的时候,拖延就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 题,在哥伦布所率领的团队中,水手们拖延成性。由于当时卫生条件不好,船上经常有很多蟑螂出没,所以每当水手们没能及时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给自己找到借口:

“我在抓蟑螂,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

一段时间以后,当再次听到这种借口的时候,哥伦布就会冲着他们大声喊道:你抓到蟑螂了吗?马上吞了它!就这样,这句口号逐渐开始在船上流行起来,“吞掉那只蟑螂!”每当船长发现某位水手没有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务的时候,他就会质问原因,一旦发现这位水手所提供的理由并不能成立,他就会大声命令这位水手:

“我明白了,这是你的蟑螂,我命令你马上吞掉它!”

几百年来,“吞掉那只蟑螂”已经成为拒绝拖延的代名词,对于个人来讲,它也带来了强大的激励,无数人从这句话当中汲取力量,鼓励自己克服拖拉的习惯,立即采取行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要知道,效率就是生产力,更高的效率意味着更大的产出,意味着更高境界的低碳方式!

很多懒散的员工在开始某项工作的时候就拖拖拉拉,等最后的期限越来越紧的时候,就会糊弄完成工作。结果往往会因为某个环节的问题,所有的事情不得不重新开始,更为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引起重大企业生产事故。这样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小刘是北京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这家公司与美国的一家大型公司洽谈合作事宜,小刘负责整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将持续近一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美国公司也派出了专门的人员对该公司的设备、技术水平和工人素质进行了考察,并与小刘的项目组多次进行协商。

大概一年以后,按照约定应该签协议了。然而美方拒绝了协议的签订,而是与南京的一家企业签了协议。该公司询问其原因的时候,没想到得到了这样一份清单:在考察协商期间,一共举行了13次会议,中方准时到会只有一次,在开会期间共缺少了123份相关文件,498个相关的数据为会后发给美方的。

相比较而言,在考察南京公司的过程中,一共举行了25次会议,每次该企业都能准时到会,而且在会议期间相关文件、数据齐全,唯一一次缺少数据的情况,在会议结束之前该公司负责人将数据送到。

的确,如果站在美国公司的立场,那种办事拖拉的作风已经使得参与调查、谈判的员工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如果以后合作那么这种工作作风必然会给自己的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既然有这样的评估,合作也就成为不可能的了。

就某个团队而言,如果仅仅因为拖拉怠工,而使得整个项目都停下来那就相当于数倍的损失。这就是拖延工作产生的不良后果。拖延不仅仅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还浪费着企业的时间,并且也会因此使企业遭受损失。

坚决果断、立即行动是优秀员工一贯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我们应意识到被动和拖延是最大的浪费。这与低碳型工作方式是相违背的。要建设低碳企业,做一名“低碳型”员工,就必须要遏制被动和拖延的工作恶习。

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是企业的目标所在。

对于员工来说,低碳并不仅仅是节省一张纸、一度电,还要提高自己所掌握和所使用的各种资源的利用率,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效益,从而实现低碳。

很多人认为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必须引进更先进的机器设备、高质量的管理软件,单凭员工自己是无法办到的。事实上,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企业极大的浪费。每个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都掌握并使用着相当数量的资源,生产工人管理着机器、原材料,行政人员手中也握着多种办公资源。只要每一个员工都认真对待自己手中的资源,并能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就可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浙江正泰集团是一个生产低压电器的企业,员工在产品组装时,如果碰到一个零件稍微有一点变形,都会自觉地调整一下再把它安装上,从而极大地节约了资源。而在其他同行企业看不到这样的状况,在那些企业的流水线上,零件只要稍微变形,就算完全无碍也会被员工马上淘汰掉。这样一天下来,淘汰的零件就堆积如山了,而其中有很多零件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角度,就能安装上去,且不影响产品质量。但是在那些企业中,因为员工缺乏节俭意识,所以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利用那些“次品”。这无形中提高了废品率,同时材料消耗也随之大幅上升。

另外,正泰集团的员工们将原材料进行分级处理,充分利用人力和机器的不同特点实现原材料最大限度的利用。如果碰上一些有附加要求的客户的特殊产品,正泰的员工会在生产线中间加工序。由于订单的多样性,如果使用固定的自动流水线生产将会耗费更多的资源,不经济。在正泰集团,全自动生产线只有12条,终端装配仍由员工手工完成。能用手做的,绝不用电力机械完成,正泰的员工们自觉地把资源——时间、原材料、电力、人力等的利用率提到最高。

