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实践版
57456400000003

第3章 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爱

爱孩子是每一位母亲的本能,这种爱,有时能给孩子温暖,有时却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发展。所以,母爱都深如大海,但质量有别。任何时候,爱都要讲究方法,都要为孩子量身定做,只有让孩子受益,妈妈的爱才真正是有意义的。

妈妈宠爱孩子有方法,要宠不能惯

今年一开学,某学校脑瘫班的乐乐,现在连路都不怎么会走了,而上个学期期末的时候,她走路非常的好,虽然时不时会摔倒,但是可以自己独立的行走。大家都夸她练习认真,成果明显。结果这个学期怎么突然就退缩了呢?

原来这个暑假,乐乐的保姆去照顾姐姐的孩子了,没有时间照顾她,因此乐乐的生活都是由妈妈负责的。而乐乐的妈妈由于孩子的缺陷,非常的自责,对孩子十分迁就,哪怕是乐乐说:“无论我说什么,无论我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你都不准反驳”,妈妈都没有任何的意见。在家里,乐乐称王称霸,家里人不敢说半个不字。因此寒假的一个月时间里,乐乐就整天坐在家里看电视,从来没有好好地锻炼自己的身体,更别说专门的练习走路了。一个月不练习的结果就是:现在连走路都有问题。

宠爱孩子,这是孩子的福分。所谓的宠,应该是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情需求,这样宠出来的孩子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会更加自信。天下的妈妈没有不宠爱自己孩子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懂得宠爱孩子的尺度,这是孩子的不幸。对孩子的宠爱,应该有度,如果宠爱无度,就会变成溺爱。溺爱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助长孩子的任性和娇气,弱化孩子与外界交流的能力,埋没孩子处理各种事情的潜能。

有一些妈妈,从来不让自己的孩子做任何的家务,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当孩子遇到各种困难自己都先迎难而上。一句话概括就是,妈妈在极力创造一个让孩子感觉到没有任何委屈的环境。这样做的后果,孩子无疑是得到了安逸,万事不求人,但是这样做的同时,也把孩子应该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免疫力舒舒服服地破坏掉了。

妈妈对孩子无度的宠爱还会使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唯我独尊”的错误意识,他们成了家里的上帝,他们的喜怒哀乐左右了家庭的气氛。在学校中,有不少孩子是任性不羁的霸王,没有任何人能和他沟通,没有任何规则能够约束他。

妈妈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妈妈小的时候自己受苦太多,曾经感受到过贫苦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折磨,现在自己事业有成了,总觉得不能让孩子再像自己从前那样受苦,所以千方百计给孩子最大的满足。

2.有的妈妈本身从小生活在富裕的生活环境里,并且现在的条件要比过去好很多,所以就觉得孩子一定要过得比自己舒服才算是跟上了时代进步的步伐,才算是不委屈孩子。

3.有的妈妈由于经常不在家,长期在外拼搏,无暇照顾孩子平时的生活,总觉得自己对孩子有亏欠,所以就容易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甚至可以容忍孩子挥霍金钱。

任何东西如果给的太多了,人的感觉就会钝化,爱也是如此。妈妈对孩子如果爱得太多,那就是糊涂了。因为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溺爱心理的产生,最终都会导致孩子心理发展的障碍。

1.被过度宠爱的孩子容易变得无情,只喜欢一味地索取,不懂得付出。

2.被过度宠爱的孩子容易变得无能。如果妈妈帮助他做了很多本该属于他做的事情,过度的照顾让孩子的品德、智力甚至是身体发育停滞不前。妈妈可以给予孩子生命,但却无法担负孩子的一生,孩子迟早要独自面对他自己的事情。

3.被过度宠爱的孩子基本上缺乏自强的精神,缺乏自立的能力,承受不了任何风风雨雨,心理的抗挫能力极差。有些孩子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一些具体表现,比如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行为怪异;不能控制饮食;在活动中不守秩序,如果别人不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就会大吵大闹;很少为别人考虑;不能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4.被过度宠爱的孩子会表现得很难适应社会,因为过分娇宠的孩子容易自私、任性、放肆、骄傲、易发脾气、不遵守规则、没有公德等。这样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注定要失败。

在当今我国的独生子女身上,过度宠爱、娇生惯养的危害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西方国家的孩子相对来说就独立很多,所以,我们的妈妈可以向外国先进的育子智慧学习。在美国,无论家长是高官还是富豪,从来都不给子女零花钱。而子女的零花钱大多是通过课余或假期的打工中“按劳取酬”获得的。不仅如此,当子女成长到了18岁的时候,他们就再也不会在经济方面依赖自己的父母,而是必须要自食其力。而这些美国孩子也把长大了还向父母伸手要钱视为是一种耻辱,自觉地凭劳动和智慧来挣钱料理自己的生活。总之,要想孩子独立,就要从小培养他的独立意识,不能娇生惯养、过度溺爱!

