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做生意
57457700000003

第3章 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第一节 “得”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学问

舍得付出,收获快乐

人生永远都是有失才有得的,没有付出的人将一无所得。只要有所付出,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得到的也会是付出的好几倍。所以,希望快乐的人,千万不要吝啬自己小小的一点付出,而让快乐离你而去,因为付出是快乐的前提。

即使你拥有金钱、爱情、荣誉、成功,你可能还是不会觉得快乐。快乐是人生的至高追求,只有给予和付出,才能实现这一追求。因为付出本身就是快乐,付出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学会付出是光辉灿烂人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和快乐之道。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作家欧·亨利写的一篇有趣的文章。它主要讲述了圣诞节的前一天,住在公寓里的贫穷的德拉想给丈夫吉姆一个惊喜,可是她只有1美元,她知道这点钱根本不够买什么好的礼物,于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瀑布似的秀发剪下来卖掉,换来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花去21美元,终于买到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这可以配上吉姆的那块金表。而吉姆也想给妻子一个惊喜,他同样卖掉了引以自豪的金表,买了德拉羡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梳子作为圣诞礼物。

《麦琪的礼物》中的这对年轻夫妇,一个剪掉了头发,换来了一个表链;一个卖掉了金表,买了一套发梳。他们互赠的礼物都变成了最无用的东西,但他们却得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爱,这就足够了。因为付出,所以他们快乐并幸福着。

忙碌的我们,似乎是越来越不快乐了,忧郁紧张充斥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几乎难以透气。为什么会忧郁?为什么会绷紧神经?因为,追求功名利禄,已经将我们有限的小小的心占满了,腾不出一方小角落来容纳他人,容纳清风明月进驻心中。只要我们愿意停下脚步,仔细看看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静下心倾听身旁的声音,关注他人的存在,进而乐于付出善意,我们就可以轻易找回遗失的快乐。

事实上,快乐和幸福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是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与善良。善良是生命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才能真正伟大。从一个表情、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件小事开始,学会付出,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一句善言,万两黄金难求。心存善念,学会给予和付出,快乐、幸福和丰收就会时时与我们相伴。

如果你慷慨大方,你所收获的总会比付出的多。当别人遇到到困难时,你付出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力量,得到的回报是在帮助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付出是一生的基石,学着去付出吧。当每个人都将付出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正如流经山涧的泉水,付出并快乐着。生命因为付出而精彩;生活因为付出而快乐。

舍一己之利,利人亦利己

在充满诱惑的今天,很多人都运用自己的权力和机会,膨胀自己的私欲。搞工程的在材料上“精打细算”、偷工减料;经商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当官的把权力用到极致,满足自己的私利,抑或接受贿赂,抑或要车要钱要房,抑或官商勾结……他们是道德的蛀虫,是社会的强盗,最终都受到了应得的惩罚。相反,那些舍弃一己之利,处处为他人、为集体着想的人,最终得到人们的敬仰。

张普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卫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分管计划免疫和社会卫生工作。他二十几年来,爱岗敬业,不计名利,默默奉献,在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防SARS战役中,张普善勇敢地站在了斗争最前沿,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连续30多天带病坚持工作,最后,昏倒在办公桌上,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停止了呼吸,年仅42岁,被人事部追授为“人民满意公务员”称号。他舍弃一己之利,甚至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谱写着当好人民公仆的动人篇章,充分展现了一个人民公仆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怀。

人生来有向往幸福、追求富贵的权利,而为了自己的权利去侵犯他人的权利就变成了罪恶。因为一己私利,有人把他人踏在了脚下,作为通向自己利益的桥梁。结果却因此走了极端,失了平衡,反而给自身带来毁灭。

人是社会化的高等动物,人的生活总是与他人紧密相联,自私自利最终影响的是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都要多一分宽容和爱心,少一分狭隘和自私。

布施而不求回报

一个布施恩惠于人的人,不应总将此事记挂在内心,也不应对外宣扬,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恩惠也可以得到万斗的回报;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总在计较对他人的施舍,而要求别人予以报答,那么即使是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隋朝的李士谦把几千石粮食借给了乡亲。刚巧这年粮食欠收,借粮的人家无法偿还。李士谦把所有的借粮人请来,摆下酒食招待他们,并当着他们的面把借据都烧了,说:“债务了结了。”

第二年粮食大丰收,借了粮食的人都争着来还债,李士谦一概拒绝不受。有人对他说:“你积了很多阴德。”李士谦说:“做了人们不知道的好事才叫阴德。而我现在的行为,都是你知道的,怎么算阴德呢?”

