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实践版
57456400000002

第2章 审视你给孩子的爱

上篇 爱子心经

越多的爱并不意味着对孩子越有益,通过牺牲自我来满足孩子的需要也不能说明母爱的伟大,给孩子爱之前,先洞察一下自己的心理真相,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伟大,你的爱也没有真正滋养到孩子。

放纵型溺爱,最懒惰的爱

一对夫妇中年得子,对儿子是百般疼爱,从来什么都是依着他,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儿子是个比较内向的男孩,平时不爱和人交往,学习成绩也是普普通通。高中毕业之后,儿子没有考上大学,父母就将他送入一所私立大学读书。就在儿子读书期间,夫妻两个人每两个星期都要到儿子的学校去看望他,生怕他有什么不适应。

大学毕业之后,父母并不鼓励儿子主动去找工作,他们对儿子说:“你是大学毕业生,可以找一份好点的工作。”意思是不让儿子出去受苦受累。于是儿子也是很心安理得地在家里过了两年,但是什么工作都没有找到。后来父亲不得已帮儿子找了一份很普通的工作,儿子上班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说是不适应,而这一回来,就在家里待了4年,这4年中不出家门一步。

看到儿子这样,做父母的十分担心,但还是一味地由着他,可是老两口一把年纪,这么下去,儿子以后怎么办呢?父亲为此渐渐变得不爱说话了,心中的压抑堆积了起来,最后得了忧郁症。父亲住院了,儿子也不去看望,而母亲不得不在照顾了丈夫之后又回家给儿子做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说,儿子能走到今天,都是父母放纵溺爱的结果。这样的男孩,如此自闭、冷漠、寡情、无能,几乎等于一个废人,更谈不上是什么男子汉了。这是孩子的悲剧,更是父母的悲哀。

溺爱看起来最富有牺牲精神,但其实也是最懒惰的爱。其中最最懒惰的就是放纵型的溺爱,因为这样做的妈妈放弃了思考,而让没有什么自控能力的孩子去发号施令。对孩子来说,他小的时候也许会觉得妈妈对他很好,但当他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之后,他会觉得妈妈的干涉是对他的一种禁锢,他想冲破这道禁锢,于是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而如果他的独立意识已被磨灭的话,这对孩子就是更致命的伤害。就像上文中的儿子一样,毫无独立意识的孩子会过度依赖妈妈,对困难畏首畏尾,对生活也缺少热情。于是,懒惰的溺爱造就了懒惰的孩子,懒惰的生命。

所以,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溺爱。一个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别指望他将来会有出息。对孩子的爱,只能放在心里,表现出来的,该狠还是要狠一点。不要放纵孩子,对他的要求全部给予满足,而要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头。以孩子为中心,一味地放纵溺爱,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对他们的成长极为有害。

一般来说,在家庭当中,妈妈放纵地溺爱孩子,最典型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其一,对孩子给予“特殊待遇”,使孩子滋生优越感。

有很多妈妈由于孩子是家里的独生子,让孩子在家里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都会受到特殊照顾。这样的孩子必然是“恃宠而骄”,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其二,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无条件满足”。

有的妈妈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总是无原则地满足,儿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妈妈觉得“再穷不能穷孩子”,即便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这样长大的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而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其三,对孩子过分保护。

有的妈妈为了孩子的“绝对安全”,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变成了儿子的“小尾巴”,步步紧跟,含在嘴里怕化了,吐出来怕飞走。这样养大的孩子一定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或者是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

其四,袒护孩子所犯的错误,成为“护犊子”。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妈妈总是视而不见,反而说:“不要管太严,孩子还小呢。”有时候爷爷奶奶还会站出来说话:“不要教得太急,他长大之后自然会好了。”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全无是非观念,长大之后很容易造成性格的扭曲。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要给予他充分的爱,但是不可以一味地迁就儿子,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会出现很多问题:缺少远大的理想,缺少是非观念,缺少良好的习惯,缺少挫折教育,等等,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警告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如果妈妈无视这种警告,一意孤行地认为只要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就能保证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势必会影响孩子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让孩子失去竞争力,甚至使孩子养成各种不良性格。

疼爱孩子是妈妈的天性,但是如果疼爱得过了头,那就要变成溺爱了,溺爱只会害了孩子。作为妈妈,千万不要让你懒惰的放纵型溺爱害了孩子。

“大人永远都是为了你好”是谬论

冬季的一天,寒风凛冽,气温骤降。一位母亲冒着刺骨的北风骑车数里来到一所大学校园的女生宿舍,找到正在这里上学的女儿。打开宿舍门,女儿见是母亲,感到十分惊讶,问她有什么事,母亲说给孩子送羽绒服。

女儿感到啼笑皆非,告诉妈妈自己不需要。“我这里有足够的保暖衣服。这么冷的天,我们都在宿舍里念书,不会出去的。再说,您顶着风给我送衣服,就不怕自己生病啊?”