妈妈爱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大家都理解,但是千万不要“过度”。爱孩子不能只用感情,爱孩子需要用智慧,教育孩子时坚持“要宠不要惯”的原则才是最好的方法。

爱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

毛毛是家里的独子,自从出生下来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姑姑、人人都对他疼爱有加,有求必应,只要他眼里流露出对某样东西的好奇或是喜欢,家长马上就把这个东西送到他手上,这就养成了毛毛要什么就必须得到什么的习惯。冬天的一个晚上,妈妈带着3岁的毛毛去朋友家串门。回家的路上毛毛突然发现一直攥在手里的一块糖果不见了。那块糖果是妈妈的朋友给的,他家没有这样的糖果。毛毛着急得哭了起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来安慰他,并承诺第二天给他买他最喜欢的玩具。但毛毛没有妥协:我要!我要!我一定要!

毛毛打着滚哭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着实在心疼,便带上照明工具倾巢而出,沿着回来的路拉网式的搜寻,眼看午夜12点了,糖果还没有找到,妈妈看着因绝望而死去活来的孩子,终于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把已经睡着的朋友一家人吵醒找那块糖果。

经历小小的失望就歇斯底里,预兆着未来灾难的来临。毛毛长大了,想找一个女朋友,但他喜欢的女孩根本看不上他。他不再打滚哭闹,而是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医院里,毛毛被抢救过来,但是他又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她说:“你想把我们急死?不就是一个女孩吗?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好女孩多得是。”但他恨恨地说:“我就要她!要她!一定要她!”

独生子女最大的问题,就是得到过多不合理的爱的问题。他们一切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都得到满足,并且没有兄弟姐妹来分享,这样的成长经历让他们养成无限制索要的习惯,并且觉得父母就应该也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用感恩也不用怀疑。也许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觉得满足小孩的要求不是件难事,只要孩子开心就好,但是,没有一个家长能满足孩子一生的所有需要,当你的孩子欲求未满时,当你没有能力给予他时,孩子会怎么样?上述事件中因为追不到女孩而割腕的毛毛是对所有不理智满足孩子需要的家长的警醒。

父母对孩子过度的爱容易造就出一批自私、不懂感恩、心智不成熟、人格不健全的儿女,真正伟大的爱不是无限制的给予,而是合理地给的同时也有合理地不给,它是合理地安慰、鼓励、督促、给予,也是合理地争执、对立与批评。它是一方面尊重孩子生活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

因此,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给予孩子过度的爱,不能溺爱和娇惯,要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能到手;爸爸妈妈不是能帮你实现所有愿望的超人;如果家长满足了你的需求,要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干净的衣服、可口的食物、舒服的环境,这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好东西是应该与别人分享的。当孩子了解了这些事实后,他会迅速长大,懂得感恩、懂得分享、懂得控制。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关键在于妈妈在上面写上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不要在白纸上填满色彩,也不要给予孩子太满的爱,凡事留点空间,才有更多的美感。

给予孩子爱,是所有妈妈的本性,不是件难事。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所说的,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宠物的爱有一致性,可以说是一种父性或母性的本能。它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经过意志抉择,并且对心灵的成长毫无帮助,所以不能算是真爱。虽然溺爱也能帮助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但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所以,真爱不是只会给予的爱,而是合理地给与合理地不给的理智的爱。

虽然,这样做的妈妈经常会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当中,一方面要尊重所爱的人在生活和人格上的独立,一方面又要适时提供爱的引导。这种真爱复杂而艰巨,需要认真思考,需要不断创新。但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妈妈多花点心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封闭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伤害