李士谦没有乘人之危,逼债逞狂,而是慈怜为本,以爱心示人,一焚券了债,二拒人还债,有恩于人不居恩自傲,确能得到人们的爱戴。他死后百姓恸哭不已就是明证。拔一毛而利天下可为,施者不寄望于厚报,不过,公道自在人心,他会得到无价的回报的。

人应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并以之为乐就上升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施恩惠于人而不求回报,“为善不欲人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假如抱着沽名钓誉的心态来行善,即使已经行了善也不会得到任何回报,出于至诚的同情心付出的可能不多,受者却足可感到人间真情。所以,施之无所求,有所求反而会没有功效。

患得者得不到,患失者必失去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这句话的含义是:当人们没有得到的时候,拼命地想去追求;一旦得到了,又时时刻刻担心害怕失去。而事实上,这种患得患失常常带来这样的结果:患得者得不到,患失者必失去。

人生处世的一大禁忌,便是患得患失。自古以来,在芸芸众生中,既有超然物外者,也有患得患失者。前者是一种健康而积极的人生态度,奉行这种人生态度的人,往往容易体会到心灵的自由和满足,过着悠然洒脱的生活,充分享受人生的尊严和快乐。后者则是一种病态消极的处事心理,这种人往往终日在得与失的罗网里钻来钻去,无法得到内心真正的超脱自在,更无法体悟到人生真正的快乐滋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患得患失常戚戚,超然物外天地宽。”

事实上,得失之间,总是难以说明,甚至是一种悖论,拼命想得到,可到最后比没得到更令人失望。真正的得失是什么?该得的,不要错过;该失的,洒脱放弃。得与失之间无法游离。得到荣誉,也许会失去一分虚心;得到地位,也许会失去一批朋友;得到名利,也许会失去几分真诚;得到繁华,也许会失去那种悠然。惊叹冬日白雪皑皑,就看不到春之阳光明媚,繁花似锦;看到夏天葱郁翠绿,就看不到秋天硕果累累,层林尽染。

一个人总是患得患失,心情是不会好起来的,一定会感到身心疲惫。这也喜欢,那也想要。只想得、不想失的心态最终会让自己永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总是盯着别人的,这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月尚有阴晴圆缺,何况世间名利交错,人生得失无常,世间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需要积极进取,但在内心深处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然,得时需尽欢,但也应该明白,失去并不一定是损失,也许是新境界的前奏和序曲。

不要为小事斤斤计较

不怕吃亏的人总是勇于舍弃生活的细枝末节,而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一位名人说得好:“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他计较得少。多是负担,是另外一种失去;少非不足,而是另一种有余。”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俗话说“知足常乐”,多想自己得到的,少计较失去的,才能得到幸福。反之,斤斤计较,贪念无限,永远也不会快乐、幸福。因此,做人要能吃得亏,过于计较,得失心太重,反而会舍本逐末。

从前,有一位玫瑰大师,他栽培的玫瑰四方驰名,布置的玫瑰大厅堪称欧洲大陆上的璀璨明珠。

有一次,英国女王和荷兰女王慕名而来赏花,到了约定的时间却见不到这位大师。一找,原来他正在厨房里与四个女佣吵架。见到本国的皇室成员,他诉苦不迭:第一个女佣买菜账目不清,第二个女佣与大厨有染,第三个女佣说话用了脏字,第四个女佣偷吃了他给两位女王准备的布丁。大师非常激动,义愤填膺,滔滔不绝。

