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西点军校经典法则
57285500000003

第3章 法则二 忠诚

忠诚胜于能力

从西点毕业的巴顿将军说:“我不需要一个才华横溢的班子,我要的是忠诚和执行。”西点军校认为:一个合格的美国军官,必须是“一个无敌的战士、一个忠诚服务于国家的仆人、一个掌握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一个有品德情操的领袖”。

一个人,不管他的智慧多么超群,也不管他的能力如何,没有忠诚的品质,都无法为集体和国家贡献他的力量。这样的人也不可能被集体和国家接纳,因为没有一个领导会喜欢不忠诚的部下,没有一个人会喜欢不忠实的朋友。

王明曾是一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因公司效益不好失业了,于是他到杜邦公司应聘。面对考题他并不担心,外文、专业技术类考题他都答得不错。唯有第二张考卷的两道题令他头疼:“你所在的企业或者曾任过职的企业经营成功的诀窍是什么?技术秘密是什么?”

这类题对于曾在企业从事过技术工作的王明来说并不难,可王明手中的笔始终落不下去。多年的职业道德在约束着他。最终王明还是没有作答,交了白卷。可是,两天后,王明被录取了。

原来,杜邦公司出这道题的用意就是要考验应聘者的忠诚度。抵不住诱惑而出卖原公司利益的人,杜邦是绝对不会要的。

王明以一张忠诚的白卷为他赢得了职场的满分。每一个企业都可能有商业机密,只有大家都遵守忠诚的原则,保守商业机密,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企业需要的正是王明那样忠诚的人。

一家著名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曾说:“当我看到应聘者的简历上写着一连串的工作经历,而且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的工作换得太频繁了。在这份简历中,我看不到他的忠诚,一个忠诚的人是不会如此频繁跳槽的。”

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双料博士,他先在北京大学修完了法律课程,后又在清华大学修完了工程管理课程。

按说这样优秀的人才,理应工作顺利,飞黄腾达。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最后竟然上了多家企业的黑名单,成为这些企业永不录用的对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他毕业后,去了一家研究所,凭借自己的才华,研发出了一项重要技术。但他觉得研究所的待遇太差,就跳槽到了一家私企,并出让那项技术做了公司的副总。不到3年,他又带着公司机密跳槽了。就这样,他先后背叛了不下5家公司,以至于许多大公司都知道了他的品行,拒绝录用他。

直到最后他才发现,受打击最严重的是他自己,因为他被贴上了“不忠诚”的标签,被多个行业的企业列入了黑名单,几乎每一个了解他情况的老板都明确表示绝对不会聘用他。

如此才华出众的人才实属难得,但如果聘用他,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可能会比他创造的价值还大,相信没有哪个公司愿意冒这个险。被贴上“不忠诚”标签的人,即使才华再出众也无法赢得好的事业。双料博士之所以找不到工作,就在于他缺乏对企业的忠诚。忠诚远远比能力更重要,只有能力而缺乏职业道德的人终究会让所有企业敬而远之。

小张和小林高中毕业后来到深圳打工,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当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时,他们只好来到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包工头推销自己。

老板说:“我这里目前没有适合你们的工作,如果愿意的话,倒可以在我的工地上做小工,每天给你们30元钱。”无奈之下,两个人同意了。

第二天,老板给他们分配了任务——把木工钉模时落在地上的钉子捡起来。就这样每天小张和小林除吃饭的半个小时外,其他时间都一刻不停地捡着钉子。几天下来,小张暗暗算了一笔账,发现老板这样做十分不合算,根本达不到节流的目的。小张决定和老板谈一谈这个问题,但小林极力阻止他:“还是别找老板的好,否则我们又得失业了。”小张没同意,直接找到老板。

“老板,恕我直言,企业需要效益,表面看来,捡回落下的钉子是一件合理的事,但它实际上给您带来的只是负值。我老老实实捡了几天钉子,每天最多不超过10斤。这种钉子的市场价是每斤2.5元,这样算下来,我一天能制造20元的价值,您却给我30元的工资。这不仅对您是损失,对我们也不公平。如果现在您算透了这笔账打算辞退我,请您直说。”