文文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不用做任何事情,而且受到的是“这样不行”、“那样危险”的过度保护。一次,文文下楼跟小朋友玩,发生了小小的争执,文文被小朋友打了一拳后,妈妈再也不让她出门玩耍。“不要去跟那些小孩玩,他们是坏孩子!”上学后,妈妈也不让文文和同学交往,慢慢地,文文变得越来越孤僻和高傲,她总是拿自己和别人对比,总是觉得别人不如她,而一旦发现有人比她好时,她心里就极其不安,常常为此感到痛苦和焦虑。

生活中,有很多独生子女像文文一样,从小就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中生活,而一旦离开妈妈营造的幸福温暖的空间后,他们就容易心神不宁,焦虑不安,不知所措。医学上认为,这样的人,精神上就像一个外形完整的蛋壳,外表上个性极强,但内心空虚、脆弱,只要轻轻一捏,就成了碎片。因而,他们只要一离开妈妈的保护,就难以适应,接受挫折的能力差。

这也就是如今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独生子女本来接触别人的机会就少,妈妈却没有意识到要多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的条件。有的妈妈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保姆照看,他们又经常把孩子限制在屋子里,或者经常抱着孩子。不让孩子自由行动,使不少孩子没有经过必需的爬行阶段。这也不让孩子摸,那也不让孩子动,孩子虽减少了一些危险因素,却大大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育和智能的发展。有个妈妈忙于工作,把孩子放在姥姥家,姥姥怕孩子出去学坏,就把孩子关在家里看电视、看书。孩子长大后性格特别孤僻、胆小退缩、好幻想、神经质,最后得了强迫性思维症。

有些妈妈虽然自己带孩子,却很少带孩子去户外游玩,不让孩子到别人家串门儿,结果孩子的性格变得胆小、内向、孤僻,不会和别人交往,甚至孩子一到陌生环境或见到生人就哭,到公园也不敢玩游乐设施。还有的家庭,爸爸基本不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孩子完全由妈妈一个人带,儿子和妈妈在一张床睡,和妈妈总黏在一起,感情上完全依赖妈妈,结果造成男性性格女性化。

除了不让孩子和社会接触,妈妈们还经常包办孩子的一切事物。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做,更不让参加社会活动。有个5年级的小学生,妈妈除了让他学习和练琴之外,什么也不让他做,包括看电视、游戏、运动、交往、家务,等等。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小提琴考到8级,但因压力过大、生活过于单调而患了精神分裂症。这就是因为过度封闭而单调的生活,致使孩子的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都很差,责任心、自信心都不强。

另外,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单纯越好,所以从小给孩子提供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生活环境是纯而又纯,甚至在价值观念上对孩子的教育都过于单纯。她们总是习惯于对孩子说教,给孩子现成的是非观,经常说孩子“你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你这样不对”,很少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自己面对困难及解决问题。孩子对事物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经常陷入偏执的思想中。

有个初中生,不愿意住校,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原因是她嫌同宿舍的同学吃饭会发出声音,咳嗽不捂嘴,睡觉前爱说话,等等。她家条件很好,单独一个房间,没有人打搅她,所以她认为在哪儿都应该那样,有人打搅她就觉得厌烦,无法忍受。她在班上一个朋友也没有,问她为什么不交朋友,她说:“他们都不是好孩子,因为他们说话带脏字,妈妈说,讲脏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所以我不能和他们玩。”

妈妈绝对没料想到自己对孩子的保护和教育,竟使得孩子变得如此孤僻和不合群,这个时候妈妈再来后悔,就迟了。

所以,不是越多的保护对孩子越好,不是越单纯的生活对孩子越有益,封闭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伤害。

妈妈要知道,我们给孩子的教育、给孩子提供的生活环境过于单调的话,孩子就没有机会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没有能力去应对将来复杂的生活。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复杂时就复杂!