母亲则十分恼怒,“我这不是怕你冷吗?怕你不知道多穿点儿。怎么了,我关心你不对吗?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你怎么这个态度?”

母亲扔下衣服忿忿然地走掉了。女儿追出来叫她进屋坐一会儿,她好像没听见。

母亲感到很委屈:她觉得自己很伟大,她是如此地心疼女儿,顶着寒风送去冬衣,简直是个英雄!一路上,她都在想象女儿看见自己时会是多么感激涕零。然而女儿却让她失望了,非但不领情,反而将她送到手边的温暖拒之门外。当着女儿同学的面,她真是下不来台,不禁恼羞成怒。

女儿也感到很委屈:我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妈妈却还拿我当小孩子。这么多同学的妈妈都没有来,偏偏她来了,小题大做。她总是命令我无条件地接受她的关怀,也不看我到底需要不需要。只要提一点意见,她就责怪我,让我对她感到负疚。

这位妈妈认为自己的爱是伟大的,无论何时女儿都应该谦恭地接受,否则就是没有良心;然而,从客观的角度看,她仅仅照顾到了自己的利益,却忽视了孩子的体验。她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却毫不顾及女儿的感受。美国家庭心理咨询师茱迪丝·布朗将这种“爱”称作对孩子实施“慈祥的虐待”。实际上,这种以“爱”的名义所产生的心理伤害,绝对不亚于暴力行为留下的重创。

茱迪丝·布朗说,“妈妈自欺欺人的通病就是,他们为孩子做的一切,无论如何满足了他们自己,却说成是为了孩子。”这种说法表面有理,其实荒谬。在这个旗号下,妈妈不仅参与孩子的所有的行为,强迫孩子接受妈妈的选择,甚至指导孩子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委屈了不许哭!失望了不许生气!高兴了不许叫唤!对妈妈之情要感激感动、感恩戴德……

茱迪丝·布朗还在《都是为了你好》一书中指出,在家庭中,妈妈有着强大的需求,但是这些需求往往被高尚的托词乔装遮掩,暗中扭曲孩子的生活。“都是为了你好”就是最常用来遮掩父母内心需求的高尚托词之一。

孩子不爱吃饭,妈妈端着碗在身后追着喂:“为了你的营养,为了你的身体好!”

孩子爱玩儿水,身上弄湿了,妈妈坚决制止:“怕你感冒,为了你的健康好!”

妈妈给孩子报了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英语班,每天陪着孩子东奔西跑上课练习考证:“为了你的将来着想,为了你的前途好!”

孩子有了自己的喜好,妈妈马上站出来制止:“别看那种书!不能跟那种人交朋友!你会学坏的!这可是为了你好!”

孩子喜欢文学,妈妈却禁止他看小说:“不许学文学艺,应该学理学商学医,这才是正道!都是为了你的将来好!”

孩子恋爱了,妈妈对其钟情的对象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个对象不行,跟他/她吹了,我们给你介绍更好的。别伤心别生气,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无论孩子做什么,妈妈都会参与、指挥、压制、干涉:“听我的,这都是为了你好!”

每个妈妈都应该坐下来,扪心自问: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所做的一切,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吗?

“都是为了你好!”凡是这样说话的妈妈,都持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态度,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子,把自己当做孩子生活的总指挥:“听我的,我知道什么是对你最有益的选择!”