没想到,老板竟哈哈大笑起来,说:“小伙子,你过关了!我手头上正缺一名施工员,拾钉子这笔账其实我也会算,我知道你们也都算出来了。我一直等着你们过来告诉我。如果一个月后你仍然不来找我,你们都会被辞退。企业需要效益,更需要像你这样忠于企业、一心为企业谋利益的人才,我希望你留下。至于小林,我只能说抱歉了。”

拥有相同技能与经历的小张和小林,干着同样的工作,小张为什么被老板留下而小林没有呢?因为小林不具备小张所特有的忠诚。忠诚是一种能力,且这种能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因此对于同一件事情,忠诚和不忠诚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表现在外的,则是不同的行为和举止。忠诚的人是不会只想着自己的,他们看重的是企业或集体的利益。而不忠诚的人总是对自己的利益严防死守,生怕损失一丝一毫,更有甚者,会为了牟取私利而出卖国家、出卖企业、出卖朋友,这样的人,你敢用吗?

3年前欣宜大学毕业,学的是国贸专业,虽是大专,可她在校时就已通过了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另外还有多项奖励证书。带着这些材料和发表的十几篇文章,欣宜很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公司担任秘书。

刚开始上班时,欣宜还有一股新鲜劲,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整天做的就是会议纪要、打扫清洁、来客端茶这一类初中生都可以干的事情,加上是新员工,对公司不熟悉,领导也不怎么信任,欣宜渐渐觉得工作像白开水一样无味。

烦躁之中,欣宜将心思告诉了好友阿华,并说想立即辞职跳槽到其他公司。阿华思考了片刻问欣宜:“你认为跳槽后能找到比这更好的单位吗?要知道你所在的公司也算小有名气。”后来他又建议:“你别忙着跳槽,先熟悉公司的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多学点东西,比如怎样写公文、怎样操作和修理传真机等。等你学会了本事、有了本钱再跳槽也不迟,那时有了经验,身价也会有所提高。”

欣宜听了阿华的劝告,又在公司待了一年。一年后的一个周末下午,阿华邀欣宜坐在当初一起谈心的小酒店,问欣宜是否决定要跳槽了。欣宜很奇怪:“我在这家公司干得好好的,现在领导器重我,委以重任,工资提高了,福利也好了,干吗要跳槽?”

欣宜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忠诚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它可以通过说教慢慢培养,只不过这类忠诚总是用一种我们不易发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说跳槽。频繁跳槽其实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成功离不开积累,知识需要积累,财富需要积累,人生的体验也需要积累,而积累总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才能完成的。对许多就业者来说,在一个企业待上3~4个月,对企业才刚刚了解,岗位的技能也才刚刚上手,这时候跳槽,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也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

如今,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个人生存能力的不断提升,企业已经不再缺乏那些能力出众、文武双全的人才了,可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喊着招募人才的口号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招聘。为什么这些企业总是在不断招聘呢?为什么本不缺少人才的企业总是遭受人才饥荒呢?原因很简单:能者易得,忠者难求。

企业缺少的,恰恰是那些对公司忠心耿耿、至死不渝的“忠臣”,而那些看似人才的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将企业作为自己登上更高山峰的跳板,在不断跳槽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此,企业毫无办法,只能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招聘来解决,因此,老板们总是在摇头叹息:“这个社会,真是能者易得,忠者难求啊!”

就连比尔·盖茨都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这个社会不缺乏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缺的是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相比而言,员工的忠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重要,因为智慧和能力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品质,对企业来说,忠诚比智慧更有价值。”

1998年,赵荣所在的机械厂开发出了新产品。产品推向市场后,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订单蜂拥而至。作为机械厂的骨干,赵荣带领其他员工挥汗如雨地加班加点工作,不顾疾病缠身,出色地完成了订单任务,帮助公司奠定了市场基础。

2001年12月,厂里接到北京某客户的订单,但要求机械厂选派得力人手进行现场制作,赵荣奉命前往,仅用了4天时间就完成了制作任务。紧接着,领导又派他赶往湖南的一个工地,对设备部件进行更换、调试,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去处理,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迈进家门时,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了。赵荣常说:“企业给了我太多,我应该尽自己所能回报企业。”

一位客户两年多前购买的一台设备,由于工地调转,丢失了大部分部件,并在运输过程中被挤压变形。客户问他能不能修。他明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还是接下了任务。凭着过硬的技术,仅用了一周时间就使该设备正常运转了。随即,业主将一份大合同郑重地交给赵荣,请他将合同带回厂里,并说:“与你们合作,我们放心!”赵荣凭着对企业的赤诚,为企业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尊重。