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感到自己“得宠”

美国向来是以推崇独立和冒险精神而出名的,我们印象中的美国孩子也都是很有主见,很独立,他们的妈妈应该不会宠爱孩子。但是,其实在美国的家庭中,特别是在很多中产阶级的家庭,妈妈往往对孩子宠爱得有点过头。妈妈的这种宠,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以另一种方式与孩子互动,孩子可以从妈妈的点点付出中获得爱的回应。这样一直被宠大的孩子,在小的时候有助于感情和智力的成长,在稍稍长大之后有助于培养自信心。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生长在被妈妈置之不理的环境中,那很有可能将丧失掉对外界沟通的欲望,接受外来刺激的信心也不足。而当孩子从小就成为家庭的中心,被妈妈鼓励和外界沟通时,他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见解,所以比那些在家里管教过严的孩子要活泼得多,智力的发育也比较充分,快乐幸福指数也更高。

美国是强调独立精神的社会,但是也不妨碍孩子们明显地感受到妈妈的宠爱。妈妈们知道,让孩子“得宠”,不是对孩子的溺爱,而是对孩子的滋养。

在美国,女性无论身居任何社会高位,只要是结婚生子,照顾家庭就是第一职责。不仅传统观念如此,美国法律在对照顾儿童这一方面也有详细的规定,比如12岁以下的孩子不可以独自在家,所以母亲的责任就更为重大了。美国有不少的职业女性在结婚之后根本扛不住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只好退回家中做起了专职主妇。

妈妈作为家庭中的强大后盾,在生活上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美国的中小学一般中午都会免费提供午餐,但是很多妈妈觉得学校里的饭也许不合孩子的口味,或者食品不够健康,还要额外准备一份午餐送到学校来。

在美国的家庭中,孩子们一般不会主动承担家务。如果要求孩子自己整理房间的,会被视为管教严格的家庭。为了培养孩子们一点点的劳动习惯,妈妈们就用零用钱来“悬赏”。

在美国大多数的城市,凡是住家离学校有1英里以上的中小学生,无论是上学放学都有学校的校车来接送。所以这些孩子在上中学以前,每天都要由母亲来“护卫”。在每天的放学时分,人高马大的美国孩子在学校门口张望着等待妈妈来接他们回家,可以算得上是美国学校最有趣的景象之一了。一般当孩子到了上高中的时候都开始热衷于学习驾驶汽车,这时妈妈无疑要担任教练,负责传授技艺。

美国的学校中有各种兴趣小组。如果学生对某个兴趣小组很热衷,妈妈一般都会介入帮忙,包括向小组提供赞助,帮忙联系活动,等等。不仅如此,美国的妈妈基本上每天都会帮助孩子辅导功课,特别是高中生,学习压力太大,妈妈总是希望可以帮助孩子分担一部分。

另外,美国的妈妈也比中国的妈妈更容易用言语和身体语言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我爱你!”是她们对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而温暖的怀抱是她们无时无刻传递爱意的渠道。这对于受含蓄的东方文化影响的中国妈妈们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妈妈没有对孩子说过“我爱你”,以为孩子自然会懂妈妈的爱,但是,想让孩子感受到他对你有多重要,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孩子你有多爱他呢?

其实,孩子很需要妈妈的宠爱,一声“宝贝儿”,一句“我爱你”,一个含情脉脉的眼神,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份浓郁的安全感……都是妈妈爱的信号,孩子需要从这些信号中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感觉到自己是“得宠”的,所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在成长中充满能量,他在一生中充满幸福快乐!所以,妈妈不要吝啬对孩子的爱,不要疏于对孩子爱的表达,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宠”,这是妈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孩子的福气和能量之源!

被孩子接受的爱才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漂亮机灵的梅子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把家里所有的好吃的都留给她吃,给她穿最好看的公主裙,给她比同龄小朋友更多的零花钱,但是,渐渐长大的梅子越来越不喜欢妈妈给的东西,例如她不喜欢吃妈妈给她买的巧克力蛋糕,不喜欢妈妈经常要她穿的泡泡裙,不喜欢妈妈因为害怕她受伤而不让她和小朋友去玩游戏……梅子向妈妈抱怨了很多次,但是都没有效果,妈妈依然按照自己的意愿给梅子这些她不喜欢的东西,久而久之,梅子开始讨厌妈妈,她不再喜欢笑了,也不再对妈妈给的东西感兴趣,她甚至觉得妈妈不像以前那么爱她了。

梅子妈妈无疑是非常爱她的,爱孩子是每一个妈妈的本能反应,但是有爱不代表就能让孩子感到快乐,不代表孩子就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妈妈的爱,只有被孩子接受了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