当孩子反抗时,“都是为你好”意思是“我为你好才这么要求你,所以你不论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必须照办”,这里隐含了一个假设,即出发点好结果就一定好,这个假设不符合事实。另外这里还包含了一个前提:你自己不知道什么对自己好,所以要听我的。对于很小的孩子,这一点或许是事实,对比较大的孩子,是不会认同的。

当孩子置疑时,“都是为了你好”意思是“我的动机是为你好,所以你无权置疑我行为的效果,即使事实表明我错了,我也不需要道歉,而且下次你仍然应该无条件地服从我”。这个潜台词十分蛮横,如此一来,哪个孩子还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当什么情况也没有发生,妈妈却高频率地说这话,意思是“我整天都在为你好,我的生活目的就是为你好,所以你应该记住我的恩情,你欠我的”。这是妈妈在扮演一种“债权人”和“施予者”角色,扮演的目的是要保持对孩子的控制。

这样一句“都是为你好”,对孩子的威胁却是十分可怕的。在这句话的威胁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既不会表达愤怒、也不怎么会表达爱。经常压抑自己的愤怒和感情,习惯于以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们不敢和妈妈做直接的交流,因为在交流之前就已经在脑海里出现了妈妈勃然大怒的形象。

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妈妈对孩子实施了精神控制,或者说是精神奴役。常说这句话的妈妈们请好好反思一下,“都是为你好”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一个访谈节目中,台湾舞后比莉讲起在培养孩子的过程,自己总是处于希望孩子快点长大,但又害怕孩子长大的矛盾状态中。比莉回忆在儿子小时候,有一次送他上学,儿子在门口对她说:“妈,以后不要再送我上学了,我都上国中了,同学都没有爸妈送了!”她听了儿子的话才恍然大悟,意识到儿子已经长大了,比莉就跟主持人说:“我真舍不得让他长大!”

相信每一个妈妈都有和比莉一样的感受,想让孩子长大,但是又舍不得他们长大。多希望孩子永远都能天真无邪,单纯可爱,永远在我们的翼下保护,不要离开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永远拥有他。妈妈们心里深处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恐惧:害怕孩子长大独立,害怕孩子与妈妈分离。

所以,妈妈即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这种密不透风的“爱”,会令长大了的孩子有些受不了,也会使他们变得越来越糟糕,但是妈妈就是不自觉地要对孩子过多爱护和管教。

当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渴望自己为自己做主时,妈妈就会感到极大的分离焦虑。她在内心里害怕孩子长大,于是,有些妈妈会有意无意地在阻碍孩子长大。

小豪今年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他从小由妈妈带大,任何事情都是由妈妈全权打点,无论是削铅笔、收拾文具、洗衣服、买零食,还是选择学习内容、填报志愿,大大小小的所有事情都是妈妈为他做。小豪对此很安然自得,妈妈也做得心满意足。

然而,小豪在学校里发现其他男孩都会做很多事情,例如自己把带来的饭盒洗干净、自己收拾自己的文具书本、自己绑鞋带,等等,而这些事他都不会做,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于是他想和其他同学一样,自己做自己的事。当他向妈妈提出这个要求时,妈妈当即回绝了他:“傻孩子,妈妈帮你做就好了,你就不用操心了,好好学习吧。”“可是其他同学都会笑话我什么都不会做啊,他们说我长不大,什么都要靠妈妈,不像个男生!”“才不是呢,他们是嫉妒你,其实他们自己也不想做,所以故意说你呢!”

小豪勉强相信了,可是,他渐渐地开始对妈妈的关心和帮忙产生了反感,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其他孩子自由,于是经常对妈妈发脾气。妈妈看到孩子这样的抵触情绪,觉得孩子长大了,翅膀开始硬了,就想离开妈妈了,心里特别失落,但是,她还是不让小豪碰任何家务事,甚至是小豪自己的事,她总觉得,只要自己帮孩子做这些,孩子就会一直依赖他,就不会离开他,她宁愿让孩子懒一些,也不愿意他很快独立起来离开自己。

很多妈妈就是这样,希望通过为孩子做事,了解孩子的想法,来感觉到孩子仍然依赖着自己,来消除自己害怕孩子长大的心理。这样的爱看似是对孩子的宠爱和负责,其实是出于妈妈的自私,为的是满足妈妈的安全感。如此自私的爱,不能算是真爱。孩子长大是必然,没有一个妈妈能够把孩子绑在自己的身边一辈子,即使你把他绑住了,那也是对他巨大的束缚。

孩子长大了,会渴望独立空间,渴望伸展自己的手脚,尝试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妈妈们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就是一个永远不懂事的小孩,永远不知道该怎么做事的小孩,你得时时为孩子的一切事情操心。不要像对待一个2岁的孩子一样去对待已经长大的孩子,这是对孩子无形的伤害。

