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元年(1260年)四月,忽必烈派遣郝经使宋,要求南宋履行划江为界,贡献银绢20万两匹的协议。忽必烈兴冲冲、眼睁睁地等着南宋送来银绢。可事隔一年,不但南宋没有送来银绢,就连郝经的消息也打听不到了。忽必烈大为恼怒,中统二年(1261年)七月,谕将士举兵伐宋,特下诏曰:“朕即位之后,深以戢兵为念,故年前遣使于宋,以通和好。宋人不务远图,伺我小隙,反启边衅,东剽西掠,曾无宁日。朕今春还宫,诸大臣皆以举兵南伐为请,朕重以两国生灵之故,犹待信使还归,庶有悛心,以成和议,留而不至者,今又半载矣。往来之礼遽绝,侵扰之暴不已。彼尝以衣冠礼乐之国自居,理当如是乎?曲直之分,灼然可见。今遣王道贞往谕。卿等当整尔士卒,砺尔戈矛,矫尔弓矢,约会诸将,秋高马肥,水陆分道而进,以为问罪之举。尚赖宗庙社稷之灵,其克有勋。卿等当宣布朕心,明谕将士,各当自勉,毋替朕命。”忽必烈在诏书中揭露了南宋随意羁留使者的罪行,表示不灭亡南宋誓不罢休。
然而,忽必烈毕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恼怒之余,他又想起了郝经在蒙哥三路大军攻宋时所说的“不合时宜”的话,理智战胜了冲动,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决定暂不大举攻宋。
忽必烈暂不大举攻宋,确实是明智之举。因为,这时的蒙古形势和蒙哥攻宋时比较起来,不见其好,只见其坏。其时,忽必烈即位只有一年多,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下来,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斗争正在激烈地进行,接着又发生了汉人世侯李璮的叛乱,内政的整顿刚刚起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还没有完全进入轨道,可以说当时的形势是,内乱迭起,百废待兴。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忽必烈哪有精力攻宋呢?
经过一番思索,忽必烈决定,对宋朝无理扣留使者暂时忍耐,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平定内乱和整顿内政上。
于是,忽必烈亲率大军镇压阿里不哥和李璮叛乱。与此同时,忽必烈又设官分职,大力稳定各地秩序。很快,忽必烈统治区域相继稳定下来,经济发展也走了正常轨道。
就在忽必烈平定内乱、稳定秩序、发展经济,国力蒸蒸日上的形势下,南宋不但没有抓住机遇,重新振兴,相反倒进一步腐败下去了。
南宋理宗是一位十分昏庸的皇帝,他是在奸臣史弥远在宁宗柩前发动政变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深知史弥远把他扶上皇帝宝座就是为了专擅朝政,因此,他把一切大权都交给史弥远,自己甘当傀儡,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病死,他才“亲政”。
理宗“亲政”以后,曾一度任用董槐为相,但不久就被丁大全、马天骥和他的爱妃阎贵妃所排挤。三人狼狈为奸,控制朝政,胡作非为。当时有人在朝门上写了“阎马丁当,国势将亡”八个大字,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丁大全一伙奸党的痛恨。
开庆元年(1259年)十月,丁大全因封锁蒙古攻宋的消息而被罢相,贾似道开始控制南宋政权。
贾似道的姐姐是理宗早年宠爱的贵妃,他靠着贾贵妃的关系,步步高升,在丁大全被罢时升任右丞相,领兵援鄂州,与忽必烈私自订立城下之盟。事后隐瞒真相,谎称大捷,更加不可一世。