既然爱要以孩子的接受为标准,那平常就应该多思考:孩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怎么表达爱,孩子才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生活中总是有些妈妈,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在物质上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这样也很难让孩子体会到妈妈无私的爱。所以作为孩子的妈妈应该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每个孩子都需要从妈妈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每天工作之余,妈妈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和孩子一起读书,为孩子提供接触外界的机会,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谈话也为妈妈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这样,妈妈就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怎样的爱他们才能接受。

在生活中能感受到妈妈爱的孩子才能被幸福的阳光照耀。但是不接受妈妈的爱,拒绝去关爱她们的冷漠的孩子不会被幸福垂青。

冷漠的孩子内心总是寒冷的,也许他得不到妈妈的关心,也许是不接受妈妈的关爱,也许是接受不了妈妈关爱的方式。他们总是在寒冷中挣扎,感受不到温暖,也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孩子冷漠的心感受到温暖,感受幸福呢?

这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面对生活中日渐冷漠的孩子,想让他们感觉到爱的幸福,要一步步融化孩子的冷漠。

第一点,改变冷漠就要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比如,每天多问候一声爸爸妈妈,多给朋友一个微笑,多为集体做一件好事,多看一眼今天明媚的阳光等。这样做,可使孩子得到爱与热情所带来的充实和快乐。

第二点,带领孩子到生活中去感受“热心”的暖流。书画家为拯救灾民的义卖书画活动;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的捐助活动;为美化校园,每人献上一束花的活动……应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感受这些活动。

第三点,就是强化孩子的“热心”行为。当孩子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当孩子给上坡的三轮车助上一把力,当孩子把自己的新书送给贫困地区的同学,当孩子为正在口渴的奶奶送上一杯茶……当孩子出现这些“热心”行为时,妈妈应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在强化孩子热心行为的同时,就抑制了“冷漠”心态的滋生。著名的女作家刘继荣在这方面做得很棒,她每个周末就会带着孩子去广场上帮助有困难的人,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会主动去关心。在别人痛苦消失中孩子得到了幸福的微笑。

最后一点,是训练孩子的“同理心”。所谓同理心,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体验情感。亦即能设身处地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例如,可以开展“假如我是……”的角色换位活动,使孩子理解、体验假想角色的内心感受,改变原来的冷漠态度。一位下岗职工的孩子正是通过“假如我是下岗的妈妈”的角色换位活动,体验到妈妈的烦恼,认识到妈妈的不容易,从此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与妈妈的心贴得更近了。

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逐渐能体谅妈妈的爱,同时还学会了去帮助别人。渐渐冷漠就会离他远去。不冷漠的孩子才能深切感受爱的含义,更容易沐浴爱的幸福的阳光。另外,妈妈要想孩子更多地去享受生活的幸福,还应该让他明白:人活着不只是为了享乐,人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被他人需要。当孩子感到被需要的时候,这种感情就会使他有旺盛的精力。这股力量会促使他不惧怕面前的困难和挫折,勇往直前。被别人需要,是人的一种天性,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被别人需要,生存也就失去了意义。

幸福并非是一颗美丽、难以寻觅的巨大宝石,无论孩子付出怎样的努力也无法找到它;只要妈妈的爱能让孩子接受,融化他那颗冷漠的心,同时还能感觉到他自己被人需要的价值,内心就会充盈,幸福就会不自觉溢出。

别拿孩子的自尊当儿戏,爱孩子从尊重孩子开始

上小学二年级的西西经常说谎。他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以至于沉浸其中忘了写作业。他妈妈每次说:“做完作业再看吧!”他都回答:“我已经做完作业了!”当他妈妈晚上检查作业时,经常会发现他根本就没有写完作业。

但西西从来不承认自己说了谎,并且总是振振有词:“我忘了,我马上去做!”妈妈很生气,有时很想教训他,但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这位善良的妈妈总是忍下去。

有一次,妈妈情绪很不好,对西西发火说:“你这孩子总是说谎,好多次,你说谎,妈妈没有揭穿你,可是你想说谎到什么时候呢!”西西红着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觉得自己就是妈妈说的坏孩子。

聪明的妈妈看到儿子的样子,意识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轻轻地说:“西西,只要你以后不说谎,妈妈绝对不会怪你的。想一想,如何才能不说谎,又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西西听妈妈这么说,知道妈妈没把他当坏孩子,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告诉妈妈:“以后我要先写完作业,再看动画片。”

“但是想遵守诺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吧!妈妈担心你不能遵守诺言。西西,每次做完作业后告诉妈妈好吗?”