皇室成员纷纷劝他不必为了这些小事斤斤计较,这只会令自己烦恼。而他却解释说:“不,绝不能让步!绝不!你让她们一回,她们就会骑在你的脖子上拉屎,她们就会认为你怕了她们。女人?女人怎么样?女人恶起来更不得了……”一直讲了15分钟,使本国皇室成员彻底地理解了他的苦处,同情了他的境遇,附和谴责了四个该死的女人。然后,玫瑰大师洗脸梳妆更衣打领带,来到玫瑰大厅拜见女王,可是女王已经离去。这样的大师虽创造了世界之至美,馈赠人以绚丽,但自己却徘徊在自己设计的美的殿堂之外。他不曾拥有看淡得失的胸怀,因而他也不能真正拥有美丽,无法得到幸福。

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只顾小事,尤其是那些毫无意义并且让我们忧心费神的小事。因此,为了快乐而有意义地度过一生,我们必须要学会放弃让我们不快乐的小事,不要斤斤计较。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一个不懂得吃亏的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吹胡子瞪眼,为一尺之巷而纷争不断,那么自然界再美丽芬芳的旖旎风光,他也无法欣赏、无法领略。

生活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耕种什么,就得到什么;你冲着对方笑,对方就会冲着你来笑;你冲着对方骂,对方就会冲着你来骂。看淡得失而不对小事斤斤计较的人,不但有很好的修养,还可以为自己创造快乐的生活,那么就等于走进了天堂。

如果我们能够抱着这种宁静而忍耐、不斤斤计较的心态来生活,那么就真真切切地抓住了天堂的阳光,得到了幸福。

要善于吃亏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在许多人的眼睛里,把“吃亏”看作是蠢人的行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都是错误的,一些“亏”只不过是事情的表象而已。如果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的话,大多数人将会发现,舍得吃亏,实际上得到意外的收获。

王峰毕业后进入出版社做编辑。他的文笔很好,编辑工作对于他来说犹如探囊取物般轻松。当时社里的大学生还很少,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总是非常认真、虚心地向每一个老同志学习。

那时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套丛书的编辑,每个人都很忙,但领导并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编辑部的人也被派到发行部帮忙。有些人去一两次就开始抗议,因为大家觉得实在是不适合做那些琐碎的小事,于是都拒绝再去帮忙,整个编辑部只有王峰肯接受领导的指派,他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嘛!”

不过,并没有一个人能看出王峰有什么便宜可占,因为他要帮忙包书、送书,像个苦力工一样!他真是个可随意指使的员工,后来他又参与直销的工作,此外,连取稿、跑印刷厂、邮寄……只要开口要求,他都乐意帮忙!“反正吃亏就是占便宜嘛!”他这么说。编辑部里的人都嘲笑他,甚至有人还肆无忌惮地将自己手中的任务交给他来完成。他没有拒绝。

就这样过了两年,他觉得自己积累得差不多了,就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做得非常好。因为他正是在“吃亏”的过程中把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发行、直销等工作摸得一清二楚。难能可贵的是,他现在仍然抱着这样态度做事,对作者,他用吃亏来换取作者的信任;对员工,他用吃亏来换取他们的积极性;对印刷厂,他用吃亏来换取品质……

舍得吃亏,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律和大度,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德不高者不甘吃亏,心不诚者不愿吃亏,品不正者不肯吃亏,行不端者不能吃亏!人不能把钱带入坟墓,但钱能把人送往坟墓。人的欲望能成就一个人的事业,也能毁灭一个人的性命,成就事业的时候,辉煌无限;毁灭性命的时候,惨不忍睹!

功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想开点,培养自己的宽厚大度,与人相处,气量要大些,不要斤斤计较。

第二节 进退有数,把握取舍的艺术

21世纪的今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有一个非常勤奋的青年,很想在各个方面都比身边的人强。但经过多年的努力,仍然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智者请教。

智者叫来正在砍柴的3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个施主到五里山,砍一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柴。”年轻人和3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里山。

等到他们返回时,智者正在原地迎接他们。年轻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担左右各担4捆柴,后面的弟子轻松地跟着。正在这时,从江面驶来一个木筏,载着小弟子和8捆柴,停在智者的面前。

年轻人和两个先到的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不语;唯独划木筏的小徒弟,与智者坦然相对。智者见状,问:“怎么啦,你们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大师,让我们再砍一次吧!”那个年轻人请求说,“我一开始就砍了6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动了,扔了2捆;又走了一会儿,还是压得喘不过气,又扔掉2捆;最后,我就把这2捆扛回来了。可是,大师,我已经很努力了。”