妈妈必须要舍得孩子长大!要知道,妈妈的怀抱再温暖,也不如给他一双强健的翅膀,这样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他也能飞翔;妈妈的肩膀再结实,也不如给他站立的力量,这样即使妈妈老去,他也能独立行走;无论妈妈是多么智慧、多么有能力,都不如教给他智慧和能力,这样才能让他独立面对世界。

作为妈妈,必须舍得孩子长大,不能因为舍不得就牢牢地把他圈在自己爱的包围圈里,这对孩子是错误的爱,好妈妈会允许孩子心理上与自己分离。

自我“牺牲”换不来孩子辉煌的未来

我是一位63岁的农民,今天我给你们写信,是想说说我的家事。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这些事憋在心里好长时间了,最近总感到心口疼。

我儿子是一名大学生,也是我们家五代人唯一考出的大学生,这是我老两口的骄傲啊!但因为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们也伤透了心。

记得儿子刚考上大学时,我去学校送他。下了火车后,我扛着笨重的行李走在前,儿子跟在后。本来就因为坐了一夜的火车,再加上上了点年纪,刚到学校门口,就被大门前一根铁条绊倒了。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行李扔出了老远,一只鞋也甩掉了。儿子向四周看了看,像怕什么似的拉住我的胳膊猛地用力拽了一下说:“干什么啊,丢不丢人!”尽管我的双腿摔得很疼,但还是得很快爬起来,捡起鞋穿上继续去背行李。把儿子安顿好后,我忙着又是挂蚊帐,又是买日用品,这一切似乎在儿子眼里都是天经地义的。

第一学期儿子一共来了3次电话,每次都是要钱。我和老伴种着3亩地,抽空我就到村里的砖厂去做工。开始人家说我老,不肯收,我几乎给人家跪下了,人家可怜我才让干的。小闺女16岁了,初中毕业后上不起学给人家当了保姆,挣的钱交给我后,我一分舍不得用,全寄给了儿子。甚至有一段时间老伴的眼睛肿得厉害,疼得一个劲儿流泪,都舍不得花钱买一瓶眼药水啊!

为了能多挣点钱,老伴又在村子里找了一份看孩子的差事。给人家抱一天孩子只挣5元钱,没日没夜的。去年冬天,儿子电话打得特别勤,每次都是要钱。我寄了4次有6000多元,我不知道现在上学就得这么多钱。后来才听村里去打工的一个小伙子回来说,他见到我儿子了,正谈着恋爱,很潇洒。说真的,我和老伴听了后不知是该气还是该高兴。然而最可气的是今年过年儿子回来时,那不争气的东西,居然偷改了学校的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之前我只是在报上看到过这种事,没想到会发生在我身上。如今好几个月过去了,我一想起这事就心痛,整夜睡不着觉。我不明白,我们亲手抚养大的儿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不知他们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外,还能否学到要有良心?

这是一篇刊登在《新华每日电讯》上面的文章。这对可怜的父母,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去讨好儿子,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回报。相信看了这篇文章的妈妈们都感到痛心疾首,可怜天下父母心,怎么会养出这样一个不孝子!同时,我们也能猜到,这样一个毫无感恩之心,虚荣自私的孩子,是很难有光明的前途的。他将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反思一下,不难发现,恰恰是因为父母的完全“牺牲”,孩子才养成现今这种虚荣自私的品性,所以,自我“牺牲”不仅换不来孩子辉煌的未来,甚至会造成孩子品性的恶劣和前途的渺茫。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恰恰是送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

但是,家庭对绝大部分女性来说,往往意味着“牺牲”,至少要牺牲很多的个人时间和空间,去处理家庭的琐事,例如孩子不肯睡觉了,老人生病了,亲戚串门了,等等,不得不推掉很多的同学聚会、健身课程和个人爱好。一个家的确需要一个凡事都操心的人,这样家里才有主心骨,才能团结在一起。但是这个主心骨就一定要什么事情都做好,抛开自己的一切吗?