“嗯,妈妈,我写完后告诉您,然后再去做别的事。”

妈妈欣慰地笑了,她为西西接受自己的建议感到很高兴。

其实这位聪明的妈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足了孩子面子而已。简单的方法就能改变孩子说谎的习惯。但那些整日苦口婆心的父母却很难改变孩子的习惯。

每个人天生都是有自尊和羞耻感的,即便是婴儿,从6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识别“好脸”、“坏脸”。给他好脸,他会笑;对他横眉竖眼,他马上会哭。儿童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而成人通常意识不到他们是受到伤害和遭到压抑的,更意识不到自己在蔑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蔑视孩子的事例数不胜数。比如,当你看到你的孩子端了一杯水,你就会害怕孩子把这只杯子摔碎,这实际上就是蔑视孩子的一种表现。一只杯子难道比孩子的尝试和探索具有更大的价值吗?你是给孩子探索的机会呢?还是只心疼你的杯子?如果是前来拜访你的客人打碎了这只杯子,妈妈一定会立刻说,这只杯子并不值钱,完全不用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为什么孩子打碎了就是难以避免的挨骂呢?

虽然孩子有时不能够做好某些事情,但妈妈要意识到:对孩子最重要的是一颗健康的心灵而不是多大的能力。要想让孩子真正长大成人,就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站着”,而不是“趴着”去仰视那些大人物,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是要靠自尊来支撑的。尊严可以带给人自信,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研究显示:与9个月到3岁的幼儿多交谈,会使这些孩子日后变得更聪明。在妈妈与子女之间关系平等,彼此尊重,且保持沟通交流的家庭里,孩子的智商会比别的孩子明显高出很多。

人人都有自尊。所谓“厚脸皮”的人,都是由于后天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久而久之,羞耻感逐渐降低,而形成的。妈妈如果无视孩子的自尊,动辄就当众辱骂、训斥,伤害孩子的“面子”,日久天长,孩子的自尊感因为经常得不到尊重而降低,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他们不但不会改变,反而脸皮越来越厚,经常犯错,甚至屡教不改。他们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也会消失殆尽。在他们心里,会形成“啊,我是坏孩子”,“为什么我总是做不好事情呢”,“我简直是太笨了”这种不断的自我否定,最终使得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妈妈可要小心“厚脸皮效应”,记住只有给足孩子面子,他才会自信,对孩子要以鼓励和夸奖为主,以批评为辅,同时要注意批评的火候和方法。

那些为孩子的错误而烦恼的妈妈们,在你指责错误之前,请考虑是否给孩子“面子”,与其教训批评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不妨和孩子一起商讨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给足孩子面子,他才会自信,进而自觉改变行为方式。

过度呵护会引发孩子的“母源病”

最近,嘉嘉成了医院急诊室里的常客,他总是在周末的时候无缘无故地发烧。医生给他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也没查出有什么毛病。除了发烧,嘉嘉一切正常。刚开始的时候,嘉嘉的妈妈以为是医院的医疗水平不高,查不出来,但是,跑了好几家医院,结果都是一样的:除了发烧,嘉嘉其他的一切正常。

嘉嘉的妈妈很纳闷,这孩子是怎么了?经过反复的检查,医生认为,嘉嘉的毛病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妈妈身上。因为小时候,嘉嘉身体不是很好,经常一生病就发烧。因此,妈妈对嘉嘉呵护有加,嘉嘉身体稍有一点不舒服,妈妈就如临大敌,时时都很紧张。嘉嘉长大后,妈妈还是这个样子。于是,妈妈的过分担忧,间接地影响了嘉嘉的身体状况。而且,一到周末,妈妈就特别紧张,常把嘉嘉关在家里,不让他出去和小朋友玩耍,她怕嘉嘉出去玩会突然发烧。即使偶尔带嘉嘉出去,她也总是问嘉嘉:“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舒服,马上告诉妈妈!”