“我和他恰恰相反,”那个大弟子说,“刚开始,我俩各砍2捆,将4捆柴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跟着这个施主走。我和师弟轮换担柴,不但不觉得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最后,又把施主丢弃的柴挑了回来。”

划木筏的小弟子接过话,说:“我个子矮,力气小,别说两捆,就是一捆,这么远的路也挑不回来,所以,我选择走水路……”

智者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弟子们,微微颔首,然后走到年轻人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要走自己的路,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怎样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也没有错,关键是走的路是否正确。年轻人,你要永远记住: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从事着自己并不喜爱的职业,于是总会发出“我也很努力,但就是做不到最好”的感慨。有的人会指责说还是工作态度有问题,要真努力工作了,岂有做不好之理?其实归根结底并不是这些人不够爱岗敬业,而是职业本身并不是他们最适合的。换言之,要想真正把一项工作做得得心应手,就要选择正确的人生目标。那么,原来选错了怎么办?不要忧郁,放弃它,去把握属于你的正确方向。

一个人就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路上你需要跨越生命中的重要障碍,才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清楚你到底要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不闲着而去忙,那么,当你忙碌地走完半生,回忆起来会猛然觉得自己既对不起时间,也对不起自己。

人生的悲剧不是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成功不在于你身在何处,而在于你朝着哪个方向走,能否坚持下去。没有正确的目标,就永远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一位美国青年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能将清水变成汽油的广告。

这位美国青年喜欢搞研究,满脑子都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他渴望有一天成为举世瞩目的发明家,让全世界的人都享用他的发明创造。

所以,当他看到水变汽油的广告时,马上买来了资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接待任何客人,电话线掐断,手机关机,总之一切与外界的联系都被他切断了。他需要绝对的安静,需要绝对的专心,直到这项伟大的发明成功。

青年夜以继日地研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母亲从门缝里把饭塞进来,他不准母亲进来打扰他。他常常是两顿饭合成一顿吃,很多时候都把黑夜当作黎明。善良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儿子越来越瘦,终于忍不住了,趁儿子上厕所的时候,溜进他的卧室,看了他的研究资料。母亲还以为儿子的研究有多伟大,原来是研究水如何变成汽油,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母亲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儿子陷入荒唐的泥淖中无法自拔,于是劝儿子说:“你要做的事情根本不符合自然规律,别再瞎忙了。”可这位青年压根儿就不听,他头一昂,回答说:“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总会成功的。”

5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转眼间,那位青年已白发苍苍,父母死了,没有工作,他只能靠政府的救济勉强度日。可是他的内心却非常充实,屡败屡战。

一天,多年不见的好友来看他,无意间看到了他的研究计划,惊愕地说:“原来是你!几十年前,我因为无聊贴了一份水变汽油的假广告。后来有一个人向我购买所谓的资料,原来那个人就是你!”

他听完这一番话,立刻疯了,最后住进了精神病院。

因为有太多坚持到底的故事,所以我们一直以为坚持就是正确的,而放弃就是消极的。其实坚持代表一种顽强的毅力,它就像不断给汽车提供前进动力的发动机。但是,在前进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方向不对,则只会越走越远,这时,只有先放弃,等找准方向再重新努力才是明智之举。这就是“水变汽油”的悲剧带给我们的启示。

每个人都有梦想,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没有梦想的人是会被社会淘汰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现在的社会努力很重要,但是努力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吗?不见得。我们曾为工作绞尽脑汁,我们曾为工作夜以继日,但我们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的梦想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个地破灭,直到现在依然两手空空。

21世纪的今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昨天你选择播撒什么样的种子,今天你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选择不对,努力就会白费。今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了吗?

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中成功

蝴蝶破茧而出的时候,会疼吗?