有一位成功的职业女性,结婚生子后,毅然放弃自己的工作,安心在家相夫教子。但是很快问题就出来了,一方面是教育孩子没有她想的那么顺利,总是问题不断,小孩生病,读书不好,对人没有礼貌等,这一切在她的公婆看来,都是因为她教子无方;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离以前的那帮姐妹越来越远了,她很久不去做美容,也没有心情购物,整个人的情绪坏到了极点。

后来她去咨询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说:“你需要一份工作,或者是一个爱好来疗伤。”

的确,百分之百将自己牺牲在家务当中,不仅不能达到照顾家庭的理想效果,还会给自己制造伤口。如果家庭中产生不愉快,妈妈们很自然会把原因归结到自己的无能上,渐渐增加了负罪感和挫败感。而一个爱好,或者一份工作能让妈妈们重新找回自信和乐趣。

为什么说牺牲自我对家庭的好意未必见效?我们想一想,牺牲自我的妈妈们往往把孩子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小到系鞋带,大到他交了怎样的朋友、将来读什么大学等,事事都要关心。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不知道妈妈为自己做了多少事情,或者就算是知道了,也觉得理所当然,少了感恩之心。长此以往,孩子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自私自利。

爱孩子并不意味着“牺牲”自己,给孩子越多爱不代表对他越好,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为了家庭幸福美满,妈妈要学会适度从家庭孩子中抽身出来。对很多妈妈们来说,要从家庭抽身回到职业女性的角色稍嫌困难,但我们可以培养一个自己的爱好,或者养花种草,或者养养宠物等。将自己的精力和情感分散开来,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达到平衡的状态。孩子、家庭和自己,每一个都能好好兼顾过来。

畸形的母爱,成为孩子自私的源泉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畸形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其中主要的有:娇纵的爱,专横的爱,赎买式的爱。”

现在,很多妈妈“先孩子之忧而忧,后孩子之乐而乐”,她们节衣缩食,看着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得痛快,妈妈比自己享受还要陶醉。

可是这些妈妈没有意识到,她们在为孩子无条件付出的同时,也使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骄横、懒惰、狭隘、霸道、缺乏责任心、缺乏爱心和同情心、不关心他人等不良品行。

一个偏远山村一个农民的宝贝女儿考上了某重点大学。这个喜讯让全村都轰动了。

贫穷老实的父母咬紧了牙关,才凑齐了近万元的学费。虽然老两口每日劳累,可是他们的内心却很欣慰,毕竟一切等女儿毕业就好了。

谁知不久就接到女儿的信:“要买学习资料,速筹2000元寄来。”

父亲为了给女儿凑学费,已经家徒四壁,负债累累,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给宝贝女儿——他只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到城里的血站去卖血。

当老汉把借来的和自己卖血换来的2000元寄走后,他的心放下了,终于能让女儿踏实地学习了。

可他哪里知道,这次要钱还仅仅是个开始。

女儿要钱都是有用处的,再苦再难父亲也得支持。家里是一分钱也拿不出了,只能靠卖血来供养女儿读书了。

忠厚的父亲用别人的身份证托人办下了七个献血证。每个星期都要卖两次血,才能供得上女儿的消费。

4年里,老汉共卖血获得75500元,老汉为女儿所卖掉的血,用一个大汽油桶还装不完。

好不容易女儿毕业了,父亲心想,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不想,女儿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就再也没有和家里联系过。这让老汉十分牵挂。

一天,衣衫褴褛的老父亲千里迢迢来到了女儿的工作单位,探望许久没回家的女儿。

不想,老汉刚在女儿公司门口露面,女儿就把父亲推到了远处,还埋怨他怎么不穿好点,这么寒酸,太让自己没有面子了。

埋怨完父亲,女儿很不耐烦地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递给了父亲,让他搭乘当天的火车回去,并告诫他没事别来找自己,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不好。

老父亲接过钱的一刹那,几乎要昏过去……

看了这个故事,或许你也会为文中的“老父亲”心酸。然而,这位“女儿”的做法不是没有缘由的,父亲过度的爱、毫无原则与分寸的纵容,是造成“女儿”如此绝情地根源。

有的妈妈疼爱孩子,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只给他一人吃。时间长了,在孩子的思想上形成了一个定式:好的东西只能由我享用。

有一个三口家庭吃饭时,孩子总是把自己喜欢的菜拉到自己面前,恨不得一个人全部吃掉。

妈妈随着孩子,也专门把孩子爱吃的菜放到他面前,自己干瞅着不吃。孩子吃独食看起来是小事情,但是小事情却会产生大问题,这可是这位妈妈没有想到的事情。

孩子吃惯了独食,有东西只想一个人吃,玩具也只能自己一个人玩,自私自利思想由此产生。

一位母亲平时总是把削去皮的苹果给女儿吃,自己却吃苹果皮。一次当她尝了一口苹果时,3岁的女儿竟声色俱厉地吼道:“你怎么吃苹果!吐出来!”这位妈妈声泪俱下:“她那么小,就这样对待我……”