孩子发烧,问题出在妈妈身上!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新生儿妈妈担心奶水不够而焦虑,新生儿就会受到妈妈的影响,出现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

日本的一位医生把由于妈妈或家人的原因造成孩子“生病”的异常现象称为“母源病”。事实上,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是生病了,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病理上的表现。例如,孩子很乖,但是总是莫名其妙地每个月都会患感冒,而且不容易治愈。实际上,发生这种症状的原因,却是双亲养育子女的方法造成的,这就是母源病。

有的妈妈,自孩子出生起便有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她们时常惦念孩子,会因孩子的某些细微变化而惶恐不安。如上班时突然想到孩子会生病,会食物中毒,就会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看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心安;在孩子外出玩耍时,总会有一丝不祥之感,要求孩子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即使孩子睡熟之后,也会突然去看他是否感冒发烧;如果孩子伤风感冒,肚疼拉稀,她们更是心急如焚,会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并为此寝食难安。妈妈的这种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会强烈影响孩子,使他们也终日惶惶不安,一时见不到妈妈,便会六神无主,并会因此影响饮食和睡眠。这些孩子明显地比其他孩子胆怯、脆弱、易哭,在心理和生理发育上也明显地劣于其他同龄的孩子。

有的妈妈将孩子视为心肝宝贝,因此,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新的,不让孩子做一点家务,生怕委屈了他们,若是遇上孩子与小朋友发生口角,无论有理还是无理,总会站在自己孩子这一边。过度的溺爱使孩子在生活上过度依赖妈妈,缺乏自立和吃苦精神,缺乏上进心,心理上也变得十分脆弱。当他遇到小挫折时,便会因缺乏应变能力和单独处理事物的能力而不知所措,如果遇到较大挫折,其中有些人会因不堪承受心理压力而产生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

母源病会对孩子在心理、行为上产生极大伤害,因此,那些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妈妈们,请放开手,相信孩子自身的免疫力,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风雨吧!

妈妈担心孩子体弱多病,结果却不断地在行动和语言的强化中,让这种担心变成了现实。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应该破除行为上的“疾病”强化。为防止孩子生病,妈妈将他包着、捂着,结果孩子的体质变得更为虚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从孩子出生开始,妈妈就要打破这个循环。

其次,应该破除语言上的“疾病”强化。为了孩子的健康,需要增强他的心理免疫力。如果你在孩子的面前不断地强调“你体质弱,身体不好”,孩子就会真的以为自己弱不禁风,于是稍有不适,他就立即会倒下。如果孩子在生病时能得到特别的呵护,他还会逐渐地将生病看做是自己的特权,长此以往,他会变得特别在意自己的身体,时刻留意自己身体的不适之感,期待所有人的同情和怜悯。

此外,还要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态,激励孩子与病魔作斗争,把孩子身上的免疫力充分调动起来。威廉·丹福斯从小就是一个有病的孩子,但是他的老师用“我相信你”“我相信你将成为学校中最健康的孩子”等话语鼓励他,他果真变成了学校里最健康的孩子!他在85岁逝世之前,帮助数以万计的青年获得健康的身体,还帮助他们立志高尚、做事刚勇、服务谦逊。人的身体与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的心态对孩子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与孩子保持适当距离,也是对孩子的爱

英国有一个心理学女博士说:“世上所有的爱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的教育就越成功。”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有。所以,妈妈与孩子之间,也需要距离来润滑和调节。

一位精力充沛的德国父亲,常常在孩子伯尔面前提到中国,后来,伯尔真的来到中国,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伯尔非常感谢父亲的教育,为了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心,他每个月都会带着孩子们去爬山。

来到中国后,伯尔也经常爬山,常常能看到中国父母带着孩子爬山。但他的爬山方式和中国父母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父母大多是手牵手地领着孩子,要么抱着孩子,而和6岁的儿子、4岁的女儿去爬山时,他总是走在最前面,大步流星,就像和孩子比赛一样。

儿女自然没有他爬得快,被远远地落在后面。

也许你会担心:孩子摔下山去怎么办?孩子磕坏了怎么办?孩子走丢了怎么办?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伯尔的妻子也总是担心这些问题。