从笨拙的躯壳中挣扎着伸出细嫩的触角,翅膀因为粘满液体依旧合拢,几乎透明的足肢,支撑着颤抖的身体,微风吹过,它摇晃着几乎倒下。只有耐心等待。阳光的照耀使它慢慢变得轻盈,那薄而绚烂的翅翼上色彩一点点明媚起来。空气中的温度通过触角传遍全身,让它一分一秒地强壮起来。然后,你几乎听到一声轻轻的叹息,那是终于自由的释怀。一展翅,它起飞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化蝶的一刻,完成一次蜕变,让世界大吃一惊,而痛却只有自己知道。

不过,有时候,因为怕疼,或因为嫌慢,我们在“蜕变”时开始尝试走捷径,比如来自外界的帮蝴蝶撕开茧的手,虽是出于好意,但却缩短了它的奋斗历程,删除了它蜕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导致蝴蝶最终蜕变失败。

如果说蝴蝶自我蜕变是一种勇敢的尝试,是对生命的渴望和挑战,那么在外力帮助下的蝴蝶的蜕变则是一种保守的行为,不敢接受挑战,不敢自我超越,即使成功,也是一种假象,经不起碰触,被残酷现实刺穿以后,它就剩下老坏而愚钝的外壳。

在开放中尝试改变,即使失败也精彩。蜕变,就是一次次突破想象,包括自己的想象,然后去追寻更高、更远、更灿烂的天空。

在未来的社会,那种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以为是,以及自我设限的人,根本不可能适应社会,甚至生存都会成问题。变,正是人生的魅力所在,而不变的,是心中超越自我的渴望。

当别人都在努力向前时,你不妨倒回去

艺术家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文学家说:抄袭是埋葬一切才华的坟墓,创新是精品产生的源泉。

经济学家说:逃离竞争残酷的红海,奔向空间无限的蓝海。

做一条反向游泳的鱼,不走寻常路,才能看到别样风景;不走寻常路,是因为心系远方。

当你面对一个史无前例的问题,沿着某一固定方向思考而不得其解时,灵活地调整一下思维的方向,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路,甚至把事情整个反过来想一下,那么就有可能反中求胜,摘得成功的果实。

宋神宗熙宁年间,越州(今浙江绍兴)闹蝗灾。只见蝗虫乌云般飞来,遮天蔽日。所到之处,禾苗全无,树木无叶,一片肃杀景象。当然,这年的庄稼颗粒无收。

这时,素以多智、爱民著称的清官赵汴被任命为越州知州。赵汴一到任,首先面临的是救灾问题。越州不乏大户之家,他们有积年存粮。老百姓在青黄不接时,大都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而一旦遭灾,便缺大半年的口粮。灾荒之年,粮食比金银还贵重,哪家不想存粮活命?一时间,越州米价居高不下。

面对此种情景,僚属们都沉不住气了,纷纷来找赵汴,求他拿出办法来。借此机会,赵汴召集僚属们来商议救灾对策。

大家议论纷纷,但有一条是肯定的,就是依照惯例,由官府出告示,压制米价,以救百姓之命。僚属们七言八语,说附近某州某县已经出告示压米价了,我们倘若还不行动,米价天天上涨,老百姓将不堪其苦,会起事造反的。

赵汴静听大家发言,沉吟良久,才不紧不慢地说:“今次救灾,我想反其道而行之,不出告示压米价,而出告示宣布米价可自由上涨。”众僚属一听,都目瞪口呆,先是怀疑知州大人在开玩笑,而后看知州大人认真的样子,又怀疑这位大人是否吃错了药,在胡言乱语。赵汴见大家不理解,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说:“就这么办。起草文告吧!”

官令如山。不过,大家心里都直犯嘀咕:这次救灾肯定会失败,越州将饿殍遍野,越州百姓要遭殃了!这时,附近州县都纷纷贴出告示,严禁私增米价。若有违犯者,一经查出严惩不贷。揭发检举私增米价者,官府予以奖励。而越州则贴出不限米价的告示,于是,四面八方的米商闻讯而至。开始几天,米价确实增了不少,但买米者看到米上市的太多,都观望不买。过了几天,米价开始下跌,并且一天比一天跌得快。米商们本想不卖再运回去,但一则运费太贵,增加成本,二则别处又限米价,于是只好忍痛降价出售。这样,越州的米价虽然比别的州县略高点,但百姓有钱可买到米。而别的州县米价虽然压下来了,但百姓排半天队,却很难买到米。所以,这次大灾,越州饿死的人最少,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僚属们这才佩服了赵汴的计谋,纷纷请教其中原因。赵汴说:“市场之常性,物多则贱,物少则贵。我们这样一反常态,告示米商们可随意加价,米商们都蜂拥而来。吃米的还是那么多人,米价怎能涨上去呢?”