孩子如此对待妈妈,确实可怕。但问题的起源在于妈妈的权利丧失,甘愿为子女当马牛,直接导致家庭教育失败,导致了孩子自私、任性而且霸道的性格。

由于许多妈妈没有认识到孩子吃独食的危害,觉得吃独食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孩子吃独食的后果很严重。

一项调查表明,当今的中小学生明显表现为自私和责任心差,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父母缺乏应有的关心。调查发现,有27.8%的中小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爱好,有100%的中小学生知道自己的生日,而有33.3%的中小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他们把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看做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进而体会不到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

妈妈“有了孩子,没了自己”,到头来换来的却是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妈妈”。

抚养出这样的孩子,做妈妈的难道不痛心吗?然而这又是妈妈自身的过错造成的恶果。

我国老教育家刘绍禹曾经说过:“不要太关心儿童。……太关心了容易养成孩子的自我中心心理,结果变成自私自利的人。”

孩子的自私自利并不是天生的,很多是随着妈妈畸形的爱滋生出来的。妈妈们,请反思一下你的爱,不要让你畸形的爱,成为孩子自私的源泉。

妈妈的爱,为孩子埋下温柔的陷阱

十月怀胎的辛苦和分娩的“切肤之痛”让妈妈们最能体会骨肉亲情,日常起居上的悉心照料更加深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已经不是“慈母手中线”缝出的衣裳能够代表的了。

也正因为如此,妈妈更容易溺爱孩子,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尤其如此。

小敏的妈妈是一个全职太太,体会到丈夫在外面工作的不易,她也要求自己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事事顺心。

在对小敏的教育上,妈妈积极地给孩子报辅导班,按时接送孩子,一日三餐都按照营养书上推荐的搭配,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平时孩子的任何事情,收拾书包、穿衣梳头、放水洗澡这些都由妈妈一手操办。在家庭内务上,妈妈尽心尽力,毫无怨言。

而小敏却没有感觉到妈妈的辛苦,在她看来,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哪一次她发现妈妈没有帮她把书包收好,或是给她准备的第二天上学时穿的衣服不如意,就会委屈得掉眼泪。

爸爸长期不在家,妈妈就成了小敏最亲密的伙伴,但凡遇到困难,妈妈总是第一时间帮她解决,但小敏还是常常和妈妈怄气。

不论是出于补偿心理,还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小敏的妈妈都绝对到了溺爱的地步。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理解,却是很不明智的。

妈妈溺爱孩子,都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得幸福,但是孩子能让妈妈呵护多久呢?总有一天,她需要与别人一起应聘、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到那时她的困难谁来解决?

有的妈妈正是知道自己不能保护孩子一生,越发有求必应、百般顺从了。这样的妈妈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她没有为孩子的将来做任何打算,并且让孩子错失了很多学习成长的机会,她将一个低能儿抛给了社会,这样的行为不可饶恕!

孩子是需要经受挫折才能健康成长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和性格。被溺爱的孩子很难遵守规矩,也不懂得自我约束,在他看来,规矩是为别人准备的。

由于凡事都有妈妈包办,这样孩子往往有太多优越感,做事情眼高手低,也不善于与人相处。当别人帮助了自己的时候,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也不懂得感恩,反而觉得是理所当然;当他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的时候,不仅不会向别人学习、替别人高兴,还会产生沮丧、嫉妒的消极情绪。

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去找心理医生。

医生问:“当您的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时,打了个死结,从此之后,您是不是再也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了?”母亲点点头。

医生又问:“孩子第一次刷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再也没让他刷碗?”母亲称是。

医生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用了很长时间,您看不过去,从此代替他叠被子了,是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医生一眼。

医生又说:“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怕孩子找不着工作,便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不已的职位。现在您却为孩子的适应能力太差而感到恐慌了!您怕他不能胜任一份好工作,怕他娶不到媳妇,怕他以后过得很凄惨……”

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医生问:“你怎么知道的?”

“从那根鞋带知道的。”医生说。

母亲问:“我以后该怎么办才好?”

