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语录
大节一亏,终身不得为完人矣。
《曾文正公全集》“五”书札 卷一 致江岷樵
“谷园解读”
这是曾国藩对一个朋友的批评,这位朋友镇守的城池被太平军攻破,他在乱军中逃生。而曾国藩认为他太糊涂了,明智的作法应当是自杀,以保全自己的名节。很多人只知道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不久前,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责任人仍然以投海自杀来谢罪。其实这种精神出自中国的儒家。中国文化历来珍视生命,肤发受之父母而不能轻易损伤,但可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名节。名节高于生命,自然也高于财富、官位等所有世俗的虚荣。
古人还讲,“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一个人要是没有名节,就像女人不守贞洁一样,别的方面再好,也抵不了这一个污点。可悲的是,时过境迁,女人的贞洁早已成为大众娱乐狂潮里的泡沫。什么性 爱视频、日本女优、三 级女星,人们都习以为常,甚至追逐向往。那么,名节对人真的还这样重要吗?另外,从古人的角度,齐桓公有乱 伦之罪,李世民弑兄逼宫,武则天养面首,但都不影响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声誉。这是为什么呢?我告诉你,这是因为实力,包括今天那些色 情影星,他们都太强悍了。以至于,孔子对类似的人,要讲“贞而不谅”,那些人不能用世俗的道德去衡量。
对于我们这些平常人来讲,那些人是没有参照价值的。很多小青年,看不清这一点,以为是赶潮流、玩出位、叛逆、摆酷,以为自己是新新人类,可以不受传统的“陈腐观念”束缚,从而去效仿他们,最终受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一个成熟的人,要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尊重传统,要有名节的意识。当然不见得非要舍生取义,不见得奉行100年前的贞操观,但依循世俗的观念,爱惜自己的名誉,做一个善良、正直、廉洁、正派的人,这是很重要的。
所谓得道多助,一个有好名誉的人,通常更容易被人关爱与尊敬,也更容易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自己的心灵也会因此而更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