逆向思维不迷信原有的传统观念和经典信条,对既定事物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体现的是一种叛逆精神。这种思维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合情理甚至是荒谬的,但正是因为采取这种思维,思考者才得以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束缚,向着新的成果跃进,创造出新的观念和理论来,导致生活面貌的改变。

逆向思维本身就是灵感的源泉。遇到问题,我们不妨多想一下,能否从反方向考虑一下解决的办法。反其道而行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当别人都在努力向前时,你不妨倒回去,做一条反向游泳的鱼,去寻找属于你的捷径。

要大智慧,不要小聪明

在工作中有的人喜欢投机取巧,耍小聪明偷懒,明明可以做得更完善的事情却不去做,总认为差不多就行了;明明是自己的责任,却推给别人或设法掩盖。殊不知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往往体现在工作的细节上,自认为头脑机灵而沾沾自喜,却不知这会影响自己的前程。

亚里士多德说:“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想成功,唯有诚信、负责、创新、积极进取等大智慧可取。而敢于冒险走创新路,也是一种可贵的大智慧。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1加1等于2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2。”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了536724人,这父子俩却活了下来。

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手看看。”

父亲死后,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这时他已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

然而,真正使他扬名的,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正在法国旅行的他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他未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了字。

纽约许多运输公司对他的这一举动暗自发笑。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就在一些人要看这个犹太人的笑话时,他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他把木头等加工成底座;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像身上扫下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这位犹太人以长远的眼光、智慧的头脑,一生受益无穷,其境界、谋略非小聪明可以比拟。

人生最忌讳的是耍小聪明。让我们来看看小吴的求职经历。

小吴到一家外资公司应聘总经理助理职位。经过种种测验,他与另一位对手从几十名应聘者中胜出,准备接受总经理的最后面试。出乎意料的是总经理没有提出任何考问,便带领他俩去附近一家公司谈判签单。走出公司大门后,因距要去的公司仅有一站地路程,总经理提议乘坐公共汽车前往,并递给他们每人5角钱,叮嘱每人自己买自己的车票。当时的车票票价是4角,因缺少零钱,乘务员们几乎都已养成收取5角不找零的习惯,小吴交出5角后,心想,为1角钱开口显得太小气,丢面子,便没有向乘务员索要应找回的1角钱。可是他的竞争对手却没有默认,而是认真地开口向乘务员要求找零。乘务员轻蔑地看着小吴的对手,好一会儿才冷冷地递出1角钱,他一脸泰然地接了过来。小吴看罢,心里还有一点幸灾乐祸,想对手的财迷和小气表现,老总一定不会满意的。

没想到,到站下车后,总经理却对小吴的竞争对手说:“你被聘用了。”小吴立即怔住了,总经理说:“你们俩的材料我都仔细看过了,能力不分伯仲,才智不分上下,不过,在刚才买票的问题上我看到了你们的差异。一个人只有懂得坚持自己的权益,才能够维护公司的利益,而一个连自身利益都不能坚持的人,又如何能够维护公司的权益呢?”

小吴败在了自己的小聪明上。因面子等因素不坚持权益,总有一天,它会演变为不坚持原则,这对工作之弊显而易见。小聪明易被聪明误,小聪明得小利,大智慧得大益。有大智慧,才有大美丽、大人生。

善用大智慧的人,前途才会充满光明。

世事纷繁,须谨记有所为有所不为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主动选择,“有所不为”是敢于放弃。一个人能力再强,精力再旺盛,也不可能无所不为,什么都想做只能是什么也做不好,选好自己应该做的才是最关键的。

譬如,世间上行业千千万万,哪行做好了都能赚钱。每天都有企业垮台、破产,每天同样也有新的企业诞生。任何一个行业的商人,都应经营自己熟悉的主业,把它研究深、透,方能把企业做好。

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人,要学会放弃,对于那些不熟悉的行业,千万不要轻易进入。别人赚钱,不要眼红心动,否则,今天的投资,就意味着明天的垮台!