2007年,一些私人厂家找到赵荣许诺高薪聘请他,他一一回绝了,他说:“我不能对不起企业,是企业养育了我。企业利益高于一切,我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

后来,厂里选派全厂精英组建新产品学习组,赵荣顺利入围。在即将开始的新领域里,赵荣信心满怀,决心一如既往,踏实勤恳,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个人,如果心里有忠诚的品质,就能在工作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最终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忠诚是立身之本

作为从西点走出的军人,对战友的忠诚是这个世界上其他感情无法比拟的。那是一种永远也不会被抛弃的感觉。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总会有人走过来帮助你。这种相互间的关系是一个耿直的承诺。当你受伤后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时,你知道总会有人来寻找你,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这就是士兵之间的忠诚。

军队孕育的是一种强烈的忠诚感,其中的底线就是:作为一支部队,你们必须完成任务。你们所在的部队必须是一个可以发挥最大功效的军队,每个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并且知道该怎样做完自己的事情。伦西斯·利克特认为:“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对整体团队的忠诚度越高,成员们共同达到团队目标的动力就越强,团队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海军陆战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功勋卓著的,在创立之初,它甚至多次面临被解散的危机,那么,是什么让它度过了一次次危机并发展成为美国的“精锐之师”的呢?

因为海军陆战队有忠诚的士兵。一批又一批有着世界一流军事技能的海军陆战队队员怀揣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胆忠心,投入美国军事建设事业的滚滚洪流中,他们的奉献和努力推动了整个海军陆战队的发展,同时也促使美国国防力量蒸蒸日上。

安德鲁·杰克逊是第一位提议撤销海军陆战队并在1829年设法实施提议的美国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哈里·杜鲁门总统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他签署了一项由陆军拟订的计划,该计划准备将所有的武装部队合并成一个战争部,并由一个人统一指挥,这意味着海军陆战队的消失。但是,海军陆战队每一次都以其忠诚和超强的作战能力证明了他们存在的价值,并且发展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精锐之师”。

“海军陆战队为什么能够挺过一次又一次被解散的难关,成长为美国的‘精锐之师’呢?原因在于海军陆战队中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士兵和军官,他们伴随着海军陆战队的成长!”罗尔杰斯上尉对洛里·西尔弗及其他新兵说。

正是忠诚推动了这支精英部队的快速发展,缔造了海军陆战队不死的神话。同样,忠诚也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因为团队是船,只有团队这只大船运行良好了,个人才能扬帆远航。

忠诚可以点燃企业的希望,可以帮助企业一步步走出困境,因此,忠诚的团队成员是企业爱不释手的宝贝,为了能够充分激发这些忠诚员工的潜质,企业会为这些忠诚的人提供最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也得到最丰硕的回报。

谭丁是沃尔玛在中国的总商品经理。1995年,沃尔玛在中国开始筹备的时候,刚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谭丁就加入了这家公司。由于对采购工作没有任何经验,谭丁的工作进行得极其艰难,但是,她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随时都要想着为公司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正是有了这种忠于企业的心态,谭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并逐渐积累经验,掌握了谈判的要诀和技巧,一步步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同时,谭丁还充分考虑到了供货商的利益,在谈判中力求达成一种双赢的效果。就这样,谭丁终于为自己打开了采购工作的局面,由一个普通的采购员晋升为助理采购经理,再到采购经理,后来成为总商品经理。这一路走来,谭丁靠的是对工作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如今,她已经成为沃尔玛的TMAP计划培训人员,这个培训计划的目标就是培养接班人,可能是上一级主管,也可能是更高的管理层,这就意味着谭丁将会有无限量的晋升空间,她一定会前途无量的。

因为忠诚,谭丁将自己充分融入工作中,在主动学习中不断摸索、不断钻研,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也正是因为忠诚,谭丁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赏识和厚爱,为自己赢得了无限量的发展空间。

但是,忠诚,这个包含着付出、责任甚至牺牲的字眼,曾几何时已被遗忘在无人的角落。许多人蔑视敬业精神,嘲讽忠诚,消极懒惰,最终自毁前程。当一个人失掉忠诚时,一同失去的还有一个人的尊严、诚信、荣誉以及立身之本。

