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代人的心事:名家文集(套装共9册)
57495800000015

第15章 生命应放入学问才有意义

编完这一期《明月》后,不禁深深透一口气。环视即将告别的办公室和透过窗棂放眼远处鲤鱼门口苍茫的海天,为之浮想联翩—

记得当年在纽约大学念书,“纽大”的一栋教学大楼,刚巧在《纽约时报》的毗邻。每天上学,从地铁站出来,我喜欢绕到四十三街的时报大厦流连一会,因为这是一份世界最享盛誉的报纸的所在地,驰名遐迩的时代广场亦以它来命名,自然有点仰之弥高之概。《时报》的地位及成就,至今恐怕没有一家华文报刊可以望其项背。

《纽约时报》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曾是我苦苦思索的问题。后来终于在著名报人、曾任《纽约时报》记者的哈里森·索尔兹伯里(Harrison.E.Salisbury)找到答案。他谈到《时报》早年的主持人奥克斯(Adolph S.Ochs)的成功管理原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他信任某人,就不成天盯着他。”哈里森指出:“他尊重手下的人,也确实很少人辜负过他的托付。奥克斯先生的《时报》里没有投机者可以利用的旋转门。”正是奥克斯把原来影响极微的《时报》加以发展壮大。

我是一个幸运者,过去三十余年一直在文化圈打滚,虽然不一定碰到像奥克斯一模一样的老板,但遇到好的老板还是有的。如较早前主持一个出版社的编辑部时,遇到的第一个老板蓝真先生便是一例。四年前入“明报企业”编《明月》,创办人金庸也颇有奥克斯风范。在我编《明月》的四年中,期间换过一个老板,管理作风虽然不尽一样,从我个人的体验,对主管还是尊重的。印象最深的是,当坊间谣传新老板急于套现资金扩大投资,《明月》将遭转卖或停刊的命运,身为明报新董事长的于品海先生特地跑到我的办公室,表示《明月》会继续办下去,他深知《明月》在“明报企业”的特殊作用。于先生为人热情,精力充沛,曾多次与我谈如何把《明月》办得更精益求精和如何充实内容、革新版面,其间意见不尽相同,譬如我坚持某些做法和保留大部分文化稿(除了个别他非要删的栏目),于先生事后似乎亦没意见。后来只是要求每月出版前要将“要目”交给他看,但实行一年多来,他并没要求我更改内容,这是实话。去年年底,承蒙于先生的错爱,在一次高层会议宣布我兼任明报出版社的总编辑,由于一直未解决人力问题,我予以婉谢了,此事亦不了了之,说明他也是个从善如流的人。

记得当初为了提高《明月》颇为低微的稿费及邀约高品质稿件,曾极力倡议《明月》招收广告(《明月》过去为了维持超脱商品社会的纯粹性及独立性,基本不要广告或不主动去招收广告的)。《明月》虽然提高稿费,但相对个别月刊杂志还是略为偏低的。令人感动的是,不少作者(不乏国际水准的大家)并不锱铢算计,乐于投稿支持这份在商业社会硕果仅存的文化杂志,不少重要的文章都交予本刊独家披载,这是本刊同人铭感于怀的。

后来因为《明月》承担的经费越来越沉重,零售价不得不从三年前每本十二元,分几次加到今天的三十元。这已是月刊杂志零售价较高的。在月刊杂志陷于低潮中,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加价后的《明月》保持销路稳定,读者人数不减反增,这可谓是一个小小的奇迹。首先要借此机会向广大读者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明月》的读者,因大都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学者及专业人士,因此不仅仅止于读者,他们还是我们的严师。《明月》刊载的文章,甚至包括标题、编者按、错漏、误植、资料不确、偶有疏忽的地方,我们的读者会立即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并予指正。我们为有这样高品质的读者群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特别值得珍惜的还有我们有一批愿意为文化事业献身的同事,说是献身并不为过,如去年退休的黄俊东兄,在《明月》工作了二十多年,可以说是付出了青春的代价。由于人力有限,个别同事长年与我一样,每个周末照常返工。四年来,《明月》如果取得一些成绩,除作者、读者的关爱之外,与《明月》同事的同心同德、任劳任怨也是分不开的。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当我提出辞职的时候,“明报企业”的执行董事吴崇文先生亲自到我办公室。诚恳地请我担任出版社的“客座”,虽然我没有答应,但对他的好意,我是感激的。还有需要一提的是,《明报》总编辑董桥兄一直对《明月》予以关注,也谨在此一并致谢。

记得我在四年前的春季接掌《明月》主编的时候,在《编者的话》动情地写道:“春天,是播种的时候。”我衷心希望《明月》在新主编的领导下,取得更大的成绩!

傅聪去年在台北接受记者的访问时表示:“生命应放入学问才有意义”,我后来把这句话用作一九九四年《明报月刊》合订本的广告文字。这句话对时人不啻有发聩振聋的作用,我除了以此自勉外,并愿与广大读者和文友共勉。

(原载1995年3月号《明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