千万不要有了点钱,就认为什么生意都可以做,什么行业的钱都想赚。

作为领导也是这样,有些领导喜欢揽权,大事小事都要亲力亲为,结果人累得够呛,事情也没办好。

艾森豪威尔在他的《远征欧陆》一书中,说马歇尔“轻视那些事必躬亲的人,他认为那些埋头于琐细小事的人,没有能力处理战争中更重要的问题”。他讲美国的军事原则是:“为战区司令官指定一项任务,给他提供一定数量的兵力,在他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尽可能少加干涉。”如果他的战果不能令人满意,那么,正当的办法不是对他们进行劝说、警告和折磨,而是用另一个司令官替代他。

艾森豪威尔在这里讲的“琐细小事”和“尽可能少加干涉”的内容都是指有所不为的范畴。战区司令官对那些琐细小事有所不为,是为了集中精力研究整个战区的大事,要在全局上有所为;更高一级的统帅对战区的事情少加干涉,也正是要研究更大的战略问题,在更高的层次、更广泛的意义上有所为。因此,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利于集中力量,把宝贵的、有限的资源用在最急需的地方,以获得最佳的效益;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更重要的事情。

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胸有全局,目标高远。心中无数、虚浮懒散是做不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胸有全局是指能分清轻重缓急,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目标高远是瞻前顾后、虑及未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自己的选择。显然,短期行为、急功近利与此格格不入。

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有自觉的意识,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智慧。如果无所不管、思想僵化,局面是不会开阔明朗的。

切莫贪图小便宜,它总有一天会让你偿还

欧洲某些国家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大部分是自助的,也就是说,你想到哪个地方可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极少。据说逃票被抽检抓到的大约只有万分之三。一位留学生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他很乐意不用买票而坐车到处游玩。在他4年的留学期间,他因逃票被抓住两次。

4年后,他大学毕业,试图在当地寻找工作。他知道许多跨国大公司都在积极地开发亚太市场,就向这些公司投了自己的求职资料,可都被拒绝了。一次次的失败,使他愤怒地认为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终于有一天,他冲进了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先生,我想问一下贵公司为何不录用我。你们是不是歧视我们?”

“先生,我们并没有歧视你,相反地,我们很重视你,因为我们公司一直在你们国家进行市场开发,我们需要一些优秀的本土人才来协助我们完成这个工作,所以你刚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能力很感兴趣。老实地说,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经理回答。

“那为什么不录用我呢?”

“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我们发现你有两次乘车逃票的记录。”

“我承认。但为了这点小事,你们就放弃了一个能为你们带来更大利益的人才?”

“小事?不,不!先生,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小事。我们注意到了,第一次逃票你说自己还不熟悉自动售票系统,这有可能。但在之后,你又逃了票。这如何解释呢?”

“那时刚好我口袋中没零钱。”

“不,不!先生,我不同意这种解释。我相信你可能逃过数百次的票。对不起,我只是说可能。此事证明了几点:第一,你不仅不尊重规则,而且善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第二,你不值得信任,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的进行是必须依靠诚信来完成的,因为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但为了节约成本,我们不会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因此我们没办法雇用你,而且我可以断定,在这个国家甚至在整个欧盟,可能没有公司会冒险来雇用你。”就这样,仅仅因为贪图了一些小便宜,这个留学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谓是屡见不鲜。我们中的许多人常常会像这位留学生一样,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贪图一些小便宜并无伤大雅。殊不知,即便是再小的便宜,终有一天,它会让你悉数偿还,甚至是加倍奉还。

贪图小便宜,就像顺手牵羊一样容易,尽管先辈们再三地叮嘱我们要做到“慎独”,要牢记“不以恶小而为之”,然而我们往往会禁不住心中的撒旦的诱惑,去贪图一些小便宜。在这些时候,我们往往会美滋滋地自以为占了便宜,殊不知其实是吃了大亏。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使可贵的诚信受到了玷污,而失去诚信,不啻是失去了人性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品质,其间厉害,不言自明。

长辈们常常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孙们“吃亏是福”,反之,贪小便宜,往往是吃了大亏。就像这位逃票的留学生,自以为占了大便宜,却不知,一切善恶皆有果,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总有一天,需要你加倍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