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5640900000033

第33章 从优秀到卓越(4)

34.管理者也必须尊重下属,而不是利用所掌握的权力对下属大肆批评。其实,做错事的人最希望的是得到别人的指正,而不是被人劈头盖脸地指责。

35.管理者批评犯错误的下属,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慎重地选择批评的方式,要尊重下属的自尊心,才能让批评收获最佳的效果。

36.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层领导,并且有晋升高位的机会,学会和上级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37.团队中最核心的信息都应该被最高管理者所掌握、驾驭、运用,才能为团队做出最正确的决策,让团队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38.作为管理者要放下架子,融入团队成员中,将团队成员当作亲人,这样团队成员才能逐渐打开心扉,把管理者当作可以依赖的人,这样的团队才是有凝聚力的。

39.管理专家大卫·林德菲尔德研究企业破产因素时发现,世界上破产企业的破产原因有87%在于决策失误。可见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

40.凡是优秀的管理者,都能将企业或团队带领得生龙活虎,企业或团队的每一个组成个体都有着极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当这些单兵组合在一起时,形成的合力简直超乎人的想象。

41.打造凝聚力强的团队,核心在团队带头人。带头人若能做到完美,团队必定完美,带头人不合格,团队也将毫无战斗力。

42.成功与失败,生存与死亡,有时只差一步。作为管理者,想要获得成功的喜悦、胜利的微笑、王者的风范,就必须永远比对手“快一步”。

43.管理企业也要像放风筝一样,要给风筝一定的自由空间,任其高飞,但手中永远要掌握住风筝线,这样就不怕风筝会飞走了。

44.杰克·韦尔奇说:“管得越少,成效越好。”管理者管得少是对企业制度的信任,是对下属的信任,更是对自己的信任,因为制度是管理者定的,人才是管理者任用的。

45.企业能否良性、健康、快速地发展,首先要看制度是否完善,然后看企业内部人员从上而下的执行力。

46.企业在制定制度时首先要以提高执行力为原则,一切制度都是为了提高执行力而服务的。

47.员工的执行力=员工的基本素质+员工的工作经验+员工的工作熟练程度+现代化工具。

48.态度决定能力,态度决定高度。如果一个人有一流的态度,只有三流的能力,那么这个人的能力会逐渐提升到一流;但如果员工有一流的能力、三流的态度,那么这个人的能力必将滑落为三流。

49.管理者就像是世界级交响乐团的指挥,每名演奏家都是音乐大师,但他们仍然需要一名指挥来协调彼此。

50.员工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领导者行为的影响,员工往往会以领导者的行为风格作为自己的榜样。

51.随着商业竞争的日益残酷,企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企业也更需要忠诚、负责和工作积极主动的员工。

52.一个成功的人,不会只有目标而没有方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不能只有目标,必须要有实现目标的方法。

53.敬业为立业之本,不敬业者终究一事无成。

54.只有把职业当成事业,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才会更加努力地去钻研、去探索,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唯有那些对工作怀有高度敬业精神的人,才能成就事业。

5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人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必须要制订周密的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实行。

56.管理学中的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

57.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

58.心理学研究表明,物质奖励能起到短期效应,精神激励有中期效应,而目标奖励具有长期效应。

59.目标激励是深入员工内心的激励,会让员工产生无穷的动力。

60.管理者每天面临的事情很多,问题也会接连不断地发生,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重要,其中一定分轻重缓急,需要管理者自行判断。

61.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领导能力,直接决定企业的成败得失。

62.管理者在架构自己的团队时,也必须考虑到团队的持续学习能力,只有坚持学习的团队,才可以走在创新和变革的前沿,才不会被残酷的商业竞争淘汰。

63.团队有了学习蓝图,员工能够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制订出自己在团队中职业发展的途径。

64.企业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产品竞争实质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而技术竞争本质上又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背后其实是团队学习力的竞争。

65.作为管理者必须引领企业专注于最擅长的领域,而不是面面俱到。人没有多少精力,企业也没有多大的优势,即便是再强大的企业,如果涉足的领域过多,也会被拖垮。

66.抛弃惯性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学会逆向思考问题,才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

67.聪明的管理者应该鼓励员工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想法不着边际,天马行空一般,也要让员工敢于去想,并且能够表达出来。要知道,世界上任何一项伟大发明,几乎都源自天马行空的想法。

68.员工真的配得上荣誉和奖励时,管理者一定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不能冷却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69.作为一名管理者,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才能使团队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

