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5640900000032

第32章 从优秀到卓越(3)

管理者赏识员工的最好方法,是让下属参与到实际工作计划的制订中,并以真诚的态度和下属交流,商讨具体的执行策略,然后由下属具体执行,管理者却不能时时监控,要对下属有充分的信任。因此,管理者和下属之间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以共同完成工作、共同进步为目的,这样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管理。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为自己’工作和‘为老板’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让员工进行自我管理的意义就在于让他们的观念由‘为领导学习’‘为领导工作’到‘为自己学习’‘为自己工作’的转变。”

张瑞敏认为:企业对员工承担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发工资维持其生存,还要为员工提供从事创造性劳动、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和条件。

要实现自主管理,管理者必须摆脱控制一切的心态,不要事事插手,管理者必须懂得后退,将权力尽可能交出来,实现“无为而治”的理想管理境界。这样能让每一名团队成员实现从“他处借力”到“自主给力”,实现自主管理。当然,管理者也必须把握放权的过程和尺度,自主管理不是自由管理,无为而治也不是毫无作为,管理者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最合理的方式实现无为而治。

1.该撒手时要撒手

管理者要想“无为”,就要让“团队”有位,管理者必须退到二线,将团队推到一线,让团队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团队开始执行后,管理者必须撒手,让团队成员自由发挥,自己管理自己的工作,管理者只需要对分段的结果进行及时考核便可。一个真正成功的管理者,不在于他会做多少事,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他能否清楚地了解团队每名成员的优势和不足,是否能在最恰当的时候派最合适的下属做最擅长的事情,这是发挥团队合力的基础。

戴尔公司是麦克·戴尔读大学时创立的,他为了经营好自己的公司,不惜辍学。创业伊始,戴尔非常忙碌,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那时候,公司的钥匙都由戴尔掌管,他必须每天早上九点半赶到公司开门,只要戴尔睡过了头,公司的二十几名员工就只能在门外等候。

由于戴尔经常迟到,公司很少能在九点半准时开门,这引起了员工的不满,大家也知道老板的作息时间,有些十点多来上班,有些干脆吃了午饭才来。戴尔要求员工上班要准时,但员工说:“钥匙在你那里,你经常迟到,我们准时了有什么用!”

戴尔哑口无言,他意识到公司的管理出了问题,必须要进行调整。一天开会,戴尔郑重地说,从明天开始,上班时间调整到八点半,每个办公室的钥匙都会下发,你们自己来开门,不允许迟到,迟到要受到处罚。当天下班前,戴尔果然下发了钥匙。从此以后,员工再没有迟到过,戴尔也不用每天早晨痛苦地起床来开门了,他每晚可以尽情地工作到很晚。

戴尔的经历告诉我们,管理者应该将大部分“钥匙”交给员工,让员工自己去打开工作中遇到的每一把“锁”,而不能总替员工控制工作,那样员工得不到成长,管理者也会身心俱疲。

2.建立制度作保障

不要认为实行了“无为而治”,就不需要制度,全凭员工自己约束就可以了。试想,如果没有了制度约束,员工还能做好“自主管理”吗?员工在工作中会认真努力吗?肯定不会,没有了制度,也就意味着没有了约束,没有了奖励,没有了惩罚,员工尽心工作得不到表扬,工作有了错误也不会受到惩罚,时间长了,必将形成自由散漫的作风,这就彻底违背了自主管理的初衷。

因此,规章制度是团队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保证。团队成员在经历了严格的制度管理阶段后,各项管理才能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也就是说,必须经历“制度管理”,才能向“自主管理”迈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3.善于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团队的高速运转,70%靠制度体系推动,30%靠管理者的卓越领导力来拉动,这样团队才会拧成一股绳。卓越的管理者一定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也有缜密细腻的短期战术,具备领导团队步步向前的坚强毅力。管理者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不以权压人,而是以权恕人,以权宽人,激励和引导下属发挥才能,带领全体成员高效、完美地完成既定目标。

4.树立良好的团队文化

一个卓越的团队,必须用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来引导员工的行为。在团队运行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已有的经营理念,比如:企业使命、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人才引进方略等,进而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者领导力等形式,灌输给员工,让员工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这样,团队才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长期高效运转,企业也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附录

卓越团队管理者的100条黄金法则

1.古今中外所有的伟大领导者,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如果领导者摇摆不定,跟随他的人便会时刻处于焦虑之中。下属没有安全感,对领导就不可能有信任感。

2.管理者是团队的核心,是指引团队走向和发展的风向标。管理者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话不能多说,更不能乱说,因为管理者的话不是代表他个人,而是代表整个团队。

3.领导者用自身标准的行动代替命令,既能带给下属动力,也能带给下属压力,领导者告诉下属的无声言语是:“我既然能越过标杆,你们也一样可以,快去超越吧!”