理宗晚年,贾似道置国事于不顾,以自己的好恶,定策立赵为帝,赵就是宋度宗。宋度宗更加昏庸,他因为贾似道有定策之功,每逢朝拜,必定答拜,称贾似道为“师臣”,而不直称其名。百官都称他为“周公”。宋度宗允许贾似道三日一朝,后又改为六日一朝,不久又改为十日一朝,允许入朝不拜。贾似道虽然不天天来上朝,但国中大事非他决断不可,各级官吏只好抱着文书到他家里请求指示签署。就是到了他家,也懒得亲自动手,大小朝政,全交给馆客廖莹中、堂吏翁庆龙处理。贾似道处理政事,全无公理,一切都按自己的私意行事,“正人端士,斥罢殆尽。吏争纳赂求美职,图为师阃、监司、郡守者,贡献不可胜计,一时贪风大肆”。谁若是善于阿谀逢迎,即可得到高官厚禄。谁要是不会溜须拍马、正直为公,必将受到排挤和迫害。潼川府路安抚使刘整等武将,就是因为贾似道嫉功妨能,先后被排挤出南宋,投降了蒙古。文天祥、李芾等正直的士大夫也受到了排斥和打击。朝廷之中只剩下贾似道一伙蝇营狗苟的无耻之徒。
贾似道不但把朝廷搞得贿赂公行,腐败成风,个人生活也相当腐朽。他成天只知吃喝玩乐,在临安(今杭州)西湖边的葛岭上,修造豪华堂室,题作“半闲堂”,塑己像于其中,强娶宫女叶氏及倡尼有美色者为妾,养妓女多人,“日肆淫乐”,又建“多宝阁”,强迫人们贡献各种奇器异宝,藏于其中,每天前去观赏。听说“余玢有玉带,求之,已殉葬矣,发其冢取之”。他还整天玩蟋蟀,斗蟋蟀,专门著述《蟋蟀经》描述他养蟋蟀、斗蟋蟀的经验。他夜游西湖,船上点的灯烛最为明亮,人们在高处望见湖中灯火与平日不同,就可以断定是贾似道游湖。
贾似道等人的腐朽生活,完全建立在千百万人民的痛苦之上。他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和解决政府的财政亏空,推行所谓的“公田法”,名义上规定每户田地超过一定数量,就要将三分之一卖给官府作为“公田”,官府相应付给田价。实际上是低价强取,所付田价以纸币“会子”及“官告”、“度牒”充当,在“楮币不通,物价倍长”的形势下,犹如废纸。弄得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贾似道还随意横征暴敛,除了加重正税“两税”的税收以外,还巧立名目,尽情勒索,什么经制钱、总制钱、月桩钱、版帐钱、田契钱、称提钱、折估钱、免行钱、曲引钱、纳醋钱、卖纸钱、户长甲帖钱、保正牌限钱、折纳牛皮牛筋牛角钱等名目,应有尽有。就是诉讼也要交钱,两诉不胜还要交罚钱,诉讼得胜要交欢喜钱等,敲骨吸髓,不留有余。
黄震曾总结南宋后期几个特点,说当时有四大弊端,“曰民穷、曰兵弱、曰财匮、曰士大夫无耻”。王伯大指出当时的形势说:“今天下之大势如江河之决,日趋日下而不可挽。”吴潜也说:当时“国库空虚,州县罄竭”,“耕夫无一勺之食,织妇无一缕之丝,生民熬熬,海内汹汹。天下之势譬如以淳胶腐纸粘破坏之器,而置之几案,稍触之,则应手随地而碎耳”。贾似道把已经腐烂的宋朝社会弄得更加腐败不堪了。
忽必烈在战胜阿里不哥、平定李叛乱,稳定了内部局势以后,听说南宋贾似道当权,怨声载道,觉得灭宋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不失时机地发动了灭宋战争。
中统二年(1261年),南宋潼川府路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刘整因为受到吕文德忌恨,被吕文德所遣爪牙俞兴诬陷为贪污边费,刘整遣使上诉于朝,贾似道不予接待。刘整见贾似道杀向士璧、曹世雄等将领,危不自保,遂率所属泸州十五郡、户三十万投降于忽必烈。忽必烈听说刘整来降,非常高兴,授任他为夔府行省,兼安抚使,赐金虎符。又授任他行中书省于成都、潼川两路。
刘整投降蒙古,不但使南宋失去了重庆上游的险要、涣散了南宋斗志,而且使忽必烈了解了南宋的内部矛盾和军事虚实,鼓舞了蒙古人的士气。
刘整认为南宋唯恃吕文德坚守鄂州,建议“遣使赂以玉带。求置榷场于襄阳城外以图之”,做好攻宋准备。忽必烈采纳了刘整的建议,派人带着玉带请于吕文德。吕文德接受贿赂,果然答应了蒙古的请求。于是,蒙古“开榷场于樊城,筑土墙于鹿门山,外通互市,内筑堡壁”,进可攻,退可守,使蒙古占据进攻南宋的有利地势。
至元四年(1267年),刘整入朝,向忽必烈献策说:“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邪!”他说,如今“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建议忽必烈灭宋时应该改变作战方略,暂置鄂州不问,“先攻襄阳”,并表示愿为蒙古灭宋“效犬马之劳”。
