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科学兴趣乐吧
5678600000081

第81章 把牛尾巴种在地里的卢瑟福

新西兰泉林村是新西兰著名科学家卢瑟福的故乡,5岁时,卢瑟福就开始在福克斯希尔村的一所小学读书。

有一天,年仅5岁的小卢瑟福拿着一把刀,在他家牛棚外的小草场上割柴草。突然,他发现前面不远的路旁有根大木头,小卢瑟福心想要是能把这根大木头拿回去当柴草使多好啊!

于是小卢瑟福想了一个办法:他把一头奶牛从牛棚赶到路旁,找来了长绳子,一头把大木头捆住,另一头系在奶牛尾巴上。他折了一根树枝做牛鞭,让奶牛拖着大木头往家里走。

快到家时,由于大木头太沉了,奶牛的尾巴给挣断了小半截。小卢瑟福害怕极了。他悄悄回到家中取了一块橡皮膏,贴在被拉断的奶牛的尾巴上,然后把奶牛牵回到牛棚去。

那断下的小半截奶牛尾巴怎么处理呢?小卢瑟福又犯难了:扔掉吧,又舍不得;留下吧,又怕妈妈发现。于是,天真的小卢瑟福将那小半截牛尾插到了地里,指望它能在地里生根发芽,再长起来。

童年时代的卢瑟福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有对发明创造的强烈渴望。他曾制造过一种可以发射“远射程炮弹”的玩具大炮,还修理好了将要报废的钟,并且自制了一架照相机。

1882年,卢瑟福一家迁居到了哈维洛克村。他继续在这里的一所学校上学。暑假时,他回福克斯希尔看望祖母,还自己发明制作了一台马铃薯捣碎机,送给祖母做礼物。

卢瑟福长大后,继续他的科学研究,开拓并创立了放射学。提出了原子自然蜕变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