4.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能做到交际广泛,能够为企业和团队的发展指出光明的前景,善于让下属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且第一时间认可下属的努力。

5.管理者如果能了解很多业内机密信息,他的下属就会对他产生“敬畏感”。

6.理想的管理者与下属的关系就如同如来佛与孙悟空的关系,管理者希望下属个个都是会七十二般变化的齐天大圣,但自己也应该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孙悟空再怎么厉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这叫作“有效控制”。

7.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说:“凡系统,开放则生,封闭则死。人亦如此。”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必须与人为善,汲取新知,心胸开阔,使自己的精神和知识常新,生命能量才能源源不竭。

8.作为领导者,首先要公平地看待每一位下属,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工作效率高的要奖励,工作效率低的要惩罚。

9.优秀的领导者不会因为一时的义气而冲动,冲动是魔鬼,魔鬼引导我们做的事情只能是麻烦,不可能有好事。

10.管理者能让员工当成主心骨,带给员工安全感,员工便能一心跟随管理者的步伐完成工作,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11.人生难免都有不开心、不如意的时候,管理者因为面临的事情纷繁复杂,烦恼的时候会更多,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萎靡不振甚至垂头丧气。

12.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曾说:“作为企业家,要带出一支执行力和胜任力兼备的队伍并非易事。企业家也是人,有着做人和成事的双重难处。因此,管理者若想有所成就,必须学会为人处世,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样才能促进队伍不断成长。”

13.在团队中,要求下属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工作,领导者就要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14.真正想要将企业做大,屹立于商海大潮之中,领导者必须要有胆识、有魄力,对于已经不能再用的人,对于给公司造成恶劣影响的人,决不能一再容忍、徒增困扰。

15.美国财星顾问集团总裁史蒂文·布朗说:“管理者若想将管理才能发挥到最佳,必须要勇于承担责任。”

16.问责从领导开始,奖励从下属开始,这是一名优秀领导人必须具备的胸怀。

17.领导必须承担团队的所有责任,即便错误不是自己造成的,也要第一个站出来承担。

18.好的管理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讲究人性化。既不能定死规矩,一成不变;也不能摒弃原则,随意变动。

19.领导者要明白这一点,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只有让员工都成为精兵,团队效率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

20.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战斗力的关键指数,凝聚力高,战斗力就一定高;凝聚力差,战斗力绝不会强。

21.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绝对不会成功: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会主动负责的人;另一种则是别人即使让他做,他也做不好的人。

22.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善意温暖员工的心,让员工在不知不觉间产生感恩之心。

23.作为管理者必须明白:感恩和责任作为职业精神的源头,是现代企业和员工实现和谐多赢的核心动力。

24.管理大师戴尔·卡耐基这样说:“团队成员最希望管理者能正确指引目标和方向;而管理者最希望员工能坚定地朝着目标努力。”

25.团队仅仅有长期远大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和所有成员的目标、期望值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目标。这个共同目标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潜能,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同时,也是团队目标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体现。

26.沟通在管理中有多重要,我们来看看松下幸之助的观点,他说:“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27.管理的核心就是沟通,管理的成功源于沟通,这是很多顶级企业家和管理专家的共识。因此,管理的过程,实质就是沟通的过程。

28.沟通的目的不是说服,而是寻求支持、理解、合作。卡耐基说:“沟通如果仅仅只是试图说服别人,那么除了说服本身,你不会得到任何东西。”

29.管理者认识中有一个误区:认为企业中上下意见一致、思想统一、执行有力,才是管理最有效率的保证,也是管理者权威的体现。箭牌口香糖CEO威廉·瑞格理曾说:“如果下级的意见永远和上级一致,就表示下级已经不在意公司的利益了。”

30.对一个管理者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下级经常提出反对的建议,而是下级从来不会提出反对意见。优秀的管理者周围要有一批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这有利于他集合多方面的信息,做出最完美的决策。

31.宁可错过商机,也不盲目行事。错过了商机可以在日后弥补。要明白这一点,稍纵即逝的商机其实是少数,大多数商机都是可持续发掘的。管理者只有正确决策,才能真正牢牢地抓住商机。

32.管理者必须要包容下属的不同意见,即便意见是狂妄的、无理的,管理者也必须以广阔的胸怀接纳。管理者要明白,在管理中,下属提出的反对意见不是“毒药”,而是改进决策的“药方”。

33.批评就是一门直击心灵的艺术,用好了可以让管理者与下属心连心,而运用不好,可以让下属与管理者离心离德。