此外,成功学家们通过研究还发现,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能力大小及知识素养占20%,专业技能占40%,态度也仅占40%,而100%的忠诚敬业是一个人获得上述成功因素的唯一途径,是实现和创造自我价值的最大秘诀,因此,只有忠诚敬业,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才有可能收获成功,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忠诚就是要全力以赴

毕业于西点军校的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年轻的时候,为了帮家里补贴生计,经常从事各种繁重的工作。

有一年夏天,鲍威尔在一家汽水厂当杂工。除了洗瓶子外,老板还要他擦地板、搞清洁等。但是他都毫无怨言、很认真地去干。有一天,有人在搬运产品中打碎了50瓶汽水,弄得车间里到处都是泡沫和玻璃碎片。按照常规,这得让弄翻产品的工人清理打扫。但是老板为了节省人力,就让干活麻利爽快的鲍威尔去打扫。鲍威尔当时很郁闷,想大发脾气硬是不干。但是转念想想,自己是厂里的清洁工,这也是自己分内的活,就心平气和地把满地狼藉的赃物扫除揩拭得干干净净了。

过了两天,厂里的负责人通知他:他已经被晋升为装瓶部主管。从那以后,他就记住了一条真理:凡事全力以赴,总会有人注意到自己的。

不久之后,鲍威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点军校。之后官至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衔领四星上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总司令和美国国务卿。

即便是取得了这么高的地位,他也一直没有忘记全力以赴这个工作信念。他每天都是最早上班,又是最晚下班的。鲍威尔在西点军校演说的时候,曾以“凡事全力以赴”为题,对学员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建筑工地上,有3个挖沟的工人。一个志比天高,每挖一阵就拄着铲子说:“我将来一定会做房地产老板!”第二个整天都在抱怨工作辛苦,报酬低。第三个一声不响挥汗如雨地埋头苦干,与此同时,他的脑子也在不停琢磨着如何挖好沟坑让地基更加牢固……

若干年后,第一个人仍然还在拿着铲子干着挖沟的苦活;第二个虚报工伤,找个借口提前病退,每月领着仅可糊口的微薄退休金;第三个成了一家建筑工地的老板。

这个故事以及鲍威尔的亲身经历最后成了西点军校教育学员“凡事都要全力以赴”的活教材。因为西点人知道,一个人是否能变得优秀,一个人能够在工作中创造出怎样的成绩,关键不在于这个人的能力是否卓越,也不在于外界的环境是否优越,关键在于他是否竭尽全力。一个人只要竭尽全力,即使他所从事的只是简单平凡的工作,即使他的能力并不突出,即使外界条件并不有利,他仍然可以在工作中创造出骄人的成绩。

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在《把信送给加西亚》里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切有关古巴的事情中,有一个人常常从我的记忆中冒出来,让我难以忘怀。”

“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必须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广阔的山脉里——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在哪里,也没有任何邮件或电报能够送到他手上。而美国总统麦金莱又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罗文。’”

“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用油纸袋包装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如何经过4天的船路到达古巴,再经过3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险的岛国,终于把那封信送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

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铜像,放在所有的大学里,以表彰他的精神。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也不仅仅是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要塑造一种精神:忠于上级的托付,迅速地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经不在人世,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没有人能够经营好这样的企业——在那里虽然有众多人手,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其中充满了许多碌碌无为的人,这些人要么没有能力,要么不情愿去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工作上拖拖拉拉、漫不经心、三心二意似乎已成常态;没有人能够成功,除非威逼诱惑地强迫他人帮忙;或者,请上帝大发慈悲创造奇迹,派一名天使相助。”

“你可以就此做个试验:

你正坐在办公室里——你可以随时给6名职员安排任务。你把其中任何一名叫过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克里吉奥的生平做成一篇摘要。’”

“他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

“然后他会去执行吗?”

“我敢说他绝对不会,他会用死鱼般的眼睛盯着你,然后满脸疑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

‘他是谁呀?’”

“‘哪套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这是我的工作吗?’”

“‘为什么不叫乔治去做呢?’”

“‘急不急?’”

“‘需不需要我拿书过来你自己查?’”

“‘你为什么要查他?’”