正泰集团在2004年生产低压器所必需的矽钢片的价格涨了200%的情况下,没有提高售价,质量还没有缩水。这些都依赖于员工的节约资源的品质,这构成了正泰集团最大的竞争资本。

通过每一个员工在工作的各个环节、领域的努力,需要处处践行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从而为公司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不要以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只是领导们的事,也不要以为只有一万元以上的资源才值得去提高其利用率。其实,每个员工,每天在做每一件事时,在举手之劳中就能提高很多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一项来自权威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同等规模产品的生产成本中,日本企业的能耗是最低的,只有中国企业的1/5;德国企业的能源利用率排在第二位,只有中国企业的1/3;即使“大手大脚”的美国企业所使用的资源也比中国企业少了30%;中国企业排在最后,能源利用率很低。

为什么会这样呢?调查者认为,员工的能源意识差异是导致最终结果迥然不同的关键因素之一。日本企业的员工会自觉地开动脑筋,尽可能重复利用同一种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中国企业的员工通常认为,一种资源用一次就无用了,结果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因此,让每一位员工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摆在管理者面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视节约为己任,为企业节约成本

无论企业是大是小,铺张浪费不仅意味着选择高碳方式,对企业的经营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员工的责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应视节约为己任。

每一名对企业有责任感的员工,都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会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把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小心地使用设备和服务设施,高效率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这样,不论是开动一台机器,还是进行一次车间服务,或者是在办公室打一封信件,他都会最大限度地节约每一分钱。

在现代社会,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节约意识,如果员工缺乏这种意识,那么整个企业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

数十年前,“三株口服液”是中国最有名的企业之一。三株在1993年创立时,注册资金30万元,到1994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亿元,1996年更是达到了80亿元,净资产高达48个亿,且资产负债率为零。

1998年3月,一场人命官司将三株集团推上了被告席,而常德市中院的判决更让三株集团遭受到毁灭性打击。三株口服液的销售一落千丈,两家工厂被迫停产,6000多名工人放了长假,库存积压达2400多万瓶。

三株这个企业巨人因为一场小小的官司而轰然倒地,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员工缺乏节约意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三株公司的浪费问题十分严重,例如,有的子公司70%的广告费都被浪费掉了,有的子公司一年的电话费竟然达到39万元,招待费高达50万元。据三株公司有关部门统计,在1995年投入的3亿元广告费中,有1亿元被无端浪费掉了,但无人关心此事,自然更谈不上有人对此负责。

只有每一名员工都将节约根植于意识中,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领先于其他公司。只有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能主动地去节约,公司的每一分钱才不会白花,公司的每一分钱才不会浪费,成本才能降到最低,公司也才最具有竞争力。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数量庞大的支出都需要每一位员工在每一笔很小的支出进行节约,由此产生的效益就因其规模而显现出来。也许每一名员工节约的财物会显得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积累起来将是一笔数目不小的收益。

小马在一家规模不算大,被一些人称为“工作室”的小公司上班。算上老板,公司也就十多个人,可是公司里的员工都非常卖力。老板是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中年人,对待下属一直比较“人性化”,也就是说老板和每位员工都没有那种上、下级的关系,彼此之间显得没有什么拘束。

公司的员工很注重节约办公用品,就以易耗损品——笔的使用为例,公司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那种一次性的水笔,取而代之的是圆珠笔,都是那种可以换笔芯的。公司里如果谁的圆珠笔用完了,便可以到公共的“用品配给区”换笔芯。在小马的公司里,很难见到一只崭新的圆珠笔,通常情况下,上场“打仗”的都是那些“伤兵残将”。

在其余各个方面,员工都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用品,公司因此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老板在每次过节的时候,给大家分发一些福利,过年放假的时候,老板还会多开出一个月的工资,以此回报员工们的努力和节俭。

每一名员工做的这些似乎都是一些小事,但却会对一个企业的成败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企业每一名员工都能这里节省一点,那里节省一点,只要有可能就避免浪费,那么,日积月累,你就会对它们产生的巨大效果而感到惊讶。

每一名员工,都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提高成本意识。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要积极主动养成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的习惯,不要浪费公司的每一分钱,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盈利,才能使自己得到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