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上古卷):三皇五帝至秦统一
56684900000002

第2章 有一个祖先叫炎黄

古今中外的华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炎黄子孙。也就是说,“炎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的后人。

这里的“炎黄”,就是中华民族诞生时期的两位杰出领袖—炎帝和黄帝,也是不同地区、身份、时代的中国人共同信仰崇敬的祖先。

炎帝和黄帝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呢?中华民族又是怎样诞生并发展壮大的呢?这都要从人类的起源说起。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古猿进化成人类后,生产技术有所进步。他们学会了使用石器,这个时期也叫“石器时代”。在“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方式也变了,开始以血缘关系为单位,一起定居,这种家族叫作“氏族”。大的氏族或者几个小的氏族,可以组成一个群居的部落。这种由氏族组成的部落,我们叫作氏族公社。不同的氏族公社之间有了联系,开始联合,甚至合并成联盟,共同抵御灾害和战争,这样一个时期称为“氏族社会时期”。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形成,都要经过上面这一系列阶段。四千多年前,中国处于氏族社会时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生活着大大小小许多氏族部落。那时他们还是各自独立生活,相互之间并无归属关系。在中华民族从氏族部落走向联盟,形成统一民族的关键时期,两位伟大的领袖应运而生,并完成了这个使命,这两个人便是炎帝和黄帝。

炎帝,是生活在今天陕西中部渭水流域的部落首领,他姓姜,名“石年”,后人也常称他为“烈山氏”或“神农氏”。

有关他的传说很多。他看到人们以打猎为生,得到的食物不多,就走遍各地,尝遍了每一种他看到的草木,为人们找到了种在地里就能长出来的食物—庄稼。他一共找到了五种庄稼—稻、黍、稷、麦、菽,并亲手教大家耕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五谷”。他还为人们找到了各种治疗疾病的药品。为了纪念他,人们称他“神农氏”。

而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同样把“神农氏”看作其医学始祖。

作为部落首领,炎帝在部落管理上有自己的办法。他不贪财,处理事务时赏罚分明,还很重视教育,教人们跳舞、画画、养蚕、织布做衣服、烧制陶器。因此,他也是各氏族部落首领中最有名望的。

炎帝的这些传说,内容大多虚构。然而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既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农作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掌握纺织技术与烧制陶器工艺的国家。中国最早的陶器,也出土于炎帝时期的陵墓。这说明,炎帝当时统率的部落,是一个人丁兴旺、生产发达、实力极其强大的部落。

在炎帝的带领下,他的部落一天天强大,还把农耕、纺织等技术传授给其他部落,因此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拥戴。以炎帝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在黄河流域开始形成。而就在这时,炎帝却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九黎族首领蚩尤。

蚩尤在古代传说中是一个出名的凶悍人物。相传,他长着三头六臂和八只脚。头是铜做的,刀枪不入,武功也非常高强。他手下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人头兽身的怪物,也和他一样凶悍。当时,九黎族生活在黄河下游,以武力强大著称,四处吞并其他部落,并形成了东方部落联盟,向黄河中游地区扩展势力。这时,炎帝的部落也扩展到了这一地区,两家终于发生了冲突。结果炎帝敌不过蚩尤,只能向北撤退。

兵败的炎帝就向另一个人求救—这时期的另一位杰出领袖黄帝。

按照《国语》的说法,黄帝和炎帝是亲兄弟。黄帝的部落同样发源于渭水中游,后来迁到河北涿鹿地区。在这场战争之前,他和炎帝也来往颇多,相互间还有通婚。

和炎帝一样,黄帝也是个传说颇多的人。他改良了耕种技术,学会通过观测天象来掌握农时,通过施肥来增加产量。当时黄帝的部落比炎帝的部落经济更发达,实力也更加强大。黄帝在当时的威望也极高。

炎帝向黄帝求救的时候,蚩尤带兵紧紧追赶,也威胁到了黄帝的地盘。黄帝一开始并不想打仗,派人劝蚩尤撤兵。志得意满的蚩尤不但不听,反而想把黄帝也一起灭掉。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黄帝叹息说:“如果我不打这一仗,恐怕天下的人民就要遭殃了。”于是,黄帝联合当时黄河流域的各部落组成联军,在涿鹿平原上和蚩尤决战。

因此,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一战—黄帝与蚩尤之战爆发了。

在各种神话中,关于这场战争的传说也非常多。开战之后,蚩尤让他八十一个人头兽身的兄弟做先锋,谁知黄帝早养了大批猛兽,立刻放出来与之对决,把蚩尤打得七零八落。蚩尤仓皇逃窜,黄帝紧紧追赶。为了逃命,蚩尤请来“风伯雨师”等神仙助阵,在战场上刮起一阵风暴。黄帝则请来了仙女助阵,很快驱散了风暴。接着,蚩尤又作法,弄出了一片迷雾。黄帝则推出了指南车,在指南车的指引下冲出大雾。最终,蚩尤被黄帝捉住并斩首。相传,蚩尤死后,黄帝将蚩尤的图案绘制在自己的战旗上,用以鼓舞军队的士气;而蚩尤本人,因为战功赫赫,被后人尊奉为神话中的“武战神”。

蚩尤的灭亡,使许多弱小的氏族部落不用再担心战争的威胁。因此黄帝的威望也达到了空前。不久,本是盟友的炎帝和黄帝也发生了冲突。两家在阪泉打了三战,炎帝被黄帝打败,部落也被黄帝吞并。以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为基础,以黄帝为领导的部落联盟,成了统一的民族—华夏族(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二字,从此成为中国的代称。

做了领袖的黄帝,依然是传说颇多的人,据说宫殿、船、马车都是他发明的。他的妻子嫘祖还发明了养蚕,教会人们纺织丝与帛。

另一件对后世颇有影响力的传说是在氏族社会早期,各氏族部落都有自己崇奉的神明,他们把这些神明绘制成图案,并祭祀祈祷,以此求得上天的保佑。我们称这类图案为“图腾”。黄帝成为首领后,综合各部落不同的图腾,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动物图案,用来作为各部落共同的神明。这种动物,就是我们熟悉的龙。因此,中国人也就多了另一个称呼—龙的传人。

炎帝和黄帝前后相继,建立起了以氏族为单位的部落联盟。这个联盟里原先相互独立的氏族,从此有了共同的民族身份,氏族之间的战争也就少了。他们和平往来,相互融合。分散的部落从此被凝聚在一起,而新生的华夏族也从此蓬勃发展。这是炎帝和黄帝两位领袖的功勋,由此,后世的中国人把他们看作中华人文始祖,我们也就有了“炎黄子孙”的称呼。

黄帝战蚩尤神话中出现的指南车,又叫司南车,是一种利用机械装置来指引方向的小车。其车内有机械装置,行走时利用车轮的滑动来指引方向。它是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成果,但真正的出现时间至今还存有争议。现存最早的指南车制作图纸,产生于南宋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