“我敢以10:1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提出的所有问题,解释了怎样去查那些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吩咐另外一个职员去帮他‘寻找加西亚’,然后回来向你复命:没有这样一个人。当然,我可能会输掉赌注,但是根据平均概率法则,我不会输。”

“现在,如果你足够聪明,你就不必费神地对你的‘助理’解释:克里吉奥编在什么类,而不是什么类。你会微笑着说:‘没关系!’然后自己去查。”

“这种自主行动的无能,这种道德上的愚行,这种意志上的脆弱和惰性,就是未来社会被带到崩溃境地的根源。如果人们不能为了自己而自主行动,人们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为他人服务呢?”

“乍看起来,所有的公司都有许多可以委以任务的人选,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你刊登广告招聘一名速记员,应聘者中,十有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认为这些都无所谓。”

“这种人能够写出一封致加西亚的信吗?”

“‘你看那个职员。’一家大工厂的主管对我说。”

“‘我看到了,他怎么样?’”

“‘他是个很好的会计,不过如果我让他去城里办个小差事,他可能会完成任务,但很可能在途中走进酒吧,而到了市区,他还可能根本忘记了他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这种人你能把给加西亚送信的任务交给他吗?”

“近来,我们听到了许多人对‘在苦力工厂工作的可怜人’和‘那些为了寻找一份舒适的工作而频繁跳槽的人’表示同情,但是从来没有人提到,那些年龄正在不断变老的雇主们白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促使那些不求上进的懒虫们勤奋起来;也没有人提到,雇主们持久而耐心地期待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的员工能够振奋起来。”

“在每家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些常规性的整顿工作。雇主们经常送走那些不能对公司有所助益的员工,同时也会接纳一些新的成员。不论有多忙,这种淘汰工作都要进行。只是当经济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的时候,整顿才会有明显的绩效——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摈弃于公司大门之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雇主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只会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但他没有独自经营企业的能力,并且对他人也没有丝毫的价值,因为他总是偏执地怀疑他的雇主在压榨他,或有压榨他的倾向。他没有能力指挥他人,也不愿意被他人指挥。如果你要他去‘把信送给加西亚’,他的回答很可能是:‘你自己去吧!’”

“当然,我知道像这种道德残缺的人比那些肢体残缺的人更不值得同情;但是,我们对那些用毕生精力去经营一个伟大企业的人应该予以同情:下班的铃声不能够停止他们的工作,他们因为努力维持那些漫不经心、拖拖拉拉、不知感激的员工的工作而白发日增。那些员工从来不愿想一想,如果没有雇主们付出的心血,他们是否将挨饿和无家可归?”

“我是否说得太严重了?可能如此。但是,就算整个世界变成贫民窟之时,我也要为成功者说几句同情的话——他们承受巨大的压力,导引众人的力量,终于获得了成功;但他从成功中得到了什么呢?除了食物和衣服,其他什么也没有。”

“我曾经为了衣食而为他人工作,也曾经当过一些雇员的老板,我深知其中的甘甜苦乐。贫穷没有什么优越之处,也不值得赞美,衣衫褴褛更不值得骄傲。并非所有的雇主都是采取高压手段极力压榨员工,并且我敢说,大多数雇主都更富有美德。”

“我敬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在与不在都会坚持工作的人。当你交给他一封致加西亚的信时,他会迅速地接受任务,不会问任何愚蠢的问题,更不会随手把信扔到水坑里,而是全力以赴地把信送到。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会为加薪而罢工。”

“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久过程。”

“这样的人无论有什么愿望都能够得以实现。每个城市、乡镇、村庄,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都需要他参与其中。世界呼唤这种人才——非常需要并且急需——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一位经理在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意志坚定、工作起来全力以赴、有奋斗进取精神的人。我发现,最能干的人大体是那些天资一般、没有受过高深教育的人,他们拥有全力以赴的做事态度和永远进取的工作精神。做事全力以赴的人获得成功的几率大约占到九成,剩下一成的成功者靠的是天资过人。”这种说法代表了大多数管理者的用人标准:除了忠诚以外还应加上全力以赴。

著名商人李嘉诚曾经说过:“做生意不需要学历,重要的是全力以赴。”世界著名CEO杰克·韦尔奇也曾经说过:“干事业实际上并不依靠过人的智慧,关键在于你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并且不怕辛苦。实际上,经营一家企业不是一项脑力工作,而是体力工作。”可见,在我们的工作中,学历和能力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抱着忠诚的态度全力以赴地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