所以,最初爬山时,她走得很慢,为的是和孩子做伴。伯尔不同意她的做法,讨论几次之后,伯尔说,如果妻子要和孩子待在一起,就干脆留在家里,不要去了。

由于伯尔的坚持,最后,妻子同意了。之后爬山,她虽然仍频繁地往后看,但始终和伯尔走在前面。

其实,伯尔也在偷偷地回头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只不过尽量不让他们发现而已。

伯尔这样做,就是要孩子独立、坚强,学会自己面对外面的世界。老鹰教孩子们飞翔,它不会等小鹰“翅膀硬了”才开始,而是叼着还很孱弱的孩子飞到高空,松口让孩子掉下山崖。如果孩子们自己不努力挥动翅膀,就会摔死。千百年来,鹰族一直保持着这样冷酷的训练方式,事实证明,这样的“教育”对小鹰们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伯尔在行动上与孩子保持距离,让孩子看到目标,找到前进的方向;而老鹰则在情感上也保持和孩子的距离,让他们身陷危境,必须努力寻求自保。这两种距离,都是在告诉妈妈,保持距离是让孩子成长的必需步骤。妈妈对孩子的爱没有尽头,如果把所有的爱都表现在为孩子做事情上,孩子确实得到了眼前的舒适,却失去了学习、进步的机会。

社会千变万化,只有强者才能适应各种环境,临危不乱、应对自如。要让孩子成为强者,就从大步流星地将孩子落在身后开始吧!要相信他可以长成一个落落大方的孩子;其次,放开手脚让孩子独立地成长,让他面对差距和困难,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妈妈要记住,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而一旦没有了这种距离,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就产生了隐患,离疏远甚至崩溃就不远了。因此妈妈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孩子,母子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高质量的爱。

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值得妈妈担忧

天下妈妈无不期望孩子获得成功。孩子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很多家庭没有很优越的条件,没有很多的资源,也没有高知的妈妈,即便这样就不能培养出精英了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作为妈妈要帮助孩子实现他的理想,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告诉她一切都是暂时的,美好的未来是通过自己的创造才能获得的。要知道,比物质贫困更可怕的是“文化贫困”,如果一个家境普通的孩子失去了进取的意志,那就永远不可能再有成功的机会了。所以妈妈要注重培养孩子追求成功的意念。当孩子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并感觉到他人的欣赏、肯定,他就会多一份自信,多一份责任,也就会具备追求成功的意念。妈妈的激励将有助于孩子获得这些。

那么,妈妈应该怎样让孩子在精神方面不再“贫困”呢:

1.多鼓励自己的孩子

激励的教育方法主要是通过妈妈的谈话来实现的。妈妈期望的目标,有时会成为孩子追求的目标。妈妈要对孩子的发展充满信心、充满希望,要善于抓住孩子的优势以激励孩子主动发展,追求成功。妈妈可以针对孩子的具体特点,为其设定合适的追求目标。妈妈特定的动作、手势、表情、眼神在特定的环境中也都具有某种激励作用,以至于孩子具有更强的追求成功的意念。

2.鼓励孩子自己实践

过分地包裹束缚孩子,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惰性和笨拙,并失去应有的斗志和雄心。妈妈都希望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那么,就请妈妈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走。当你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时,会欣喜地看到你所希望看到的东西。

妈妈让孩子处于竞争的机制时,比如,带两个孩子一起走,这样,就容易激起孩子的求胜欲望。孩子在竞争的过程中,会更加强烈地认为成功其实就在身边,那么,也就更为进取、聪慧。

3.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

孩子的责任心,从哪儿来?其实,妈妈只要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所产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他们战胜自己的弱点,增长各种能力的信心。

在家庭中,妈妈应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与其年龄相当的劳动任务,例如打扫卫生、负责为花草浇水,等等。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也是培养责任心的一种方式,不但要倾听他的心声、感受,也要同他谈些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内容应该是孩子所能接受的。

4.让孩子体验成功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做事的各种能力上,自信心都占据着基石性的支持地位。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自然要受到约束。每个妈妈都是能够让自己孩子体验成功的,只要伸出你的手去牵引,只要付出你的心去关爱,幼嫩将变得更为茁壮。

《一岁就上常青藤》的作者薛涌曾经将美国的穷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境遇贫困,这种是属于暂时的;而另一种是世代贫困,是由于其文化行为决定的,会持续下去。很多穷人的贫困和其文化行为有关,要战胜经济贫困,就要先战胜文化贫困,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物质条件、资源条件上稍稍落后都是暂时的。如果希望孩子能够克服一切困境走向成功,最重要的是摆脱孩子精神上的文化盲点。

真正爱孩子的妈妈,除了要尽力提高孩子物质生活的质量,更要注重孩子精神生活的质量。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贫不能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