忽必烈正想举兵灭宋,听了刘整的话,又使他想起了即位之初郭侃所建的平宋之策,郭侃曾说:“宋据东南,以吴越为家,其要地,则荆襄而已。今日之计,当先取襄阳,既克襄阳,彼扬、庐诸城,弹丸地耳,置之勿顾,而直趋临安,疾雷不及掩耳,江淮、巴蜀不攻自平”。当时由于忙于同阿里不哥作战,没有实行其策。今日刘整所言,与郭侃不谋而合。忽必烈非常高兴,立即批准了刘整的请求。
襄阳(今湖北襄阳)地处汉水中游南岸,与北岸樊城(今湖北樊城)相对,是南宋扼守长江的屏障。进攻南宋,先取襄樊,再由汉水进入长江,平定南宋,确是一个极好的灭宋战略。
至元五年(1268年),忽必烈命阿术(大将兀良台之子)和刘整等人率兵把襄樊团团包围起来。第二年,忽必烈又派丞相史天泽前往规划。不攻下襄樊,誓不罢休。
襄阳位于汉水南岸的一个河湾里,东、北、东南三面临水,与北岸樊城相对,中有浮桥相通。南宋驻守襄樊的是吕文焕等人率领的重兵,他们依恃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城防,顽强地抵抗蒙古军队的进攻。
阿术与刘整攻城不下,发觉蒙古水战不如宋军,刘整与阿术计议曰:“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于是,两人修书请示朝廷,当即获得忽必烈批准。两人同心协力,很快造出战船五千艘,训练了七万水军,强行攻城。但襄樊两城互相支援,蒙古军队仍然攻不下来。阿术与刘整又采取筑堡封锁的办法,筑起长围,联络诸堡,把一座襄阳城围得铁桶一般,水泄不通,致使城内供饷困难,缺少盐、柴、布匹等物,甚至出现撤屋为薪、缝纸为衣的窘况,襄樊城陷入了极端难堪的境地。可腐朽的宋度宗和贾似道仍然终日淫乐,无心救援。
沿江制置使夏贵不等朝廷命令,乘秋季大雨、汉水猛涨之机,率领舟师前往襄樊救援,当军队行至虎尾洲时,被阿术所率蒙古军打败。范文虎也曾率领部分舟师来援,但行至灌子滩也被阿术所败。
驻扎郢州(今湖北钟祥)的宋将李庭芝见襄樊危急,心焦如焚,请求朝廷出兵救援,没有结果,只好出重赏召募三千民兵,由张顺、张贵率领,强行突破蒙古军队封锁,去襄阳运送物资。咸淳八年(1272年),张顺、张贵率领舟师转战120里,冲破蒙古军队拦截,冒险杀入襄阳城中,及至清点人数,不见张顺。过了数日,江上浮出张顺尸体,身中四枪六箭,手中仍死死抓着弓箭不放。张贵进入襄阳以后,派人潜回郢州,与郢将约定派兵龙尾洲接应。至期,张贵率军突围,接近龙尾洲,郢军已撤,龙尾洲已为蒙古军队所据。宋军仓促应战,大败,张贵重伤被俘而死。李庭芝援救襄樊的活动也以失败而告终。
蒙古军队虽然多次打败宋朝援军,但襄樊城还是攻不下来,阿术心中十分烦恼。这时,军中走出一名大将,阿术抬头一看,见是张弘范。他是金朝大将、后来投降蒙古的汉人世侯张柔的儿子,自幼熟读兵书,学习武艺。长大以后经常跟从蒙古军征伐。他见蒙古军队多年进攻襄樊仍然攻不下来,自己又在攻城时中了一箭,觉得如此攻法,难于攻破,于是包扎好箭疮,来见阿术,建议道:“襄樊多年不下,主要是两城相为唇齿,可以互相救援,故不可破。为今之计,莫若阻截江道,切断襄阳和樊城间的联络,使两城各自变成孤城,然后水陆夹攻樊城,樊城必破无异。樊城一破,襄阳也就保不住了。”
阿术正在犯愁,一听此话,大喜过望,立即依计而行,派兵锯断两城间所植之木,放火烧毁了两城间的浮桥,彻底切断了襄樊二城之间的交通。
至元十年(1273年)正月,阿术又调来炮匠阿里海牙及其所造的回回大炮,集中力量轰击樊城,樊城失去襄阳援助,招架不住,终于被蒙古军队攻破了。宋朝守将范天顺力战不屈,自杀而死。统制牛富率领将士巷战,渴饮血水,坚持战斗,终因众寡悬殊,受伤后投火而死。
樊城失陷,襄阳更加孤立,在阿里海牙回回大炮的轰击下,城内一片慌乱,吕文焕无心恋战,开城投降。
宋军死守了五六年的襄樊城,终于落入蒙古军队之手。从此,宋朝长江上游的门户大开,宋军再也无法阻挡蒙古军队的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