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吃透曾国藩
5755200000098

第98章 隐性特长不妄求人知

文正语录

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

《曾文正公全集》“五”书札 卷二 与张缄瓶

“谷园解读”

《论语》开篇的那一段里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你不被人理解,但不因此而气恼,就算得上是有修养的君子了。这也是夫子自道吧,古来圣贤皆寂寞,当年理解孔子的能有几人啊。其实,何止圣贤,几乎每一个有所追求的人,都面临这样的困惑:无人理解,无人喝彩。为此,有的人会抱怨,有的人会沮丧,有的人开始自我怀疑,这种负面的表现会让人看不起。怀才不遇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为了贬义词,因为它总是与“牢骚满腹”连在一起。

理智的做法是以理制情。我们要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做到真正的互相理解其实是很难的。而且很多情况下,别人对你的理解与认同或者赞美,仅仅能带给你虚荣心的满足,而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实惠,因此又何必为之耿耿于怀呢。

人的特长,分为显性特长与隐性特长。有个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顺溜是神枪手,这个特长是显性的,打得上与打不上是板上亮的事。

可很多特长是隐性的,比如文章、书法的好坏,艺术的高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而且大众在这方面的鉴赏力是非常糟糕的。曾国藩这句话,未尝不是因诗文、书法曾不被人知而发的感慨。这一点上,我与曾国藩一样,也喜欢文章、书法,在上面也下过大功夫,并有几分自得。嘴上不说,但心底“眼空四海”,问题是不被人知。

这时,我们要想一下《中庸》里的那句,“君子之所不可及,在人之所不见也”。还有那句大俗话,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后受罪。板凳要坐十年冷,继续努力再努力,出来成果,在专业的圈子里被认可后,大众自然接受。这个过程里,自己要为自己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