70.只有在危机发生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了如指掌,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变,游刃有余地解决危机。

71.企业管理如同登山,所到达的位置越高,危险当然就越大。一旦失手,就会万劫不复。

72.危机处理,最能体现管理者的领导力和情商。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其智慧与才能,正是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

73.战胜危机不能只让员工上,管理者要首先冲上去,站在风雨最猛烈的位置,用坚定不移的信念传递给员工力量,用冷静和智慧指引团队突破危机。

74.让别人奉献,自己首先要奉献;让别人牺牲,自己就要先牺牲。

75.优秀的管理者从不惧怕冲突,他们知道冲突管理通常是驱动团队变革的最大动力,只要处理得当,可以给冲突中的双方带来双赢的局面,能够给团队带来更多变革,帮助管理者改善组织内部的关系。

76.人生其实也是这样,在有后路可退时,总是不能全力以赴地向前冲,而只有在退无可退的时候,才会全力以赴,拿出所向无敌的气势。

77.高情商的领导者懂得在企业面临危机或即将破产时,运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来鼓舞员工的士气,使员工发挥出超常的能力,从而走出当前的困境,转危为安。

78.破釜沉舟是企业管理者在危急关头使用的一种极端的应变策略,这一策略的使用必须慎之又慎,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轻易使用。

79.危机不会因为人们的害怕和懦弱而自行消失,管理者必须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勇气进行抗争。敢于抗争就有胜利的希望,妥协只能一输到底。

80.在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因为分歧而有矛盾时,管理者应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员工的立场思考问题,深刻探究矛盾的根源,根据实际情况客观理智地化解矛盾。

81.管理者要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多向高处看,向远处看,放眼更大的世界,始终关注团队的长远目标和战略,胸中装有大目标、大战略,考虑问题要有大格局和前瞻性。

82.优秀的团队管理者一定会将任何不和谐因素排除,他们会在团队中建立起平等统一的关系,每个人都会因为工作成绩出色而得到表扬,也都会因为犯错误而受到惩罚。

83.在团队里营造“家庭的温暖”,员工自然就能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对团队产生一种“鱼水之情”。这样的管理成效是常见的奖金、晋升所无法比拟的。

84.在培养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后,员工就会处处以团队的利益为重,工作态度就会从被动变为主动,愿意以实际行动为团队添砖加瓦。

85.做管理时,管理者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员工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分别对待。这对增强团队战斗力是非常有利的。

86.优秀的管理者,不仅仅是一个秩序的维持者,也是一个发挥下属最大潜能的高手。

87.面对有个性的员工,管理者要认真看待,既不能太过否定,保持了秩序而丧失了活力,又不能太过肯定,扰乱基本的秩序,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88.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并不是智力上或能力上的差异造成的,这些都是可以弥补的,关键因素在于性格。

89.管理者不必具备多么高超的专业技能,但是必须具备滴水不漏的操控本事。

90.团队士气的提高需要满足三个方面:利益价值、归属地位、荣誉业绩。

91.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说:“要推动工作,应该调动人的求胜欲望,而不能用恐吓或威胁的手段。”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科学的激励方法,从员工的需求出发,与员工站在一个战壕里,这样才能更好地鼓舞士气。

92.作为管理者,更加需要人脉,但绝不能随便交人,不能交“损友”、结“恶缘”,要交“益友”、结“善缘”。损友会损害你的事业,益友才会给你帮助。

93.管理者要完美地输出内心中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成就“精神领袖”型领导者的必由之路。

94.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约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38%取决于辅助表达的方法、手势和语气,55%取决于肢体动作,这就是管理学上的“梅拉宾法则”。辅助表达的方法、手势和语气以及肢体语言,是决定一个人气场的关键因素。

95.气场,是一种非凡影响力。渴望建立个人影响力的管理者,必须要具备超强的气场。

96.管理者若想让自己的影响力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有科学家指出:“99%的非权力影响力与l%的权力影响力,组成了领导的成功定律。”

97.管理者要想“无为”,就要让“团队”有位,管理者必须退到二线,将团队推到一线,让团队发挥最大的作用。

98.团队成员在经历了严格的制度管理阶段后,各项管理才能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也就是说,必须经历“制度管理”,才能向“自主管理”迈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99.团队的高速运转,70%靠制度体系推动,30%靠管理者的卓越领导力来拉动,这样团队才会拧成一股绳。

100.卓越领导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经历漫长的积累过程,就像任何一个横空出世的奇迹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