医生说:“当他生病的时候,您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买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及时给他送钱。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

这则故事中的母亲,就是用自己的爱,为孩子埋下了一个温柔的陷阱,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孩子也失去了独立成长的权利。

当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除了向妈妈求救,就只能“独自垂泪到天明”了。

妈妈要让孩子学会自立,首先就要从放开自己的双手开始,让孩子自己系鞋带,即使很慢,迟到了他会因此受到批评;即使系到一起,走路摔倒了他会感到疼痛,但所有这些付出的代价,都是让他学会改变方法、正确做事的动力。不然,他在将来就会错失很多机会,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加沉重。

另外,孩子在开始做事情的时候,需要适当的鼓励和即时的指导,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孩子很容易感到孤独和被忽略,因此妈妈对孩子的爱要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

妈妈们应该明白,溺爱孩子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生活中许多重要的东西。比如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溺爱的妈妈多为掌控型家长,喜欢一手包揽,诸如小到穿衣,大到前途,都要为孩子做打算和决断,孩子容易丧失自我,能力退化,胆怯,容易对妈妈产生既抱怨又依赖的矛盾心理。剥夺了孩子的自信心。溺爱孩子的妈妈给予孩子的负面信息要多于正面信息,常常喜欢限制孩子的活动,诸如:这是不能拿的,那是不能碰的,致使孩子运动游戏的能力差,和同伴玩不到一起,内心因此自卑孤独。甚至剥夺了孩子的感恩心。溺爱的妈妈倾心包揽,不给孩子任何成长的机会,也剥夺了孩子帮着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参与家庭的活动的生活体验。

妈妈的爱,不是越多越好,小心你泛滥的爱,为孩子埋下温柔的陷阱,困住孩子的人生!

不自觉地虐待

——代代相传的心灵创伤

在德国,一个宫廷乐师娶了一个侍女,生了好几个孩子。他喜欢喝酒,常常会在酒后暴打自己的孩子。当时诞生了音乐神童莫扎特,很多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莫扎特那种会挣钱又有面子的儿子,他也不例外。为了让孩子成为“神童”,他天天逼着比较有音乐才华的那个儿子练琴,常常动手打他。

这个被打的儿子在孤独和痛苦中磨砺成了我们都知道的音乐天才——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自己没有结婚,也没有继承人。但是,他把自己兄弟的儿子卡尔留在身边,给他提供最好的音乐教育,要让卡尔成为下一个音乐天才。据说,卡尔认为自己并没有音乐上的天分,伯父的固执成为他的负担,他常常找贝多芬要钱,然后去赌场消愁。后来,卡尔实在受不了伯父贝多芬在他身上寄予的厚望,于是,用枪射向了自己的脑袋。这一枪偏了,卡尔没有死,但是贝多芬因此大受打击,病倒了。

贝多芬当然也很爱他的侄儿,只是他忍不住要在卡尔的身上寄予太多希望。想一想贝多芬自己的童年,我们就能明白他的“不由自主”是为什么了。父亲对他的态度,影响了他对侄儿的态度。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会发生在贝多芬身上,其实任何一个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受到以前自己所受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因为童年时候发生的事情,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教育孩子的经验一般都来自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父母的教育态度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的教育态度。一个从小生活在严格要求下的人,必定会对自己的孩子也比较严格;一个从小生活得轻松快乐的人,自然会对孩子要求较少,认为孩子的快乐最重要;而一个从小生活在责骂暴力中的人,难免也会对孩子暴力相待。

童年的记忆,无论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无论是清晰记得的,还是觉得已经忘记的,都会在你的潜意识中影响你的想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时候,妈妈一见到孩子心里就很不耐烦,或者想动手打他,或者不想理他。尽管妈妈知道这对他是不公平的,但还是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也许,她也是一个受害者,她也是因为受到了这样的对待而把气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打骂孩子都是不对的,这是对孩子的巨大伤害。要知道,你现在对孩子的伤害,会长久地印记在他的潜意识里面,影响他今后对待他自己的后代的方式。伤害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往下传下去,那多少个子孙后代都要受到这样的折磨啊?所以,为了你的后代能够免受这样的伤害,也为了你自己的内心得到解脱,你必须学会走出童年的阴影。

也许你一直对当年父母的打骂怀恨在心,觉得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于是无法原谅。那你现在不如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自己的童年,是不是全是这样的伤害呢?想一想父母给你的爱和幸福,是不是让你倍感温暖呢?想一想父母那个时候的社会环境和生活上的压力,是不是可以体谅他们偶尔的情绪失控呢?多往积极方面想,也许你心中的很多不愉快会慢慢消失,这样,你再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没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怒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